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乐心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广东
  • 成立日期: 2002-07-18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420007408365594
  • 法定代表人: 潘伟潮
  • 董事长: 潘伟潮
  • 电话: 0760-85166286
  • 传真: 0760-85166521
  • 企业官网: www.lifesense.com
  • 企业邮箱: ls@lifesense.com
  • 办公地址: 广东省中山市火炬开发区东利路105号A区
  • 邮编: 528437
  • 主营业务: 健康IoT业务,数字健康服务业务(健康IoT+SaaS服务模式)。
  • 经营范围: 软件开发和销售;研发:医疗器械;第二、三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研发、生产、销售:电子产品、无线通信器材;相关产品的技术推广和咨询服务;货物和技术进出口(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广东乐心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产品与服务的创新、专业、品质,一直是乐心视为生命的核心价值。为用户创造新一代智能健康生活方式,是乐心孜孜以求的目标与梦想。乐心成立于2002年,专注于智能健康,目前主攻“智能穿戴”与“移动医疗”两大方向。旗下产品包括可穿戴运动手环(手表)、电子健康秤、脂肪测量仪、电子血压计等硬件设备,同时针对运动瘦身、慢病管理等领域提供软件和智能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2014年,乐心医疗与微信战略合作,成为首批接入微信的智能硬件品牌。2015年,乐心医疗健康电子产品总销量1080万台,其中智能硬件销量383万台。2015年第四季度,乐心首次超越苹果,成为中国仅次于小米的可穿戴设备第二大品牌(注)。在互联网领域,乐心也取得了重大进展。成功搭建“乐心云”智能健康云平台,推出“乐心运动”、“乐心健康”移动互联网产品,帮助数百万用户完成运动、健康数据的采集、存储和全面分析,并为其提供运动计划、健康管理等定制化服务;“乐心健康”更涵盖医生端健康管理,利用智能硬件实时监测用户的血压、血糖、睡眠、运动等数据,协助医生高效地进行在线慢病患者管理和诊疗;携手深圳罗湖医院集团等知名医疗机构,成立智慧社区慢病管理创新基地,让移动医疗走进千家万户。2015年2月,运动手环bonbon获得德国iF工业设计大奖。2015年10月,获得由全球著名增长咨询公司Frost&Sullivan颁发的“年度中国区健康医疗市场技术创新奖”。2016年1月,获得“微信硬件年度优秀合作伙伴”殊荣。2016年2月,乐心无线互联血压计i8获得德国iF工业设计大奖。2016年3月,国际权威第三方数据分析机构IDC发布了《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2015年第四季度》。报告显示,乐心在2015年第四季度首次超越苹果,成为中国仅次于小米的可穿戴设备第二大品牌。乐心在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的出货量已实现连续三个季度大幅攀升,第四季达到80万台,市场占有率10.1%。2016年9月,国际权威第三方数据分析机构IDC公布了《2016Q2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报告》,乐心再次实现了自我突破,成为全球可穿戴产品出货量第五。注:数据来自IDC。2016年11月16日,广东乐心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300562),可穿戴设备业务发展迈上新台阶。
  • 发展进程: 发行人是由创源电子整体变更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10月19日经发行人创立大会暨首届股东大会全体发起人一致同意,根据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信会师报字[2012]第710006号”《审计报告》,创源电子以截至2012年6月30日经审计的净资产72,424,880.13元为基础,以整体变更的方式发起设立广东乐心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其中4,200万元折合为普通股4,200万股,每股面值1元,其余净资产30,424,880.13元作为股本溢价计入资本公积。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为此出具了“信会师报字[2012]第710051号”《验资报告》。2012年11月16日,发行人在中山市工商局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领取了中山市工商局核发的注册号为442000000123096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资本为4,200万元。
