同兴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全称 同兴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简称 同兴环保
企业英文名 Tongx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实际控制人 朱庆亚,郑光明 上市代码 003027.SZ
注册资本 13072.32 万元 上市日期 2020-12-18
大股东 朱庆亚 持股比例 17.38%
董秘 初宏洲 董秘电话 0551-64276115
所属行业 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
会计师事务所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高平、姚贝、袁璐
律师事务所 安徽天禾律师事务所
注册地址 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清溪镇工业园区
概念板块 环保行业安徽板块破净股预亏预减微盘股储能钠离子电池节能环保
企业介绍
注册地 安徽 成立日期 2006-06-19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40500790112129G
法定代表人 董事长 郑光明
电话 0551-64276115 传真 0551-64376188
企业官网 www.ahtxhb.com 企业邮箱 txhbzqb@ahtxhb.com
办公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滨湖金融港B10栋 邮编 230091
主营业务 为钢铁、焦化、建材、垃圾焚烧等非电行业工业企业提供超低排放整体解决方案,包括除尘、脱硫、脱硝项目总承包及低温SCR脱硝催化剂
经营范围 许可项目:建设工程设计;建设工程施工;特种设备设计;特种设备制造;特种设备安装改造修理。(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环境保护专用设备制造;环境保护专用设备销售;新兴能源技术研发;碳减排、碳转化、碳捕捉、碳封存技术研发;储能技术服务;新材料技术研发;合同能源管理;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信息系统集成服务;特种设备销售;配电开关控制设备研发;配电开关控制设备制造;配电开关控制设备销售;软件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除许可业务外,可自主依法经营法律法规非禁止或限制的项目)
企业简介 同兴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2006年,深交所主板上市企业,股票代码003027,主营业务包括:烟气治理环保工程总承包;低温SCR脱硝、一氧化碳脱除等各类催化剂的研发、生产及服务;二氧化碳捕集、封存及资源化利用;新能源关键材料及器件的研发、生产与服务。公司拥有环境工程大气污染防治工程设计专项甲级资质、化工石化医药行业化工工程设计乙级资质、环保工程专业承包壹级资质、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专业承包贰级资质、压力容器设计及制造资质、压力管道设计资质。工业炉窑烟气脱硝催化材料、烧结机头烟气低温SCR脱硝、碱回收炉烟气低温SCR脱硝技术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焦炉烟道气脱硫脱硝工艺与装备、水泥窑烟气低温SCR脱硝技术、碳捕集吸收剂性能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先后荣获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中治集团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冶金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冶金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奖项,承接并完成科技部创新基金项目,多项技术入选国家绿色低碳先进技术成果目录、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公司现为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安徽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副会长单位、高新技术企业,建有安徽省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低温脱硝工程研究中心、博土后科研工作站,先后荣获国家绿色工厂、安徽省优秀民营企业、安徽省专精特新冠军企业、安徽省环保骨干企业、安徽省诚信企业、企业信用评价AAA级信用企业、马鞍山市市长质量奖等荣誉。在环保设备生产方面,公司建有同兴环保生产基地,建筑面积50000m2,年产能14000吨。在催化剂生产方面,公司先后落成安徽方信立华、马鞍山方信环保两个生产基地,占地170余亩,年产各类催化剂20000m3,同时配套有4000m2研发中心。在钢铁行业烟气脱硝领域,相对于中高温运行,公司低温SCR脱硝技术的节能率最高可达60%。