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奥迪(厦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麦克奥迪(厦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麦克奥迪
  • 企业英文名: Motic (Xiamen) Electric Group Co.,Ltd.
  • 实际控制人: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 上市代码: 300341.SZ
  • 注册资本: 51741.0336 万元
  • 上市日期: 2012-07-26
  • 大股东: 北京亦庄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29.57%
  • 董秘: 李臻
  • 董秘电话: 0592-5676875
  • 所属行业: 仪器仪表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李萌、郭洁
  • 律师事务所: 上海市通力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厦门火炬高新区(翔安)产业区舫山南路808号
  • 概念板块: 电网设备 创业板综 深股通 证金持股 特高压 互联医疗 人工智能 国企改革 病毒防治 医疗器械概念 大数据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福建
  • 成立日期: 2002-11-04
  • 组织形式: 地方国有企业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50200612046405R
  • 法定代表人: 杨文良
  • 董事长: 杨文良
  • 电话: 0592-5628287
  • 传真: 0592-5626612
  • 企业官网: www.motic-electric.com
  • 企业邮箱: James_Li@motic.com
  • 办公地址: 厦门火炬高新区(翔安)产业区舫山南路808号
  • 邮编: 361101
  • 主营业务: 数智医疗,智慧光学,智能电气
  • 经营范围: 绝缘制品制造;配电开关控制设备制造;其他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其他电工器材制造;其他未列明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经营各类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不另附进出口商品目录),但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及技术除外;经营本企业自产产品的出口业务和本企业所需的机械设备、零配件、原辅材料的进口业务(不另附进出口商品目录),但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及技术除外;其他未列明批发业(不含需经许可审批的经营项目);自有房地产经营活动;电气信号设备装置制造;铁路机车车辆配件制造;铁路专用设备及器材、配件制造;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制造;物业管理;企业总部管理;单位后勤管理服务;其他未列明企业管理服务(不含须经审批许可的项目)。
  • 企业简介: 麦克奥迪(厦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于2012年7月26日在深圳创业板上市,公司简称:麦克奥迪,公司代码:300341。控股股东:亦庄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属于混合所有制国有控股企业。公司主要有以下核心业务:麦克奥迪旗下电气业务板块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亚太地区单一生产该产品规模最大、拥有同行业一流技术水平的环氧绝缘件专业制造商。目前公司已具有年产130万件环氧绝缘件的生产能力,产品应用范围涵盖了10kV~1,100kV中压、高压、超高压等多个电压等级并具备特高压等级产品的生产技术。与国内外一流输配电设备生产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在产销规模、技术实力和主要经济指标方面均处于行业领头羊地位。麦克奥迪旗下光学业务板块是国内光学显微镜领域的龙头之一,是全球光学显微镜领域的知名品牌之一,拥有覆盖全球的销售网络;同时有能力为下游客户提供综合性解决方案领域。在行业中,处于国际领先地位。麦克奥迪旗下医疗业务板块集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主营病理切片数字化扫描与应用系统、数字病理远程专家诊断、细胞学计算机辅助诊断(DNA倍体分析系统)及相关耗材的技术支持与医疗诊断服务业务。协助中国卫健委创立中国第一家远程诊断与质控平台——中国数字病理远程诊断和质控平台。该平台现已覆盖全国逾1,800家医院,成为国内外知名的远程病理辅助会诊平台。未来该业务将充分利用自身的数据沉淀优势、远程病理辅助诊断平台及全自动病理样本处理系统推动中国数字病理科建设。
  • 发展进程: 公司系由麦克奥迪(厦门)电气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前身为成立于2002年11月4日的麦克奥迪有限,2010年8月12日,麦克奥迪有限全体股东一致同意以整体变更的方式共同发起设立麦克奥迪(厦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10月9日,公司取得厦门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的注册号为350298400002200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公司证券简称自2019年01月22日起发生变更,证券简称“麦克奥迪”,公司证券代码不变。
