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生态文旅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广东
  • 成立日期: 1998-07-20
  • 组织形式: 地方国有企业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41900708010087G
  • 法定代表人: 尹洪卫
  • 董事长: 陈健波,尹洪卫
  • 电话: 0769-22000888
  • 传真: 0769-22492600
  • 企业官网: www.lingnan.cn
  • 企业邮箱: ln@lingnan.cn
  • 办公地址: 东莞市东城街道东源路东城文化中心扩建楼1号楼,中山市火炬开发区中山六路66号建大花园17栋
  • 邮编: 523129,528437
  • 主营业务: 规划设计、水利水务水环境、市政与园林、文化科技与旅游等业务
  •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生态恢复及生态保护服务;生态保护区管理服务;生态资源监测;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管理;旅游开发项目策划咨询;农村民间工艺及制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经营;休闲观光活动;游览景区管理;名胜风景区管理;公园、景区小型设施娱乐活动;城市公园管理;城市绿化管理;森林公园管理;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市政设施管理;城乡市容管理;园区管理服务;水环境污染防治服务;水污染治理;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智能水务系统开发;水利相关咨询服务;水资源管理;打捞服务;环保咨询服务;环境保护监测;工程管理服务;工程技术服务(规划管理、勘察、设计、监理除外);土石方工程施工;体育场地设施工程施工;土壤环境污染防治服务;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服务;节能管理服务;环境卫生公共设施安装服务;农村生活垃圾经营性服务;专业保洁、清洗、消毒服务;人工造林;灌溉服务;防洪除涝设施管理;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文化场馆管理服务;规划设计管理;数字文化创意内容应用服务;项目策划与公关服务;会议及展览服务;品牌管理;商业综合体管理服务;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风力发电技术服务;生物质能技术服务;新兴能源技术研发;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运营;集中式快速充电站。(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建设工程施工;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服务;自来水生产与供应;建设工程设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 企业简介: 岭南生态文旅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8年,2014年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2022年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成为实际控制人。岭南股份围绕“生态+文旅”的战略发展方向,业务聚焦规划设计、市政与园林、水利水务水环境、文化科技与旅游、光伏投资建设、林业碳汇、土地整治等,通过旗下园林、市政、水务、设计、文化旅游五个子集团,为客户提供从投资、规划、建设到运营的一站式服务。
  • 发展进程: 本公司是由东莞市岭南园林建设有限公司(前身为东莞市岭南园林绿化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7月20日,2007年12月27日更名为东莞市岭南园林建设有限公司)以2010年7月31日经审计的净资产130,626,797.75元,按照1:0.5742的比例进行折股,整体变更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名称为“东莞市岭南园林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设立时的股份总数为7,500万股,每股面值1元。2010年8月31日,广东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为本公司设立出具了广会所验字[2010]第09006440081号《验资报告》。本公司于2010年9月3日在东莞市工商局办理完成工商登记手续,领取了注册号为441900000175385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资本为7,500万元。2010年9月8日,经国家工商总局核准,本公司名称由“东莞市岭南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岭南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10年9月9日领取了更名后的营业执照。 变更后的公司名称(中文):岭南生态文旅股份有限公司,变更后的公司名称(英文)LingNanEco&Culture-TourismCo.,Ltd,公司证券简称自2018年3月1日起由“岭南园林”变更为“岭南股份”,英文简称由“LNYL”变更为“LNGF”
