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北京
  • 成立日期: 1998-06-03
  • 组织形式: 央企子公司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110000633774479A
  • 法定代表人: 陈彦彬
  • 董事长: 陈彦彬
  • 电话: 010-52269500,010-52269501
  • 传真: 010-52269720-9718
  • 企业官网: www.easpring.com.cn
  • 企业邮箱: securities@easpring.com
  • 办公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总部基地18区21号
  • 邮编: 100160
  • 主营业务: 锂电材料业务,智能装备业务
  • 经营范围: 生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电子粉体材料和新型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及其他新材料;研究开发、销售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电子粉体材料和新型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及其他新材料、计算机、软件及辅助设备;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推广服务;租赁模切机械设备;组装计算机软、硬件及自动化产品机;货物进出口(涉及配额许可证、国营贸易、专项规定管理的商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 企业简介: 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当升科技”,股票代码:300073)成立于1998年,是中央企业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的集自主创新、成果转化、产业运营于一体的锂离子电池材料行业领军企业,是国内首家以锂电材料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被誉为行业技术引领者。当升科技拥有锂电正极材料行业首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以及“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等创新平台,构建了专注于高比能电池关键材料前沿研究的新能源材料研究院、致力于成果转化与产品化开发的锂电新材料研究院、聚焦于工艺装备与智能制造技术开发的锂电材料工程技术研究院,形成了覆盖全业务领域、全流程、垂直一体化的技术创新体系。公司科研技术人员占员工总数1/4,拥有一支由国家百千万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首都科技领军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等高层次技术人才领衔的具有行业影响力的科研团队。当升科技产品主要包括高能量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广泛应用于动力电池、储能电池、高端数码电池等三大领域。公司开发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元材料、磷酸(锰)铁锂、钴酸锂、富锂锰基、固态锂电、钠电等六大产品系列,综合技术性能处于全球领先水平,产品大批量供应中、日、韩、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锂电巨头及新能源车企,海外高端动力电池材料市场占有率持续领先。公司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方向,加快绿色新技术应用,率先自主设计并建成锂电正极材料行业智慧示范工厂。当升科技申请专利近600项,授权专利250余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80余项;牵头制定《钴酸锂》《镍钴锰酸锂》《磷酸铁锂》《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等国家及行业标准53项。在高性能锂电正极材料领域,公司承担完成国家及省部级研究课题45项,获中国专利优秀奖、北京市发明专利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等科技奖30余项,“高温型镍钴锰酸锂多元材料”“高能量密度长寿命电动汽车动力锂电池用高镍多元正极材料”“高能量密度长寿命储能电池用多元正极材料”等13款产品被评为国家重点新产品。当升科技被评为“创建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科改示范企业”“国有重点企业管理标杆企业”“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示范企业”。公司连续三年荣获“中国创业板最具成长性上市公司十强”和“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价值五十强”,被纳入创业板指数、创业板50指数、深证成指、富时罗素指数、MSCI指数等国内外著名指数标的。
