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顺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顺丰控股
- 企业英文名: S.F. Holding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王卫
- 上市代码: 002352.SZ
- 注册资本: 498764.6658 万元
- 上市日期: 2010-02-05
- 大股东: 深圳明德控股发展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51.38%
- 董秘: 甘玲
- 董秘电话: 0755-36395338
- 所属行业: 邮政业
- 会计师事务所: 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林崇云、刘宇峰
- 律师事务所: 史密夫斐尔律师事务所,上海澄明则正律师事务所,国浩律师(北京)事务所
- 注册地址: 深圳市宝安区航城街道草围社区深圳机场航站四路1111号顺丰华南转运中心综合楼三层
- 概念板块: 物流行业 广东板块 标准普尔 富时罗素 深证100R MSCI中国 深股通 融资融券 深成500 HS300_ AH股 低空经济 跨境电商 REITs概念 冷链物流 军民融合 快递概念 车联网(车路云) 区块链 人工智能 无人机 大数据 云计算 深圳特区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广东
- 成立日期: 2003-05-22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40500150660397M
- 法定代表人: 王卫
- 董事长: 王卫
- 电话: 0755-36395338
- 传真: 0755-36646688
- 企业官网: www.sf-express.com
- 企业邮箱: sfir@sf-express.com
- 办公地址: 中国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南一路深投控创智天地大厦B座
- 邮编: 518057
- 主营业务: 快递物流综合服务
- 经营范围: 投资兴办实业(具体项目另行申报);市场营销策划、投资咨询及其它信息咨询(不含人才中介服务、证券及限制项目);供应链管理;资产管理、资本管理、投资管理(不得从事信托、金融资产管理、证券资产管理等业务);道路普通货物运输;汽车租赁;总部管理。
- 企业简介: 顺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2352.SZ,6936.HK)于1993年成立于广东顺德,总部位于中国深圳。经过多年发展,顺丰已成为中国及亚洲最大、全球第四大综合物流服务提供商。顺丰围绕物流生态圈,持续完善服务能力与产品体系,业务拓展至时效快递、经济快递、快运、冷运及医药、同城即时配送、国际快递、国际货运及代理、供应链等物流板块,能够为客户提供国内及国际端到端一站式供应链服务;同时,依托领先的科技研发能力,顺丰致力于构建数字化供应链生态,成为全球智慧供应链的领导者。
- 商业规划: 加速渗透各大行业客户及其供应链各个环节2024年公司制定以“加速行业化转型”为目标的业务策略,加快从传统的“卖产品”模式向“卖解决方案”转型,致力于为各行业龙头客户、腰部客户及广大中小客户提供该行业定制化综合物流解决方案和标准化组合套餐服务。通过深入研究各行业发展趋势,锁定物流场景商机,提升核心场景解决方案与标准化套餐能力,公司突破与拓展更多行业客户的供应链上下游环节,实现业务规模化增长。得益于公司围绕客户供应链环节的持续渗透,2024年公司在电商与流通行业、通信高科技行业、汽车行业、工业制造行业的物流收入同比增长达20%及以上。