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林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大参林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大参林
- 企业英文名: DaShenLin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柯金龙,柯康保,柯云峰
- 上市代码: 603233.SH
- 注册资本: 113884.7895 万元
- 上市日期: 2017-07-31
- 大股东: 柯云峰
- 持股比例: 21.3%
- 董秘: 彭广智
- 董秘电话: 020-81689688
- 所属行业: 零售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李剑、周娅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金杜(广州)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龙溪大道410号、410-1号
- 概念板块: 医药商业 广东板块 内贸流通 标准普尔 富时罗素 沪股通 MSCI中国 上证380 中证500 融资融券 机构重仓 转债标的 电商概念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广东
- 成立日期: 1999-02-12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400007265265110
- 法定代表人: 柯国强
- 董事长: 柯云峰
- 电话: 020-81689688
- 传真: 020-81176091
- 企业官网: www.dslyy.com
- 企业邮箱: DSL1999@dslyy.com
- 办公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龙溪大道410号、410-1号
- 邮编: 510000
- 主营业务: 主要从事中西成药、参茸滋补药材及中药饮片、保健品、医疗器械及其他商品的连锁零售业务
- 经营范围: 药品批发;药品零售;食品销售;道路货物运输(不含危险货物);呼叫中心;互联网信息服务;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母婴保健技术服务;职业中介活动;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五金产品批发;电子产品销售;保健食品(预包装)销售;宠物食品及用品批发;宠物食品及用品零售;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销售;婴幼儿配方乳粉及其他婴幼儿配方食品销售;食品销售(仅销售预包装食品);食品互联网销售(仅销售预包装食品);国内货物运输代理;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第一类医疗器械销售;第二类医疗器械销售;眼镜销售(不含隐形眼镜);单用途商业预付卡代理销售;农副产品销售;化妆品批发;化妆品零售;日用百货销售;消毒剂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日用品批发;日用品销售;家居用品销售;机械设备销售;办公设备销售;家用电器销售;体育用品及器材零售;体育用品及器材批发;珠宝首饰批发;珠宝首饰零售;食品添加剂销售;针纺织品及原料销售;服装服饰零售;服装服饰批发;礼品花卉销售;通讯设备销售;建筑材料销售;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票务代理服务;普通货物仓储服务(不含危险化学品等需许可审批的项目);低温仓储(不含危险化学品等需许可审批的项目);人力资源服务(不含职业中介活动、劳务派遣服务);会议及展览服务;企业管理咨询;家政服务;眼镜制造;诊所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市场营销策划;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货物进出口;计算器设备销售;广告制作;广告发布;广告设计、代理;居民日常生活服务;租赁服务(不含许可类租赁服务);咨询策划服务;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包装服务;装卸搬运;机械设备租赁;日用产品修理;技术进出口;中草药种植;医院管理;健康咨询服务(不含诊疗服务);企业形象策划;社会经济咨询服务;销售代理;国内贸易代理。(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大参林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中国具有影响力的药品零售连锁集团化企业。公司以发展药店连锁为立业之本,经过多年耕耘,公司直营业务范围覆盖广东、广西、江西、河南、河北、福建、浙江、江苏、陕西、黑龙江、湖北、四川、海南、山东、重庆、辽宁、新疆、山西、安徽、上海、内蒙古等省份(自治区及直辖市)。