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能恒信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潜能恒信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潜能恒信
  • 企业英文名: SINO GEOPHYSICAL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周锦明
  • 上市代码: 300191.SZ
  • 注册资本: 32000 万元
  • 上市日期: 2011-03-16
  • 大股东: 周锦明
  • 持股比例: 41.17%
  • 董秘: 吴丽琳
  • 董秘电话: 010-84922368
  • 所属行业: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 会计师事务所: 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毛宝军、常莹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君合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北洼路30号1号楼A416室
  • 概念板块: 采掘行业 北京板块 富时罗素 创业板综 深股通 融资融券 预盈预增 预亏预减 天然气 可燃冰 油气设服 页岩气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北京
  • 成立日期: 2003-11-10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110000756008969C
  • 法定代表人: 周锦明
  • 董事长: 周锦明
  • 电话: 010-84922368
  • 传真: 010-84928085
  • 企业官网: www.sinogeo.com
  • 企业邮箱: zqb@sinogeo.com
  •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甲13号北辰新纪元大厦2塔22层
  • 邮编: 100048
  • 主营业务: 为石油公司提供地震数据处理解释一体化找油服务。
  • 经营范围: 研究、开发提高原油采收率新技术;技术咨询;技术服务;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代理进出口(不涉及国营贸易管理商品,涉及配额、许可证管理商品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申请)。
  • 企业简介: 潜能恒信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0191)是一家集高端勘探开发技术服务与油气投资管理生产于一身的国际化能源企业。主营业务涉及石油天然气、地热能勘探开发、城市勘查,涵盖地下三维地震数据采集、成像处理解释、综合地球物理地质研究、区块资源评价、钻完井服务、水平井压裂设计及施工,及其地下三维空间大数据人工智能平台等相关软件开发等技术服务。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在软件方面,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大核心技术,WEFOX三维叠前成像技术、GEOSTAR储层预测技术、AVO-MAVORICK三维油气预测技术。硬件装备方面,拥有2000多节点并行计算机群大型计算中心;多个三维地震采集队伍及其可扩展到几十万道的地震采集系统;可控震源20余台,地下三维地震数据采集能力可达每年3000平方公里。油气资产方面,拥有八个区块具有巨大价值的油气区块,其中中国渤海05/31区块,4口探井和1口评价井获得高产工业油流;中国渤海09/17区块;美国Reinecke油田勘探开发;蒙古国Ergel-12区块;中国南海北部湾涠洲103西油田开发和22/04涠洲勘探项目;中国准噶尔盆地九1-九5区块。近年来,公司利用技术优势,通过多学科一体化“数据采集成像一体化、地震地质一体化、地质工程一体化”等创新融合技术,高效科学管理,大大提高了地下三维勘探精度,预测地下异常地质体的成功率一直保持在80%以上,远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着眼未来,公司将自身核心技术和人工智能相结合,构建地下三维空间大数据平台,不仅能精准评估地下油气资源、地热能资源及其储量经济性,还能为城市规划、安全建设提供高精度三维地质模型,有效地控制风险,为国家绿色能源转型、城市发展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 发展进程: 本公司前身潜能有限成立于2003年11月10日,注册资本为3,000万元。