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弘信电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福建
  • 成立日期: 2003-09-08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50200751606855K
  • 法定代表人: 李强
  • 董事长: 李强
  • 电话: 0592-3160382
  • 传真: 0592-3155777
  • 企业官网: www.fpc98.com
  • 企业邮箱: hxdzstock@hon-flex.com
  • 办公地址: 厦门火炬高新区(翔安)产业区翔海路19号之2
  • 邮编: 361101
  • 主营业务: 专业从事FPC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
  • 经营范围: 新型仪表元器件和材料(挠性印制电路板)和其他电子产品的设计、生产和进出口、批发。
  • 企业简介: 厦门弘信电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下,全球科技竞争日趋激烈。AI作为智能化发展的核心引擎,正深刻重塑生产、生活和商业模式;柔性电子作为下一代智能终端的关键材料,其市场潜力与战略价值日益显现。弘信电子集团(300657)主动融入国家战略,怀抱“舍我其谁,All in AI”的决心,率先实现AI产业的规模化运营,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的智能硬件与算力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助力构建数字化与智能化的未来产业生态。作为国内柔性电子第一股,弘信电子凭借卓越的技术实力和出色的市场表现,成为柔性电子领域的标杆企业。公司具备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和全套智能化生产装备能力,是行业内唯一同时获评“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和“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的企业。公司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机器人、智能穿戴、工控、医疗及元宇宙等领域,并与主流终端品牌和模组厂商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柔性电子正迎来空前的市场机遇,弘信电子将持续深化研发创新,推动柔性电子产业发展,力争成为全球柔性电子领域的领导者,引领行业迈向智能化和多元化发展的新高度。公司前瞻性提出“绿色普惠算力”理念,全面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构建集“关键材料+高性能设备+绿色普惠算力+AI赋能千行百业”于一体的全栈、全产业链、全生态体系。公司在北京、上海、厦门、兰州等地建立AI研发与营销网络,在庆阳、上海等地建设绿色智算中心,并将天水和南充打造为高性能算力服务器的智能制造基地,实现西北地区高性能算力服务器零的突破。公司积极参与庆阳西部算力枢纽节点建设,畅通“东数西算”大动脉,助力庆阳从全国落后跃升至前列,并为东部及全国范围的大模型企业、互联网巨头、智能汽车及生成式AI产业提供稳定、可持续的算力支持,实现算力资源的普惠共享。此外,公司提供覆盖芯片采购、服务器制造、智算中心设计建设、运维管理、网络组建、性能调优及算力调度等全流程的软硬件全栈解决方案,精准满足客户高频次、多元化、个性化的算力需求。同时,通过算力产业投资与运营的一站式解决方案,降低企业进入算力领域的门槛,推动更多行业实现智能化转型,共同开创数字经济与智能化发展的新篇章。公司积极携手高校、研发机构及产业链企业,构建创新生态圈,全面提升研发实力,加速技术转化,推动产业协同发展,为行业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同时,公司通过基金与融资合作,专项投资于数字基础设施、算力软硬件、算力运营、大模型及垂直应用等前沿领域,赋能关键技术突破与商业化落地。在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伟大时代,弘信电子坚定AI信念,聚焦绿色算力、柔性电子和光学科技三大核心领域,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全力打造AI驱动型科技公司,为全球科技进步贡献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澎湃的AI动能。
  • 发展进程: 2003年8月,弘信创业、薛兴国、邱葵和李毅峰分别以现金出资45万元、45万元、30万元、30万元,共同设立弘信有限,注册资本150万元。2003年9月2日,厦门中兴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厦中兴会验字【2003】第173号《验资报告》,验证本次出资全部到位。2003年9月8日,弘信有限完成设立的工商登记,厦门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向公司核发了3502002560156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资本150万元,实收资本150万元,法定代表人李强,经营范围:1、挠性电子线路板的设计、生产和销售;2、电子元器件和组装;3、电子元器件、电子器件、电子仪器、仪表的设计、生产和销售。 2013年6月25日,弘信有限召开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整体变更的具体实施方案,同意将截至2013年5月31日经审计的净资产28,549.33万元折合为7,800万股,剩余金额计入资本公积,弘信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原弘信有限的股东作为股份公司的发起人,持股比例不变。