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英谷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青岛英谷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英谷教育
  • 企业英文名: Qingdao Ugrow Education Technology Co.,LTD.
  • 实际控制人: 王燕
  • 上市代码: 834266.NQ
  • 注册资本: 1000 万元
  • 上市日期: 2015-11-24
  • 大股东: 王燕
  • 持股比例: 92.99%
  • 董秘: 张晓达
  • 董秘电话: 0532-88979016
  • 所属行业: 教育
  • 会计师事务所: 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徐世欣、徐克峰
  • 律师事务所: 山东崇杰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劲松七路217号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山东
  • 成立日期: 2012-12-06
  • 组织形式: 中小微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70200057274475A
  • 法定代表人: 王燕
  • 董事长: 王燕
  • 电话: 0532-88979016
  • 传真: 0532-88979018
  • 企业官网: www.121ugrow.com
  • 企业邮箱: yujin@tech-yj.com
  • 办公地址: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劲松七路217号
  • 邮编: 266100
  • 主营业务: 为高等院校提供教育辅助服务
  • 经营范围: 电子产品、计算机软硬件、IT产品研发及技术咨询,软件系统设计、开发、测试、维护,电脑系统集成应用维护,销售:文化用品、办公用品及耗材、电子产品、计算机软硬件及耗材,计算机网络工程,企业管理咨询,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项目除外,法律、行政法规限制的项目取得许可证后经营)为本企业研发的产品提供培训及售后服务,经济信息咨询,财务信息咨询,教育信息咨询,图书零售(依据文化部门核发的《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经营)。(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公司的主要业务是为高等院校提供教育辅助服务。公司以与高校共同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为核心,在将本(专)科4( 3)年划分为——“1年理论课程 + 2年( 1年)企业课改课程+ 1年实训、实习课程三个部分的基础上,为高等院校提供课改教学体系研发、 课改教材体系研发、 实训与实验设备服务体系研发、高校双师型教师培养、互 联网在线职业教育平台搭建、应用及推广相结合的综合服务,公司将其项目命名为“121荟英谷”。现在公司通过企业内部资源整合,打造成线上线下( O2O)相结合的“121荟英谷”创新人才培养平台,用以支持高等教育辅助服务。 目前公司与合作高校开设的合作专业包括软件外包、物联网、金融与财务外包、网络商务与现代物流管理外包专业、车联网、移动互联(移动嵌入式)、智能制造及工业信息化(机器人系统集成与应用方向)七大专业方向。公司将企业实践应用到课改教学体系、教材体系、服务体系、教师培训体系、实训体系、考核体系、远程教学 体系、就业服务体系的研发与建设,形成了一整套具有校企合作特色的服务体系及项目模式。
  • 发展进程: 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12月6日,系由王燕、韩敬海、丁春强共同以货币资金出资设立,注册资本为300万元人民币,实收资本为300万元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王燕,并取得青岛市崂山区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的注册号为370212230057352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2013年2月26日,有限公司股东王燕、韩敬海、丁春强作出股东会决议:1、同意韩敬海将其占有限公司注册资本47%的股权以141万元转让给股东王燕。同日韩敬海与王燕签署股权转让协议。2015年4月2日,有限公司股东会作出决议,同意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由原300万元增加至1000万元,增加700万元注册资本中,股东王燕以货币认缴出资642万元,股东苏月华以货币认缴出资28万元,股东胡骞骞以货币认缴出资30万元,全部资金于2015年4月9日前实缴到位,同时修改有限公司章程相应条款。 2015年4月9日,青岛海德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青海德会验字[2015]第004号《验资报告》,确认截至2015年4月9日,有限公司已收到缴纳的新增实收资本合计700万元,股东全部以货币出资。变更后的累计注册资本1000万元,实收资本为1000万元。2015年4月30日,有限公司召开临时股东会,全体股东一致同意以2015年4月30日为审计基准日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2015年6月12日,中喜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的中喜专审字〔2015〕第0367号《审计报告》,确认截至2015年4月30日,有限公司经审计的的账面净资产值为10,757,323.29元。2015年6月13日,北京中和谊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出具中和谊评报字(2015)第11074号《评估报告》,确认截至2015年4月30日,有限公司经评估的净资产值为10,779,130.82元。2015年6月30日,有限公司召开临时股东会,全体股东一致同意以有限公司截至2015年4月30日为审计基准日的经审计的净资产额10,757,323.29元为基础,按1:0.9296的比例折为股本10,000,000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元(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000,000元),剩余757,323.29元计入公司资本公积。2015年6月30日,中喜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的中喜验字[2015]第0283号《验资报告》,对截至2015年4月30日股份公司的出资情况予以验证。2015年6月30日,股份公司召开创立大会暨第一次股东大会,会议选举了董事会成员和监事会成员,通过了《股份公司章程》、《股东大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监事会议事规则》、《关联交易管理办法》等公司规章制度。