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有限公司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香港
  • 成立日期: 1997-09-03
  • 组织形式: 央企子公司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法定代表人:
  • 董事长: 杨杰
  • 电话: 010-53992600
  • 传真: 010-52616047
  • 企业官网: www.chinamobileltd.com
  • 企业邮箱: zqswb@chinamobile.com
  • 办公地址: 中国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29号,香港中环皇后大道中99号中环中心60楼
  • 邮编: 100033
  • 主营业务: 涵盖移动语音、短彩信、无线上网、有线宽带、物联网等连接服务,数据中心、云计算、内容分发网络、算网融合等算力服务,以及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安全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能力的平台、应用和解决方案。
  • 经营范围:
  • 企业简介: 中国移动有限公司(「本公司」,包括子公司合称为「本集团」)于1997年9月3日在香港成立,并于1997年10月22日和23日分别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纽约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香港联交所」)上市。本公司股票在1998年1月27日成为香港恒生指数成份股。纽约交易所于2021年5月7日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表格25,本公司美国存托股票于2021年5月18日退市生效。2022年1月5日,本公司人民币普通股(「人民币股份」或「A股」)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2023年6月19日,本公司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的股份(「香港股份」)增设人民币柜台交易。本集团在中国内地所有三十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提供通信和信息服务,业务主要涵盖个人、家庭、政企和新兴市场的语音、数据、宽带、专线、IDC、云计算、物联网等,是中国内地最大的通信和信息服务供应商,亦是全球网络和客户规模最大、盈利能力和品牌价值领先、市值排名位居前列的世界级通信和信息运营商。目前,本公司的债信评级等同于中国国家主权评级,为标普A+/前景稳定和穆迪评级A1/前景负面。
  • 发展进程: 1997年9月3日,经原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批准,发行人根据《公司条例》在中国香港公司注册处完成注册,取得公司注册证书。发行人设立时的名称为“中国电信(香港)有限公司(ChinaTelecom(HongKong)Limited)”,法定股本为10,000港元,由每股面值为0.10港元的100,000股股份组成,其中已发行股份总数为2股且相关股款已缴足。发行人分别于2000年6月28日和2006年5月29日先后更名为“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ChinaMobile(HongKong)Limited)”和“中国移动有限公司(ChinaMobileLimited)”。 在2014年3月3日现行《公司条例》生效前,香港注册公司的法定股本为其公司章程载明可发行的最高股本金额。于2014年3月3日生效的《公司条例》强制香港注册公司采用无面值制度,废除全部股份的面值,法定股本的概念亦被取消。1997年9月3日,发行人注册成立时的法定股本为10,000港元,由每股面值为0.10港元的100,000股股份组成。1997年9月27日,发行人股东特别大会通过决议,同意公司法定股本由10,000港元增加至1,600,000,000港元,公司最高可发行股份数量由100,000股增加至16,000,000,000股,每股面值为0.10港元。1997年10月21日,发行人董事会下属委员会通过决议,同意公司以每股11.68港元的价格发行2,600,000,000股股份(包括以ADS形式代表的股份)。1997年10月22日和1997年10月23日,发行人在纽约证交所和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1997年11月7日,发行人以每股11.68港元的价格发行超额配售股份。发行人行使超额配售权后,实际共发行2,770,788,000股股份(包括以ADS形式代表的股份),募集资金合计约323.63亿港元。发行人于香港联交所和纽约证交所首次公开发行及上市后,已发行股份总数增加至11,780,788,000股。2000年11月13日,发行人完成本次股份发行及收购交易。公司最终以每股48.00港元的价格向中国移动BVI发行3,779,407,375股股份,作价1,814.12亿港元,其余746.09亿港元的交易对价以现金形式支付。同时,发行人向其他投资者发行1,068,396,405股股份及47,247,440股超额配售股份(包括以ADS形式代表的股份),募集资金合计约535.51亿港元。2000年3月21日,财政部出具《关于中国电信(香港)有限公司配发员工认股期权实施方案的批复》(财管字〔2000〕106号),同意发行人配发员工认股期权计划实施方案。2002年3月18日,发行人董事会通过决议,同意终止公司于1997年10月8日采纳的认股权计划,并同意采纳新认股权计划(以下简称“新认股权计划”)。2002年6月24日,发行人股东周年大会通过决议,批准上述事项。 1997年收购两省移动通信资产和业务,1998年4月28日,发行人董事会通过决议,同意公司以现金对价向中国移动BVI收购江苏省移动通信公司的全部股权,交易对价为29.00亿美元(约合224.75亿港元)。发行人与中国移动(香港)集团、中国移动BVI等相关各方签署协议,就本次收购事项作出约定。1998年6月3日,发行人股东特别大会通过决议,批准上述交易。1998年6月3日,发行人完成本次收购交易。2015年11月27日,发行人董事会通过决议,同意公司收购铁通集团相关资产和业务。同日,发行人下属全资子公司中移铁通与铁通集团签订收购协议,约定中移铁通向铁通集团收购其与固网电信运营相关的资产、业务及负债并接收相关从业人员。2015年12月31日,发行人完成本次收购交易,最终交易对价为319.67亿元。
