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节能风力发电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全称 中节能风力发电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简称 节能风电
企业英文名 CECEP Wind-Power Corporation
实际控制人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委员会 上市代码 601016.SH
注册资本 647421.5732 万元 上市日期 2014-09-29
大股东 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 48.24%
董秘 代芹 董秘电话 010-83052221
所属行业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会计师事务所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任一优、刘勇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天元律师事务所
注册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42号节能大厦A座12层
概念板块 电力行业北京板块低价股富时罗素MSCI中国沪股通上证380中证500融资融券机构重仓转债标的央企改革绿色电力抽水蓄能氢能源国企改革风能新能源
企业介绍
注册地 北京 成立日期 2006-01-06
组织形式 央企子公司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1100007109338846
法定代表人 董事长 姜利凯
电话 010-62248707 传真 010-62248700
企业官网 www.cecwpc.cn 企业邮箱 cecwpc@cecwpc.cn
办公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42号节能大厦A座11层、12层 邮编 100082
主营业务 风力发电的项目开发、建设及运营。
经营范围 许可经营项目:无。一般经营项目:风力发电项目的开发、投资管理、建设施工、运营维护、设备改造;相关业务咨询、技术开发;进出口业务。(市场主体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国家和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企业简介 中节能风力发电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节能风电,股票代码:601016)是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现代股份制公司。公司于2014年9月2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是国内资本市场以风电运营为主业的上市公司,是国内中证500、上证380指数成份股。公司前身中节能风力发电投资有限公司是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根据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号召,加快风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展和集团主业发展战略目标,投资成立的从事风力发电项目开发、投资管理、建设施工、运营维护的专业化公司。作为中国风电产业的示范者和引领者,公司先后成功中标并示范建设了国家第一个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启动项目——河北张北单晶河200兆瓦风电特许权项目,和第一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启动项目——甘肃玉门昌马200兆瓦风电特许权项目,在业内树立了较高的知名度和良好的品牌形象。公司拥有50余家全资、控股子公司及参股公司,投产、在建、拟建项目装机规模超过700万千瓦,成为河北张北坝上、甘肃河西走廊地区最大的风电开发商之一。公司着眼陆地海上、国内国外风电市场,实现在国内十四个省份战略布局,成功运营广东阳江海上项目和澳大利亚白石项目,使公司逐步发展成为国际性的专业化风电公司。进入新时代,公司将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理念,助力国家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瞄准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承载新的“风一样的中节能速度”,奋力谱写“碳达峰、碳中和”央企使命责任。
发展进程 公司的前身为中节能风力发电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1月6日,由中国节能投资公司和北京国投共同出资设立。经公司创立大会及国务院国资委《关于中节能风力发电股份有限公司(筹)国有股权管理有关问题的批复》(国资产权[2010]472号)批准,风电有限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10年6月30日取得国家工商总局核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100000000040090)。
商业规划 (一)公司面临的宏观环境根据《2023年度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显示,2023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首次超过火电装机,光伏发电、风电跃升为我国的第二、三大电源,成为电力装机的主体。可再生能源清洁替代进程持续推进,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超过三分之一。我国可再生能源项目建设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可再生能源继续保持高效利用水平,2023年全国风电平均利用率97.3%,光伏平均利用率98%。大型风光基地、水风光一体化、光伏治沙、“农业+光伏”和可再生能源制氢等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陆上风电、集中式光伏项目呈现大基地化趋势,预计2024年投产规模仍将保持较高水平。1、国内能源供需总体平衡,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推进上半年,我国能源消费持续增长,供应能力稳步提升,能源供需平衡。