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广东
  • 成立日期: 2013-10-17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419000810570916
  • 法定代表人: 严文华
  • 董事长: 严文华
  • 电话: 0769-22248801
  • 传真: 0769-86596111
  • 企业官网: www.cosonic.cc
  • 企业邮箱: ir@cosonic.net
  • 办公地址: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园区科苑路3号
  • 邮编: 523808
  • 主营业务: 消费电子产品,主要从事电声产品和智能穿戴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 经营范围: 研发、销售:声学与多媒体技术及产品,短距离无线通信产品,精密电子产品模具,消费类电子产品,电脑周边产品,与以上产品相关的嵌入式软件的开发、销售;及以上产品相关的技术服务;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佳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19年10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专业从事电声产品的设计研发、制造、销售,是国内领先的电声产品制造商。公司凭借丰富的市场经验、领先的设计研发能力和制造能力,在电声行业无线化、智能化的趋势中已经取得突出优势。佳禾智能秉持“客户至上”的理念,坚持以技术为导向,以质量为根本的经营思想,不断通过业务扩展占领市场先机,公司与全球最顶尖的电声产品品牌商、智能手机品牌商、通信运营商和互联网巨头保持着紧密、稳定、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佳禾智能始终不忘做大做强电声产品的初心,持续将自动化、信息化、专业化和人员稳定作为长期发展的基础,保持智能电声稳定领先优势。世界的声音从这里出发。
  • 发展进程: 发行人前身是广东佳禾声学科技有限公司。佳禾有限为严文华、严帆共同出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设立时的注册资本为1,000.00万元。佳禾有限的经营范围为:一般经营项目:研发、销售:声学与多媒体技术及产品,短距离无线通信产品,精密电子产品模具,消费类电子产品,电脑周边产品,与以上产品相关的嵌入式软件的开发、销售;及以上产品相关的技术服务;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许可经营项目:无。 2013年9月27日,东莞市天诚会计师事务所(普通合伙)出具天诚会验字[2013]第0162号《验资报告》验证:截至2013年9月27日,佳禾有限已收到全体股东缴纳的注册资本(实收资本)合计人民币1,000万元,出资方式为货币。2013年10月17日,佳禾有限在东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完成设立登记并取得了注册号为441900001741522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股份公司是由文富投资、文昇投资、文宏投资、文曜投资、严帆、派康投资、范崇东、东莞红土创投、中比基金、深创投和吴琼波共11名股东为发起人,以佳禾有限截至2016年7月31日经天职会计师审计的账面净资产337,516,211.11元为基准,其中12,500万元折合股份公司12,500万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00元,其余净资产纳入股份公司的资本公积。2016年9月13日,天职会计师出具天职业字[2016]15466号《验资报告》,对股份公司的注册资本和实收情况进行审验。2016年10月14日,公司在东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登记,并领取了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4419000810570916的《营业执照》,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期限变更为2013年10月17日至长期。
  • 商业规划: (一)公司所处消费电子行业的发展情况消费电子行业是电子信息行业的子行业。消费电子是指围绕着消费者应用而设计的与生活、工作和娱乐息息相关的电子类产品,通常会应用于娱乐、通讯以及文书用途,最终实现消费者自由选择资讯、享受娱乐的目的,主要侧重于个人购买并由个人消费的电子产品。消费电子行业正经历着快速变革和创新的关键时期,一方面AI技术的加速融入,特别是生成式AI技术,正在推动消费电子产品的智能化升级,另一方面5G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提供了新的增长动力。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消费电子产品更加智能化和互联化。公司主营业务范围为消费电子产品,主要从事电声产品和智能穿戴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行业主要发展情况如下:(1)电声行业终端品牌商的竞争集中在核心技术、产品设计、市场推广、销售渠道等方面,国际企业占据优势地位。以苹果、哈曼、三星、索尼、Jabra、安克创新等为代表的品牌厂商,凭借深厚的品牌积淀、领先的核心技术、发达的客户渠道、丰富的运营经验,占据了全球中高端电声产品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较高。电声行业周期性主要受到消费电子类产品周期和国民经济整体发展情况的影响。