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港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山东
  • 成立日期: 1996-03-25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70000613207311A
  • 法定代表人: 史建中
  • 董事长: 史建中
  • 电话: 0531-88904590
  • 传真: 0531-82672202
  • 企业官网: www.tungkong.com.cn
  • 企业邮箱: dggf@tungkong.com.cn
  • 办公地址: 山东省济南市山大北路23号
  • 邮编: 250100
  • 主营业务: 印刷类业务,覆合类业务和技术服务类业务
  • 经营范围: 出版物、包装装潢印刷品及其他印刷品印刷(有效期以许可证为准);办公用纸、纸制品的生产;高档纸张的防伪处理,磁卡、IC卡、智能卡、识别卡和智能标签、印刷器材、电子设备及产品、办公自动化设备及产品、电子元器件、软件产品的开发、生产,销售本公司生产的产品;信息系统集成工程及技术服务,数据及信息处理服务,科技信息咨询服务;从事上述产品的批发;图书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的批发及网络销售(凭许可证经营);档案存储及数字化加工服务,档案管理、咨询服务;代理广告业务;接受金融机构委托从事金融业务流程外包;技术进出口,自有房屋租赁;经国家密码管理机构批准的商用密码产品开发、生产,销售经国家密码管理局批准并通过指定检测机构产品质量检测的商用密码产品(以上两项有效期以许可证为准);自助终端设备的开发、生产、销售;普通货运(凭许可证经营);仓储服务(不含危险品);物流配送;标牌制作,RFID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东港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于1996年,深圳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公司,证券代码002117,总部位于美丽的泉城济南,设有东港瑞云数据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东港安全印刷有限公司、上海东港数据处理有限公司等11家控股子公司。在济南、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郑州等地建立了6个生产基地,设立了济南、北京、上海三个技术研发中心,在全国主要中心城市布局了30家销售服务联络处,拥有一个覆盖全国的高效、成熟的设计、生产、营销、服务网络。专注于为政府机关、事业单位、银行、保险公司、各类企业等机构提供安全票证、电子票证与AI技术、智能(IC)卡、智能档案存储、RFID智能产品、数据处理与打印、彩色印刷、标签印刷等产品和服务,已成为国内同行业领先的企业。东港企业社会责任理念:“着眼于未来,东港孜孜不倦地追求”,东港一直强调企业可持续性发展,构建与政府、社会、股东、合作伙伴、员工多方和谐关系,实现共同发展目标。为此,东港坚持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节能环保理念、积极推广应用节能环保新技术,展现东港的社会担当。
  • 发展进程: 公司原名"济南东港安全印务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3月25日。2002年11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外经贸资一函(2002)1298号《关于同意济南东港安全印务有限公司转制为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文件批准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1月30日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发行字[2007]24号文核准,本公司于2007年2月8日向社会发行人民币普通股股票2,800万股。2012年5月22日,公司名称由“东港安全印刷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东港股份有限公司”。
  • 商业规划: (一)、主营业务和主要产品目前公司的主要业务分为印刷类业务,覆合类业务和技术服务类业务。其中印刷类业务包括:商业票证印刷,数据处理打印与邮发封装,个性化彩色印刷和普通商业标签;覆合类业务包括:智能卡制造与个性化处理、RFID智能标签;技术服务类业务包括:电子票证服务,AI具身机器人,档案存储与电子化等;其他类业务主要为厂房出租等。(二)、经营模式在销售方面,我公司在全国30多个省市设立了联络处,销售范围覆盖全国,通过参加公开招标、为客户提供定制化产品的方式,为全国客户提供优质、及时、专业的服务,可有效地满足各地客户对各项业务的需求。公司各类产品的主要客户均为银行、保险等金融企业客户,财政、税务等政府类客户,以及大型企业类客户,因此公司建有统一的销售平台,有利于资源共享,效率最高。