公司优质服务于国家能源集团、中国宝武、鞍钢集团、柳钢集团、山西焦煤、美锦能源、中国船舶、东方希望、协鑫集团、信发集团、新加坡金鹰集团亚太森博、日本王子制纸、俄罗斯MMK等国内外知名企业,500余套标杆项目分布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有效助力钢铁、焦化、建材、电力、造纸等20多个行业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围绕“双碳”目标,公司积极布局CCUS业务,先后与大连理工大学建立CCUS联合研发中心,与浙江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并作为中方牵头单位承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韩政府间能源技术合作项目)——基于热电厂烟气细颗粒物等污染物治理及碳捕集和利用技术集成示范项目。投资成立安徽同兴碳衡科技有限公司,已具备CCUS业务研发、设计、制造、建设全流程服务能力。在关键技术方面,公司自主研发的化学吸收剂TX-1,经权威机构鉴定整体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解决了复合胺吸收剂易被氧化的国际难题。锚定新能源,推进碳中和。公司联合西南大学团队成立合肥皓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年产20000吨钠离子电池关键材料生产基地,并积极推进钠离子电池技术迭代升级。凝聚创新、绿色发展。展望未来,公司将聚焦大气治理、CCUS、新能源三大业务板块,秉承同兴同赢同梦的企业理念,致力于成为全球环保低碳技术领军企业,为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不断贡献同兴力量。
发展进程 同兴有限系由自然人杨华、胡习峰、方向明共同出资设立,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其中杨华认缴出资3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60%;胡习峰认缴出资1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20%;方向明认缴出资1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20%。2006年6月19日,巢湖兴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巢兴会验字[2006]100号《验资报告》,确认截至2006年6月19日止,同兴有限(筹)已收到全体股东缴纳的第一期注册资本合计人民币100万元,各股东均以货币出资。2006年6月19日,含山县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了注册号为3414232351303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010年11月26日,同兴有限召开股东会,同意以净资产折股整体变更设立“安徽同兴环保工程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1月12日,安徽竟成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安竟会审字[2011]第22号《审计报告》,确认截至2010年12月31日,同兴有限经审计的净资产为20,916,026.05元。2011年1月13日,同兴有限全体股东作为发起人签订了《发起人协议书》。2011年1月15日,公司召开创立大会暨第一次股东大会,同意以同兴有限截至2010年12月31日经审计的净资产20,916,026.05元按比例折股,整体变更设立“安徽同兴环保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其中20,880,000元计入股本,其余36,026.05元计入资本公积。2011年1月24日,马鞍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了注册号为341423000000568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商业规划 (一)主要业务情况公司是国内知名的非电行业烟气治理综合服务商,主要为钢铁、焦化、建材、垃圾焚烧等非电行业工业企业提供超低排放整体解决方案,包括除尘、脱硫、脱硝项目总承包及低温SCR脱硝催化剂。从工艺设计、设备开发与制造、组织施工、安装调试服务,到配套脱硝催化剂的生产等,公司业务涵盖了烟气治理全过程。1、烟气治理工程服务公司的烟气治理工程服务涵盖了从除尘、脱硫、脱硝到配套设备和催化剂在内的整体解决方案。公司是国内少数同时掌握干法、半干法、湿法脱硫,低温SCR脱硝,以及超细粉尘脱除等超低排放技术的综合服务商,烟气治理技术先进、工艺路线丰富,可根据业主方的烟气工况和要求进行个性化设计,以满足达标排放需求。2、烟气治理设备(1)低温SCR脱硝催化剂公司生产的低温SCR脱硝催化剂相比高温SCR脱硝催化剂而言,可以有效地降低运营成本、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NOx的达标排放,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和社会、经济价值。(2)脱硝设备公司生产的脱硝设备有单仓脱硝设备、并联多仓脱硝设备及除尘脱硝一体化设备。其中除尘脱硝一体化设备为公司典型设备,该设备采用下部除尘、上部脱硝的集约化设计,将除尘模块、脱硝催化剂原位解析再生系统、喷氨系统和脱硝模块进行合理的一体化集成,具有减少温降、节约能源等特点。(3)除尘设备公司除尘设备主要包括脱硫系统配套除尘设备、焦炉地面除尘站设备、高压氨水侧导系统设备及其他环境除尘设备。(二)经营模式公司主要经营模式为环保工程总承包及催化剂供货服务。