2008年10月23日,潜能有限变更为中外合资企业,注册资本增加至3,155万元。2009年2月5日,全体股东一致同意,潜能有限以中瑞岳华审字2009年第0013号《审计报告》审定的、截至2008年11月30日的账面净资产92,917,104.98元为基础折为6,000万股股份(每股面值1元),整体变更为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同时更名为潜能恒信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9月21日,发行人在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办理了变更登记注册手续,领取了注册号为10108006260375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 商业规划: 2024年度,公司按照整体规划,坚定不移地依托技术创新驱动理论发展,充分发挥公司独有的核心找油技术优势,深度融合大数据处理技术人工智能智慧勘探开发解决方案,高效推进完成各区块科研、钻探及原油生产任务,实现了陆上新疆九1-九5区块增储上产新目标,渤海09/17区块探井进一步证实深层奥陶系潜山带含油气特征,南海涠洲5-3油田更是开创了公司一年内完成油田储量申报、开发方案及基本设计编制并通过审查的先河,公司勘探开发全面提质提速。其中,南海涠洲22/04合同区涠洲5-3油田的勘探开发取得显著进展。高效完成了该油田的储量估算及申报、开发可行性研究、基本设计等相关研究工作,并通过了中国海油及政府相关主管部门的审查。在2023年度合同区探井发现、评价涠洲5-3油田基础上,报告期内公司组织开展相关储量估算及申报工作,并于2024年8月收到中国海油转发的自然资源部下发的《涠洲5-3油田WZ5-3E-1井区、WZ5-3E-2井区石炭系黄龙组和古近系流沙港组石油探明储量新增报告》(自然资储备字【2024】113号),原油探明地质储量1347.98万吨。基于批复的储量估算及申报成果,完成涠洲5-3油田开发可行性研究,开发方案及基本设计通过智慧石油及中国海油专家审查,涠洲5-3油田开发项目获得国家能源局项目备案。为2025年油田快速开发投产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渤海09/17合同区,通过精细刻画潜山缝洞储层及深入油藏研究,为潜山的整体部署评价钻探和分步滚动勘探开发规划奠定了坚实基础。继前期奥陶系中位潜山部署并钻探的QK18-9-3井、QK18-9-5井获得勘探突破和油气发现后,为进一步探明奥陶系潜山的整体含油气规模及油气成藏规律,扩大勘探成果,报告期内公司在QK18-9-3初探井西北方向7.6公里处的较低位置潜山部署并实施初探井QK17-1-4的钻探作业,该井在沙河街组、侏罗系和奥陶系地层中均钻遇了油气层。特别是在奥陶系碳酸盐岩潜山目的层,该井钻进378米,并钻遇厚层油气层,主要针对钻进的潜山裸眼段进行了地层测试,采用7.14mm油嘴自喷求产,获得日产气21万立方米。该井的成功试油,明确了深层奥陶系碳酸盐岩潜山油气差异运移成藏规律的模式,证明了深层奥陶系潜山整体含油气连片条件。在新疆九1-九5合同区,充分利用高精度三维地震全息解释技术和精细油藏评价技术,按照地质油藏工程一体化研究思路,寻求石炭系深层开发突破,并进一步挖掘老区浅层稠油开发潜力,联合新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开展合同区储量复算工作,为合同区总体开发方案提供物质基础。智慧石油与新疆油田全力奋战,报告期内合同区全年实现生产原油56.18万吨,改变油田产量递减趋势,继续保持稳中有升的良好态势。报告期内,公司虽实现了原油产量及销售收入的增加,但因油气勘探开发投资大、周期长及本年度加快投入带来的油气资产折耗等开采成本和勘探费用增加、公司借款金额增加导致的利息支出增加等不利因素影响。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583.73万元,同比增长1.10%;实现营业利润-6,386.13万元,同比亏损收窄47.5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81.34万元,同比亏损收窄58.80%。(一)石油区块勘探开发报告期内,紧密围绕油气整体规划和战略发展目标,稳步推进海上、陆上合作区块的勘探开发工作,取得了多个重要的油气勘探发现,并在开发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特别是聚焦优质储量区,加速从勘探到开发的转化过程,积极推动储量估算、开发方案审查等开发前期工作的顺利进行。1、准噶尔盆地九1-九5合同区报告期内,准噶尔盆地九1-九5区块合作项目秉承“精细管理、技术创新、效益开发”的核心原则,深入贯彻联合管理委员会的决策部署,充分利用高精度全息三维开发地震技术和精细油藏再评价手段,不断夯实油田稳产基础,致力于提升开发效益。围绕“增储、上产、降本”的总目标,合同区通过优化生产运行和科学评估,确保实现SEC储量零修正的目标。