主要呈现以下四个特点:一是能源消费总体保持稳定增长。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2024年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约4.7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1%,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3.1个百分点。第一、二、三产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8.8%、6.9%、11.7%。工业是拉动用能增长的主力,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7%。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6,75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0%。煤炭、汽油、柴油消费量小幅增长,天然气、煤油消费量较快增长。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2024年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根据不同预测方法对全社会用电量预测结果,综合判断,预计2024年全年全社会用电量9.82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5%左右。二是能源供应整体充足,价格总体稳定。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同比增长5.2%,其中,规模以上电厂太阳能发电、水电、风电、火电、核电发电量同比分别增长27.1%、21.4%、6.9%、1.7%和0.1%。煤炭日均产量保持在1,200万吨以上,煤炭进口2.5亿吨,在去年高基数基础上同比增长12.5%。原油产量同比增长1.9%,原油进口约2.8亿吨,同比有所下降。天然气产量同比增长6.0%,在中俄东线管道天然气增加、国际液化天然气(LNG)现货价格下降等因素推动下,天然气进口约89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4.3%。三是迎峰度夏能源保供基础进一步夯实。加快支撑性调节性电源建设,统调电厂存煤达2亿吨以上,港口库存也处于历史高位,煤炭、煤电兜底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跨省跨区通道输电能力持续提升,电力互济能力持续增强,上半年,全国完成跨省输送电量8,80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0%。新型储能装机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进一步规范新型储能并网接入,电力调节能力不断提升。加强电力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确保电力安全稳定供应。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2024年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综合考虑需求增长、电源投产以及一次能源情况,预计今年迎峰度夏期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总体紧平衡,蒙西、江苏、浙江、安徽、河南、江西、四川、重庆、广东、云南等部分省级电网电力供需形势偏紧。四是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新进展。上半年,我国能源转型步伐加快,非化石能源发展保持强劲势头,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总装机容量比重达到55.7%,比上年同期提高4.5个百分点。水电出力在去年低基数基础上加快恢复,6月份发电量同比增长44.5%。积极推进绿证核发全覆盖,扩大绿证应用,加强绿证与碳市场有效衔接,推动国际互认。积极推动氢能在交通、工业等领域的多元化应用。2、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可再生能源发展取得新成效2024年上半年,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不断实现新突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增装机1.34亿千瓦,同比增长24%,占全国新增电力装机的88%。其中,水电新增499万千瓦,风电新增2,584万千瓦,太阳能发电新增1.02亿6/46千瓦,生物质发电新增116万千瓦。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16.53亿千瓦,同比增长25%,约占我国发电总装机的53.8%,其中,水电装机4.27亿千瓦,风电装机4.67亿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7.14亿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4,530万千瓦。风电光伏发电合计装机11.8亿千瓦,首次超过煤电装机规模11.7亿千瓦,同比增长37.2%,占总装机容量比重为38.4%,比上年同期提高6.5个百分点。2024年上半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稳步迈上新台阶。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1.56万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2%,约占全部发电量的35.1%;其中,风电太阳能发电量合计达9,007亿千瓦时,约占全部发电量的20%,同比增长23.5%,超过了同期第三产业用电量(8,525亿千瓦时)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6,757亿千瓦时)。(1)水电建设和运行情况。2024年上半年,全国新增水电并网容量499万千瓦,其中常规水电219万千瓦,抽水蓄能280万千瓦。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水电累计装机容量达4.27亿千瓦,其中常规水电3.73亿千瓦,抽水蓄能5439万千瓦。2024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水电发电量5,526亿千瓦时,全国水电平均利用小时数为1,477小时。