  • 商业规划: 公司聚焦数字慢病管理领域,战略定位“医疗级健康监测设备及服务提供商”,依托在智能医疗健康、医疗级可穿戴等领域产品创新研发、产品品质以及领先的应用技术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将智能健康监测、大数据、AI人工智能与医疗服务深度融合,持续夯实公司在智能健康监测领域的坚实基础上,加快推动向数字健康服务商业化应用延伸,形成了提供数字慢病管理设备及解决方案的业务布局。一、家用医疗设备业务板块公司深耕智能健康领域二十余年,具备为全球健康行业客户提供医疗级健康监测设备的能力,专业从事医疗健康产品、智能可穿戴产品等设备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服务与销售,公司目前与众多国内外知名健康行业客户(如伟伦、WITHINGS、博朗、飞利浦等)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主要为其提供医疗级健康监测设备。公司拥有多维度体征健康监测产品线,旗下医疗健康产品包括智能电子血压计、电子健康秤(可分为电子体重秤和电子厨房秤)、智能血糖监测产品、脂肪测量仪、心电监测设备等;智能可穿戴产品包括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凭借多年的技术沉淀与经验积累,公司可为不同需求、不同场景的客户提供医疗级健康管理监测设备,满足其多元化需求。二、数字慢病设备解决方案板块公司数字慢病设备解决方案业务主要服务于海外远程健康管理头部企业,主要模式为通过公司提供的高精准度医疗级健康监测设备测量并传输终端用户的体征监测数据(如心率、血压、血糖、心电、血氧、体脂率等),远程健康管理企业通过数据分析为终端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健康评估、风险预警、医疗指导等健康管理服务。基于客户需求,公司为客户搭建了基于智能监测设备的“远程物流平台系统”、“远程设备管理云平台”等,为客户设备的优化和升级提供有力的支持,同时减少物流周期,提升产品交付效率和客户满意度,提高公司产品竞争力。目前公司已与海外多个远程健康管理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如Teladoc、Livongo、Lark等。公司通过深挖客户需求形成了涵盖从远程智能健康设备的研发制造、设备集成、设备管理、物流仓储、数据传输、数据存储和处理到客户反馈等多个环节的数字慢病设备解决方案,可根据各行业客户需求快速响应、高效交付。三、创新业务公司数字慢病管理解决方案业务主要是通过“智能健康监测设备+AI服务”模式,以医疗级智能健康监测设备为载体,通过AI大模型或AI算法为终端用户提供数字慢病管理解决方案,主要有以下业务布局:(一)远程动态心电服务板块公司通过参股深圳心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心康医疗”)布局了远程动态心电服务业务,该块业务以医疗级创新型可穿戴心电设备--智能心电衣为载体、领先的AI算法为先导,重点解决心脏病、卒中等重症慢病诊疗与康复过程中关键痛点,为临床制定精准治疗方案,为患者康复期自我管理提供数字化客观依据与专业医疗级服务。用户通过穿戴智能心电衣可实现24小时实时动态心电监测,监测设备实现数据采集、传输并由心康医疗互联网医院结合AI辅助诊断软件提供远程心电监测预警和诊断服务。基于可穿戴式智能心电衣可开展心脑血管疾病筛查及术后康复随访等多场景服务,实现“1天/3天/7天/30天”等长程或周期性远程心脏监测及心脏健康管理服务,可为各级医疗机构以及个人家庭提供心血管健康与疾病诊疗的全周期“筛查、监测、诊疗、康复”医疗服务。心康医疗在中山、贵阳搭建了远程心电用户服务中心,可辐射华南、西南等地区,如广东、湖南、贵州、重庆、四川、云南等重点省份,保障用户的心电监测医疗服务流程闭环,为用户提供统一的标准化服务。报告期内,可穿戴动态心电监测仪--智能心电衣已获得广东药监局批发的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该块业务目前已在就“两梗风险筛查”、“术后出院管理”等应用场景逐步落地并与多家头部体检机构、三甲医院达成合作。(二)心血管病垂直领域大模型业务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发病率逐年上升,患者也开始从被动治疗转向主动预防和自我管理,长期慢病管理需求激增。在技术更新、政策支持同时老龄化社会、人们健康意识提升的背景下,数字慢病管理行业发展强劲。作为“健康中国”的坚定践行者、数字健康普惠化的先行者,公司基于过去的技术沉淀以及数据积累,研发了一款聚焦心血管病垂直领域大模型,实现“智能健康监测设备+AI医疗服务”结合,为慢病患者提供普惠型数字慢病管理解决服务。