在电商与流通行业,公司积极拓展与国内新兴电商平台的多元业务场景与模式的合作;并通过强化国际空运、国际快递及海外仓能力,公司深入大型跨境电商平台海外业务场景,并新增开拓更多自建海外独立站的客户,获取业务增量;此外,凭借强大的物流网络和专业的冷链能力,公司快速切入蓬勃发展的平台线上商超业务及大型商超品牌O2O全场景服务,持续稳固在电商与流通行业的服务份额。在通信高科技行业,公司在消费电子、通信设备、运营商等细分领域的流通供应链环节保持领先优势,同时通过构建B2B大件运输与跨境物流能力,服务进一步延伸至生产供应链环节。其中,在高端设备进口场景公司构建了端到端服务能力,与多家全球TOP高端设备制造商达成合作,并成功完成进口项目合作,涵盖设备的海外提货、出口清关、进口清关及配送全流程。在汽车行业,公司拓展供应链新场景,凭借全场景服务能力深化与标杆品牌的合作,带动上下游物流业务高速增长。其中,在汽车后市场,公司推出的零部件仓配一体化服务已成功推广至多家汽车品牌。此外,公司在乘用车TOP20品牌中的合作率达70%,并与其中11家客户达成了入厂、厂内、成品及售后环节的供应链全场景合作。在工业制造行业,公司通过构建高性价比的工业大件运输网络,并整合内部供应链服务能力,实现了在工业原材料、工业设备、轻工制造、能源、化工等细分领域新的业务突破,各细分领域重点客户群合作渗透率提升,业务获得较快增长,成功抢占更多物流服务份额。同时,公司针对8大主行业打造与优化了数十套标准化组合套餐,以快速拓展各行业客户物流场景,其中在高端装备备件仓配、消费电子原材料跨境和仓店调拨、美妆仓配、家具送装、新能源电池及材料物流等场景的标准化组合套餐服务得到快速推广,套餐销售带来的收入快速增长,交付效率大幅提升。从客户确定合作到实施落地平均耗时缩短20天,提高了公司销售效率与行业客户商机转化率,助力公司加速行业化转型。时效快递业务2024年,公司时效快递业务实现不含税营业收入1,222.1亿元,同比增长5.8%,业务量同比增长11.8%。时效件业务量结构从商务件稳步向大消费及工业制造领域渗透,消费及工业制造相关的品类寄递成为时效快递主要增长驱动力。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凭借鄂州货运枢纽和全货机资源优势,以及空网与陆网衔接优化,顺丰特快产品的履约时效持续提速,稳固产品核心竞争力。同时,公司聚焦重点城市线路,优化运输模式,对中短距离转运“去中心化”,顺丰标快产品的次晨达能力持续提升。此外,公司灵活利用剩余产能,并重点布局3-5线城市,提升下沉市场网络密度,助力做大业务规模。加快拓展航空大件市场:公司的高时效服务从“小件快递”向“大件物流”领域延伸,为客户提供跨省最快7小时达的大件空运服务。在能力方面,公司结合丰富的专机和散航资源进行灵活配载,并设立了24个专属的智能化中转场,收派端可实现客户和机场间直收或直派的城市增加至164个,航空大件次日时效达成率同比提升7.3个百分点。在业务拓展方面,公司深耕场景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配套专人专车、夜间收派等增值服务,针对紧急需求从响应到货物送达生产线24小时内高效完成;同时可为超大超重、带磁带电类货物量身定制空运方案。2024年公司航空大件业务货量增长超过20%。夯实大同城高效履约能力:公司在城市内和经济圈跨市间平均4-6小时送达的大同城半日达服务已拓展至291个城市。同时,公司已在104个场地打造“上仓下中转”模式,通过仓储作业与中转班次无缝衔接,并依托高频的分拣及发车班次完成快速散货,实现同城4-6小时、省内及经济圈的当日或次晨送达,助力广大商家的订单高效履约。此外,公司发挥技术与运营实力,并整合外部资源,逐步切入城市货运市场,在量贩零食、茶饮、商超的城市店配场景中获得新突破,逐步构建一张高效的城配网络,做大同城物流业务规模。稳固电商退货市场份额:依托高时效的上门揽收与端到端配送能力,公司持续稳固与各主要电商平台的退货业务合作;同时在顺丰APP和小程序上线“网购退货”专区,满足消费者自主退货需求。公司电商退货业务量实现较快增长,业务份额保持领先。