  • 发展进程: 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前身是北京北矿电子材料发展中心,2001年12月25日经改制,由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以下简称“矿冶总院”)和白厚善等29位自然人共同出资设立北京当升材料科技有限公司。2010年4月27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挂牌交易。
  • 商业规划: 1、公司所处行业情况随着全球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共识加深,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支持,成为推动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中坚力量。锂电池正极材料是锂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决定性因素,对电池的能量密度及安全性能起主导作用,已成为新能源汽车和储能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能源和交通全面低碳化的趋势下,锂电池正极材料技术升级,实现智能化、规模化的生产和应用,对于减少全球碳排放具有关键作用。2024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整体保持高增速,但同比增速有所放缓。据CleanTechnica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1-6月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为717万辆,同比增长23%,渗透率提高至18%。中国市场是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的“火车头”,2024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全球新能源产业链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根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24年1-6月中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分别为492.9万辆和494.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0.1%和32%,市场占有率达35.2%。从动力类型看,2024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加速替代燃油车,6月当月市占率超过40%。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全球动力电池产量和装机量不断增长。根据SNEResearch数据显示,2024年1-6月全球电动汽车电池装车量约为364.6GWh,同比增长22.3%。其中,中国厂商市场份额依旧保持领先,根据GGII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中国锂电池出货量459GWh,同比增长21%。从细分领域来看,2024年上半年中国动力、储能、数码类锂电池出货分别约320GWh、116GWh、23GWh。根据GGII预计,2024年中国锂电池出货量有望超过1,050GWh,下半年为动力及储能市场需求旺季,其中储能锂电池主要增量在于电力储能,同时,数码锂电池中3C数码锂电池受终端复苏影响,出货预计持续上升,而电动工具锂电池需求预计将回落。根据鑫椤资讯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全球多元材料产量为47.9万吨,同比增长1.9%;国内多元材料产量达到30.6万吨,同比增长15.4%。2024年上半年国内磷酸铁锂产量98.9万吨,同比增长43.7%,磷酸铁锂目前面临着产能利用率不高、竞争加剧等问题,但整体仍处于高速发展过程中。2024年上半年国内钴酸锂的产量为4.2万吨,同比增长33.4%。近年来,中国新能源产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然而,伴随着行业的迅猛扩张,企业间竞争日趋激烈。众多企业正面临利润空间收窄、经营压力加大等挑战,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的潜在需求,也将为中国新能源企业提供新的发展机遇。2、公司主要产品和业务(1)锂电材料业务公司作为全球锂电正极材料龙头企业,主要研发、生产与销售多元材料、磷酸(锰)铁锂、钴酸锂等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和多元前驱体等材料,产品广泛应用于车用动力电池、储能电池、高端数码电池等领域,目前业务范围遍布中国、日本、韩国、欧洲、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已发展成为锂电正极材料领域集自主创新、成果转化、产业运营于一体的最具影响力的企业之一。公司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了多层次新品研发体系,持续引领行业技术进步,先后开发出多款技术领先、性能优异的多元材料产品,形成了包括高镍系列、单晶系列和高电压系列在内的全系列多元材料产品,深度融入全球锂电巨头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助力客户打造国际领先竞争力。同时,公司针对电动车和高端储能市场开发出多款高能量、高安全、长寿命的磷酸(锰)铁锂材料,成功导入国内一流动力及储能电池客户,并实现大批量销售,随着攀枝花新材料产业基地的建成将进一步提升量产产能。