公司数字慢病解决服务系基于自有品牌的医疗级可穿戴产品及医疗级健康监测产品,通过远程智能健康硬件多维度持续监测并采集健康数据,将健康数据形成用户个性健康风险画像,结合心血管病AI大模型,为用户自动生成个性化干预方案。用户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AI问诊,大模型会根据问诊内容自动医学识别,聚焦心血管病作答,并给出疾病初筛结果。1、概述2024年度,公司战略定位“医疗级远程健康监测设备及服务提供商”,聚焦数字慢病管理领域,积极推动公司中长期战略规划与公司年度经营计划实施落地。对内:公司深化组织变革,丰富医疗产品矩阵和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深耕家用医疗设备及服务领域;同时,公司通过优化应收账款管理机制、加强存货管理等措施提升经营效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等运营能力指标得到有效提升。对外:以客户需求为核心,持续优化客户结构,持续提高优质客户占比,提升整体综合毛利。同时,进一步挖掘新市场、发掘客户新需求,提升公司整体盈利水平。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8,398.24万元,同比上升11.28%,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136.42万元,同比增长78.55%。公司综合毛利率为35.07%,较去年同期提升了4.13个百分点。通过内外兼顾双重举措,2024年度公司整体经营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回顾2024年,公司紧紧围绕年度经营目标有序开展各项工作:1、业务拓展与产品矩阵优化公司围绕“医疗级远程健康监测设备及服务提供商”的战略定位,持续完善和优化医疗产品矩阵。目前公司拥有医疗级&搭载乐心多模态数据体征监测产品线,如智能血压计、“AI+诊断”医疗级智能心电衣、智能血糖仪、智能体脂秤、OTC助听器、智能可穿戴手表手环等,涵盖⾎压、⾎糖、体成份、PPG、ECG、运动、睡眠、房颤、⼼率不⻬等慢病管理的多种监测设备;并具备中国、欧美、韩国等主流国家的医疗认证资质,公司围绕战略聚焦,持续通过资源整合及产业合作的方式,不断丰富医疗产品矩阵和优化产品结构,发挥行业科技领先优势,进一步巩固公司在远程健康管理领域生态闭环中的硬件和软件优势。报告期内,公司布局了“智能血糖监测产品产业化建设项目”,进一步战略性布局智能血糖监测产品领域,扩大产能,掌握智能血糖监测产品的自主开发及生产能力。公司的智能血糖监测产品已通过美国FDA注册,并纳入SIGIS合格产品列表,进一步加快海外血糖市场的开拓。同时,报告期内公司布局的远程心电业务深圳心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心康医疗”)的核心产品“十二导联智能心电衣*(iSENSE系列)”正式获批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报告期内心康医疗在贵阳搭建了远程心电用户服务中心,系心康医疗搭建的第二个区域性用户服务中心,可辐射西南片区如贵州、重庆、四川、云南等重点省份的心电衣业务,保障用户的心电监测医疗服务流程闭环,为用户提供统一的标准化服务。目前远程动态心电服务业务已在就“两梗风险筛查”、“术后院外预后管理”等应用场景逐步落地并与多家头部体检机构、三甲医院等逐步达成合作。此外,公司声学板块推出的系列产品OTC助听器--LINNERNOVA,该系列OTC助听器产品是结合AI听力技术深度研发的创新型产品,同时配套AI远程辅听管理服务,包括自适应听力测试、自动适配功能及用户听力数据追踪等创新性功能,公司可根据用户的个人听力情况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听力解决方案,以满足不同听力损失程度需求,从而提升用户的听力体验和辅听管理水平。公司积极开拓海内外高质量渠道资源,与海外慢病管理的头部公司建立生态伙伴关系。针对海外市场,公司组建了海外本土化销售和服务团队,以客户为中心,持续提高现有客户销售占比,并加速进军中东非、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在国内市场,公司积极参加国内外各大医疗展会,提升品牌影响力。公司积极参加国内外各大医疗展会,进一步扩大乐心品牌在全球市场的露出,提升品牌影响力。报告期内公司参加了第56届德国杜塞尔多夫国际医疗展览会、美国国际医疗设备展、阿拉伯医疗展、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等多场海内外专业医疗器械展会,精准触达行业优质客户,提升公司营销效能,继续扩大公司在医疗级健康监测产品领域的品牌知名度。2、技术创新与AI数字医疗服务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发病率逐年上升,患者也开始从被动治疗转向主动预防和自我管理,长期慢病管理需求激增。在技术更新、政策支持同时老龄化社会、人们健康意识提升的背景下,数字慢病管理行业发展强劲。