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宁德时代
- 企业英文名: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曾毓群
- 上市代码: 300750.SZ
- 注册资本: 440339.4911 万元
- 上市日期: 2018-06-11
- 大股东: 厦门瑞庭投资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23.27%
- 董秘: 蒋理
- 董秘电话: 0593-8901666
- 所属行业: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殷雪芳、郑海霞
- 律师事务所: 上海市通力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中国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漳湾镇新港路2号
- 概念板块: 电池 福建板块 百元股 宁组合 茅指数 富时罗素 深证100R 创业板综 MSCI中国 深股通 创业成份 融资融券 深成500 基金重仓 HS300_ 锂矿概念 小米汽车 麒麟电池 储能 钠离子电池 固态电池 蚂蚁概念 华为概念 独角兽 新能源车 特斯拉 高送转 锂电池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福建
- 成立日期: 2011-12-16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50900587527783P
- 法定代表人: 曾毓群
- 董事长: 曾毓群,潘健
- 电话: 0593-8901666
- 传真: 0593-8901999
- 企业官网: www.catl.com
- 企业邮箱: CATL-IR@catl.com
- 办公地址: 中国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漳湾镇新港路2号,香港湾仔皇后大道东248号大新金融中心40楼
- 邮编: 352100
- 主营业务: 从事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的研发、生产、销售,以推动移动式化石能源替代、固定式化石能源替代,并通过电动化和智能化实现市场应用的集成创新
- 经营范围: 锂离子电池、锂聚合物电池、燃料电池、动力电池、超大容量储能电池、超级电容器、电池管理系统及可充电电池包、风光电储能系统、相关设备仪器的开发、生产和销售及售后服务;对新能源行业的投资;锂电池及相关产品的技术服务、测试服务以及咨询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新能源创新科技公司,致力于为全球新能源应用提供一流解决方案和服务。
公司已在全球设立六大研发中心、十三大电池生产制造基地。
-
商业规划:
1、主要业务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新能源创新科技公司,主要从事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的研发、生产、销售,以推动移动式化石能源替代、固定式化石能源替代,并通过电动化和智能化实现市场应用的集成创新。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在全球设立六大研发中心、十三大电池生产制造基地,并覆盖全球最广泛的动力与储能客户群体。
公司在锂电池领域深耕多年,具备了全链条自主、高效的研发能力,在电池材料、电池系统、电池回收等产业链领域拥有核心技术优势及前瞻性研发布局,通过材料及材料体系创新、系统结构创新、绿色极限制造创新及商业模式创新为全球新能源应用提供一流的解决方案和服务,已形成全面、先进的产品矩阵,可应用于乘用车、商用车、表前储能、表后储能等领域,以及工程机械、船舶、航空器等新兴应用场景,能够全方位满足不同客户的多元化需求。
2、主要产品及其用途公司致力于为全球新能源应用提供一流的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产品及相关创新解决方案,具体如下:(1)动力电池系统公司动力电池产品包括电芯、模组/电箱及电池包。
公司可提供磷酸铁锂电池、三元高压中镍电池、三元高镍电池、钠离子电池、M3P电池、凝聚态电池等覆盖不同能量密度区间的多种化学体系产品系列,能满足快充、长寿命、长续航、高安全、宽温度适应性等多种功能需求。