2017年7月31日,大参林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603233),当日即成为医药零售行业市值第一股。行业地位上,大参林被评为“中国连锁药店销售额第1名企业”,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中国连锁药店综合实力百强企业”、“广东省百强民营企业”以及“广州市优秀企业”等荣誉。业务规模在全国医药零售行业保持领先的优势地位。大参林现已实现在规模化、数字化、供应链、专业化服务、自有配送体系、品牌、人才等方面的核心竞争优势。规模化优势:长期以来,公司以发展药店连锁为立业之本,经过多年耕耘,坚持“深耕华南,布局全国”的核心发展战略,已实现覆盖全国21个省份(自治区及直辖市),业务规模在全国医药零售行业保持领先的优势地位。数字化赋能运营及精细化管理:公司坚持将数字化战略融入业务的每一个环节,成功构建了全面的数字化生态系统,实现了员工、产品、客户和管理的全面在线化。通过紧密结合各部门的具体业务需求和场景特点,打造了一套高效运作的管理系统,涵盖人力、财务、物流、供应链、运营、营促销、行政等全业务链条,为门店可持续扩张和高效管理赋能,实现降本、增效、创收。在集团管理层面,公司完善了业务中台和数据中台的双中台架构,实现了内部全业务链路的数据打通,有效解决了数据孤岛问题,积累了宝贵的数据资产,为公司的数字化转型和升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门店运营方面,公司开发了一系列移动化和智能化的运营工具,全面覆盖了数据分析、销售管理、库存管理、合规监管、日常店务、员工培训和门店拓展等关键业务领域,确保了门店运营的标准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同时,通过管理驾驶舱和智能决策支持平台等大数据工具的应用,显著提高了经营决策的效率和质量。专业化的服务能力:公司立足专业药学服务的基础上,公司组建了专业的服务队伍,为患者提供处方审核、健康检测、咨询指导、用药提醒、患者用药教育等专业化药事服务。公司更是与广东省药学会达成战略合作,在全国率先推进药物治疗管理(MTM)服务在医药零售行业的规范开展,从而提高用药依从性、预防患者用药错误,最终培训患者进行自我的用药管理,以提高疗效。公司深挖九大病种的垂直疾病管理和药物治疗管理(MTM),为患者提供疾病风险筛查与监测、专属档案管理与生活指导等一系列疾病管理服务,为患者打造院内、院外全生命周期的垂直专病管理与服务。公司深度调研患者需求,以自研数字化工具与疾病知识图谱为支撑,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全生命周期慢病管理体系,慢病管理病种达20种。强大的供应链竞争力:公司制定了完善的供应商管理体系,持续引进新的供应商的同时,不断淘汰不合格供应商,目前公司已与超1万家生产厂家建立稳定、共赢的合作关系。公司紧跟国家政策导向,积极引进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品种、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的中标品种及非中标品种。同时,作为以中参茸为特色的大型零售药店连锁企业,公司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支持中医药发展,持续开发更多中参茸品种品规,并深入原产地采购、自建中药、参茸加工厂,确保中参茸产品质优价廉。同时,公司持续打造自有品牌,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或性价比的需求,创造商品壁垒形成差异化,提升商品质量,降低采购成本。公司积极拥抱互联网,打造线上专属的组货、定价、促销、自有品牌等商品体系,持续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公司发挥规模优势,通过招标、带量采购等形式,降低购进成本,并密切关注市场需求,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确保终端价格最具竞争力的同时提高盈利能力。自有物流高占比配送:建立“中央仓+大区仓+地区仓”为主的物流仓网体系,全国共有35个仓库,仓储总面积超34.9万平方米,覆盖了目前的所有业务地区,自主配送量占总配送量的比例达到80%以上,实现从药品采购、入库、储存、出库、配送的全流程可追溯管理,利用可视化信息系统,进一步降低配送成本,提供门店订单相应效率。通过自主研发及合作的方式,硬件和软件结合,从传统物流迭代至数智化物流。仓库总发货满足率达99%,发货差错率低于0.008%。同时物流中心管控制度以药品安全为核心,严格执行GSP相关要求,建立从预案、培训、检查、通报、考核等多个方面标准化监管体系,有效地降低了运营风险。建立全渠道运营体系:公司积极探索新零售商业模式,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全渠道一体化运营,满足各类消费者不同渠道的购药需求。在O20业务上,公司建立了以用户为中心,30分钟到家的24小时送药服务。同时,公司开展的B2C业务,利用中央仓+省仓+地区仓的发货模式,覆盖全国。公域流量方面,公司进驻了大部分头部O20平台。私域流量方面,公司通过“大参林健康”微信小程序开展O2O、B2C等线上服务,积极推动私域流量发展,逐步提升私域流量占线上销售的比例。公司O20送药服务覆盖超万家门店。延伸工业生产研发:大参林积极扩大业务版图,从药品零售延伸到上游的药品生产与研发,创立东紫云轩、可可康等自有品牌,建立多个医药工业创新制造基地。作为连锁药店龙头企业,大参林以“满腔热情为人类健康服务”作为企业的使命,秉承“以尽可能低的价格提供绝对合格之商品,并尽最大限度满足顾客需求”的经营理念和“我们是演员,顾客是评委”的服务理念,并铸就了鲜明的企业品格——以推动行业发展为己任,积极承载社会责任。