作为“健康中国”的坚定践行者、数字健康普惠化的先行者,报告期内,公司基于过去的技术沉淀以及数据积累,研发出聚焦心血管病垂直领域大模型,实现“智能健康监测设备+AI医疗服务”结合,为慢病患者提供普惠型数字慢病管理解决服务。公司数字慢病解决服务系基于医疗级可穿戴产品及医疗级健康监测产品,通过远程智能健康硬件多维度持续监测并采集健康数据,将健康数据形成用户个性健康风险画像,结合心血管病AI大模型,为用户自动生成个性化干预方案。用户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AI问诊,大模型会根据问诊内容自动医学识别,聚焦心血管病作答,并给出疾病初筛结果。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创新的传感技术和工业设计优化,成功提升了重力传感器的精度,同时显著降低了产品的厚度。这一突破使得公司脂肪测量仪产品在保证高精度的同时,更加轻薄便携,提升了用户体验和市场竞争力。新一代体重传感器的成功研发,进一步推动公司在健康监测领域的业务布局。公司始终坚持以研发创新为驱动,2024年公司持续研发医疗级智能可穿戴生物传感技术(ECG、体温监测、血氧、血压检测、PPG等),不断加强核心部件和AI算法能力的提升、健康大数据的开发及用户运营能力的研发布局,推动在血压、心血管等方面的AI慢病管理方向的产品化应用,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总额为9,680.75万元,占报告期营业收入的9.84%。公司高度重视产品自主知识产权建设,积极投入知识产权管理,加快关键技术知识产权申请及成果的转换。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取得国内专利证书653件,其中发明专利129件,实用新型专利268件,外观设计专利256件;累计取得国内软件著作权66件;累计取得国内注册商标539件。报告期内,公司新增国内专利申请44件;新增国内授权专利35件;新增国内软件著作权登记6件;新增国内商标新申请12件,新增国内注册商标3件。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取得海外专利证书34件;累计获得海外注册商标128件。3、组织与人才管理公司以客户为导向,初步构建了以前台紧密联系服务客户、中台深度耦合支撑前台、后台广泛支持前中台的组织形态。在干部管理上,公司加强干部能力和充实干部梯队,通过系列领导力培养、优秀高潜干部识别和培养等方式,不断提升干部战斗力。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公司综合运用人才盘点、组织诊断、绩效评优、薪酬激励等手段,提高了人才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报告期内公司发布了2024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与2024年员工持股计划,激励计划和员工持股计划的考核年度均为2024年、2025年两个会计年度,业绩考核预设目标值为2024年、2025年净利润分别达到人民币5,000万元、8,000万元。本次激励计划和员工持股计划有效地激发了经营管理层及核心骨干员工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将股东、公司和核心团队三方利益结合在一起,使各方共同关注公司的长远发展,确保公司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实现,此次业绩目标的制定也体现出管理层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坚定看好。4、精益管理与降本增效公司凭借深厚的医疗级健康监测设备的生产制造经验,推进现有品类的迭代升级,优化算法模块等核心部件以提升产品监测精准度,并持续推进产品品类的结构化调整。公司积极采用国内外高标准要求实施产品质量控制,建立了完善的质量控制制度及体系,综合提升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巩固公司在医疗级远程健康监测设备领域的硬件优势。报告期内,公司全面推进降本增效策略的落地实施,加强对生产流程和制造能力的管理和控制,注重生产效率和质量管理。同时对公司现有产能进行整合升级,对各生产线进行线体优化,提高自动化和半自动化程度,重点建设公司的工程能力。实行精益生产原则,优化生产流程和物流管理,不断改进生产技术和工艺,提升生产效率,并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提升产品品质、稳定性和用户体验。进一步优化公司供应链管理,同时搭建海外供应链,构建产销研一体化的全链路管理,提升集采比例,有效降低采购成本并提高存货周转率。公司将持续强化高质量的增长,稳步推进主营业务健康发展,保持了长期稳定持续发展的态势。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