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中瑞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山东中瑞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中瑞电子
- 企业英文名: Shandong Zhongrui Electronics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高启龙
- 上市代码: 430433.NQ
- 注册资本: 3456.8528 万元
- 上市日期: 2014-01-24
- 大股东: 山东恒华投资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69.099462%
- 董秘: 荣辉
- 董秘电话: 0539-2776768
- 所属行业: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和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赵卫华、孟庆福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齐致(济南)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临沂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双月湖路282号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山东
- 成立日期: 2004-06-24
- 组织形式: 中小微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713007636813937
- 法定代表人: 高启龙
- 董事长: 高启龙
- 电话: 0539-2776778,0539-2776768
- 传真: 0539-2776707
- 企业官网: www.sdzrm.com
- 企业邮箱: zrmcwb@163.com
- 办公地址: 临沂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双月湖路282号
- 邮编: 276001
- 主营业务: 软磁铁氧体磁性材料及相关电子元器件的生产、研发、制造和销 售
- 经营范围: 生产加工销售:磁性材料、电子元件、器件;货物及技术的进出口,财务信息、企业管理、人才信息的咨询服务,土地房屋以及设备的租赁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公司位于临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磁性材料、电子元器件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是全国磁性元件及铁氧体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单位、《磁性材料与器件》期刊副理事长单位、中国专利山东明星企业、山东知识产权协会副理事长单位、山东省先进中小企业、2013年山东省创新型民营企业、临沂市重点发展的创新成长型双“50”企业、骨干企业,公司连续三年被高新区管委会授予科技创新先进企业、纳税先进企业,公司目前技术及产业规模位居同行业前20名。 公司自主开发的“中瑞”和“ZRK”牌高性能铁氧体材料磁芯及电子元器件产品共有10多个大类200多种规格型号,产品广泛应用于LED照明、网络通讯、汽车电子、新能源风力及太阳能发电、家用电器以及国防军事应用等领域。主要应用于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电视、家用电器等领域的开关电源方面,目前中瑞公司已在青岛、苏州、常州、重庆、香港及等地区台湾设立办事处,公司凭借高品质产品,已成为台湾光宝科技、群光电能、康舒电子、根茂电子、青岛海信等海内外知名公司的合格配套供应商。
- 商业规划: (一)经营计划报告期内,公司按照年初的经营计划,一方面积极的开拓新市场、新客户、开发新产品、巩固老客户;同时加大智能制造研发创新的力度,保持技术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公司正在由劳动密集型的人工生产模式向智能制造生产模式转变,产品也在进行标准化、模块化、系列化,并且部分自动化产品也已经得到客户的认可。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97.84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3.05%;净利润-41.19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10.62%。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净资产3,774.15万元,总资产24,784.12万元,资产负债率为84.77%。2018年,公司主要客户包括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群光电能科技(重庆)有限公司、斐翔供应链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根茂电子(苏州)有限公司等。其中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群光电能科技(重庆)有限公司的年交易额占公司营业收入的67.66%左右,重庆瑞耕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交易额占公司营业收入的8.84%左右。公司的客户比较集中,存在着一定的客户依赖风险。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公司一直着力拓展新市场、发展新客户,以减少公司对单一客户的依赖性。2018年开发新客户台达集团、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已于2019年3月审厂完毕。(二)行业情况磁性元器件属于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子行业,其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与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发展密切相关。一、全球电子元件技术的发展趋势1.分立式电子元件向微型化、模块化、集成化方向发展随着以移动智能终端和穿戴式设备为代表的新型电子整机产品进一步向小型化、薄层化、多功能化方向发展,各类分立式电子元件成为实现整机小型化的主要“瓶颈”。因此,微型化一直是电子元件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十三五期间,预计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MLCC)、片式电阻器、叠层片式电感器三类用量最大的无源元件的主流尺寸都将发展01005型(0.4mm*0.2mm),片式石英晶体谐振器的主流尺寸将发展到2016型。