- 商业规划: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3.4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57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8.3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58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6.37%。公司管理层积极采取多种经营策略并根据外部环境及经营状况及时调整,优化内部精细化管理水平,增强药品供应安全保障能力,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基本完成年初设立的总体目标,确保了营收规模及运营效率的持续提升,实现了行业领先的规模增长。1、门店持续拓展,自建+并购+加盟共同发力:报告期末,公司的门店已覆盖全国21个省(含自治区、直辖市),门店数量达到16,151家,其中直营门店10,772家,加盟店5,379家。报告期内,公司新开自建门店797家,加盟门店1,214家,并购门店284家,新进入上海市、内蒙古等地区。公司根据竞争格局和地区优势制定扩张计划的同时动态优化门店网络,报告期内关闭门店218家。(1)持续拓展自建门店,加密优势区域在优势区域,公司主要通过自建的模式进行扩张。公司成立近三十载,积累了丰富的门店拓展经验和选址数据。依托信息化平台,公司将选址数据及门店拓展指标录入数智化选址系统。结合热力图及大数据,系统自动生成选址建议,辅助拓展人员高效、准确完成门店选址。同时,信息化智能选址系统能结合商圈特点及各类店型店态特征,满足公司多样化选址需求,帮助公司高效布局社区店、院边店、商超店、市场店、参茸旗舰店、慢病店、DTP店、O2O店等。报告期内,公司新增自建门店797家,其中华南地区453家,华东地区97家,华中地区43家,东北、华北、西北及西南地区204家。(2)加盟业务快速推动,助力公司规模加速提升公司持续推动直营式加盟业务稳步发展。报告期内,公司新开加盟店1,214家,累计加盟店数量达到5,379家。直营式加盟不仅贡献净利润规模,而且进一步提升公司的销售总额。公司规模优势得以进一步加强并反哺直营零售业务。公司坚持直营式加盟体系,对加盟商视同直营店模式管理。公司要求加盟店与直营店使用同样的品牌形象、商品、营销、培训、质量管理和运营指导等,帮助加盟店实现业绩增长与规范管理。同时,直营式加盟体系也能确保消费者在加盟店和直营店获得同等优质的商品和服务。公司持续优化“直营式加盟”赋能,与加盟商伙伴实现共创、共建、共享。公司将硬核实力转换成“直营式加盟”的业务标准,在品牌效应、商品体系、会员体系、标准化和精细化管理、营销方式、数字化运营、新零售支持和全方位培训体系等多方面赋能。公司全面复制直营模式的成功经验,锻造加盟店的核心竞争优势,全面提升加盟店的经营能力和盈利水平,增加加盟商用户粘性和形成新加盟商持续加入的良性循环。公司“直营式加盟”深受业内人士的信赖与认可,中小连锁及单体店加盟“大参林”数量不断提升,加盟后的销售、利润、客流与客单等均有较大增长。公司在加盟业务的风险控制方面采取了多项措施。首先,公司总部对于加盟商及其资质进行严格审核,优先选择持执业药师资格证并曾担任门店经营管理负责人的加盟商。其次,公司总部会提供全方位的培训体系和实操带教。加盟商门店陈列的全部商品必须由公司统一配送并通过公司系统监管商品进销存情况,确保加盟门店服务与商品质量。最后,公司严格按照药品连锁企业的“七统一”标准对加盟门店进行管理。质量管理、运营等相关部门定期对加盟商门店进行线上和线下巡店、监控和指导,不仅能够对加盟商运营进行指导与赋能,还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加盟商的风险问题。(3)持续并购扩张,快速进入新区域2024年,公司积极寻找并购标的并用合理的价格收购优质的区域连锁药店,实现快速进入新区域或快速提升弱势区域内规模的目标。并购签约后,公司总部快速协调内、外部资源,发挥综合优势以及协调效应,为标的公司营运、标准化和数字化管理赋能,综合提升标的企业销售规模、盈利水平和品牌影响力等,达到集团与标的公司合作共赢的目的。报告期内,公司合计并表门店284家,其中华南地区9家,华东地区46家,华中地区49家,东北、华北、西北及西南地区180家。2、新零售快速增长,加速集中度提升公司积极探索新零售商业模式,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全渠道一体化运营,满足各类消费者不同渠道的购药需求。