1、生产模式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大多属于非标的定制化产品,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公司根据业务合同制定生产计划和项目实施方案。相关产品交由生产部负责生产,烟气治理服务交由项目运营中心负责现场实施并配合业主方完成项目验收。公司拥有完整的生产设施,核心装备由公司自行生产,其他部件主要由公司对外采购。2、采购模式公司采购原材料和零部件一般会根据订单的安排按需采购。对于通用性材料,按批量进行采购。公司建立了完善的采购制度及内部控制流程,并根据相关内控制度对各采购环节进行有效管控。公司已经与众多供应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建立了采购管理平台,有效地提升了公司的供应安全和产品品质。3、销售模式因客户需求差异较大,公司产品和服务为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呈现出非标准化和定制化特点,因此公司采用直接销售模式。公司已建立了稳定高效的营销服务网络,并与客户群体建立了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客户中拥有良好的声誉和信赖度。4、经营模式EPC(EngineeringProcurementConstruction)是指公司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公司在总价合同条件下,对其所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费用和进度进行负责。BOT(BuildOperateTransfer)是指公司与业主签订特许经营类协议,在协议规定的特许期限内,由公司负责融资、建设和经营特定的资产设施,并通过获得持续补贴或出售产品以回收投资、清偿贷款并获取利润。EMC(EnergyManagementContracting)简称合同能源管理,主要应用于节能类业务中,是指用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投资方式,这种模式允许用户使用未来的节能收益为工厂和设备升级,降低运行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三)行业发展状况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同时面临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和碳达峰碳中和两大战略任务,减污协同降碳、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将成为环境治理行业发展大趋势。1、非电行业烟气治理行业概况烟气治理行业受国家环保政策的影响较大,具有很强的政策驱动性。同时,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下游行业的周期性波动对本行业会有较大影响,非电行业大气污染治理市场挑战与机遇并存。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生态环境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的《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提出,企业要从设计制造单一污染物治理技术装备向多污染物协同治理转变,推动龙头企业从提供单一领域环保技术装备,向多领域“产品+服务”供给转变,提供一体化综合治理解决方案,满足重点区域、流域系统治理需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提出,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以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为主战场,以细颗粒物控制为主线,大力推进多污染物协同减排。强化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实施源头替代工程。高质量推进钢铁、水泥、焦化等重点行业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因地制宜采取清洁能源、集中供热替代等措施,继续推进散煤、燃煤锅炉、工业炉窑污染治理。到2027年,全国细颗粒物平均浓度下降到28微克/立方米以下,各地级及以上城市力争达标;到2035年,全国细颗粒物浓度下降到25微克/立方米以下,实现空气常新、蓝天常在。2024年1月,生态环境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实施水泥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关于推进实施焦化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到2025年底,重点区域力争50%水泥熟料产能完成改造,区域内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基本完成有组织、无组织超低排放改造;到2028年底,重点区域水泥熟料企业基本完成改造,全国力争80%水泥熟料产能完成改造。水泥窑及窑尾余热利用系统在基准含氧量10%的条件下,废气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小时均值分别不高于10mg/m3、35mg/m3、50mg/m3。到2025年底,重点区域力争60%焦化产能完成改造;到2028年底,重点区域基本完成改造,全国力争80%产能完成改造。