  • 商业规划: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1、医疗行业在推进健康中国的宏伟蓝图中,医疗服务体系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是实现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支撑。在这一体系中,构建分级诊疗模式是确保医疗服务高效运作的核心。病理诊断作为疾病诊断的“金标准”,在分级诊疗体系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民众生活水平的稳步提升,国民的健康意识也在不断增强。这导致了对重大疾病早期诊断和筛查,以及精准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为体外诊断行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精准医疗的发展潮流中,分子病理技术在肿瘤、感染性疾病和遗传病检测等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未来,高通量、全自动的病理样本处理系统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特别是在病理辅助读片和存储系统方面,将成为行业竞争的新焦点。预计未来将形成连锁实验室、区域实验室、医院实验室以及各专科实验室共存的多元化格局。随着人工智能病理辅助诊断技术的应用和分级诊疗政策的实施,依托于大数据积累、远程病理辅助诊断以及全自动病理样本处理系统的数字化病理实验室,将在行业中逐步建立起竞争优势。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强调了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重点包括加强医改组织领导、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推进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等。2024年医疗健康产业将面临数字化转型、技术创新、医保控费市场增长、医疗器械集采和出海、中医现代化、消费医疗精细运营等多重趋势影响。在2024年的上半年,我国医疗行业在政策的扶持、技术革新、市场需求以及国际化进程等多个维度上均呈现出向上的发展势头。然而,与此同时,行业也遭遇了不少挑战和压力,需要在不断进步中寻求解决方案和应对策略。2、光学行业我国的光学产业拥有广阔的发展潜力,但在深度精密制造、光学核心部件的设计与工艺水平方面存在的不足,正成为制约国内制造业升级的关键因素;同时,具备高端光学设备生产能力的国内企业仍然较少。光学元件作为人工智能、物联网、数字经济等前沿信息技术的关键部件,常被形象地称为这些技术的“眼睛”。随着这些技术应用的不断成熟,光学元件在移动智能终端、物联网、云计算、生物识别技术、AR/VR、运动摄像等新兴市场的需求正不断攀升。显微镜作为科学仪器领域的一个基础而重要的分支,不仅在传统的生物学、医学和材料科学研究中扮演着核心角色,而且在纳米技术、半导体检测等新兴领域也显示出其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领域的迅猛发展,为显微镜行业带来了新的市场空间和增长机遇。国家密集出台政策支持科学仪器国产化。2020年12月,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发布的《仪器仪表行业“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指出:以国家重点产业安全、自主、可控为契机,推进重点产品核心技术自主化进程,基本形成对国家大型工程项目、重点应用领域的基本保障能力和基础支撑能力。同时明确提出,要重点发展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等科学仪器及实验分析仪器。2021年5月,财政部及工信部颁布的《政府采购进口产品审核指导标准》(2021年版),明确规定了政府机构(事业单位)采购国产医疗器械及仪器的比例要求。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发布《求是:加强基础研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出,建设基础研究协同构建中国特色国家实验室体系等等,提出要打好科技仪器设备、操作系统和基础软件国产化攻坚战,鼓励科研机构、高校同企业开展联合攻关,提升国产化替代水平和应用规模,争取早日实现用我国自主的研究平台、仪器设备来解决重大基础研究问题。2024年3月国务院发布《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推动符合条件的高校、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更新置换先进教学及科研技术设备,提升教学科研水平。严格落实学科教学装备配置标准,保质保量配置并及时更新教学仪器设备。3、电气行业“终端电气化与清洁能源供给的进一步发展”为电网带来了长远的挑战与机遇。作为清洁且高效的终端能源载体,电力在全球能源消费的电气化进程中占据核心地位,其应用已经渗透到交通、工业等多个领域。展望未来,随着电气化交通、电力电子器件、人工智能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全球电气化水平有望达到一个新的更高阶段。在长远的发展前景中,除了现有的电气化进程和方向,预计未来将出现更多样化、更普遍的电力应用场景。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能源转型步伐的加快,电力设备行业的市场需求显著上升。环氧绝缘件在电力电气及轨道交通等多个行业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其出色的绝缘性能和机械强度使其成为高压输电线路、变电站、发电厂等关键设施的首选产品。输配电以及控制设备是我国核心装备制造业之一,国家不断出台政策推动高压开关制造业市场规模不断提升,为环氧绝缘件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2024年上半年,全球电气行业环氧绝缘件的需求呈现出增长的态势。