  • 商业规划: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的行业情况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正),公司所处行业为“N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细分行业属于“N77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作为环境治理行业中的一员,公司主要围绕生态环境建设与修复和文化旅游开展经营活动。1、生态环境建设与修复2024年,政府在生态环境建设与修复方面持续加大力度,积极推进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根据人民网报道,生态环境部在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总结了2023年的工作,并安排部署了2024年的重点任务。会议强调了八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包括但不限于推进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加大生态保护修复监管力度等。2024年,中国生态环境建设与修复行业在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国际合作等多方面展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面对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挑战,行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1)园林绿化工程及生态修复园林绿化工程是城市建设工程中的一类,即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主要包括新建、改建、扩建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广场用地、附属绿地、区域绿地,以及对城市生态和景观影响较大的绿化工程项。园林绿化行业的产业链包括了园林景观设计、园林景观工程施工及园林养护等一系列的专业分工。园林行业上游为原材料供应商,下游为园林景观产品及服务的采购者,包括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房地产商等。公司主要从事的市政园林主要由政府投资,是具有公益性质的园林工程,包括公园、街道、广场、森林、景区等园林公共基础设施建造与绿化,以及矿山、道路、水利、边坡等恢复与重建工程。园林绿化工程投资复苏预期整体转弱。园林绿化工程在投资规模2012年后持续保持高位,于2019年投资额达到高峰(1,845亿元),随着宏观经济形势、融资环境和政府支付能力等情况的变化,行业投资额逐年下滑,2022年完成投资额1,348亿元,同比-17.8%。园林绿化工程企业收益严重依赖地方财政。园林绿化工程及生态修复类项目开展目前以EPC+PPP模式为主,收益主要依赖地方政府财政,企业收益与当地政府经济运行情况“捆绑”,项目所在地的政府财政情况和未来支付能力决定了企业收益,但在目前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下行,隐形债务压力增大的背景下,项目回款风险不断上升。园林绿化工程及生态修复项目融资困难。由于园林绿化工程及生态修复项目公共属性较强,且项目的收益回报高度依赖政府付费和可行性缺口补助,在地方隐性债务的强监管压力下,无论是采用EPC、PPP模式还是申请专项债,项目融资都更加困难。根据统计,2023年使用专项债的生态环保项目总投资1,505亿元,较2020年也下降了88%。(2)水务水环境治理水务水环境治理行业主要涉及对水质污染进行控制、治理和修复的一系列活动,包括但不限于污水处理、水资源保护、水生态修复和水灾害防治等。该行业的目标是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改善水环境质量,维护生态平衡。中国水务水环境治理行业的发展经历了从初期的环境保护意识到现代化治理体系的建立。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政府逐步加大了对水环境治理的投入和管理,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推动了行业的快速发展。水务水环境治理市场规模增速逐渐放缓。水务水环境治理作为公共属性行业,其发展主要受生态环境政策及宏观经济环境驱动,2013-2019年水利环境及公共设施领域投资复合增长率达到15.42%,但市场投资于2020-2021年期间受公共卫生事件冲击而陷入停滞,2022年后受强复苏预期短暂拉动回升后在2023年又陷入下行。水务水环境治理产业整体增长承压,困境企业数量增多。受经济因素变化、需求波动等影响,水污染治理产业整体营业收入增长压力较大,经营成本上升,经营利润继续呈现下降趋势,应收账款保持高位增长、账期持续延长,陷入经营困难的企业数量进一步增加。以2017-2023年水务及水治理行业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年增长率来看,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以营业收入增长率为例,已从2021年增长21%下降至2023年增长2%。水务水环境治理巨大需求与有限资金能力的矛盾依然存在。目前水污染治理项目主要作为公益性、非经营性项目,投资回报机制仍不健全,自身造血能力不足,市县级平台公司借PPP或特许经营等模式融资发展的模式整体存在收益不高、资金能力不足、技术及运营能力有限等问题。(3)文化旅游文化旅游产业是指以文化资源和旅游活动相结合,通过提供富有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满足游客文化体验需求的产业。这一产业不仅包括传统的文化遗产旅游、民俗文化旅游、宗教文化旅游等,还涵盖了旅游演艺、主题公园旅游、乡村旅游、研学旅游等多种形式。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对于推动地区经济增长、促进文化交流、提升国家软实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中指出,聚焦文化和旅游发展重大战略和现实需求,深入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强化自主创新,集合优势资源,加强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全面提升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能力。