2015年7月8日,青岛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了本次变更申请,并核发了注册号为370212230057352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 商业规划: (一)经营计划1、公司经营状况回顾:公司作为国内专业的第三方高等教育产品研发服务机构坚持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并持续加大研发及服务投入,加强成本控制,落实内控管理制度。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变化,产品及服务项目更丰富。线下方面:报告期内,公司已与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机械工程三个专业开展合作项目。进一步增加与省内高校合作广度及深度的同时也加速了省外业务的开拓。公司作为吉林省教育厅“高校应用型专业综合改革项目”的实施主体,报告期内与吉林工商学院就网络商务与现代物流特色领域开展并实施综合改革项目,与长春工程学院就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两个专业开展合作项目。公司省内外的业务发展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报告期内,公司稳步推进发展战略,教育服务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建设跨专业交叉融合类专业群,推动高校一流特色高水平大学转型、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协助高校在现代化经济体系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服务学生对口专业就业及创业,并协同合作高校及行业企业为国家、地区经济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升级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强、学习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国际竞争力强的“跨专业交叉融合新兴学科”人才。线上方面:121荟英谷在线教育平台增加新版考试系统模块,新增了考试风格、分割线系题型、材料分析题型、金融风格的试题类型等功能。增加就业追踪系统模块,针对合作专业的学生,进行就业追踪调查,掌握历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以及市场竞争力。2、公司研发情况回顾: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加大教学改革相关的技术研发力度:(1)“电气控制与PLC”实训设备,实训设备,体积小巧、功能强大、配套齐全,适合学生放在桌面上使用。可使学生快速入门,快速上手操作。(2)《英谷工业机器人综合实训系统软件V1.0》2018SR630247、《英谷教育巨万云软件V1.0》2018SR630243、《英谷教育中国大数据分析平台软件V1.0》2018SR630240、《英谷微视频管理平台软件V1.0》2018SR630236共四项研发成果已获得软件著作权证书。(3)出版自主研发教材《快速成型技术》ISBN978-7-5606-2889-9、《车载终端应用开发》ISBN978-7-5606-4826-2、《机器人控制与应用编程》ISBN978-7-5606-4833-0、《云计算与虚拟化技术》ISBN978-7-5606-4834-7、《IOS程序设计及实践》ISBN978-7-5606-5016-6、《大数据开发与应用》ISBN978-7-5606-5015-9、《电子商务运营实务》ISBN978-7-5606-5013-5、电子商务与现代仓储管理(第二版)ISBN978-7-5606-5014-2、《SEO搜索引擎优化》ISBN978-7-5606-4997-9、《互联网金融概论》ISBN978-7-5606-5018-0,共计十本。(4)研发完成《课程改革教材教辅研发服务体系》对外开放服务,形成一整套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与生产过程对接的综合改革项目课程教学资源。(5)研发完成《就业追踪系统》,针对合作专业的学生,进行就业追踪调查,掌握历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以及市场竞争力。(6)研发完成《新版考试系统》,新增了考试风格、分割线系题型、材料分析题型、金融风格的试题类型等功能。(7)研发完成《库存管理系统》及手机APP功能,针对库存物品,从入库、出库、结算、库存盘点等方面对库存物品进行系统管理。3、公司财务情况回顾:(1)公司财务状况2018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额为120,936,664.86元,较上年末的78,827,807.80元,增长了53.42%;负债总额为38,729,382.76元,较上年末的22,719,710.39元增长了70.47%;公司资产总额及负债总额的增长原因主要为报告期内公司自建基地所导致的在建工程及应付账款中应付工程款金额增加所致。净资产为82,207,282.10元,比上年末的56,108,097.41元增长了46.52%。公司净资产总额增长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本期业务规模的增大所产生的利润增加所致。(2)公司经营成果报告期内,公司在山东、吉林两省继续扩张业务版图,共新增四所合作院校,业务规模逐步扩大。2018年公司营业收入为51,603,691.84元,较上期营业收入42,976,241.72元增长了20.07%。本期净利润为26,099,184.69元,较上期净利润20,411,519.27元增长了27.86%。(3)现金流状况本期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为18,471,538.82元,比去年同期减少2,156,041.67元。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内公司自建基地项目所支付的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及代施工方垫付养老保障金合计170万元所致。本期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4,321,631.55元,主要为报告期内公司使用自有资金购买理财产品、支付自用产业基地在建项目的投资支出增加所致。报告期内无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二)行业情况教育辅助服务业是在我国越来越重视人才教育和培养以及教育产业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教育辅助服务业作为教育行业的细分产业,为高等学校、中学小学等各阶段教育,提供课改服务、教材研发、教师培训、专业实践、考核服务、远程教学、就业服务等服务项目。相对于一般事务发展的重复性、起伏式、波浪式周期发展特点,教育服务行业具有的则是一定的反周期性特点。在教育产业化口号下教育服务行业进入一个从发展扩张、结构调整到逐渐规范化、产业化、互联网+的过程。