公司根据应用领域及客户要求,通过定制或联合研发等方式设计个性化产品方案,以满足客户对产品性能的不同需求。
乘用车应用领域,公司产品可应用于BEV、REV、PHEV、HEV等不同细分市场,广泛应用于私家车、运营车等领域;商业应用领域,公司产品可应用于道路客运、城市配送、重载运输、道路清洁等客车及商用车领域。
此外,公司产品还可应用于电动工具、电动两轮车等领域,具备高能量密度、高功率、高安全的特性。
(2)储能电池系统公司提供电芯、电池柜、储能集装箱以及交流侧系统等储能产品解决方案。
公司的储能电池广泛应用于表前储能和表后储能领域,包括公用事业储能、工商业储能及数据中心储能等。
电芯产品方面,基于多样的应用场景和产品全周期的经济性,公司开发了多款发电侧、输配电侧储能专用电芯以及适用于用户侧的系列电芯,覆盖多种容量并兼具超长寿命、高安全、宽温度适应性等特性。
系统集成方面,在表前领域,公司依托智能液冷控温、高成组CTP、无热扩散等技术,推出了户外液冷电池柜EnerOne、EnerOnePlus以及针对全气候场景的集装箱式液冷电池柜EnerC、EnerCPlus、EnerD、EnerX。
公司进一步推出了天恒储能系统,是全球首款5年功率与容量零衰减的产品,单箱能量高达6.25MWh,具有高安全、长寿命、高度集成等优势。
在表后储能领域,公司产品已实现从低压、中压到高压平台的全场景覆盖。
其中,UniC系列产品具备长寿命、简运维、低辅源等特点,适配工商储能多元场景应用需求;PU100产品具备高安全、高功率、易维护等特点,可满足数据中心能源管理需求。
(3)新兴应用领域及创新解决方案除上述应用领域外,公司的动力电池的应用也不断拓展至工程机械、船舶、航空器等新兴应用场景。
公司也持续推出创新解决方案,包括滑板底盘、针对乘用车领域的巧克力换电、针对重卡领域的骐骥换电解决方案等。
(4)电池材料和回收公司电池材料产品主要包括锂盐、前驱体及正极材料等。
公司亦通过回收方式,对废旧电池中的镍、钴、锰、锂、磷、铁、铝、铜等金属材料及其他材料进行加工、提纯、合成等工艺,生产锂电池生产所需的正极材料、三元前驱体、磷铁前驱体、锂盐等材料,并将收集后的铜、铝等金属材料通过第三方回收利用,使电池生产所需的关键金属资源实现有效循环利用。
此外,为进一步保障电池生产所需的上游关键资源及材料供应,公司通过自建、参股、合资等多种方式参与锂、镍、钴、磷等电池矿产资源及相关产品的投资、建设及运营。
3、经营模式公司拥有独立的研发、采购、生产和销售体系,主要通过销售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和电池材料等产品实现盈利。
研发方面,公司建立了完备的研发体系,形成以自主研发为主、外部合作为辅的研发模式,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式,紧紧围绕材料及材料体系、系统结构、绿色极限制造及商业模式领域开展创新,以引领行业技术发展。
采购方面,公司通过严格的评估和考核程序遴选合格供应商,并通过技术授权、长期协议、合资合作等方式与供应商紧密合作,以保证原料、设备的技术先进性、产品可靠性以及成本竞争力。
生产销售方面,公司综合考虑市场情况以及客户需求安排生产。
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4、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1)行业持续增长动力电池方面,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增长带动动力电池需求持续增长。
根据SNEResearch统计,2024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1,763万辆,同比增长26.1%,全球动力电池使用量达894.4GWh,同比增长27.2%。
储能电池方面,在各国清洁能源转型目标推动下,随着风电光伏装机比例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要求提高、储能技术进步及系统成本下降,储能电池市场需求持续快速增长。
根据SNEResearch统计,2024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301GWh,同比增长62.7%。
(2)公司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公司坚持技术领先、服务优质、运营卓越的经营理念,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一流产品及解决方案。