基于油藏精描和剩余油认识,精准指导老区后续开发调整方向,确保油田生产效益最大化。在勘探开发过程中,合同区突出老井潜力评价,通过实施石炭系补层压裂、补能开发等增产措施,有效提升了老井的产量和效益。同时,注重专项治理,开展注汽井检管、注汽井封窜调剖及汽驱综合治理,显著降低了蒸汽注入和天然气用量,实现了降本增效的目标。此外,合同区积极探索新技术应用,依托技术团队深入一线,通过井震结合精准预测地层、岩性、油层及断层,提前预判钻探风险及可疑油层,确保产能建设高效实施。全年累计生产原油与上年相比略有增长,圆满完成了年度生产任务。全年安全生产无事故,展现了合同区稳健的运营能力和良好的安全管理水平。2.南海北部湾涠洲22/04合同区报告期内,合同区遵循按照“整体部署、分步探明、分期开发、快速建产”的勘探开发思路,以快速实现WZ5-3油田快速建产与效益开发为优先目标,兼顾合同区整体滚动评价研究工作。自2022年底合同区第一口初探井WZ5-3-1井在1721m钻入石炭系潜山面首次录得油气显示,到2023年度完成初探井WZ5-3E-1井及评价井WZ5-3E-2井的钻探,经测试均获高产油流证实涠洲5-3油田的成功发现,2024年度公司与中海油湛江分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联合开展涠洲5-3油田的储量估算及申报、开发可行性研究、开发基本设计以及环评申报,WZ5-3E-1井区、WZ5-3E-2井区石炭系黄龙组和古近系流沙港组石油探明储量1347.98万吨获得自然资源部正式批复,开发可研及基设通过了中国海油最终审查,涠洲5-3油田开发项目获得国家能源局项目备案。与此同时智慧石油与中国海油根据石油合同开展了开发补充协议的商务谈判,明确开发阶段的各自权益及重要事项,全力推进涠洲5-3油田尽快投产。在紧抓油田开发投产作业的同时,公司继续加强基础研究工作,结合已钻井的成果认识,深入开展了合同区内、开发区域之外的石炭系碳酸盐岩潜山和流沙港组砂岩油藏等领域滚动勘探评价及井位部署工作,为2025年度勘探井位部署提供充足依据和储备,进而推进合同区石炭系含油连片及整体探明的实现。3.南海北部湾涠洲10-3W合同区报告期内,南海北部湾涠洲10-3西油田总体开发最终投资决策已获得中国海油正式批准,油田开发工作全面启动。与合作伙伴共同完成开发基础设计、采购谈判等相关工作,井口平台陆地建造和自安装生产处理平台建造均已启动,标志着本油田开发项目所有工程设施均已全面进入工程建造实施阶段。4、渤海05/31合同区报告期内,以WEFOX高精度、高保真地震资料为数据支撑,进一步开展地质储量评估、开发概念方案设计、钻完井概念规划、海洋工程概念方案策划以及经济评价等一系列工作,不断优化CFD1-2油田开发方案。通过井震联合标定及地层接触关系细致分析,重新建立了地质模型、落实了构造形态、进行了定量储层预测和油藏精细描述;基于合同区油藏特点、储量丰度及储层联通关系,对开发井井型进行了优化调整,合理部署注采井网;创新海工方案,拟采用移动式探采储一体化智能采油平台进行开发,以有效降低投资成本。5、渤海09/17合同区报告期内,在地震地质工程一体化现代系统勘探学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公司三大核心找油技术,结合新处理的深度域三维地震数据,以及新钻井QK18-9-5井、QK17-1-4井的钻井、录井、测井、取芯、试油等新成果,深入开展了地震地质深化研究,进一步摸清了油藏分布规律,优化了钻井井位及钻完井等一系列勘探评价及开发前期工作,这些工作为合同区的整体井位部署及扩大合同区含油气储量规模奠定了坚实基础,具体工作进展如下:①基础科研项目完成了《渤海09/17合同区深度域精细成像处理及解释》、《渤海09/17合同区2024年度地质综合研究及井位部署》等基础研究项目,通过研究明确合同区发育六大含油气勘探层系。其中,以奥陶系潜山为主要勘探层系,侏罗系、沙河街、明化镇为兼探层系,太古界、寒武系为潜力层系。合同区展现出多层系立体含油气特点,油气资源潜力大。②通过QK18-9-3、QK18-9-5、QK17-1-4三口井的钻探及试油成功,明确了深层奥陶系碳酸盐岩潜山油气差异运移成藏规律的模式,证实了深层奥陶系具有勘探潜力和地质认识,深层挤压形成的奥陶系潜山逆冲构造紧邻主生油凹陷,油源充足,油源通道多,碳酸盐岩缝洞储层发育。潜山油气藏特征表现为低位潜山可能为带油环的高温高压气藏,中位和高位潜山为常规油气藏,具备整体含油气连片条件。③通过侏罗系的综合研究,结合新钻的三口兼探井的钻探及单井测井解释,证实并发现了分布较稳定的砂岩构造油气藏;④通过沙河街组的综合研究,深化了地质油藏认识、扩大了油气藏规模。研究显示沙河街组发育构造及构造岩性油气藏;⑤明确了明化镇组油气成藏规律,为受构造、油源、河道砂体侧向尖灭控制形成的构造岩性油气藏,落实了有利含油气目标的展布规律及资源潜力。⑥充分利用周边已钻井钻遇的元古界、太古界及寒武系地层含油气地震特征,研究认为元古界、太古界和寒武系具有较大勘探潜力。下一步公司将加快潜山的整体部署评价钻探和分步滚动勘探开发工作,为整体储量估算、申报及效益开发提供充分科学依据,同时也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奠定物质基础。