随着各种新型教育服务方式及模式的涌现,教育服务行业的受众面积亦随之增加,教育服务行业迈向多元化、大众化的“外延式”高速发展阶段。(1)政策环境分析“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经济转型和体制完善的关键时期,世界经济增速放缓,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外部输入性风险上升,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消费增速减慢,有效投资增长乏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总量压力不减、结构性矛盾凸显。深化人力资源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和产教融合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是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将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作为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明确提出引导高校从治理结构、专业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师资结构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系统性的改革。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出台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对高校转型改革进行了顶层设计,提出了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主要任务、配套政策和推进机制,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以问题为导向,研究构建产教融合的制度体系,由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完善了产教融合推进机制。(2)经济环境分析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我国在不断的发展中渐渐意识到教育对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强调自主创新能力在竞争中的重要地位。2018年全国财政教育支出32,222亿元,同比增长6.7%。我国教育投入总额逐年增长,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成为政府工作的重点。我国经济学家厉以宁等人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当人均GDP达到800―1000美元时,要实现教育与经济的良性发展,公共教育支出占GDP比重必须达到的下限为4.07%―4.25%。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教育支出占GDP已连续六年超过4%,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根据教育部对2018年教育事业发展的有关情况介绍,2018年全国普通本专科招生790.99万人,比上年增长3.87%。其中,普通本科招生422.16万人,比上年增长2.78%。普通专科招生368.83万人,比上年增长5.16%。全国普通本专科共有在校生2831.03万人,比上年增长2.81%,其中普通本科在校生1697.33万人,比上年增长2.95%,普通专科在校生1133.70万人,比上年增长2.6%。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近日发布了2017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公告显示,2017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42,562.01亿元,比上年增长9.45%。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34,207.75亿元,比上年增长8.95%,占GDP比例为4.14%。这是自2012年该比例首次超过4%以来连续6年保持在4%以上,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例为14.71%,比上年降低了0.04个百分点。(3)社会环境分析尽管相较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家庭,中国家庭的子女数量普遍较少,且公立九年制义务教育是免费的,但教育仍占据了中国家庭支出的近9%,而在其他新兴国家市场,这一比例仅为约4%。随着中国人口结构调整和国内市场的消费升级,教育消费在中国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越来越大,中国教育市场也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中国教育市场体量庞大,增速惊人。市场总体规模已达2,600亿美元(1.6万亿元人民币),并且2020年前将以每年9%的速度增长。同时,与其他国际上的教育市场相比,中国市场的渗透率还相对较低;如果达到与美国市场同等的相对规模,市场总值将达到至少5千亿美元。此外,中国教育市场的格局在过去5至10年间迅速整合和成熟,导致过去2至3年,教育投资趋于“狂热”。仅2018年一年,交易数量达到40多个,交易总值约为35亿美元。(4)技术环境分析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不断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教育信息化是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整合的过程。教育信息化是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优化教学与科研,高效开发教育资源。其中,教学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在教学过程中全面利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基础设施的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从而适应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提出的新要求,对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开启了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必须聚焦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强化以能力为先的人才培养理念,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推动教育理念更新、模式变革、体系重构,使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走在世界前列,发挥全球引领作用,为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显著特征,是“教育现代化2035”的重点内容和重要标志。