鄂州货运枢纽筑高护城河:公司凭借鄂州货运枢纽触达全国、链接全球的优势,为客户提供仓储+转运一体化服务,最快“晚发晨到”的极致时效,助力客户打造高效供应链。截至2024年底公司在鄂州货运枢纽累计开通国内航线55条,国际航线15条;配套的仓储场地已有众多行业客户入驻,囊括3C高科技、快消、医药、汽车、工程机械等高端产业。此外,公司积极推动鄂州货运枢纽周边空港城招商事宜,主导引入数十亿投资项目,丰富枢纽的供应链生态,未来将带来更多航空货运业务新增量。经济快递业务2024年,公司经济快递业务实现不含税营业收入272.5亿元,同比增长8.8%。公司坚持业务高质量发展,于2023年6月份完成对加盟模式的丰网速运出售交割;若不含丰网业务,2024年经济快递收入同比增长11.8%,业务量同比增长17.5%。做大经济快递业务规模:公司围绕电商市场主打的时效稳定、高品质门到门服务的经济快递产品保持稳健增长。同时,依托于数智化能力提升,通过精准匹配资源和变革运营模式,公司针对不同公斤段托寄物的细分市场采用适配的经营策略,进一步拓展经济型快递市场。仓配一体化覆盖更多行业场景:公司依托全国性仓网布局、仓配一体标准化产品及解决方案、专业运营团队及全流程系统部署能力,为客户提供高性价比的仓配一体化服务。与同行相比,顺丰自研的仓储系统及配套一体化服务更具灵活性。在生产与生活各行业领域的B2B2C场景,以及线上线下一盘货的全局最优部署方面,公司已积累丰富的标杆案例与成熟经验,能够针对行业特性及多样化需求,为各行业客户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2024年公司为SKA、KA、SME客群提供的仓配一体化服务收入同比增长超过20%。依托独立第三方的独特优势,公司进一步深化与电商平台合作,2024年成功承接多个线上商超业务的仓配一体化项目;通过采用集运模式及配套的库内操作,公司新增拓展了电商平台的偏远地区及跨境头程集货等业务场景。同时,公司紧密把握消费热点趋势,针对高价值商品的直播销售场景,联合电商平台及商家,创新性地在库内直接打造质检中心,商品在库内完成质检即发货,确保商品品质并提高履约效率。此外,公司在多个细分领域的仓配一体化业务取得突破,包括工业制造的入厂物流、量贩式零食连锁门店的仓配补货、中药茶饮的线上销售B2C履约等,持续把握市场新机遇,带来更多业务新增量。快运业务2024年,公司快运业务实现不含税营业收入376.4亿元,同比增长13.8%,货量规模同比增长超过20%。在国内产业升级及“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下,通信设备、工业制造、新能源汽车及配件、家居家电等行业及居民消费需求增加。同时,客户对快运服务在快速精准的时效、稳定可靠的服务质量、严格的成本控制方面都提出更高要求。顺丰快运坚持以客为先的经营理念,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直营网络的单日零担货量峰值超过6.9万吨,加盟网络的单日零担货量峰值超过3.2万吨,业务规模继续保持行业领先。构筑中高端陆运大包裹配送市场的竞争壁垒:公司建立快且准的产品时效分层保障体系,对超过400条核心流向线路时效提速,优化末端收派能力,将单件包裹收寄标准重量放宽至1吨;并构建差异化包装与送装能力,在家电家居、汽车等多个细分行业场景沉淀专业物流解决方案。同时聚焦核心业务产区,采用专线直发、客户自送中转场、与顺心捷达网络融通、装运一体等模式优化运营,增效降本,稳固公司市场份额。打造适配工业生产领域的优质物流零担网络:公司持续优化运营模式与资源配置,构建更加适配生产行业零担发运、少中转及低成本要求的优质物流零担网络,快速拓展工业大件市场。通过优化网络结构并新增超过300条直发线路,提升时效并降低成本。公司还配备数百名专属销售团队,为客户提供“保姆式”服务,构建差异化服务的核心竞争力。此外,公司通过整合多元化资源,加强与外部专线供应商合作,大小件收派员协同作业,增投超过3,400台大型车辆等,从而增强精益化物流服务能力。2024年顺丰快运深耕超过2万个工业区,覆盖超过300个城市,100kg以上的工业大件货量同比增长超过30%。