印度、东南亚、北美等区域加大制造业的投资,用电需求旺盛,同时数据中心、智算中心等算力基础设施作为人工智能(AI)的数据中枢和算力载体,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对全球电网的投资改造也提出迫切需求。2023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家乡村振兴局发布《关于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的指导意见》加快老旧电网设备更新,逐步淘汰S9及以下变压器等落后低效设备,原则上不得新采购能效低于节能水平(能效2级)的电力设备。加大配电自动化建设力度,有条件地区稳步推动农村电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推进智能配电网建设。(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我们一直坚持“集成创新”的核心理念,通过为用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以此加速公司在先进制造领域的成长步伐。2024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也是公司转型发展的关键之年。公司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推进工作全面开展。公司三大核心业务板块,分别是“数智医疗”、“智慧光学”和“智能电气”。“数智医疗”作为公司的重要组成集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于一体。主营业务涵盖了病理切片数字化扫描与应用系统的研发,数字病理远程专家辅助诊断服务,细胞学计算机辅助诊断(DNA倍体分析系统)及相关耗材的技术支持,以及全面的医疗诊断服务。依托先进的数字切片扫描系统,我们开展了远程病理诊断服务,这一服务基于中国的数字病理远程诊断和质控平台,通过四家第三方独立实验室实现了线上线下的无缝对接。我们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不断优化系统应用软件的医疗辅助诊断功能,并推出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病理辅助诊断产品和服务。此外,我们的平台有效地连接了国内外医疗资源,推动了全球病理资源的共享。至今,该平台已覆盖全国超过3000家医院,累计完成了近百万例远程疑难病例的诊断,成为国内外知名的远程病理辅助会诊平台。我们提供的综合服务体系包括了远程诊断、远程质控、远程教育和智慧病理等多个方面,致力于打造全方位的数字医疗解决方案。报告期内,实现山东日照市妇幼、莆田平民医院、河北威县中医院、南安妇幼等4家医院的病理共建落地。建立“绥化市人民医院病理远程会诊中心”,顺利签约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东岗院区及医联体医院。创建基于国家病理远程会诊与质控平台下的亚专科病理云综合服务平台并开展常态化运营服务。平台建设及5G+远程病理会诊项目在国内持续推进;同时,开始尝试推动远程病理服务到海外拓展。在智慧病理产品领域,一方面,加快新技术的引进和试验发展。推出了病理切片扫描影像分析系统(TIS),具备细胞学AI辅助诊断功能,可供临床上作为辅助工具对所关注的细胞根据细胞特定的颜色、大小、形状进行检测、分类和计数,帮助病理医生对病理切片进行分析、诊断。TIS的落地实施可进一步丰富DNA产品线,并助力宫颈癌筛查事业。另一方面,与国内知名病理信息系统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将引进的病理科信息管理系统和公司技术需求进行整合,差异化界面设计,为病理科智慧化管理提供解决方案。持续深耕病理综合服务与云服务平台,推动将医疗病理诊断服务贯穿到肿瘤防筛诊治康全过程中。“智慧光学”是公司核心业务之一,专注于研发、生产和销售各类光学显微镜、数码显微镜以及显微图像集成系统产品。我们的主要产品线涵盖了生物显微镜、工业显微镜和全自动数字扫描仪,服务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工业制造以及生物医疗等多个领域。在不断通过技术迭代巩固教育市场的基础上,自2023年起,公司进一步扩大了产品的应用范围。在继续深化医疗领域应用的同时,我们开始向工业检测和科研领域的专业精密仪器市场拓展,旨在为更广泛的客户群体提供智能化、高效率的显微系统解决方案,以满足不同行业和专业用户的需求。在三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公司已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广泛的客户网络,业务遍及109个国家和地区。凭借卓越的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我们已成为国内光学显微镜领域的领军企业,并在全球光学显微镜市场中享有盛誉,成为知名品牌之一。我们充分发挥品牌优势,确保公司在市场竞争中保持着足够的竞争力。通过深入了解客户需求,我们致力于向客户提供一站式的综合性解决方案,从而提升客户体验,满足其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多样化需求。这一战略不仅巩固了我们在行业中的地位,也为公司的持续发展和市场扩张奠定了坚实基础。报告期内,紧抓国家2035年“智造数转”发展路径和目标,以新产品研发为依托拓展多领域合作。整合四个生产基地,发挥各自优势,提升生产效能。海外市场,加大对数字病理业务的投入,成功实现在多通道荧光扫描检测领域与美国本土公司合作,不仅推动公司业务向健康医疗领域延伸,更有望携手客户共同推动获得FDA认证;同时,积极布局海外医院扫描仪项目。国内市场,调整市场布局进一步向科研市场、工业市场倾斜,战略型产品EasyZoom超景深、PA53荧光显微镜、Easyscan扫描仪等实现销售新突破。积极参加2024年春季高教会、半导体展会SEMICON、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等多个全国性展会,成功举办工业产品成都专项推广会,有效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未来依旧坚持“拓赛道、兴工业、追科研、稳智教”的部署,围绕智能光学实行多元化战略。