高容量钴酸锂产品在数码消费类电子产品市场中批量应用,高倍率钴酸锂产品在电子烟、无人机、航模等领域的应用空间逐步扩大。此外,公司积极抢占下一代电池材料市场,多维度超前布局前瞻性战略新品,自主研发超高镍多元、无钴、固态锂电、钠电、新型富锂锰基等多款先进正极材料,持续加快先进电池材料技术迭代及成果转化,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未来,公司将继续立足于锂离子电池材料行业,加快技术创新,推进全球布局,促进产业链整合,持续做强、做大锂电材料业务,筑牢公司在锂电正极材料领域的行业地位与领先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2)智能装备业务随着国内传统制造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方向发展,智能制造行业已成为新型工业化的关键支撑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驱动力量,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关键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家战略高度聚焦智能制造行业,为支持鼓励智能制造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70%以上规模的制造业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建成500个以上引领行业发展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目前,中国智能制造产业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未来市场空间广阔。公司全资子公司中鼎高科自创立以来,始终专注于高端智能装备及其核心控制和功能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首批研发及生产圆刀模切设备的企业。核心产品圆刀模切机、品检机能够自动、高效地实现对多种复合材料的模切、排废、贴合及缺陷检测,广泛应用于消费类电子、医疗、卫生、食品包装、柔性电路板等领域。同时,中鼎高科积极开拓新业务及新领域,聚焦锂电材料生产制造用自动化装备的创新性开发。目前已完成锂电正极材料烧结用匣钵自动检测与替换设备、匣钵自动清扫与检测输送线、窑炉配套全自动外轨线等产品的研发与销售,与母公司业务形成了有效协同与互补。通过以上举措及长期高标准的市场化经营,中鼎高科已构建了从技术、质量、成本、服务到品牌的全方位竞争优势,未来发展前景广阔。3、公司主要经营模式(1)研发模式公司采取自主创新的研发模式,依托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平台,积极整合研发资源,全力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已拥有专注于高比能电池关键材料基础研究的新能源材料研究院、致力于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技术开发的锂电新材料研究院、聚焦于工艺装备与智能制造技术研究的锂电材料工程技术研究院,形成覆盖全业务领域、全流程、垂直一体化的技术创新体系。公司紧跟前沿市场和客户需求,预测行业未来科技发展及新兴研发趋势,以战略眼光提前规划和布局锂电关键材料研发项目,以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性能、优化生产工艺为目标,构建了标准、高效、持续的研发体系。公司以业务为牵引构建流程化组织,采用“研销联动,技术先行”策略,以产品开发支撑客户开发、促进市场推广应用,以技术成功带动商业效益最大化,并不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和行业标准制定力度,引领高性能电池关键材料行业的技术进步。同时,公司高度重视研发人才体系建设,持续加强高端研发人才引进与培养,组建了一支专业素质高、研发与实践经验丰富、创新能力强的核心研发团队,并积极加强与海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推动跨学科、跨领域的技术融合。中鼎高科根据宏观行业、公司战略规划、客户需求、技术发展方向等方面的分析,采用“行业痛点主动识别+客户需求迅速响应”双向驱动的工作方式,精准捕捉市场动向,推进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建立了精通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的专业人才队伍,持续提升研发团队技术实力。同时,中鼎高科在研发方向上实行点面结合的方式立体推进,持续优化核心产品性能,推动产品品质不断升级;扩展整合产品功能,通过管理系统串点成线,绘点成面,为客户构建相对整体的解决方案。组织实施“售前需求核定+研发过程评定+产品性能认定”的“三定”协同工作模式,整合销售、研发、生产、质量等部门综合优势,大力推进项目制管理模式。为激励研发人员持续创新,中鼎高科制定了以产品合格交付为判定依据的及时激励和以产品销量为依据的长期激励措施,充分释放研发团队积极性,持续提升研发“软实力”。(2)采购模式公司持续强化战略供应链建设,采取多元化、灵活化采购策略,建立了高效的原材料分析模型,定期系统地对钴、锂、镍、锰及磷酸铁等主要原材料价格走势和市场发展方向充分研判,通过计价模型反复测算、多轮谈判,确保了采购成本的最优化。公司强调产供销研“铁四角”深度协同,确保产品推广、销售预测、生产计划、原料匹配层层呼应、闭环管理,及时稳定地供应高品质低成本原料。