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华新水泥
  • 企业英文名: Huaxin Cement Co.,Ltd.
  • 实际控制人: Holcim Limited
  • 上市代码: 600801.SH
  • 注册资本: 207899.5649 万元
  • 上市日期: 1994-01-03
  • 大股东: 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35.34%
  • 董秘: 叶家兴
  • 董秘电话: 027-87773898
  • 所属行业: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傅奕、何佩
  • 律师事务所: 湖北松之盛律师事务所,何韦律师行
  • 注册地址: 湖北省黄石市大棋大道东600号
  • 概念板块: 水泥建材 破净股 标准普尔 富时罗素 MSCI中国 沪股通 上证380 中证500 融资融券 AH股 一带一路 参股保险 参股银行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湖北
  • 成立日期: 1993-11-30
  • 组织形式: 外资企业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200007068068827
  • 法定代表人: 李叶青
  • 董事长: 徐永模
  • 电话: 027-87773896,027-87773898
  • 传真: 027-87773992
  • 企业官网: www.huaxincem.com
  • 企业邮箱: investor@huaxincem.com
  • 办公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新大道426号华新大厦B座
  • 邮编: 430073
  • 主营业务: 专营水泥制造和销售,水泥技术服务,水泥设备的研究、制造、安装及维修,水泥进出口贸易
  • 经营范围: 水泥生产;水泥制品制造;水泥制品销售;非金属矿物制品制造;非金属矿及制品销售;新型建筑材料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轻质建筑材料制造;建筑材料销售;新材料技术研发;煤炭及制品销售;包装材料及制品销售;包装专用设备制造;包装专用设备销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建设工程设计;土石方施工;各类工程建设活动;机械电气设备制造;电气机械设备销售;机械设备租赁;固体废物治理;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进出口代理;国内贸易代理;销售代理;对外承包工程;普通货物仓储服务(不含危险化学品等需许可审批的项目);仓储设备租赁服务;国内货物运输代理;国际货物运输代理;装卸搬运;矿产资源(非煤矿山)开采;生物基材料制造;生物基材料销售;生物基材料技术研发;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专用化学产品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专用化学产品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软件开发;互联网数据服务;供应链管理服务;劳务服务(不含劳务派遣)。
  • 企业简介: 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始创于1907年,被誉为中国水泥工业的摇篮,110多年来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华新水泥企业资信为“AAA”级,“华新堡垒”为中国驰名商标。北京上世纪50年代的十大建筑、北京亚运村、葛洲坝、京珠高速公路,长江中下游数十座公路和铁路大桥、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等国家重点工程,均选用华新水泥。1994年,公司A、B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1999年,与瑞士Holcim集团结为战略伙伴关系。2022年3月28日,华新成功实施B股转H股,正式登陆香港交易所主板。近20年来,华新水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中国水泥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5%的背景下,华新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复合增长率连续20年保持25%,华新也从一家地方性水泥工厂,发展成为在全国十余个省市及海外拥有300余家分、子公司,涉足水泥、混凝土、骨料、环保、装备制造及工程、新型建筑材料等领域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的全球化建材集团,名列中国制造业500强和财富中国500强(净资产收益率位居第10位)。华新水泥连续多年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品牌价值突破800亿元人民币,排名进入前80名。
  • 发展进程: 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本公司”)是由原国营华新水泥厂重组而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正式成立于1993年11月30日。2006年4月29日,本公司已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批准,变更为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相关工商注册变更手续已于2006年6月21日完成。