(2)风电建设和运行情况。2024年上半年,全国风电新增并网容量2,584万千瓦,同比增长12%,其中陆上风电2,501万千瓦,海上风电83万千瓦。全国风电发电量5,08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全国风电平均利用率96.1%。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风电累计并网容量达到4.67亿千瓦,同比增长20%,其中陆上风电4.29亿千瓦,海上风电3,817万千瓦。(3)光伏发电建设和运行情况。2024年上半年,全国光伏新增并网1.02亿千瓦,同比增长31%,其中集中式光伏4,960万千瓦,分布式光伏5,288万千瓦。全国光伏发电量3,9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7%,全国光伏发电利用率97%。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7.13亿千瓦,同比增长52%,其中集中式光伏4.03亿千瓦,分布式光伏3.1亿千瓦。(4)生物质发电建设和运行情况。2024年上半年,全国生物质发电新增装机116万千瓦,累计装机达4530万千瓦,同比增长5.7%。生物质发电量103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7%。3、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新型储能调节作用不断增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指出,要“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新型储能是支撑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技术,同时带动产业链上下游进一步拓展,促进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投资就业,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之一。国家能源局高度重视新型储能发展工作,持续引导新型储能健康有序发展,推动新型储能发挥功效。(1)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稳步增长,已投运装机超4,400万千瓦截至2024年上半年,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4,444万千瓦/9,906万千瓦时,较2023年底增长超过40%。从地区分布看,西北、华北地区已投运新型储能装机占全国超过50%,其中,西北地区27.3%,华北地区27.2%,华中地区15.3%,南方地区15.2%,华东地区14.6%,东北地区0.4%。从技术路线看,多个压缩空气储能、液流电池储能、钠离子电池储能项目投产,构网型储能探索运用,推动技术多元化发展。截至2024年上半年,已投运锂离子电池储能占比97.0%,压缩空气储能占比1.1%,铅炭(酸)电池储能占比0.8%,液流电池储能占比0.4%,其他技术路线占比0.7%。从应用场景看,独立储能、共享储能装机占比45.3%,新能源配建储能装机占比42.8%,其他应用场景占比11.9%。(2)新型储能调度运用不断增强,调节作用逐步显现2024年4月,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促进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用的通知》(国能发科技规〔2024〕26号),规范新型储能并网接入,促进新型储能高效调度运用。2024年以来,新型储能调度运用水平持续提高,新型储能调节作用不断增强。根据电网企业统计数据,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2024年上半年新型储能等效利用小时数达390小时、等效充放电次数约93次,较2023年上半年分别提高约100%、86%。在市场运行较为成熟的山东、甘肃等地区,新型储能调用水平进一步提升。南方电网公司经营区2024年上半年新型储能等效利用小时数达560小时,已接近2023年全年调用水平。通过国家能源局调研发现,随着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的增加,新型储能促进新能源开发消纳和提高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水平的作用逐步增强,有效服务能源安全保障。例如山东省截至6月底,已投运新型储能装机规模521万千瓦,有力促进了本省新能源消纳;江苏省截至7月15日,建成投运新型储能装机规模540万千瓦,为2024年迎峰度夏提供了重要保障。4、绿证应用场景不断扩展,绿证交易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一是绿证核发数量快速增长。2024年上半年,国家能源局核发绿证4.86亿个,同比增长13倍。其中风力发电1.97亿个,常规水电1.02亿个,太阳能发电1.33亿个,生物质发电5,435万个,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1.65万个。核发补贴项目绿证1.29亿个,核发无补贴项目绿证3.57亿个。自2017年实施绿证制度以来,累计核发绿证约7.07亿个,其中风力发电3.15亿个、常规水电1.02亿个、太阳能发电2.29亿个、生物质发电6,068万个、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2万个。二是绿证交易市场更加活跃。2024年上半年,全国参与绿证市场交易的买方企业和个人主体3.9万个,同比增长4倍,交易绿证1.6亿个(其中随绿电交易绿证7,737万个),同比增长6倍,其中风力发电9,539万个,太阳能发电6,413万个,生物质发电18.5万个,市场活力有效激发。三是绿证核发质效显著提升。国家能源局充分利用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完成国家绿证核发交易系统核心功能开发,于2024年6月30日上线运行,通过建立一个账户、汇集两类数据、贯通三个环节,切实提升绿证核发质效。四是企业参与绿证、绿电交易的热情高涨。2024年上半年,参与绿证市场交易的买方企业和个人主体3.9万个,同比增长4倍,交易绿证1.6亿个,同比增长6倍。购买绿证数量排名靠前的买方企业集中在电力、热力、燃气、制造业等行业,售出绿证数量排名靠前的卖方企业主要分布在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四川省、黑龙江省、山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等省份。