一方面,本行业产品的需求主要来源于终端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行业的周期性受消费电子的更新换代影响;另一方面,全球消费电子行业的终端需求受宏观经济景气度、居民可支配收入、技术变革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周期性波动的特征。电声行业制造商的竞争集中在研发能力、大规模制造能力、客户资源、垂直整合能力和品质管控能力等方面。国内少数的大中型电声企业,依托较强的技术实力和规模优势,已经摆脱了同质化的中低端产品竞争,进入到国际知名客户的供应链当中,形成了领先的竞争地位。电声制造企业主要以ODM、OEM模式开展业务。OEM模式下,电声企业根据客户提供的产品方案和技术要求进行原材料的采购和产品的生产制造,客户负责产品的设计、研发、销售和服务环节。电声制造企业根据客户具体要求进行生产后,将成品直接销售给客户。ODM模式下,委托方向电声制造企业提出产品的功能、性能要求,部分委托方只提供产品的概念,制造商负责产品研发、设计和制造,将产品直接销售给客户。此外,随着科技的发展,下游品牌厂商的各类智能终端产品的更新换代亦会对电声行业制造提出新的要求。近年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新一代消费电子设备出货量持续维持在高位,且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另一方面,智能终端品牌商在产品销售时逐步取消耳机、充电器等附属配件,拉动了消费者对独立电声产品的需求。其中,TWS耳机具备设计简单、解放双手、单双耳佩戴等其他传统耳机缺少的优势,还可实现主动降噪、多样化交互方式等多种智能化功能,市场渗透率逐步提升。随着AI技术,无线互联技术的发展,AIoT产品(如智能音箱,带屏音箱等)在未来将成为智能家居生态链的核心,智能音箱类产品在具有传统音频播放功能的同时,还可通过语音交互技术实现家居控制、互联网服务等智能化功能,在近五年已成为固定场景下需求增长最快的智能音频载体,是国内外移动互联网巨头必争之地。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上升和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家庭消费者对智能化产品的需求持续增加,现阶段的家居产品逐渐从被动静止型的传统家居产品向能通过数据交互及远程控制等功能形态的主动智能型家居产品发展。随着AI技术,无线互联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客户,行业头部玩家将加大对AIoT硬件产品的资源投入力度,预计AIoT产品会有极大的增长空间。(2)智能穿戴设备已成为行业下一个增长点,智能穿戴设备主要包括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智能手环、AR/VR设备等产品,具有语音通话、健康监测、移动支付等功能。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者对于电子产品智能化、便携化、专业化和功能集成化的要求越来越高,智能穿戴设备在未来更有可能成为手机的延伸品,得到消费者的青睐。另一方面,当今信息大爆炸时代推动了消费者利用智能穿戴设备获取各类数据和服务的需求,5G移动通讯技术的商业化进程也正逐步推进物联网、智能生活等领域的创新发展,智能穿戴设备作为物联网中获取用户数据以及传输信息的重要载体,将成为5G产业链最为受益的环节。在过去的2023年中,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相关产业持续发展进步,具有新亮点的崭新产品倍出,为行业源源不断注入了发展的新活力。根据IDC最新发布的《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智能手表市场2024年第一季度出货量910万台,同比增长54.1%。其中成人智能手表505万台,同比增长62.8%;成人智能手表市场供给侧节奏加快,部分渠道库存水位开始拉高。但成人智能手表市场销量同比增长38.6%,保持较快增长速度。此外,随着市场需求复苏,儿童智能手表出货量404万台,同比增长44.4%。手环市场2024年第一季度出货量370万台,同比增长29.6%。头部厂商新品迭代带动出货量增长显著。从智能手表到VR头戴显示器、智能眼镜等,可穿戴设备正在改变消费者交流、共享信息与体验的方式。未来,得益于AI技术的快速进步和广泛应用,AI终端设备的普及和技术的不断创新将成为推动行业增长的主要动力,消费电子行业在未来几年内将迎来广阔的发展前景。首先,AI技术在消费电子产品中的应用将进一步深化。随着AI处理能力的提升,智能手机、PC、XR设备、可穿戴设备和智能家居产品等终端设备将实现更智能化的功能。例如,AI手机将具备更强的NPU算力,支持复杂的生成式AI模型在端侧运行,带来更高效的用户体验。根据IDC的数据,预计到2024年,AI终端设备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占比将提升至55%,并在2027年攀升至接近80%。其次,消费电子产品的硬件和软件将实现全面升级。AI技术的引入将推动终端设备在SoC、存储、散热、显示、光学和声学等方面进行升级,满足用户对高性能和高品质产品的需求。同时,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也将不断更新和优化,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和便捷的使用体验。这些升级将带动消费电子产业链上下游的同步发展,促进整体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创新。此外,消费电子行业将迎来更多创新产品和应用。除了传统的智能手机和PC外,XR设备、可穿戴设备和智能家居产品等新兴市场也将迅速发展。特别是XR设备,其多模态AI大模型的潜力将被充分释放,催生更多具有爆款潜力的应用,推动行业的多元化发展。