同时,为有针对性地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公司成立各产品事业部,由事业部为客户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在生产方面,本公司在济南、北京、上海等重点城市,设有多家控股子公司,在全国重点城市建设有多个档案存储基地,公司将经营和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进行信息集成,合理调配生产原辅材料和业务流程,全面提升了公司的生产管理水平,使公司较同行具备生产覆盖半径广,对客户需求反应速度快,服务成本低的优势。公司对各类产品的生产加工能力进行统一调配,具体生产过程由各产品事业部或控股子公司负责,既充分利用了集团化生产的优势,又保证了各类产品生产加工的灵活性。采购方面:公司充分利用集团化采购的优势,建立了统一的采购平台,在集团范围内统一采购大宗生产和运营物资,增强与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从而获得更优惠的价格和条款。通过信息化采购平台,动态监控和管理采购过程,优化采购过程,提高服务效率。运营方面:公司建立了生产、客服、研发等多领域的信息管理系统,并建立了统一的ERP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利用AI智能技术提升信息系统的运营效率。各项信息管理系统通过提供实时、准确的数据分析,帮助企业做出更好的决策。这些数据可以揭示市场趋势、业务流程瓶颈、客户需求变化等,使企业能够快速响应变化的市场环境。(三)、研发能力本公司设有北京、上海、济南研发中心,北京和济南设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公司建立了完善的研发体系,在防伪技术、信息技术、智能标签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区块链技术领域投入了大量资源,并在行业应用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整体研发实力和能力在行业内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四)、行业地位经过多年的努力,在印刷业务方面,凭借优异的产品、有效的服务、良好的信誉,公司获得了多家全国性金融企业和政府财税部门的长期服务供应商资格,为客户提供了大量的票证、彩印、数据打印等各类产品及服务,在产品质量、服务水平、安全保密等方面受到了合作客户的一致好评,在服务覆盖面积、产品销量、经营业绩等多个方面在全国同行业内具有竞争优势。公司的档案存储与电子化服务,为客户提供专业化的档案存储与电子化服务,在存储容量、服务客户数量等方面居于行业内领先地位。公司电子票证类产品已形成电子发票服务平台、非税电子票据服务平台、政务类电子证照服务等多个服务平台,为国内大型电子商务平台、企事业单位提供电子发票和非税电子收据服务,在行业内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近年来,公司根据市场发展的需要,研发了AI智能产品,包括AI智能大模型,AI具身机器人等,为客户提供AI算法和机器人服务。公司所开发的政务机器人、党建机器人、政务数字人、教育机器人等产品已顺利落地。通过这些创新产品,为客户提供了更加智能化和个性化的服务体验,从而提升客户价值和用户满意度。1、概述报告期内,宏观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多重困难挑战交织叠加,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公司通过积极地的销售政策,全平台、多品类的销售方式聚焦市场,努力开发新业务、新订单,并持续完善内部管理,降低成本费用,并运用AI、数字化(信息化)等工具提升工作效率,努力提升生产经营业绩。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78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58亿元,保持了经营业绩的稳定。公司各产品运营情况如下:(1)印刷类业务由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票证电子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各行业的信息化发展都降低了对纸质票证的需求,特别是税务系统全面推广数字化的电子发票导致纸质发票需求量大幅度减少,发票印制业务收入和利润减少;同时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公司多种产品进入低价竞争阶段,致使产品的毛利率下降幅度较大,利润减少,公司传统的纸质票证类业务市场受冲击较大。为应对不利的市场环境,公司调整了生产加工模式,采用生产大集中的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并采用AI大模型和信息化系统提升日常研发、设计和运营效率,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措施,降低产品的成本费用。同时加大个性化彩色印刷、商业标签和数据处理打印的市场开发力度,减少票证产品收入减少所带来的冲击。面对总体市场容量减少,竞争加剧的市场环境,公司紧抓市场机遇利用综合竞争实力,采取多种措施快速抢占市场份额,提高市占率,成功开发了多项新产品、新订单,扩大了市场影响力,为未来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2)覆合类业务报告期内公司覆合类业务获得了较好发展,特别是智能卡业务实现了较快发展。