教育信息化具有突破时空限制、快速复制传播、呈现手段丰富的独特优势,必将成为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必将成为构建泛在学习环境、实现全民终身学习的有力支撑,必将带来教育科学决策和综合治理能力的大幅提高。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是新时代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选择,对于构建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改革的内在动力,一方面来源于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渗透和应用,大大地改变了教育的技术手段和方式;另一方面是来自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其中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全面运用为核心的教育信息化为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时机和条件。信息社会的发展不仅对人才的数量,更重要的是对人才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社会所需要的新型人才应当是,具有全面而坚实的文化基础(特别是信息方面的文化基础),能不断自我更新知识结构,能与人合作共事,富有创造性和应变能力并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一代新人。为了能够适应信息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信息社会的人才必须具有很强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和信息加工的能力。”由此可见,“信息方面的知识与能力是21世纪新型人才必须具备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素质。”高等教育辅助服务做为一个新兴的教育辅助服务领域,完全可以借鉴吸收现有成熟教育辅助服务市场的积极因子,在利好的宏观环境下,在教育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同时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人才,以及促进教育现代化,做好做大自己的细分市场,获得快速稳定的发展。行业发展分析:(1)经济发展的实情需要虽然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但受体制机制等多种因素影响,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毕业生就业难和就业质量低的问题仍未有效缓解,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尚不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虽然高校越来越重视课程体系的改革,认识到加强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是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需要,是实现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高端就业的重要保障,是加快建设“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的紧迫任务,但是限于自身各学科教学研发能力和实践能力参差不齐,很难集中人力物力进行各学科教育课程的教学改革研发。随着国家政策的放开和支持,企业通过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形式深度介入高校专业、课程改革和高校人才培养的这种商业模式在最近几年刚刚产生,市场前景看好。(2)国内人才培养的政策支持我国近些年一直存在着企业需要和高校培养相脱节的现象,人才培养滞后、人才资源结构性短缺等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家连续出台包括《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为高校进行课程改革服务外包及其经费自主分配提供了政策依据。教育部发展规划司指出要进一步支持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一是要支持各地调整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在高校设置工作中更加重视应用型本科高校,探索建立高等教育分类体系,推动高等学校多样化办学、特色化发展。二是推动高校招生计划向产业发展急需人才倾斜,提高应用型、技术技能型和复合型人才培养比重。新增高等教育招生计划主要向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倾斜。三是重点加强应用型本科高校实验实训实习环境、平台和基地建设,鼓励吸引行业企业参与,建设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的实验实训实习设施。(3)高校竞争激烈的外在推动在国家专业限制逐渐放开的情况下,尝试从设立和改革新兴学科打开新的局面,这种捷径有利于高校在较短时间内提高知名度,吸引生源,提高就业率。新兴学科的课程设置和改革往往涉及新课程设计、新教材、新软件等难题,而学校自身的教学研发力量有无法满足这些要求,因此,外包给企业来承担这项职能是省时间、省费用的做法。(4)现代化经济体系对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伴随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浪潮,企业的人才招募重点已经从数量开始向质量转变,企业对于人才聘用的态度趋于谨慎,人才招募呈现“少而精”的趋势。特别是迅速发展中的新兴产业,企业的招募需求显著,而相应的对口人才数量不足造成人才短缺,结构性失衡现象凸显。一方面,产业的快速发展使企业的人才需求日益增大,企业需要不断补充优秀人才;另一方面,由于该类企业中相当一部分属于中小企业,往往是具备企业发展潜力,却由于知名度不足、地域竞争优势不足、薪资待遇较低等诸多原因,造成企业的需求与人才的实际情况和能力素质存在失衡现象,导致企业难以招募到合适人才。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主要股东
序号 股东名称 持股数(股) 持股比例
1 王燕 9,299,000 92.99%
2 苏月华 701,000 7.01%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