在O2O业务上,公司建立了以用户为中心,30分钟到家的24小时送药服务。与此同时,公司也开展B2C业务,利用中央仓+省仓+地区仓的发货模式,覆盖全国。公司在公域及私域流量上均有布局。对于公域流量,公司进驻了大部分头部O2O平台。对于私域流量,公司通过“大参林健康”微信小程序开展O2O、B2C等线上服务,积极推动私域流量发展,逐步提升私域流量占线上销售的比例。报告期内,公司组建了专业的新零售团队运营新零售业务,在选品、定价策略、营销体系和运营体系等方面针对线上业务特点重新梳理打造。完成一系列变革后,公司线上业务规模实现了快速增长,毛利率及净利率均稳步提升。专业线上运营团队将头部连锁与中小连锁和单体药店的差距进一步拉大,推动市场集中度加速提升。报告期内,新零售业务(O2O+B2C)销售同比增长46.54%。3、处方持续外流,公司积极承接“两票制”政策实施后,促进医药分离、处方外流和门诊统筹政策持续出台。相关政策推动了医保统筹账户接入零售药店的进程,拓宽了患者在零售药店的支付方式,改变了院外药品市场格局。公司顺应处方外流之大趋势,积极承接,主要措施包括:对接处方流转、拓展院边店、DTP、门慢门特等专业化药房,积极争取双通道及门诊统筹定点门店资格,强化专业服务能力和处方药品供应体系等。截至报告期期末,公司拥有DTP专业药房248家,获得个人账户医保定点门店9,914家,各类统筹报销定点门店2,586家,其中门诊统筹定点门店1,782家,双通道定点门店602家,门慢门特定点门店1,165家(部分门店获得多项统筹报销定点资格)。公司积极探索药品和保险业务相结合的增值模式,在全国逐步推广商业保险经纪以及报销业务。公司布局“医+药+养+检+险”的业务闭环,帮助患者以更低成本、更便捷渠道享受前沿的药品和医疗服务,降低患者使用创新药的负担,同时提高医疗效率,形成良性循环,进一步推动药品特别是创新药品种的销售。4、持续优化商品结构,引入新品并淘汰不动销品种商品是零售之根本,公司深度挖掘消费者需求,提升潜力品类销售规模,持续贯彻落实“做强大品类,做大小品类”的商品战略。报告期内,公司打造了多个爆品,推动了多个细分小品类的销售额快速增长。公司根据行业发展趋势、消费者需求变化和供应商新品推出等情况,持续更新迭代商品品类,引入新品的同时淘汰不动销商品,为货架注入新的活力。随着医院药品零加成、两票制、双通道药房、取消院内药房等促进处方外流政策的陆续落地,国家药品集采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的处方药生产厂商意识到处方外流的趋势不可逆,开始更重视院外药品零售渠道。借此机遇,公司积极推进国家谈判品种、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品种及同名非中标品种的引进,与多个处方药厂家达成战略合作,为消费者提供更齐全的处方药品种。与此同时,公司不断探索商品结构的多元化,引进的药妆、个人护理、食品饮料等品类均实现较快的增长。5、会员人数快速提升,精准营销体系逐步构建公司通过对会员运营体系的持续升级保障会员新增、会员活跃以及会员终身价值不断提升。同时,公司通过不断完善会员画像、AI人群模型、线上线下会员一体化策略输出,形成总部、区域和门店三位一体的差异化精准营销服务体系。精准营销服务体系利用多个渠道,实现线上和线下协同的多维度精准触达,帮助公司打造和沉淀私域流量。同时,精准营销服务体系构建了“会员等级体系+付费会员”双轨制会员管理模式,提升付费会员专属权益价值、服务种类和服务质量,进而形成运营壁垒,激活存量会员,提升核心会员的忠诚度和活跃度,降低客户流失率。报告期末,公司拥有1.03亿名会员,其中5,502万名活跃会员(两年内),报告期内新增710万名会员。与此同时,公司秉承“我们是演员,顾客是评委”的服务态度,落实到客户评价体系,不断激励员工提高服务意识,提升顾客的服务满意度。近两年,公司持续深化会员数字化资产运营基建,积极投入IT开发资源及引进信息营销人才,加速精准营销体系应用升级。公司逐步实现精细化会员营销,差异化区域优惠权益,促进用户转化和价值提升。公司为门店工作人员提供的导购工具持续优化任务链接,提升服务效率和精准度,推进人客一体化管理,为店员高效赋能。公司不遗余力拥抱营销新模式,完善营销场景创建及会员一体化全链路打通。同时,公司借助AI智能模型及服务,探索实现最优策略全自动营销。目前,会员全生命周期营销与商品营销已取得显著效能提升。6、数字化征程已初见成效截止目前,公司已完成POS自研、财务数智化、人力共享中心、品罗万象、分销与加盟协同、数据安全、商品数智化、智慧供应链等十余项公司级数字化项目,稳定支撑着超万家门店的高效运营。智慧供应链是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所构建的(需求计划->供应管理->仓配管理->销售运营)全业务链路运营平台,其中自动补货系统的上线推动了门店及仓库库存周转效率的提升以及缺货率的下降,且随着数据的积累以及算法的迭代,准确率不断提升。公司上线了自研POS系统,集成了门店前台收款、后台进销存管理的零售管理系统,根据公司收银流程定制化开发,具有操作简单、速度快、安全性高等特点,推动门店收银效率的大幅提升。此外,财务共享系统以及人事共享系统的上线,帮助公司进一步推动财务及人事的组织变更升级,显著提升行政人效,为公司全国化扩张提供了有力支持,更好地实现规模效应。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