公司覆合类业务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9,518.85万元,同比增长20.03%。公司中标多个社保卡和国内大型银行卡业务,目前为国内12个省、市、自治区提供第三代社保卡服务,为中国工商银行总行、中国农业银行总行、中国银行总行、中国建设银行总行、中国交通银行总行、招商银行总行、中国民生银行总行、平安银行总行、华夏银行总行、中信银行总行等12家全国性商业银行总行的金融IC卡供应商,是国内唯一一家同时入围五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卡厂。报告期内为适应智能卡产品的市场需求,公司投资2200余万元,购置了丝网印刷机、数码印刷机、封装一体机、烫印机等设备20多台,提升了智能卡产品的产能和生产效率,智能卡产品产量增加46%,并研发了多项新技术、新产品,为今后业务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3)技术服务类业务档案存储与电子化业务:公司以“技术先行、模式创新”为理念,推进人工智能与档案行业深度融合,推进档案业务迈入智能化、安全化、高效化的新阶段。业务范围已经包括档案咨询与培训、系统集成与开发、档案整理与数字化、档案寄存与托管、保密销毁、数字档案室建设及数据挖掘等档案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同时,为应对海量数据的存储与安全挑战,研发整合多项核心技术,构建了多媒体档案管理的一体化平台,在数字化与标准化处理、智能检索与数据挖掘、智能环境控制、安全与权限体系建设方面取得成效,并通过射频识别技术与物联网设备的深度联动,实现了档案管理全流程的智能化升级,成为行业高效运营的典范。在档案寄存托管与数字化加工基础上,对数字档案室,数据挖掘领域做深耕和布局,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传统的金融、保险系统之外,获取了医疗、公检法系统等政府部门较大的市场份额。截至2024年底,已经实现档案存储箱数380万箱,较去年同期增加30%;档案整理电子化业务较去年同期增长25%,控股子公司北京瑞云数据技术有限公司被北京市工商联评为北京民营企业文化产业百强单位。电子票证业务:报告期内,在国家税务总局大力推广数电发票的背景下,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依托多年来在电子发票领域的积淀,快速实现了数电发票包括开具、查验、申报等全流程产品的开发应用。并为国内主流电商平台、公共事业、保险行业、金融行业、餐饮行业、医药连锁、商超百货、货运物流、教育培训等行业几万家企业提供了高效服务,助力企业实现税务数字化转型,推动行业财税管理效能提升。自2013年6月开具国内第一张电子发票到2024年数电发票全流程产品,瑞宏公司持续升级完善发票产品,实现了数电发票全流程产品的可持续发展,并成为国内知名的数电发票服务商,引领财税管理的数字智能化升级,为国家数字化建设助力。AI机器人业务:报告期内,公司加大了对AI大模型和具身机器人业务的投入,2024年11月,公司向北京东港瑞宏科技有限公司增资2,666.67万元,同时,北京瑞宏更名为“北京瑞宏具身智能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重点发展AI智能大模型和具身机器人业务。2024年,北京瑞宏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战略布局和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公司通过持续的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在人工智能技术、产品创新和业务模式等方面实现了重要突破,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创新活力。公司持续加大在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重点突破了大语言模型、视觉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的关键技术,进一步巩固了技术优势。在机器人控制和智能语音识别技术方面,公司取得了多项技术突破,为未来产品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人工智能产品的研发与创新方面,瑞宏成功推出了多个突破性产品,不仅实现了技术突破,还在多个应用场景中实现了商业化进展。公司推出的政务机器人、党建机器人、政务数字人等产品,成功落地,在教育领域,北京瑞宏通过教育机器人产品的推广,提升了行业服务水平,并推动了相关技术的广泛应用。在政府及公共服务领域,北京瑞宏通过成功交付北京车管所和国家博物馆等项目,进一步提高了在行业中的影响力。报告期内,北京瑞宏成功申请了12项著作权和14项人工智能领域专利,涵盖机器人技术、智能控制等核心领域。通过强化技术研发和专利布局,公司进一步提升了在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竞争优势,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