焦炉烟囱废气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非甲烷总烃、氨排放浓度小时均值在基准含氧量8%的条件下分别不高于10mg/m3、30mg/m3、150mg/m3、100mg/m3、8mg/m3。2024年5月,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当前要强化碳排放强度管理,分领域分行业实施节能降碳专项行动,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做好节能降碳工作。重点推进钢铁、化工、有色金属、建材等行业节能降碳行动。到2025年底,全国80%以上钢铁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50%左右水泥熟料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新建和改扩建钢铁冶炼项目、石化化工项目、电解铝项目等须达到能效标杆水平和环保绩效A级水平。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与此同时,环保政策逐渐完善,排放指标日益严苛,依靠单一治理技术来应对污染治理已经不能满足“新常态”下国家对环境治理的要求,多种污染物协同治理并实现超低排放将成为环境治理的发展方向。2、碳捕集、利用与封存行业概况随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和我国碳中和目标的提出,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在实现各国二氧化碳减排目标保障能源安全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凸显。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进一步强调了CCUS技术在煤炭减排和降低全球排放方面将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我国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对CCUS技术需求巨大,加快构建CCUS产业链对处理好低碳转型的新旧产业衔接,统筹高质量发展与大规模减排具有重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然而,我国CCUS产业体系尚未形成,亟需加强与碳中和目标相匹配的CCUS产业总体布局。近年来,我国CCUS技术发展取得积极进展,大部分CCUS技术进入工业示范阶段,初步具备产业化能力。2024年5月,宁夏300万吨/年CCUS示范项目一期工程两台1000立方米球罐焊接热处理试压工作已结束,全面进入土建交安阶段。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在克拉玛依举行新能源及配套煤电、碳捕集一体化项目启动仪式,标志着中国石油最大的“新能源+煤电+CCUS”一体化项目正式启动。自“十四五”规划以来,中国在推动CCUS技术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一系列政策接连出台。国务院发布《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提出煤炭低碳化改造,要求2027年较2023年碳排放减少50%,将使得CCUS行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公司的传统客户主要分布在钢铁、焦化、工业硅等高碳排放行业,其自备电厂、各类含碳尾气排放预计将快速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随着逐步收紧的碳排放配额,CCUS技术的发展迎来了重要的机遇期。与此同时,随着全国碳市场的扩展以及相关政策的密集出台,CCUS在我国的应用前景日益明朗。3、钠离子电池行业概况近年来,钠离子电池行业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政策的重点支持,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推动钠离子电池的产业化进程。《“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等产业政策为钠离子电池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明确、广阔的市场前景。2023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联合印发《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强调大力发展高安全性钠离子电池等产品,扩大在新能源汽车、储能、通信等领域应用,搭建产业供需合作平台,推动电池行业与电动自行车等下游行业加强技术、产品、服务等方面对接,促进融通发展。根据《EESA2024中国储能发展白皮书-机遇与挑战》,随着能源领域的不断发展,从锂离子电池到光伏发电再到储能系统,钠离子电池被视为下一个有潜力的技术。尽管钠离子电池具有较低的能量密度,但其成本优势、安全性和高低温性能为其带来了潜在的应用前景。钠离子电池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支撑之一。政策上,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等规划文件中多次提及钠离子电池,提出尽快推动钠离子电池市场化应用。(四)公司所处行业地位和业务进展自创立以来,公司一直以致力于创造技术领先的减污降碳解决方案为使命,通过持续不断的技术研发,在工业烟气治理方面取得一系列科研成果,拥有授权专利170余项。