公司建立了完善的供应商管理体系,要求对主要原材料至少匹配2-3家合格供应商,并每年对供应商的交付、品质、技术、产能等综合实力进行全面评估和分析,持续加强与信誉好、竞争力强的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保证关键原材料供应安全稳定、成本可控。此外,公司密切关注欧美国家针对供应链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着眼未来供应格局。公司持续推进全球供应链建设,在上游资源层精准介入,通过投资参股、技术协作、签订采购长单等方式与战略供应商紧密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资源,以技术置换成本,突破资源瓶颈,打造战略供应优势,为应对可能出现的供应风险做好充分预案,实现产业链深度协同。中鼎高科建立了完善的采购管理体系,秉持“以销定采”的采购策略,严格执行年度采购预算及月度采购计划,主要采购模式为直接采购和定制加工,标准常规零配件采取向供应商直接采购的方式,非标配件通过定制加工方式采购,核心部件运动控制器采用中鼎高科自主研发生产模式,能够保证原材料稳定供应。同时,中鼎高科制定了规范的供应商管理制度,从经营能力、技术能力、生产能力、交付能力、质量保证能力等方面对供应商进行综合评估,保证了与优质供应商的长期稳定合作,在降低采购风险的同时保证采购的质量和时效性,进一步降本增效。(3)生产模式公司主要采用“以销定产”的精细化生产模式,综合考虑客户需求及市场情况安排生产,积极运用数字化、智能化新技术,打造“极限制造、极简工艺、极致成本”,降本增效成果显著。公司制定了科学灵活的生产管理办法,在市场供求分析基础上,采用滚动生产管理计划,根据已有订单、意向订单、需求预测等系统策划配置产能,提前进行产能策划和预判风险点,统一下达生产目标。各分子公司根据目标制定排产计划,并结合原材料行情、生产能力和库存情况控制安全库存,保持均衡生产。公司拥有完善的质量管控体系,确保了产品从原材料到成品的每个环节都符合行业的高标准,并通过策划专题行动持续提高和拉齐各分子公司质量控制、成本管控水平。中鼎高科采取“订单拉动式生产”的精细化生产模式,结合需求预测、意向订单、实际订单、产能等综合情况,定期评估未来一定周期内的生产计划,实现了研发、采购、质量、库管、生产等部门的工作表单化、节点化。在整体交付计划的牵引下,根据设计方案建立物料清单,根据物料清单进行采购、来料检验、产品装配等流程。整机装配完毕后进行设备调试、磨合及功能检验。生产全流程严格遵循质量管控体系,确保产品质量符合预期标准。(4)销售模式公司采取直销的销售模式,针对锂电正极材料领域技术迭代迅速、原材料成本占比高和市场价格波动频繁的特点,围绕主流市场、优质客户、关键产品,采用“研销联动、技术先行,三位一体、全员营销”的独特营销模式。公司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驱动的原则,通过全员营销实现与客户高效协同,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公司积极推动研-销联动,销售团队与研发团队紧密协作,从满足市场需求转变为引领市场,在下一代电池材料市场上占据先机,实现战略新品快速导入;通过采-销联动,积极应对客户成本要求,预先制定原材料供应方案,提升产品成本竞争力,扩大在客户供应中的份额;注重投-销联动,推动资本合作加深业务合作,巩固与合作伙伴的关系;通过采-产-销联动,迅速响应客户交付需求,对原材料和成品进行精细化管理,降低行情波动带来的风险,最大化实现公司效益。公司针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特性,创新业务模式,拉通“材料-电池-车企”产业链绑定式合作,与下游车企保持紧密互动,在全球市场不断扩大领先优势。中鼎高科采用直销为主的销售模式,通过精准的市场定位,专注于为高端制造业和自动化领域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中鼎高科灵活运用多元化的营销策略,紧跟传统行业发展趋势和新兴市场需求,根据客户地域分布,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销售和售后办事处,设置行业销售代表对本区域内客户进行开发和维护。同时,中鼎高科积极实行“阵地战”+“游击战”的立体进攻布局,构建了线上线下复合销售渠道,通过国内、国际多平台宣传推广、定向展会推广等多种推广方式,主动与客户建立紧密的业务和技术联系,为客户提供多元化配置、定制化设计和一体化服务。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主要股东
序号 股东名称 持股数(股) 持股比例
1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24,761,807 30.95%
2 深圳市创新资本投资有限公司 11,730,000 14.66%
3 深圳市同创伟业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5,400,000 6.75%
4 白厚善 5,054,507 6.32%
5 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4,470,000 5.59%
6 韩国AMTech株式会社 2,420,168 3.03%
7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转持三户 2,000,000 2.50%
8 王晓明 603,526 0.75%
9 陈彦彬 521,788 0.65%
10 刘颖 519,597 0.65%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