加盟网络加速拓展下沉市场:2024年顺心捷达加盟网络加速拓展下沉市场,网点总数突破20,000个,乡镇派送覆盖率达85.3%,货量市占率稳居加盟型快运市场前三。同时,顺心捷达推出小票顺心达、大票零担产品等,以高性价比的网络底盘满足下沉市场客户需求。骨干网络方面,持续优化减少集散节点和拉直线路,平均时效缩短6.5小时,并结合线路结构和运力招采优化,促进运营单公斤成本下降。通过投入分拣设备、无人叉车等科技工具,提升运营效率和客户满意度。顺心捷达与直营网络协同互补,稳步扩大货量规模,持续改善经营效益,以高效优质服务助力盟商和客户实现共赢。冷运及医药业务2024年,公司冷运及医药业务实现不含税营业收入98.1亿元,同比下降4.9%。主要受气候因素影响,部分时令生鲜农产品明显减产,影响生鲜寄递业务增长。2024年中国冷链物流市场总体平稳增长,生鲜电商领域保持活跃,餐饮连锁品牌加速布局下沉市县,对冷运性价比的诉求提升;大型商超企业门店扩张,中央仓和城市仓的配送需求增加,带来冷运零担业务机遇。公司结合市场变化与产业发展趋势,以效益更优的模式实现冷链网络的延展,持续为客户提供数智化冷链解决方案。生鲜寄递顺丰助力农产品从产地直达消费者,服务已覆盖全国2,800多个县区级城市和超过5,500个生鲜品种,预计助力农户创收超过千亿元,有力推动当地农业转型升级,为农户增收致富提供有力支持。公司与地方政府、行业协会、头部品牌紧密合作,2024年携手新建超过50个农产品区域品牌,并通过举办品牌推介会、丰收节、采摘节、开捕节、展会等形式,多举措提升农业品牌的传播效能与推介能力。公司秉承“质量兴农、品牌赋能”的理念,通过“提升价值、打造品牌、建立标准”三个维度,助力中国农业及农产品由“增产”向“提质”转变。同时,公司不断加强对包装的研究,从保鲜功能、可辨识度、文化属性和绿色环保等角度,为数十种生鲜品类打造超过40款专属纸箱包装服务,提升区域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此外,公司链接多方资源,积极探索电商直播助农新形式,为区域特产打造一站式营销,助力农业产业升级与持续增长。食品冷运公司2024年聚焦冷运的仓配一体、大件、B2C配送、门店配送、跨境冷链五大核心场景,不断优化和创新工具提升服务能力,为客户提供从生产到生活领域的网络型端到端高品质冷链服务。公司充分发挥仓储、零担、B2B运输和B2C配送的全场景服务优势,渗透已合作客户的更多冷链环节和场景,提升冷运业务市场占有率。公司依托自营冷仓与云仓资源,以仓储服务为基石,拓展客户配送业务,扩大仓配一体业务规模。同时,通过研发新型温控容器并借助快递网络优势,实现冷运大件业务的全国快速布局,2024年新增85城收件服务和131城派件服务,为业务带来新的增长动力。此外,公司在部分城市孵化冷运城配网络,为餐饮门店提供食材的统仓共配服务,推动冷运城配从局域网络向区域网络升级。公司还聚焦食品跨境空运、东南亚冷链陆运以及鄂州货运枢纽口岸的生鲜进口等场景,实现更多冷运跨境业务突破。医药物流国内医药政策变革加速,对医药物流市场产生显著影响,医药物流企业需加速转型从而满足效率与成本的双重要求。公司依托广泛的网络覆盖和专业的服务能力,为客户提供兼具品质和高性价比的医药综合物流服务,医药物流业务取得明显高于行业的增长。公司聚焦“生物药、疫苗、IVD、样本”四大细分领域的十大核心场景拓展端到端供应链服务,在生产仓送至流通仓、医疗机构送至检验机构、疫苗逆向物流寄递等环节取得业务突破。尤其在生物药领域业务增长较快,主要得益于与头部医药流通企业达成合作,以及拓展中医药、医药电商平台等高成长场景。同时,公司持续推动自营医药仓的降本提质,其中2024年成都仓通过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现代物流验收,证明公司医药仓储的现代化物流能力,并获得全球领先的制药企业客户授予的卓著供应商及卓著质量奖。此外,公司亦拓展代运营仓储服务场景,通过为客户提供仓储运营+物流配送+科技系统的综合解决方案,实现与客户更深入的绑定。