6、南海北部湾涠洲22/05合同区报告期内,重点开展了长流组砂岩与石炭系碳酸盐岩油藏的地质综合研究、油藏评价和井位部署等工作。完成了石炭系和长流组油层顶面的全息三维地震解释,精细刻画了逆冲构造样式及低序级断层分布特征;同时,对石炭系古地貌、微地貌进行了精细刻画,建立了储层空间发育程度与古地貌、微地貌之间的关系;利用区域顶面微地貌精细刻画技术,精确预测合同区油气运移通道,确定石炭系油气富集区域;开展并加强合同区老油田油藏评价及潜力分析工作,为下一步合同区井位部署钻探和储量复算提供技术支撑;基于上述地质综合研究成果,优选2口探井井位,为合同区2025年勘探评价提供井位储备。7、蒙古Ergel-12合同区报告期内,积极推进勘探项目的科研项目研究进度,推动各项采办工作审批以及区块营地建设、钻井设备动迁等工作。具体情况如下:①科研工作:充分挖掘蒙古区块高精度的三维地震采集数据和高保真三维地震处理资料的潜力,对三维区开展了精细构造解释和石油地质综合评价。依托7项专题研究,通过立体、整体、全方位的评价研究,创新地质认识,完成了6套目的层全区构造精细解释,共落实层构造圈闭72个,并构建了凹陷的地质结构和沉积模式,及三种主要成藏模式,预测了五个油气富集带,为该区油气勘探规模发现、实现多领域突破打下基础。②井位部署:依托现有三维地震处理、解释和地质综合研究成果,以“规模发现、多领域突破”为目标,提出了油气勘探整体部署方案。优化设计并部署了4口探井井位,为区块2025年度油气钻井生产做好了充足准备。③钻前准备工作:全面启动区块营地、井场的建设等钻前准备工作,预计钻井作业于2025年上半年正式启动。(二)技术服务项目1、《渤海09/17合同区潜山深度域精细成像处理及解释》项目打破了传统的速度建模框架,创新性地建立了精确的速度模型。结合公司独特的WEFOX智能成像技术,有效解决了潜山成像受速度横向变化剧烈造成的假象问题,提高了复杂逆冲断构造层位、断层成像精度,获得了一套高保真的三维地震深度域数据体,为后续潜山顶面的构造精度解释、潜山有利目标评价及优选提供了坚实数据基础。2、《渤海09/17合同区2024年度地质综合研究及井位部署》项目以最新处理的深度域三维地震数据及新钻井成果数据为基础,深入细化了奥陶系、侏罗系、沙河街组、明化镇组四套主要勘探层系的地质及油气藏研究,并连续发现元古界、太古界、寒武系多套深层潜力勘探层系。通过全面分析各勘探层系构造特征、储层展布规律、成藏机制、油气富集规律及其综合含油气评价,完成了探井及评价井的整体井位部署工作,为下一步钻井、储量估算及申报奠定基础。3、《渤海09/17合同区单井地质评价及油藏评价研究》项目重点针对完钻的QK18-9-5和QK17-1-4井进行单井地质评价及油藏评价工作。QK18-9-5井完钻井深3850米,该井钻进奥陶系潜山450米,试油测试获得成功,进一步证实了QK18-9构造奥陶系潜山整体的含油气规模。QK17-1-4井完钻井深5170.68米,该井钻进奥陶系潜山378米,在沙河街、侏罗系和奥陶系地层均发现油气层。该井奥陶系经试油测试获得日产气21万立方米,这一低位潜山重要发现展示了QK17-1构造的良好勘探潜力,初步实现了潜山含油气连片,为下一步潜山油气藏的整体评价、整体井位部署及储量估算提供了重要依据。4、《南海22/04合同区地质综合研究及井位部署方案研究》项目充分利用公司三大核心找油技术,深化合同区石炭系碳酸盐岩潜山和流沙港组碎屑岩领域勘探评价及井位部署工作。利用三维地震全息解释、缝洞储层定量雕刻、微地貌精细刻画、精细油藏评价等技术,完成合同区石炭系和流沙港组构造精细解释、储层预测、油气运移路径、成藏规律及综合含油气评价等工作,为2025年合同区滚动勘探评价提供井位储备。5、《南海22/04合同区石炭系缝洞储层预测技术攻关研究》项目在地震精细处理资料的基础上,开展潜山缝洞型储层井震特征分析、潜山缝洞储层精细刻画及综合分类评价等工作,指明石炭系缝洞储层有利发育区带,为南海22/04合同区探井井位部署和涠洲5-3油田开发井部署提供数据支撑。6、《南海22/05合同区地质综合研究及井位部署方案研究》项目充分利用公司三大核心找油技术,及三维地震全息解释、缝洞储层定量雕刻、油气成藏分析等技术,完成合同区石炭系和长流组构造精细解释、碳酸盐岩储层预测、油气成藏规律分析、油藏评价等地质油藏研究工作,明确了油气有利聚集区,优选2口探井,为2025年合同区勘探评价提供井位储备。1、概述报告期内,公司虽实现了原油产量及销售收入的增加,但因勘探开发加快投入带来的油气资产折耗等开采成本和勘探费用增加、公司借款金额增加导致的利息支出增加等不利因素影响。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583.73万元,同比增长1.10%;实现营业利润-6,386.13万元,同比亏损收窄47.5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81.34万元,同比亏损收窄58.80%。(有关详情请见2024年年度报告全文-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