未来,文化旅游产业将继续数字化,为游客提供虚拟旅游、在线导览、文化应用和虚拟现实体验。文旅行业整体仍处于缓慢恢复阶段。受2020~2022年外部不利因素影响,文旅行业基本面受损严重,文旅类景区经营及项目建设多次暂停运营,经营短期承压。2022年底出行限制放开以来,居民旅游需求得到集中释放,居民出行大幅增加,文旅行业整体呈现复苏发展态势。但受大宗商品上涨及信贷压力影响,居民实际收入上涨有限,实际文旅消费需求释放不足。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统计,2023年国内旅游人次及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仍未恢复至2019年水平。文旅行业整体竞争压力增大。景区、旅行社和在线平台、文创产业公司作为文旅行业的主要供方,在市场空间未显著增长的背景下竞争压力不断提升,市场集中度在前期市场出清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头部企业在产品竞争力和市场份额等方面的优势尽显。同时,各地城市之间的文化旅游资源竞争也进入白热化阶段。文旅消费需求呈现多样化、个性化和品质化的趋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文化和旅游体验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人们更加追求深度、个性化的文化旅游体验,游客对于包括景区环境、导游服务、餐饮住宿等方面的服务品质要求不断提高,这对行业整体数字化、商业化、生态化的运营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二)从事的主要业务岭南股份创立于1998年,2014年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上市后,岭南股份围绕“生态+文旅”的战略发展方向,聚焦规划设计、水利水务水环境、市政与园林、文化科技与旅游等业务,通过旗下园林、市政、水务、设计、文化旅游五个子集团紧密协同,为客户提供从投资、规划、建设到运营的一站式服务。2022年12月,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成为岭南股份实际控制人。生态环境建设业务:岭南股份在生态业务方面拥有集研发、规划设计、投资、施工、运营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服务能力,覆盖生态环境设计、城市园林、乡村景观、生态景观、市政公用工程、智慧城市工程、城市及道路照明工程等业务。经20多年发展,经典项目享誉大江南北。水务水环境治理业务:岭南股份下属控股子公司——岭南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是岭南大生态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业务涵盖水利工程、城乡水务、水生态水环境,岭南水务集团拥有集研发、策划、设计、投资、施工、运营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服务优势。迄今,业务遍及全国,助力百余个城市及村镇实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文化旅游业务:岭南股份旗下拥有上海恒润数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域纵横文旅投资有限公司等优质文化创意公司。依托特色产业优势,岭南文旅聚焦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数字三项主要业务,为客户提供文旅业务一站式解决方案。恒润科技集团旗下恒润文化科技公司是文化科技产业的主力军。恒润科技集团以创意为抓手、以科技产品为载体,深度挖掘和提炼区域或地方文化内涵,并通过高科技设备实现文化内涵的沉浸式体验,为主题公园、旅游景区、科博场馆提供集创意设计、技术研发、项目实施、内容制作的主题文化科技项目全产业链服务。恒润科技集团旗下恒润文旅发展公司,整合资源与优势,聚焦主题乐园投资运营、文商农旅(民宿)投资运营、古镇活化业务,形成岭南股份特色产业模式,助力景区提质与文旅消费升级。恒润科技集团旗下恒润文化数字公司为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场内交易主体综合席位(二合一,授权方/卖方、文化数据经纪商);通过数字化转型,推进数据资产的确权与交易,参与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和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推动数字生态化发展,构筑全新业务体系,实现业务增量和企业的全面发展。(三)经营模式目前,岭南股份已明确城乡服务运营商的企业定位,与城乡共赢共成长;经营收益从单纯的工程项目收益,向“生态+水务+文旅”全产业链价值转变,增加整体收益能力。通过打造三大核心竞争力:即前端综合策划能力,中端的内容与产品植入能力(导入园林、市政、水务水环境、文化、旅游等产品),后端的综合运营服务能力,满足客户更广范围、更深层次的需求,提升自身综合实力和盈利能力。报告期内,公司利用自身健全的产业链及水利水电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国家风景园林工程设计甲级资质、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等工程承包资质优势,参与工程项目设计、采购、施工、运营全过程。其中:生态环境建设业务主要深耕生态环境领域,园林、市政、设计三大集团业务上深度协同,业务形式以EPC、PC模式为主。水务水环境治理业务表现为水利工程,水务投资、建设、运营“三位一体”,水环境治理协同三种模式,公司承接的少量PPP项目基本都在此业务板块,其他业务模式多为PC。文化旅游业务包含文化科技板块业务、创意展览营销业务和主题旅游业务,业务模式以EPC、PC为主。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