同城即时配送业务2024年,公司同城即时配送业务实现不含税营业收入88.7亿元,同比增长22.4%。同城即时配送业务收入规模持续扩大,科技及精益管理驱动运营提质增效,带动同城即时配送分部净利润翻倍增长。深化合作与服务升级,驱动商家及消费者规模双线增长:在商家合作方面,顺丰同城巩固及深化与KA客户的合作,依托稳定的履约服务质量,保持市占率领先并持续扩大合作的连锁品牌数量,2024年新增与KA客户合作的门店超过7,500家。同时通过拓宽获客渠道和优化合作链路,扩大合作的中小商家数量,获客效率提升。此外,依托中立开放的市场定位,进一步深化与各大流量平台的合作,满足平台多元业态下的即时配送需求。2024年度顺丰同城活跃商家规模达到了65万家,同比增长39%。在个人消费者服务方面,顺丰同城致力于提供行业一流的专业履约服务,强化“重要急送首选顺丰同城”的品牌形象,并以高质量服务提升用户满意度。通过升级一对一“独享专送”产品和搭建中长距离“小时达”配送能力,满足用户高价值、高时效、高安全性的物品配送需求。同时,通过优化品牌投放和渠道营销策略,推动了顺丰同城小程序及APP等自有渠道的订单量和收入快速增长,用户活跃度持续提升。2024年度顺丰同城活跃消费者规模超过2,341万人。加速全国服务网络覆盖,以全场景配送能力实现市场快速拓展:在服务场景方面,顺丰同城聚焦重点品类优化产品服务,2024年在茶饮、商超便利、美妆、医药、母婴等品类的配送业务均取得高双位数增长,特别是茶饮配送收入同比增长73%,以及与全国性头部及区域性连锁商超客户的合作实现突破性进展。在地域拓展方面,顺丰同城已覆盖全国超过2,300个市县,其中县域覆盖超过1,300个,县域收入同比增长121%,下沉市场布局成效凸显。在商圈运营方面,服务的商圈数量及订单密度持续增加,实现盈利的商圈占比持续提升。此外,顺丰同城通过与集团其他业务板块的资源协同,构建了“仓储+转运+同城即时配送”的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协同集团共同扩大客群并增强客户粘性。全链路技术赋能助力网络时效与骑手人效双升:顺丰同城的城市物流系统(CLS)构建全链路协同网络,实现跨行业、多场景订单与骑手的动态最优匹配。通过深度融合智能大模型技术,在用户需求分析、商户运营策略、智能客服问答、运力调度管理及配送等全流程应用,提升服务体验和运营效率。在骑手管理层面,系统通过智能算法优化路线规划和调度逻辑,结合骑手经验、劳动强度、天气条件、时段峰谷等变量实现人性化派单,既提升人效与骑手收入,又通过动态调整保障配送时效稳定性。供应链及国际业务2024年,公司供应链及国际业务实现不含税营业收入704.9亿元,同比增长17.5%。受益于国际空海运需求稳定及运价提升,以及公司紧抓中国企业产能出海、品牌出海和跨境电商发展机遇,深化业务融通积极开拓供应链及国际市场,业务实现良好增长。公司致力于成为客户出海的首选物流合作伙伴,支撑集团亚洲唯一、全球覆盖战略目标的实现。加码端到端国际网络建设:公司持续织密航空干线网络,2024年全货机国际航班超过9,100架次,同比增长19%,形成以鄂州货运枢纽为核心连通欧美、深圳枢纽为辅助连通东南亚及日韩的全球航网布局。中国至南亚及欧美部分地区的航班数量均翻倍。公司全货机航线触达的国际航站在亚洲区域增加至10个、欧美等区域增加至8个,并于新加坡投入空侧场地,提升中国至新加坡及东南亚的跨境次日达能力。同时,公司通过自营或与代理合作等模式可在全球78个口岸提供货物清关服务,其中在国内具有AEO高级认证资质牌照10个,以及在海外14个口岸搭建自营清关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公司快件通关效率。此外,公司在亚洲与欧美多地新增投入更多服务于B2B供应链及B2C跨境电商业务的自营海外仓;同时在欧美持续推进与当地快递物流企业合作,搭建稳定的本土收派履约能力。公司通过以上网络能力建设,满足高时效跨境电商及跨国生产与流通供应链需求。