  • 商业规划: 经营亮点营业收入342.17亿元,同比增长1.36%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16亿元,于行业困境运营绩效展现韧劲中展现韧性骨料销量14,323万吨,同比增长9%混凝土销量3,181万方,同比增长17%一体化发展现成效环保业务处置总量441万吨,同比增长5万吨营业收入79.84亿元,同比增长47%海外水泥销量1,620万吨,同比增长37%海外发展显著进展海外产能超2,250万吨/年,同比增长8%签约尼日利亚水泥及巴西骨料项目,国际化布局加速集团合并热值替代率达到21.66%,较2023年提升1.66个百分点;其中国内实现26.71%,较2023年上升3.71个百分点。国内熟料综合能耗94.03kgce/t,同比下降0.67绿色低碳深耕发展kgce/t,达到标杆水平的窑线31条,占比达到63%。国内吨水泥二氧化碳直接碳排放(范围1)强度为583.26千克,同比下降2.61千克。2024年,受房地产行业持续深度调整及基础设施项目缓建或停建等因素影响,水泥需求持续下滑,供需矛盾愈发凸显,行业利润大幅下降。面对行业和市场的持续挑战,公司积极应对,秉承前瞻性的经营策略,优化调整公司组织架构,坚持“利润是目标,收入是基础”的经营理念,强化经营思维,加快绿色化、智能化、国际化转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各项工作取得了突破性成绩。坚定发展战略。将公司“一体化转型发展、海外发展、新型建材业务拓展、传统工业+数字化创新”的发展战略,升级为“海外多业务发展、国内一体化协同、碳减排及增值创新、数字化AI驱动”,并将“建设全球领先的跨国建材企业”作为公司的长期战略目标。优化组织架构。将公司组织结构重塑为“业务运营”“业务管理”“业务支持”三个板块,实现更清晰的权责和角色分工,打造效率最大化、效益最大化的管理模式,实现最大程度的管理融合和业务协同,创造人的思维和组织能力突破。加速国际化布局。报告期内,莫桑比克纳卡拉工厂3,000吨/日水泥熟料生产线新建项目建成投产,坦桑尼亚马文尼公司生物质电站成功并网发电;赞比亚奇兰卡工厂2,000吨/日水泥熟料生产线改3,000吨/日及恩多拉工厂1,217吨/日水泥熟料生产线改2,500吨/日项目、南非工厂3,300吨/日水泥熟料生产线改5,500吨/日项目、马拉维2,000吨/日水泥熟料生产线新建项目、津巴布韦30万吨/年粉磨站等项目顺利推进;成功签约尼日利亚水泥产能1,060万吨/年和巴西骨料产能880万吨/年。截至2024年底,公司海外累计运营及在建水泥产能突破2,500万吨。科技创新为企业注入发展活力。报告期内,成功研发出国内首款抗压强度超过600MPa(兆帕)的超高性能混凝土产品;自主研发的助磨剂和砂浆持续在非洲工厂应用;经过成本优化的超低成本超可隆材料、自合成减水剂得到工业应用和推广;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9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8项。数字化创新基础和能力不断夯实。报告期内,成功实施8家水泥工厂的HIAC系统,完成5家骨料智能工厂HATS系统建设,在亚湾、赞比亚部署实施海外工厂生产专家平台HOPE系统,助力工厂降本、提效。由公司总裁李叶青领衔研发的“水泥低碳智能制造关键技术”成功入选《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目录》,并荣获世界水泥协会年度唯一创新大奖。两化融合获得国家最高等级3A认证,信息安全项目荣列“中国20大杰出网络安全项目”。先后有参天、秭归、武穴等6家水泥工厂荣获省市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5G工厂”等称号。持续深耕可持续发展。年度累计使用替代燃料441万吨,较上年增加5万吨;集团合并热值替代率达到21.66%,较上年提升1.66个百分点,其中国内实现26.71%,较上年上升3.71个百分点;地维工厂零化石燃料“解剖麻雀”项目通过验收,燃料替代率63.43%,成功入围2024年度GCCA全球低碳发展案例;红河工厂被评为2024年国家级“绿色工厂”,临沧、宜昌、大冶工厂被评为省级“绿色工厂”。聚焦成本强化竞争力。全面推行业绩指标对标管理,提升组织能力和效率,实现了全公司100%统购,原料采购实现吨水泥原料采购成本“六连降”的良好局面。在国内外全面开展新能源车项目挖掘物流降本潜力,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严控信用风险。坚持现金为王的经营模式,紧缩信用规模,强化客户舆情监控与风险预警机制,加大长期应收款项的清理力度以降低坏账风险,完成全年应收账款年度控制目标,无承兑逾期事件发生。获得社会普遍认可。报告期内,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获批为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授牌的首批“建材行业(水泥)低碳标准化工作站”(行业内仅三家企业获此殊荣);与华中科技大学联合申报的“污泥深度脱水干化及全量资源化减污降碳协同控制关键技术”项目荣获2023年度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获评第三十一届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上证金质量公司治理奖”、建材行业ESG典型实践案例、2024ESG典范企业“科创先锋奖”、CGMA中国区优秀管理会计实践奖等社会奖项。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