5、能源高质量发展继续保持良好势头,能源投资保持较快增长一是全国能源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态势。上半年,随着“十四五”102项重大工程逐步落地,全国能源重点项目投资保持较快增长,能源新业态投资持续扩大,能源新兴产业投资对调整优化能源供给结构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发挥。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完成投资同比分别增长26.8%、20.8%、10.7%。二是非化石能源发电投资增势良好。太阳能发电、陆上风电投资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上半年完成投资额约4,300亿元。分布式光伏保持快速发展,上半年投资同比增长76.2%,江苏、浙江、安徽、云南、广东新建项目投资加快释放。在建核电项目投资平稳释放,新开工项目逐步形成有效投资。抽水蓄能投资增势加快,上半年投资增速较去年同期增加30.4个百分点。三是能源安全保障投资持续扩大。电源、电网投资保持较快增长,一批支撑性调节性电源和电网重点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内蒙古、浙江、安徽、江西一批迎峰度夏电力保供重点电源项目陆续投运,东中部负荷中心地区一批今年迎峰度夏电力保供重点电网工程建成投产。大庆、胜利、长庆、西南等陆上主力油气田勘探开发投资稳步释放,海上大型油气田开发持续形成有效投资。四是能源新业态投资加快释放。上半年能源新业态重点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3.9%。新型储能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江苏、广东、广西、山西一批新建独立储能项目加快落地。充换电基础设施和氢能投资继续快速增长,江苏、广东、河南、江西、四川、贵州加大公共充电桩布局力度,内蒙古在建绿氢制备项目投资加快释放,河南一批加氢设施项目持续形成实物工作量。(二)影响公司经营的主要因素分析1、弃风限电对公司经营的影响造成“弃风限电”的主要原因:一是电力行业产能过剩。近年来,全国用电需求平均增长放缓,而全国电力装机规模仍在较快增长,电力供给能力增长速度快于电力需求增长速度,风电的整体发电能力受到限制;二是现有电力运行管理机制不适应大规模风电并网的需要。我国大量煤电机组发电计划和开机方式的核定不科学,辅助服务激励政策不到位,省间联络线计划制定和考核机制不合理,跨省区补偿调节能力不能充分发挥,需求侧响应能力受到刚性电价政策的制约,多种因素导致系统消纳风电等新能源的能力未有效挖掘,局部地区风电消纳受限问题突出。根据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发布的2023年全国新能源并网消纳情况,2023年全国风电利用率为97.3%,弃风最严重的地区为蒙西,1-12月份风电利用率仅有93.2%;其次为河北、青海、1-12月份风电利用率均低于95%。根据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发布2024年6月全国新能源并网消纳情况,2024年1-6月全国风电利用率为96.1%,弃风最严重的地区为吉林,1-6月风电利用率仅92.1%,其次为蒙东、青海、河北、辽宁、甘肃、蒙西、新疆、黑龙江,1-6月风电利用率均低于95%。2022年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受到“弃风限电”影响所间接损失的发电量情况如下:单位:万千瓦时2022年至2024年6月,公司因“弃风限电”所损失的潜在发电量分别为107,480万千瓦时、120,897万千瓦时、68,653万千瓦时,分别占当期全部可发电量(即境内实际发电量与“弃风限电”损失电量之和)的8.26%、9.00%、10.03%。“弃风限电”是影响公司经营业绩最主要的因素,多集中发生在公司新疆区域、甘肃区域、河北区域、内蒙区域、青海区域的风电场,这些区域风能资源丰富,全区域性的风电场建设速度快、规模大,但用电负荷中心又不在这些地区,向国内用电负荷集中区输送电能的输变电通道建设速度及规模跟不上风电等绿色能源的建设速度及规模,导致“弃风限电”现象的产生。随着公司战略布局的调整,公司在非限电区域及限电较少区域的风电场陆续投产,这一状况会得到逐步的改善。同时,这些限电区域由于绿色电力输送通道的加快建设和公司参与当地的多边交易销售电量的提高,也极大地改善了“弃风限电”较为严重的局面。2、利率变化对公司经营的影响风力发电是资本密集型行业,财务杠杆比率较高,利息变动对项目利润影响较大。以一个10万千瓦的风电场为例,假定总投资8亿元,银行贷款占总投资额的80%,则贷款市场报价每降低1个百分点,财务费用每年可减少640万元。自2014年以来,5年期以上中长期贷款利率从2014年11月的基准利率6.15%一直降至2024年6月30日的LPR利率3.95%,有利于风电运营商财务成本的降低。(三)公司采取的应对措施1、实施战略布局调整,不断加大限电较少地区的开发力度报告期内,公司,在山东、陕西、四川、广东、广西等限电较少区域已有运营项目111.116万千瓦,并以此为基础对我国中东部和南部地区继续挖掘新的后续项目,争取获得更大市场份额。2、积极推进海外项目,继续加大海外项目开发公司澳大利亚白石17.5万千瓦项目已全部建成投产运营,拟规划二期项目装机容量约24.2万千瓦。公司在继续开拓澳大利亚市场的同时,也利用澳洲项目并购及建设运营的经验,加强对欧洲及“一带一路”沿线等国家风电市场的跟踪研究及项目前期论证,不断推进海外市场的战略布局,继续扩大公司的海外市场份额。3、采取多种措施,最大化实现经营效益一是全面开展预防性维护。公司对风电场日常运行实施无缝隙监控,及时开展预防性维护,降低设备重大事故风险,减少故障停机时间。二是持续提升风机运行可靠性。公司对部分风电场风机可利用率偏低原因开展分析,针对分析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或技改,促进风机运行可靠性和发电效率的提升。三是积极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科学利用辅助交易工具,提高公司参与电力交易的能力水平。四是通过科技创新,做好风电研究院能力建设,聚焦主业做研发,以研发促进风电场运维水平的提升。4、优化融资手段,提高资本运作能力2020年,公司以每股2.49元的价格非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股票(A股)83,111.20万股,募集资金净额205,584.73万元。增加股本83,111.20万元,增加资本公积122,473.53万元。2021年,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核准中节能风力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批复》(证监许可〔2021〕1770号)的核准,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3,000,000,000.00元的可转换公司债券,期限6年。