开拓供应链及国际市场:公司持续打造高性价比、高品质的国际快递及跨境电商物流产品;并基于对各行业的深入理解,及整合丰豪供应链、顺新晖、KLN的供应链服务能力,为各行业客户提供贴合行业特性和需求的国内及国际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同时,公司围绕激活经营的整体基调,优化地区国际业务团队的激励机制,有效推动国际业务的开发与增长。在国际快递及跨境电商配送业务领域中国出口流向需求保持旺盛,2024年虽面临电商平台从全托管向半托管模式转变以及对物流服务性价比的更高要求,公司凭借国际网络实力与综合服务能力,深化与头部电商平台多元化场景合作,拓展海外独立站及商家客户,跨境电商客户数量同比增长24%。其中,公司提升中国至东南亚流向跨境门到门次日达履约能力,为新兴平台及品牌客户提供高效跨境B2C服务,解决其履约链条长、时效慢、破损高等痛点,助力客户快速开拓东南亚消费市场。针对欧美流向,公司快速布局海外仓,为客户提供头程集货及海外仓配一体的一站式解决方案,聚焦成本优化,提升客户粘性。此外,针对返程至中国的流向,公司积极拓展东南亚及欧美特色生鲜食品及特产进口业务,提升全货机返程装载率,提高国际业务效益。2024年国际快递产品收入同比增长超过20%。在国际货运及代理业务领域2024年全球经济缓慢复苏,通胀持续缓和,商品贸易有所回升。但由于国际关系复杂多变、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诸多挑战,全球贸易不确定性加强以及供应链重塑加速。受地缘冲突影响,2024年5月起海运、空运的运费明显提高,海运市场在第三季度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同时空运市场受益于中国跨境电商的蓬勃发展,空运需求保持稳定增长。公司灵活应对市场变化,充分把握机遇,整合集团优势资源策略性开拓业务,为客户提供稳定高质的国际货运服务并持续改善经营效益。受益于中国出口至东南亚、欧美的贸易航线运费保持在较高水平,以及空运货量的稳定增长,2024年公司国际货运及代理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过30%。在供应链业务领域公司紧抓中国企业产能出海、品牌出海大趋势,为客户打造高效可靠的国际供应链,在多个国家、多个行业、多项服务场景中实现从0到1到N的业务突破,2024年累计中标超过100个海外供应链项目,其中完成落地超过50个。项目涵盖了电商与流通、工业制造、高科技、服装鞋帽、家电家居、汽车以及咖啡茶饮连锁等多个行业头部客户,服务覆盖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泰国、韩国、菲律宾、荷兰、德国、法国等多个国家。在咖啡茶饮行业,公司支持多家中国咖啡茶饮新兴品牌实现海外拓展,其中助力某咖啡品牌客户在新加坡超过50家门店的快速开业和运营,以及作为某茶饮客户出海的独家供应链合作伙伴,助力其在8个国家开设110家门店。在汽车行业,不仅能够提供新能源材料及电池、高端设备的跨境进出口空海运服务,公司还首次成功承接某车企的海外汽车备件仓配一体物流服务,为客户提供覆盖汽车备件清关、港到仓接驳、仓储和本土店配的一体化供应链服务。在消费品行业,公司除在3C电子产品的跨国生产供应链环节提供高效的原材料及零部件出口空运及陆运服务外,紧密把握国潮IP出海机遇,为国内某头部潮玩品牌客户提供国际快递、跨境陆运及海外仓配一体的全方位物流服务,覆盖其线上官网与线下门店全渠道,助力其拓展东南亚市场。在工程物流领域,公司融通顺丰大网与KLN能力,成功完成数个中国企业于海外国家的新能源建设工程物流项目,涉及风电、光伏及储能等领域,充分展示了公司在高难度跨境物流领域的领先实力。营运优化中转环节建设高效的中转网络:公司持续推动骨干网络精简和优化,聚合建设多功能大型场地,减少中转场数量22个。同时,科技赋能提升中转场各环节管理和运作效率,包括:利用软件机器人技术自动化处理大量数据分析、流程监控任务,使用仿真模型及智能预警系统等工具,辅助现场管理,减少人工干预;持续投入数百台AGV、约300套自动化设备,提高分拣效率。