在超视场、超景深、高分辨高速、多模式、多种光谱等方面进行探索,为检测提供“更宽、更清、更快”的“眼”;进一步结合自动化的“手”与人工智能的“脑”,提升微观领域智能化检测能力,打造智能光学的设备与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智能电气”是公司的核心业务之一,专注于环氧绝缘件的制造和研发。应用范围主要涵盖了10kV~1100kV中压、高压、超高压、特高压等全电压等级产品。主要产品包括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用盆式绝缘子、绝缘拉杆、密封端子、固封极柱、套管、支柱绝缘子以及磁悬浮和电气化铁路用绝缘器件。凭借先进的材料配方技术、稳定可靠的工艺和优质的产品,公司良好的企业品牌在市场上获得广泛的认可。施耐德、ABB、日立能源、特变电工等国内外一流输配电设备生产企业均是公司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在产销规模、技术实力和主要经济指标方面均处于行业领头羊地位。为了适应智能电网和泛在电力物联网要求,保证新型能源使用的稳定高效,公司抓住发展机遇,在超高压、核电零部件配套、铁路磁悬浮等新兴领域拓展应用电气事业部的核心元器件为前端,逐步整合相关物联网技术,最终将传统核心绝缘件向环保化、小型化、智能化等方面突破,材料技术上通过研发革新,将现代应用纳米技术的发展为绝缘材料领域带来新的突破,通过材料改性实现产品性能的显著提升,希望以技术创新实现传统绝缘产品的换代升级,为智慧电网的核心绝缘提供更有价值的产品。报告期内,紧抓全球能源转型带来电力设备需求机遇,经营业绩再创新高。通过智能方式改造升级,快速提升产能。在海外市场,以跨国集团区域制造基地为业务拓展方向,加深与现有优质大客户的合作关系,达成多个业务框架合作,上半年海外市场收入完成预算的116%,同比增长27%。通过参加I-EEE美国国际电工展,加大北美市场开拓力度,持续完善新能源能碳业务的生态链,初步搭建新能源一站式解决方案,提升品牌影响力。在国内市场,巩固传统绝缘件优势,积极探索半导体、塑料电工、GAT开关和新能源等新应用领域,持续发挥在高压GIS领域的质量优势,稳中有增开展业务。报告期内,合并后实现营业总收入654,469,264.19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4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7,475,534.06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59%;公司基本每股收益为0.1497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7%。影响业绩的主要因素为:1、宏观环境影响在2024年上半年的经济形势中,整体经济保持了平稳态势。新动能的培育和成长速度加快,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取得了新的成就。然而,全球范围内的“裂变”趋势并未出现明显的改善,反而有迹象表明这一趋势正在加速发展,这对全球经济稳定和增长带来一定的挑战。全球经济增速有限且服务业通胀持续对出口和经济增长造成影响,地缘政治紧张和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影响外贸和外资流入,国内面临有效需求不足导致产能过剩和企业利润承压。2、公司产品结构变化的影响公司始终遵循既定战略思路,积极响应国家战略,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持续推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在报告期内,智能电气业务板块受益于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能源转型步伐的加快,电力设备行业的需求显著上升。公司正积极抓住机遇,加大资源配置,加快产能建设从而推动了公司业绩的快速增长。智慧光学业务板块面临常规市场需求减弱,同时面临加征关税、汇率波动等多重挑战,这些因素给业绩增长带来了一些影响,我们正通过稳智教、兴工业、拓科研,在新赛道积极培育光学新增长极。另一方面,数字医疗业务板块受到行业政策变化的影响,虽然业绩的影响正在逐步消化,但该业务板块目前仍处于业绩修复期。公司正积极应对这些挑战,采取有效措施以促进各业务板块的稳健发展。2024年下半年,公司将坚持进中求稳的指导思想,以改革的思想和创新的举措去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努力达成年初制定的双增长目标、做强做优三大业务板块、落实五大行动计划、强化三大战略保障,确保高质量完成全年的经营目标和事业计划。主要重点工作如下:以研发创新为根基,统筹落实技术创新加速行动,加大研发投入,加速产学研合作,加快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和新市场的落地;提升为客户提供系统解决方案能力,推动公司治理行稳致远,发挥混合所有制优势,发挥好北京运营中心平台和海外事业部的作用;加强资本平台建设,积极推动产业链合资合作适时推进具体项目落地,强化价值管理、投资者关系管理和投资者回报;加快数字化转型提质增效,部署实施集团数字化转型整体规划;夯实高质量发展人才支撑,加快引进、培养行业领军人才,持续优化人力资源架构,提升人均效能;强化三大战略保障机制,党建、安全、文化三管齐下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推动力、支撑力,加快发展和提升公司新质生产力。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4号——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中的“医疗器械业务”的披露要求:报告期内,截至2024年06月30日,公司持有71项有效医疗器械注册证。具体明细如下:。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