2013年6月28日,发行人取得厦门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350298400001287)。 2020年3月19日公告,公司完成了名称变更的工商登记手续,司将名称由“厦门弘信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厦门弘信电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商业规划: 锐意进取,奋楫笃行,公司成功扭亏为盈。得益于公司管理层向内持续深入FPC业务内部资源整合,以行业一流的技术、卓越的品质以及强大的交付能力参与市场竞争,精准把握住消费电子行业复苏的良好契机,使得公司FPC业务的经营结构与盈利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公司AI业务的战略定位为:算力硬件及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通过收购安联通100%的股权,完成了国产算力芯片与NVIDIA(英伟达)算力芯片资源的布局。当前,公司初步构建起“算力底座+大模型+AI应用”全栈生态,至此,公司的AI战略具备了相对竞争优势。面对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发展浪潮,公司坚定把握全球人工智能爆发所带来的AI算力产业历史性发展机遇,全面拥抱AI就是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7,509.6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8.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81.5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3.05%。1、FPC业务深化内部资源整合,国内市场需求持续复苏向好(1)聚焦FPC业务板块内部资源整合,优化公司经营结构和业务布局公司以高质量发展为根本,针对FPC业务持续深化内部的改革与资源整合,压缩产能规模,全面优化生产布局。公司FPC业务聚焦在中、高端产品端,同时降低公司的运营成本,向收入和成本两端要效益。适度压缩产能规模,包括出售辁电光电股权及关闭部分低效工厂等;亦对工厂内部布局进行了全面整合优化,例如:厦门翔海厂、春风厂、翔岳厂的分工调整,江西工厂内部产线整合等;与此同时,公司持续梳理了全流程链路并明确了成本费用管控的重点环节和改进目标措施,持续不断优化和提升成本费用的精准管控。此外,公司对新能源子公司进行了吸收合并,全面精细化生产管理,整合优化新能源厂线的资源配置,选择为公司带来价值的订单,极大提高新能源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上述举措对促进公司优化产能规模、改善经营结构及降本增效,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2)AI手机、AIPC元年开启,紧紧把握住高端消费电子复苏趋势随着AI在各端侧产品的大规模落地应用,同时大模型逐渐向轻量化发展,端侧大模型相较于云端大模型具有成本低、可靠性高、隐私性高和个性化等差异化优势,逐渐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当前AIGC和大模型席卷手机行业,主流厂商纷纷布局大模型能力应用在手机产品上,2024年“AI手机”的概念走进了越来越多人的视野当中。国产头部手机品牌在这一领域布局已久,H公司推出“盘古大模型”,荣耀也推出魔法大模型,VIVO和OPPO也相继推出了“蓝心大模型”和“安第斯大模型”,小米手机全球首套AI大模型计算摄影架构“XiaomiAISP”。生成式AI手机掀起手机的热潮,国产手机品牌的崛起和消费者认可度的逐渐提高,AI手机正推动手机的换机潮,国产手机品牌在持续的高端化趋势中受益。IDC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2.86亿台,同比增长5.6%。与此同时,PC也被认为是端侧大模型最理想的运行载体,进而刺激AI大模型与PC的快速融合发展,为全球PC市场带来了新机会。据Canalys最新预测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AIPC出货量将达到4800万台,占个人计算机总出货量的18%,这仅是市场转型的开始,预期至2025年,AIPC出货量将超过1亿台,占PC总出货量的40%。从战略定位上,公司FPC产品坚决转向以高技术、高品质、高交付能力来参与市场竞争,拒绝低价值竞争,坚决将技术、管理优势转化为订单价值优势。持续加大对高端FPC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制造的投入。公司坚持大客户发展战略,通过显示模组等厂商向H公司、OPPO、VIVO、小米、传音、荣耀等国内外知名智能手机制造商供货,公司与国内头部手机品牌长期的合作过程中,在技术水平、产品品质及交付能力方面获得国内头部手机品牌的一致认可。随着客户对高品质和高可靠性要求的进一步增强,公司会进一步提升对终端客户的直供比例及中高端手机的相关市场份额,进而提升公司FPC的价值量。与此同时公司加大了对核心客户的服务能力及拓展了新的客户,已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公司的高价值、高毛率产品在整体营收的占比持续提升,有效改善了公司经营结构,提升了公司的经营质量。报告期内公司FPC业务收入309,672.13万元,同比增长6.95%,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凸显公司作为内资FPC头部企业的实力,推动公司盈利能力的进一步改善。