公司低温SCR脱硝催化剂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制备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低温SCR脱硝工艺与装备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公司具有环境工程设计专项(大气污染防治工程)甲级资质、环保工程专业承包壹级资质、压力管道设计资质、压力容器设计及制造资质等。公司多项技术、产品入选《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及示范工程名录》《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公司在非电行业烟气治理工程和脱硝催化剂等原有业务领域继续巩固行业领先地位,同时积极拓展新的降碳业务板块,持续开展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二氧化碳吸附剂等关键新材料、新能源等技术研发,并积极寻求氢能源关键技术合作方,择机拓展行业板块布局。1、烟气治理和催化剂业务(1)在手订单充足,金额达7.35亿元报告期内,公司深耕非电行业烟气治理业务,持续加大营销力度,累计获得在手订单约7.35亿元。其中,公司与柳钢集团签订除尘系统和烟气超低排放改造工程(EPC)总承包合同累计金额约3.08亿元(不含增值税),上述合同及订单的顺利履行,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和后续市场开拓将产生积极影响。(2)加大催化剂降本增效举措报告期内,公司催化剂事业部在研发、生产、运营等内部价值链各环节大力推行降本增效举措,SCR催化剂采用一单一方定制化模式生产,提高配方效率来优化生产成本。开展生产端精益化管理,提升产线自动化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和人效来持续降低生产成本。(3)海外市场拓展取得突破公司借助国家“一带一路”政策,在立足于国内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业务,目前与泰国、印度地区客户在催化剂和环保设备业务取得突破并获得新订单。未来,公司会持续关注国际形势的变化,继续加大海外市场拓展力度。(4)第五代CO催化剂研发取得重要进展公司CO催化剂可应用于钢铁、焦化等行业的CO深度治理,CO治理市场空间广阔。目前,公司开展催化剂研发迭代工作,第五代CO催化剂在下游客户南钢、山西建龙等烧结机厂开展CO催化剂蜂窝体撬装实验,烟气温度在320℃情况下,CO脱除效率超过90%,整体运行状态稳定。公司争取将温度降低至280-300℃区间并进行下一步实验,加速推动工程化应用进程。2、CCUS业务(1)碳捕集吸收剂体系关键助剂实现工程化应用零突破报告期内,国内某知名高校采购我司吸收剂体系关键助剂应用于工业碳捕集装置,标志公司吸收剂体系产品及技术得到市场认可,实现了CCUS销售订单零的突破。(2)向下游客户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提供吸收剂试用测试公司邀请中石油安环院、中海油气电集团、中国船舶711所、西南大学、四川大学等单位现场观摩吸收剂性能评价试验,结果显示公司吸收剂相较于行业内同类产品具有显著优势,得到高度评价,并获中国船舶711所等公司邀请进行工程化试用测试。同时,公司与石油石化、电力、钢铁等行业下游客户对多个储备的CCUS项目进行了深度交流,包括技术方案、可研、初设等多种形式,为后续订单转化奠定基础。(3)与国内众多知名高校、大型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公司与浙江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四川大学化工学院、苏州科技大学材料学院等高等院校进行深度合作,在碳咨询、新捕集技术开发、CO高附加值利用等多个方面全面开展深入研究。同时,公司与中石油中油新疆、杭氧集团等单位达成战略合作意向,进行定向工艺包吸收剂及专用设备开发。(4)公司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顺利推进公司承担的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基于热电厂烟气细颗粒物等污染物治理及碳捕集和利用技术集成示范”项目在韩国进行了项目阶段性进展的交流会,韩方技术团队(韩国能源技术研究院等)拟委托公司在中国进行烟气排放污染物控制侧线装置的设计、建设以及运行测试,该技术有望在韩国进行推广。本项目所开发的技术已经与京东方新能源公司等单位就万吨级CCUS项目工程化应用达成合作意向。(5)持续加大CCUS新技术研发CO捕集新技术处于放大论证阶段,该技术可大大降低湿法捕集技术的占地面积,捕集装置单元建设费用降低40%,同时运行成本也将低于化学吸收法,未来有望在众多行业内推广使用。在利用技术上,目前公司在CO加氢制甲醇以及钢渣矿化等方面进行了公司级的研发项目储备,将借助公司强大的催化剂研发实力全面开发甲醇催化剂及配套工艺,同时介入CO的无机利用封存技术的开发,该技术将高度契合公司现有客户资源的需求以及有望进入CCER体系。(6)推动CCUS标准制定与技术储备公司积极参编CCUS领域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6项。同时,公司已经申请专有技术方面发明专利8件,其中包括1件美国专利。公司将与业内各方加强交流合作,并在国家相关政策驱动下,下半年加速推动CCUS总承包工程项目的落地,推动CCUS技术升级和产业发展。