(二)公司主营业务公司主营业务为消费电子产品,主要从事电声产品和智能穿戴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全球顶尖的专业电声/智能穿戴品牌商、智能终端品牌商和互联网品牌商进行产品的开发和制造,向其提供高质量的电声产品和智能穿戴产品。2023年公司布局新型储能业务,报告期内储能业务拓展顺利。公司在消费电子细分市场已建立了坚实的竞争壁垒,成功与全球众多顶级电声品牌、智能穿戴设备制造商以及智能终端和互联网科技品牌建立了稳固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些合作突显了公司ODM业务模式下在产品研发方面的敏锐洞察力和创新能力。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112,659.41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0.67%,营业收入基本持平。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仍是电声产品,耳机与音箱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90.93%,智能穿戴产品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6.26%,比上年同期增幅较大,新型储能产品占主营业务的收入比例为0.16%。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060.10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6.19%,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1)受下游终端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部分客户产品结构变动等影响,产品综合毛利率下降2.43%;(2)江西生产基地及松山湖总部大楼投入使用,固定资产折旧摊销、办公费、职工薪酬等管理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2,098.26万元;(3)公司加大了新产品的研发投入,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2,588.58万元;(4)公司2024年1月发行了10.04亿元可转换公司债券,报告期内计提债券利息约1,350.31万元。公司已着手布局手机(手持终端设备)、小型遥控无人机及小家电等新业务领域。针对这些新拓展的业务方向,目前公司完成了新客户的导入、生产厂房及设施的升级改造,正积极招聘相关业务人员及技术人员,并对进行系统的培训,旨在为新兴业务的顺利推进奠定坚实基础。公司依托其在消费电子领域,尤其是音频产品方面的雄厚实力与前赡性的战略规划,正以稳健的步伐推进业务多元化。在坚守现有业务领域市场地位的同时,公司敏锐捕捉新兴市场的机遇,致力于实现持续成长与价值创造,以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三)公司主要产品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产品与2023年度相比无重大变化,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TWS耳机/头戴耳机、音箱、智能手表/手环、智能眼镜、AR眼镜、储能产品。(四)经营模式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经营模式没有发生变化。1.研发模式公司积极开展研发工作,建立了成熟、高效的研发模式;为了契合节奏较快的行业发展趋势,缩短产品研发周期,公司将研发工作分为技术预研和产品研发,分别由预研部和产品研发部负责。技术预研为前瞻性的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工作,产品研发部为根据客户具体订单开展产品开发。经过大量的研发工作,公司在多个领域形成了关键技术,主要产品的核心技术均源于自主研发,能够快速、高质量地完成对客户要求的实现,完成产品项目的研发工作。2.采购模式公司采用“以产定采”的采购模式,根据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原材料需求情况进行供应商的开发、选择和后续采购,同时考虑客户对供应商价格和采购量的指定要求,由专职采购部门统筹,并与研发、财务、生产等部门协调配合,以确保采购流程的高效运作。公司在产能不足或需要特定技术支持时,会安排外协采购。外协过程中,公司会向外协单位发送原材料,通过委托加工方式获取服务,并在验收合格后支付加工费。选择外协生产商时,公司会全面评估其资质、工艺、设备、检测能力和质控制度,以及质保体系、生产能力、交期、价格和服务质量,并将其纳入供应商管理体系。具体外协生产时,公司根据自身生产能力和外协需求向合格的外协生产商下达订单,并议定价格。3.生产模式公司采取“以销定产”的模式,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组织产品的生产。流程上,生产管理部门制定生产计划,计算并安排物料需求,交由采购部门进行采购作业、原材料运输跟踪、检验入仓完成后,根据生产计划进行领料生产;批量生产前生产线进行首件制作,确认工艺和产品后再进行批量生产。在生产中,公司制定并执行全面的质量管理制度,通过制程检验、制程巡检、成品检验,及时排除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异常问题,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为了及时响应客户需求的变化、持续提升生产效率,公司会定期对生产计划进行改进和更新。4.销售模式公司目前采用以ODM模式为主,OEM与少量自有品牌销售相结合的销售模式。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