由于电子整机系统的多功能化和小型化要求,电子元件的安装密度越来越高,但电子元件的进一步小型化的存在物理瓶颈,高密度安装也面临可靠性问题。近年来,高密度高可靠性器件集成技术——如低温共烧陶瓷(LTCC)技术、混合集成技术等——迅速进步,使得大量的无源电子元件整合于同一模块或基板内的已成为可能。目前,基于这些先进的集成技术的无源模块、有源无源复合智能模块,以及高密度封装微系统都开始在很多领域取代传统的分立元件,正在成为电子整机的系统级解决方案。2.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在电子元件行业的应用将加快在产业融合、技术融合趋势的不断推动下,电子元器件行业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元件、器件、材料、组件、模块、系统技术相互融合交织,产业互相渗透,难分彼此。十三五期间,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一些新型材料在电子元件行业中的应用将逐渐兴起,比如,应用于超级电容器的石墨烯材料、应用于电子线缆的碳纤维材料、应用于电感器件的新型金属磁芯材料等。新材料的应用使电子元件产品的性能进一步提升,同时也衍生出新的制造工艺和技术课题。同时,传统的电子元件产品借鉴电子信息制造业其他分支行业的生产方式和工艺技术,衍生出新的生产工艺和新型产品。比如,将硅基集成电路的晶圆生长、薄膜沉积、光刻、蚀刻、掺杂技术用于石英、铌酸锂等晶体材料,生产新型频率选择及控制元件。MEMS技术在电子元件行业中的应用也将迅速扩大,产品种类逐渐增多,从传感器、传声器产品发展到继电器、开关、微型马达、振荡器、扬声器、连接器、电容器、电感器等多种产品。未来五年,将成为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新型电子元件产品发展的黄金时期。3.质量要求向高可靠、宇航级方向发展随着整机整体质量要求不断提升,同时单机使用电子元件数量持续增加,对电子元件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超高电压、大电流、大功率、高频、耐高温、高精度、高可靠性、高稳定性的宇航级电子元件产品将不仅应用于航空航天、武器装备等高端市场,而且还越来越多地向民用领域渗透。电子元件产品的缺陷率将由原来的PPM(百万分之一)量级发展到BPM量级(十亿分之一)。因此,电子元件关键材料的稳定性、设计的完整性、制造过程的可控性、检测的有效性已经成为电子元件技术发展的重要环节。4.先进制造技术将改变电子元件的传统生产方式由于中国人力成本的不断提升,以及市场对电子元件产品精密化加工的要求越来越高,全球电子元件行业,已经达到全面进行自动化升级的阶段,预计在未来5-10年间,机器人技术,工业互联网,甚至3D打印技术都将逐渐在电子元器件制造业内获得应用和普及。从电子元件产品的传统生产工艺特点来看,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原材料加工阶段,比如将铁氧体材料、陶瓷材料、金属材料、晶体材料、塑料等原始材料,通过烧结、粘结、打磨、切割、拉丝等各种不同的工艺加工成电子组件,比如各种磁体、陶瓷结构件、金属部件、水晶片、塑料外壳等都是通过这一阶段制造成型。第二个阶段是组装阶段,即将各种不同的电子配件进行装配,形成电子元件产品。因此,预计电子元件行业的智能制造,也会大致遵循以上两个阶段的特点来发展,在原材料加工阶段,智能制造的标志应该是3D打印技术的应用,通过3D打印技术进行各种原材料的加工,更快、更环保地生产更精密的电子组件,而在组装阶段,智能制造的标志则是机器人技术的全面应用,通过机器人技术实现精密电子元件的全自动高速组装,并在组装过程中,全程采用物联网技术、机器人技术进行监控。二、国内发展概况1.整体经济指标发展目标到2020年,中国电子元件行业销售额(不含印制电路板与电池行业)达到14948亿元,年均增长5%。电子元件出口总额(不含印制电路板与电池行业)达到685亿美元,年均增长2%。2.细分产品领域经济指标发展目标3.结构调整目标(1)电子元件本土企业的销售额在中国电子元件整体销售额中的比重从2015年的55%提高到2020年的70%以上。(2)电子元件本土品牌在中国移动智能终端、计算机设备、通信设备、家用电器、汽车、电力与能源、高端装备制造、工业自动化设备、节能环保设备、健康及医疗设备等重点应用领域的市场占有率显著提升,各类电子元件产品在主要应用领域的国产化率发展目标如下表所示。(3)继续推动大公司战略,鼓励行业内的兼并重组,培养10个以上电子元件制造业务年销售额超过100亿元的大公司。加强品牌建设,培育电子元件“小巨人”企业,在各重点细分产品领域中培育数家拥有规模优势、技术领先、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本土领军企业。到“十三五”末期,争取年收入10亿元以上的电子元件重点骨干企业的销售收入总额占到全行业销售收入总额的50%以上。(4)围绕急需发展的重点电子元件产品门类,形成每个门类1-2家技术实力能够接近国外知名品牌的电子元件关键原材料和零组件供应商,降低对进口材料和零组件的依赖程度。(5)鼓励电子元件生产企业与国内设备企业之间的合作,推动关键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的国产化,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减少进口依赖,争取电子元件各细分行业50%的通用设备能够国产化,基本满足生产中等档次电子元件产品的需要,特定领域细分市场实现全球先进甚至领先4.技术创新的目标(1)到2020年,中国电子元件行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1.71%,电子元件百强企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4%。(2)到2020年,电子元件百强企业每亿元主营业务收入有效发明专利数达到0.7件。(3)通过推动若干电子元件相关重点骨干企业联合大学、科研院所共建科研基金的方式,在若干专业领域内开展共性技术研发服务平台的建设试点,开展相关电子元件基础性、前瞻性、关键性技术的研发。同时,大力推动面向电子元件行业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加快学校、科研机构的技术成果转变为生产力的速度。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主要股东
序号 | 股东名称 | 持股数(股) | 持股比例 |
---|---|---|---|
1 | 山东恒华投资有限公司 | 23,886,667 | 69.10% |
2 | 临沂投发股权投资有限公司 | 4,568,528 | 13.22% |
3 | 高启龙 | 2,595,756 | 7.51% |
4 | 吴淑宽 | 1,000,000 | 2.89% |
5 | 临沂高新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 977,199 | 2.83% |
6 | 谢真 | 864,919 | 2.50% |
7 | 周兴建 | 433,459 | 1.25% |
8 | 孙蕾 | 241,000 | 0.70% |
9 | 张玉仙 | 1,000 | 0.00%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