2、ALLINAI战略初显成效,乘风破浪新征程(1)完成NVIDIA(英伟达)与国产算力芯片的布局自2023年以来,公司持续战略性布局AI智能硬件研发和生产制造与AI算力资源服务两大业务,取得了快速而重大的进展。作为“东数西算”国家战略的核心践行者,公司未来几年将持续在甘肃及东部地区等地建设多元异构绿色算力产业,其中关键的核心资源之一是算力芯片的获取。在国产算力芯片端,公司与燧原科技形成深度战略绑定,双方打通从算力板卡生产制造、算力服务器生产制造、研发与业务的共同推进等全方位的战略合作。同时,公司也积极与其他国产算力芯片企业进行了不同深度的合作探索。AI算力服务器的核心是AI算力芯片,目前全球高端算力芯片被美国NVIDIA(英伟达)、AMD、INTEL等公司垄断,在中美战略竞争加剧的背景下,AI算力芯片及服务器国产替代是长期的选择。公司的算力硬件以客户的需求为中心,积极构建包括国产算力、NVIDIA(英伟达)算力在内的多元异构算力。公司在算力业务开展过程中,也深刻认识到,目前全球算力产业对NVIDIA(英伟达)高度依赖的现状。国产算力替代是中国算力产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NVIDIA(英伟达)算力则是目前国内众多客户的持续大规模需求。因此,公司持续探索和完善英伟达算力和生态资源,最大程度的满足客户需要。安联通通过与产业上下游客户的长期合作及技术服务,积累了丰富的人才队伍、客户资源及业务经验,为公司打造兼顾NVIDIA(英伟达)算力与国产算力的多元异构绿色算力底座打下坚实的基础。(2)研发、创新驱动AI算力业务快速发展技术创新是算力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通过技术赋能产业,提升行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公司加大了在算力领域的人才引进和技术创新,以更大的研发投入驱动算力产业的发展。公司在落地算力硬件生产制造和开展算力服务业务的同时,高度重视算力产业相关上中下游技术的研发积累和突破。公司在北京设立有集团研发中心,团队成员主要来自于快手、小米、创新工场等互联网大厂技术骨干和销售精英,在智算中心建设、运维、组网、算力和集群优化等领域均拥有多年丰富的开发与运维经验,且拥有系统性的管理经验。团队在算力网络运维、AI相关应用的开发和解决方案实现方面具有相当的优势。在科研创新方面:公司拟在上海设立人工智能研发中心,并拟通过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兰州大学、厦门大学成立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形式、协同国内领先的科技力量,结合客户的正式应用需求,共同针对算力产业涉及的各方各面开展深度的研发工作,共同推动国产AI算力服务器产业的发展。在算力服务领域:安联通在大规模组网、硬件运维、软件调优、算力调度、AIDC的散热技术、芯片维修、芯片配置等方面有着丰富的技术资源积累。在制造领域:公司与燧原科技保持深度合作,共同探索国产芯片和服务器的研发、生产及行业应用,打造长期支撑公司算力业务发展的硬实力;公司与上游供应商开展AI服务器和智算中心硬件技术的联合创新和协同研发,多方共同在光模块、电源管理、BMC系统、高速网络交换机、液冷技术等关键技术上协同重点突破。(3)AI业务战略定位为成为智能硬件及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的AI业务战略定位为成为智能硬件及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在AI算力产业初步形成了完整的商业闭环,拥有丰富的关键资源与软硬件能力,可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首先是集群自动化管理调度:支持大规模跨集群统一调度管理,服务器、网络、存储资源配置、监控、支持动态扩容、集群组件利用率监控、基础设施故障告警。公司可为合作伙伴在算力产业的投资与运营中提供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提供从算力芯片采购、服务器整机生产、算力网络组建、算力调度与运营管理,到维保服务以及算力消纳订单匹配等全方位服务,大幅降低客户进入算力领域的门槛。公司依托西部地区丰富的绿色能源,积极引领算力产业向绿色化、可持续化方向转型升级。公司深度挖掘绿色能源的潜力,为构建绿色算力大底座奠定稳固的能源基石,从根本上破解算力发展中的电力难题。作为“东数西算”国家战略的核心践行者,助力庆阳从全国落后跃升至前列,公司与合作伙伴携手,成功搭建起首个国产万卡算力大集群及国产算力适配中心;为大模型企业、互联网巨头和生成式AI产业等提供稳定、可持续的算力支持。为“中国算谷智慧庆阳”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报告期内,公司抓住算力产业爆发式增长的战略机遇,积极推动国内多家大模型客户、大中型互联网客户、各垂直领域客户大规模落地算力部署,同时吸引相关上下游应用企业形成产业集群,快速提升公司的算力业务规模。截至2024年末,公司在算力业务落地方面体现了强劲的兑现能力,得到了头部大模型厂商、国企公司、首都在线、翼健信息、京合云等多领域客户的认可。公司算力板块确认收入19.88亿元,主要以算力服务器销售为主,同时算力资源服务以及相关综合技术服务业务已获取一定规模的订单。后续公司将深化算力生态系统的合作,全方位、多角度地为教育、智能制造、汽车、互联网、金融、医疗、智慧城市等多个领域提供领先的AI解决方案。以高性能AI服务器为突破口,以AI智算中心为底座,通过人工智能应用赋能千行百业,大幅提升社会治理效率和劳动生产率,发展新质生产力。AI技术的重大突破必然可以形成新质生产力,全面拥抱AI就是走高质量发展道路。公司紧抓全球人工智能爆发带来的AI算力产业历史性发展机遇,力争为公司带来全新的业务增长点,有效改善公司当前的经营结构,对公司的未来发展方向具有决定性的战略意义。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