2024年实现小件中转效能提升13%,大件中转效能提升8.5%。提高中转场经营效益:中转场向经营中心转型,提高自主经营能力与意识,提升场地资源利用率。包括设置收件功能,鼓励将货物直接送至中转场,减少网点集货环节;增加仓储功能,实现“上仓下中转”,最大化利用场地资源;精简管理架构,施行以经营为导向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并通过流程调优、资源整合、岗位配置优化等,提升场内各功能区人员效率,最大化提升经营效益。打造行业首个无人化快件容器转运中心:公司正式投运首个可实现快件以容器集装并转运的无人化智能转运中心,是行业内首创的全新无人化转运模式,实现局部“熄灯工厂”作业。每小时可处理超过1,200个容器的中转,减少人工投入,场内单日分拣人效峰值是全网均值的4倍,并且容器的装卸较日常快件装卸的耗时缩短45%。目前已开始与部分客户合作,在仓库出货环节将货物按目的地中转场为单位集装入容器,并以容器转运直达目的地,减少快件中转和分拣环节,降低单票快件转运成本,提升时效履约能力,明显改善快件损坏率和客户投诉率。运输环节优化陆网线路规划:结合中转场的整合建设,以及大小件运输线路融通,持续调优转运模式和路由规划,实现最大化集约发货与拉直线路,2024年实现寄件地与目的地的城市之间直发线路新增近440条,提升城市连通率,快件平均中转次数下降。同时,充分利用鄂州货运枢纽的产能,打造陆运转运枢纽,通过全局最优规划实现由北向南的快件集约发运至鄂州货运枢纽,并在保证装载率基础上最大化增加从鄂州货运枢纽至目的地流向的直发线路,减少中转次数的同时提升快件时效。调优运力资源结构:干线运输方面,通过结合货量及场景匹配最优运力资源,长期合作及运价稳定的运力资源(包括自营运力、按年合作的外包运力等)所承运任务占比超过95%,确保运力资源价格稳定;同时,升级投运大型车辆,增加大型车辆承运线路,2024年超过1,000条干线完成车型升级,大型车辆承运任务数新增超过14万趟次,助力降低单位运输成本;此外,通过策略性线路规划,往返组合型线路占比提高11个百分点,并加强投用自营车辆,有效降低外包运力成本。支线运输方面,通过推行线路标准化定价、大件车辆串点承接小件支线运输任务等,降低支线运输成本。末端环节提高网点效率:公司推行的“中转场直接分拣+容器集装并直接发运至末端小哥收派区域”的营运模式变革,截至2024年底累计推广至超过3,400个网点和超过9,600个终端小站点。通过持续调优站点布局、临近区域整合发运、支线串点运输、在接驳环节及收派环节投运无人车等,推动变革成本的持续节降,第四季度变革区域的单票成本节省已超过项目单票增量投入,实现效益为正。模式变革减轻网点工序,减少网点仓管及支线接驳人工成本,并实现小哥往返交接快件的平均距离缩短38%,提高网络效率。激励小哥创收:构建适合收派小哥的业务评价体系,通过区域排名赛制和奖励机制,对业务开拓表现卓越的头部小哥提供现金奖励,挖掘并激励进步较快潜力较大的小哥,同时为尾部员工提供技能培训与成长机会,全面提升团队整体竞争力。同时,持续建设小队长体系,选拔一批业务能力强、领导力出众的小哥担任特定区域的小队长,授予头衔并明确权责利;在小队长的带动下,区域内队员间可以互相协调工作、合力开发业务,通过提升业务规模从而增加团队收入,并以团队正向互助的方式激发员工活力。提升小哥效率:公司不断创新和迭代小哥的收派作业工具,助力提高收派效率,降低小哥劳动强度,2024年小件收派效能同比提升7.8%,大件收派效能同比提升9.1%。基于大语言模型技术打造的智能机器人能够即时解答小哥各类疑问,累计解决超过500万次提问,帮助小哥规范操作,提升面客服务能力;通过开通企业微信账号,并对接小哥收派操作系统,实现收派信息自动通知客户,提升小哥与客户沟通的便利度,同时公司营销策略可通过微信快速批量推送至客户,助力小哥业务开发,提升客户粘性,截至2024年底通过企业微信账号累计覆盖超过1,200万个客户。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