本次发行募集资金公司实际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总额为3,000,000,000.00元,发行数量为30,000,000.00张,每张面值100.00元,扣除不含增值税进项税额的发行费用人民币3,485,849.04元后,募集资金净额共计人民币2,996,514,150.96元。经上海证券交易所自律监管决定书〔2021〕309号文同意,公司300,000.00万元可转换公司债券于2021年7月22日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债券简称“节能转债”,债券代码“113051”。2022年,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同意中节能风力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绿色公司债券注册的批复》(证监许可〔2022〕1970号),同意本公司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面值不超过20亿元(含20亿元)的碳中和绿色公司债券,第一期发行规模不超过5亿元(含5亿元)。2022年9月成功发行碳中和绿色公司债券(第一期)5亿元,票面利率为2.65%。2023年3月,成功发行碳中和绿色科技创新公司债券(第一期)15亿元,票面利率为3.18%。2022年,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核准中节能风力发电股份有限公司配股的批复》(证监许可[2022]1821号)核准,公司通过配股发行1,462,523,613股人民币普通股(A股),配股价格为2.28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3,334,553,837.64元,扣除公司自行支付的中介机构费和其他发行费用人民币8,078,978.26元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3,326,474,859.38元。本次配股发行的股份于2022年12月13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流通。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主要股东
序号 股东名称 持股数(股) 持股比例(%)
1 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3123284215 48.24
2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 151957312 2.35
3 国开金融有限责任公司 102410552 1.58
4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7016357 1.19
5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证5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 28383495 0.44
6 刘亚兴 13393646 0.21
7 姚进 11582130 0.18
8 许婧 10790000 0.17
9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发中证全指电力公用事业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 10030560 0.15
10 黄燕玲 9100000 0.14
企业发展进程
更多 北京 的企业
企业全称 企业简称 上市代码.板块 所属行业 企业类型 上市日期
国科天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国科天成 301571.SZ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地方国有企业 2024-08-21
北京探创资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探创科技 874441.NQ 专业技术服务业 地方国有企业 2024-05-10
北京泰迪未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泰来科技 874358.NQ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 中小微民企 2024-03-28
中煤(北京)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中煤环保 874401.NQ 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 中小微民企 2024-02-06
北京德美高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德美高科 874388.NQ 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中小微民企 2024-02-06
北京昊普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昊普康 874365.NQ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中小微民企 2024-02-02
北自所(北京)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北自科技 603082.SH 通用设备制造业 央企子公司 2024-01-30
北京云星宇交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云星宇 873806.BJ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地方国有企业 2024-01-11
慧影医疗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慧影医疗 874245.NQ 专用设备制造业 中小微民企 2024-01-08
北京中科仙络智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科仙络 874366.NQ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中小微民企 2023-12-29
查看更多 北京 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