基于强大创新基因、深刻行业洞察、高效经营管理,公司在技术研发、极限制造、供应链管理、全球客户合作、可持续发展、新兴市场拓展等方面的竞争力进一步提升,推动业务稳健增长,为股东持续创造价值。
1、概述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7.45亿元,同比增长15.01%。
公司实现锂离子电池销量475GWh,同比增长21.79%,其中,动力电池系统销量381GWh,同比增长18.85%;储能电池系统销量93GWh,同比增长34.32%。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经营情况如下:(1)持续推出创新产品乘用车领域,公司在2023年发布神行4C超充电池的基础上发布神行Plus电池,可实现系统能量密度超200Wh/kg,是全球首个兼备1,000km续航以及4C超充特性的磷酸铁锂电池;推出新一代麒麟高功率电池,放电功率超1,300kW,可助力新能源车实现零百加速2秒以内;推出全球首款纯电续航达到400公里以上,同时兼具4C超充能力的骁遥增混电池,弥补增混车型充电补能效率慢的短板。
商用车领域,针对时效性高的物流与平台接单场景,推出天行L-超充、天行L-长续航,使用寿命可达8年80万公里;针对客车应用场景,推出天行客车版,使用寿命可达15年150万公里;针对重卡应用场景,推出天行电池重型商用车版本,使用寿命可达15年300万公里,在矿区、建筑工地等恶劣环境下保持可靠性和稳定性。
储能领域,公司发布了全球首款5年零衰减、单体6.25MWh的天恒储能系统,较上一代产品单位面积能量密度提升30%,占地面积降低20%,可进一步提升储能项目收益率;推出了PU100储能产品,可支持6C放电以满足10-15分钟紧急备用电源需求,同时还具备高安全、高功率、易维护等特点,持续助力数据中心能源管理。
(2)不断升级创新解决方案公司推出的新一代巧克力换电解决方案适配车型广,灵活性强,已在多款车型落地推广,与车企、运营商、金融机构、服务商等各方合作共同构建换电生态,通过快速换电大幅提升乘用车终端用户的补能效率和体验。
公司推出的骐骥换电能够为重卡运输行业带来更环保、更经济、更高效的补能解决方案。
公司推出的滑板底盘产品具备上下解耦、高度集成以及对外开放三大特征,助力合作伙伴进行个性化开发,促进联合创新和资源共享。
公司推出的超安全磐石底盘在全球范围内首个通过“最高时速+最强冲击”的双重极限安全测试,可适配不同车型,显著缩短整车开发周期,开创电动车开发合作新生态。
(3)全面深化客户合作公司在各新能源领域积极推进全方位的深度客户合作。
动力电池领域,公司与Volvo、北京现代、猛士科技、江汽集团、临工重机、中国龙工、陕西交控、奇瑞商用车、上海国际港务集团、上海城投集团、山东重工集团、太原重型机械集团、陕汽商用车、厦门路桥等达成战略合作,与法国达飞海运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加深在乘用车、商用车、船舶等领域业务合作。
储能电池领域,公司与Quinbrook、NextEra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全面深化合作,与Rolls-Royce达成战略合作,拟将天恒储能系统引入欧盟和英国市场。
(4)稳步推进全球产能建设公司稳步推进电池产能建设以满足全球客户订单交付需求。
国内方面,公司顺利推进中州基地、贵阳基地、厦门基地、济宁基地等建设,部分产线已投产并正在进行产能爬坡;海外方面,公司德国工厂产能逐渐提升,并获得大众汽车集团模组测试实验室及电芯测试实验室双认证,成为全球首家获得大众集团模组认证、欧洲首家获得大众集团电芯认证的电池制造商。
此外,公司积极推进匈牙利工厂、与Stellantis合资的西班牙工厂以及印尼电池产业链项目的建设或筹建。
(5)推进零碳科技产品与解决方案基于公司在清洁能源领域的产品与技术优势,结合自身减碳经验,积极开发零碳科技产品与解决方案。
报告期内,公司与山东东营市、江苏南京市、天津市、澳门特别行政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等城市或地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同时在海南、盐城、鄂尔多斯、宁德等地开展零碳试点示范,推动公司绿电直供、源网荷储微电网以及构网型储能等相关创新和示范项目落地。
公司通过打造零碳城市建设方案,与各界合作伙伴共同推动新能源产品绿色智造、新能源投资开发、交通电动化及基础设施建设、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等领域合作发展,推动各领域绿色低碳转型。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