3、钠离子电池业务(1)中试第一代产品(NFPP)性能达到国内一流公司具备钠电聚阴离子正极材料研发和制造能力,中试第一代产品(NFPP)经内部实验数据表明,材料性能达到国内一流。中试第一代产品(NFPP)容量高达110mAh/g,3000次充放电循环后容量保持率在80%以上,5C容量保持率达90%,PH值低至9.3,材料加工性优良,电芯合浆阶段无凝胶现象,材料成本控制严格,在电芯端更具竞争优势。(2)中试第一代产品(NFPP)由第三方制成软包电池并检测,电池安全性能和电化学性能非常优秀公司第一代产品(NFPP)已向第三方检测机构送样,经第三方检测机构制成软包电池并通过其过充、挤压、短路、针刺、高温环境五种安全性能测试和电化学性检测,电池安全性能和电化学性能非常优秀。电化学性能方面:电池首圈效率高达85.5%,电池倍率性能优秀;5C容量保持率92%,10C容量保持率87%且压降仅有0.2V;电池循环性能优秀,2500圈循环后容量保持率在93%以上;电池低温性能优秀,-20℃时容量保持率可达86%。电池安全性能方面:针刺实验无起火,甚至无温升;短路实验电池无起火、无鼓胀;过充实验,电池几乎无温升;130℃热箱实验,电池无起火、无短路;挤压实验,电池未发生明显变形及热失控。(3)中试批量产品已向国内部分新能源公司送样检测公司中试第一代产品(NFPP)已向部分下游客户包括广州鹏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国轩动力能源有限公司、青岛力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兴储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维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送样检测。(4)持续加大研发创新力度,中试第二代产品(S-NFPP)已研发成功公司在第一代产品基础上持续研发改进,目前第二代产品已研发成功。第二代产品(S-NFPP)自带补钠能力,为长循环体系开发,采用独家补钠剂包覆工艺,在不影响材料电化学性能和加工性能的前提下,可有效提升材料首圈充电容量、全电池循环性能,进一步降低材料PH值至9.0且成本较低。目前行业内钠电全电池首效基本在80%左右,而S-NFPP可将全电池首效提升到95%以上,能量密度优势明显。综合比较,公司中试第二代产品(S-NFPP)具有更好的能量密度、循环性能、低PH值和成本低等优势。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主要股东
序号 股东名称 持股数(股) 持股比例(%)
1 朱庆亚 22869516 17.38
2 朱宁 13937550 10.59
3 解道东 12066282 9.17
4 郎义广 8196745 6.23
5 安徽高新金通安益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合伙) 4322699 3.28
6 宁波庐熙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4075900 3.1
7 郑智成 3069953 2.33
8 安徽高新金通安益二期创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 2775000 2.11
9 李岩 1534977 1.17
10 张锋 1534977 1.17
企业发展进程
更多 安徽 的企业
企业全称 企业简称 上市代码.板块 所属行业 企业类型 上市日期
工大开元环保科技(安徽)股份有限公司 开元环保 874480.NQ 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 2024-09-20
安徽墙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墙煌科技 874587.NQ 金属制品业 中小微民企 2024-09-18
安徽中草香料股份有限公司 中草香料 920016.BJ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中小微民企 2024-09-13
安徽佳力奇先进复合材料科技股份公司 佳力奇 301586.SZ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大型民企 2024-08-28
安徽省小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小小科技 874476.NQ 汽车制造业 中小微民企 2024-07-23
合肥康居人医疗器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康居人 874120.NQ 专用设备制造业 中小微民企 2024-04-11
合肥伊科耐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伊科能源 873144.NQ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中小微民企 2024-04-10
马鞍山新康达磁业股份有限公司 新康达 874372.NQ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民营企业 2024-04-02
安徽泓毅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泓毅股份 874347.NQ 汽车制造业 地方国有企业 2024-03-28
安徽安簧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安簧股份 874140.NQ 汽车制造业 大型民企 2024-01-29
查看更多 安徽 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