  • 商业规划: 2024年,公司深入贯彻“一二二五”战略实施思路,扎实推进数智化转型、高质量发展。我们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积极构建数智经营模式,着力推进客户融合化、产品服务AI化、运营平台化、营销组织精效化,进一步夯实基础能力,整体业务实现稳健增长,客户满意度保持领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0,408亿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为人民币8,895亿元,同比增长3.0%。深化规模价值经营个人市场公司聚力推进存增一体,强融合、促活跃、增粘性,高效满足客户多样化美好数字生活消费需求。一方面,强化存量经营,精准施策维系价值。推动中高端客户与全球通运营并轨,提升客户获得感;丰富终端、权益、应用等产品,创新场景化套餐设计;深化流量经营,基于资费、终端、产品、生态、网络五个驱动因素,推动流量增长。另一方面,强化增量发展,多措并举拓增提值。聚焦商旅、年轻、银发、校园等重点客群,做好差异化产品适配;聚焦新垂类市场,打造特色权益产品,开展权益会员运营,增强错位竞争能力;聚焦泛在连接,大力推进云手机及终端智能体应用。截至2024年12月底,公司5G网络客户达到5.52亿户,渗透率提升至55.0%,行业领先;净增0.88亿户,月均净增客户达730万户。5G网络客户ARPU、DOU达到76.0元和20.9GB,客户升档5G既带来价值提升,也为未来AI+产品拓展奠定基础。家庭市场公司深耕智慧家庭,着力打造“一根线+一张网+一个家”的智慧家庭服务生态和服务体系。以全新的“移动爱家”品牌为引领,为用户带来更智慧、更温暖、更安全的家庭生活新体验;深化AI+升级,推出智能网络管家,加快灵犀AI智能助理在大屏应用,推进移动看家全AI木本化转型;持续丰富FTTR功能,推广“千兆+FTTR+场景化服务”融合方案,积极拓展云电脑、智能康养、智能家教等家庭信息服务。家庭市场实现良好增长,客户价值稳健提升。截至2024年12月底,家庭宽带客户达到2.78亿户,月均净增客户117万户;移动高清客户渗透率达到75.2%。组网、大屏、安防等重点场景智慧家庭业务保持良好增长,数字乡村、智慧社区等HDICT新场景拓展加速。家庭宽带收入增长10.1%,智慧家庭收入增长4.4%,家庭客户综合ARPU稳健增长。政企市场公司聚焦“业务发展、能力建设”两条主线,持续深耕行业市场,发力细分场景运营,加快新质赛道卡位,不断强化前端销售能力、产品方案能力、集成交付能力,量质并举,行业主导地位进一步稳固。充分发挥移动云融合发展优势,集成算力、存储、网络和应用,为用户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与此同时紧抓AI对云的带动作用,让移动云更智能、更便捷、更高效,移动云向“业界一流”稳步迈进。加速驱动5G深度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推动5G行业应用在多个细分领域从“点状开花”到“规模复制”,政企解决方案“三化”(标准化、产品化、平台化)运营体系加快构建,发展质效持续提高。大力挖掘商客市场发展潜力,丰富“端网云数”产品供给,强化高价值楼宇、园区等重点场景攻坚,商客市场成效初显。积极推进AI、低空经济、视联网、安全能力布局和市场拓展,为未来增长积蓄力量。2024年,5G垂直行业应用在97个国民经济大类中覆盖80个;行业云收入达到人民币838亿元,同比增长18.3%。新兴市场国际业务方面,支撑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海外信息基础设施布局持续优化,国际业务端到端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国际业务“朋友圈”持续扩大,国际业务规模不断壮大,全年国际业务收入达到人民币228亿元,同比增长10.2%。数字内容方面,深耕视频、音乐和彩媒、元宇宙、游戏和阅读四大产品赛道,贯通内容、平台、用户、商业四位一体运营,呈现崭新气象。全年数字内容收入同比增长8.2%,云游戏全场景月活跃客户达到1.54亿户,视频彩铃订购客户规模达到4.27亿户。金融科技方面,首发金融风控行业大模型,已向多家行业龙头企业提供服务;产业链金融业务服务链上企业数量达到3,170家,同比增长179%。股权投资方面,围绕创世界一流“力量大厦”发展战略,不断做强产业投资,持续完善基金投资平台,加快拓展产业创新生态,“价值贡献、生态构建、产投协同”作用进一步彰显。锻强基础设施底座公司始终坚持前瞻布局、精准投资,一方面围绕“连接+算力+能力”,确保网络规模、技术、质量和安全全面领先;另一方面持续加强精益管理,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提升资源效率,保障投资效益,促进绿色低碳。基础设施能力品质不断增强。截至2024年12月底,公司已开通基站总数超686万个,网络规模全球最大。光缆长度达3,586万皮长公里,政企专用传送网带宽达139Tbps,骨干传送网带宽达1,042Tbps;CMNET、云专网、IP专网带宽达633Tbps。国际信息基础设施布局持续优化。截至2024年12月底,公司已拥有通达全球的90余条海陆缆资源、164Tbps的国际传输总带宽;拥有330个POP点,覆盖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国际漫游服务覆盖268个方向,5GNSA开通87个方向,牵手计划覆盖全球超30亿用户。2024年公司各项资本开支合计约人民币1,640亿元。2025年公司预计资本开支合计约为1,512亿元,主要用于连接基础设施优化、算力基础设施升级、面向长远的基础设施布局以及支撑CHBN科技创新、感知提升等方面,所需资金主要来自经营活动现金流。提升营销服务效能渠道转型公司深入推进营销转型,销售服务触达更加高效。公众市场,一是升级渠道体系,在优化“店+网+人”渠道架构基础上,推进渠道体系、布局、导向、模式和支撑“五个转型”;二是提升线上能力,着力将中国移动APP打造为存量运营的主阵地、客户交互的主平台,推进营业厅、客户经理、智家工程师三个入驻,建立用户连接,打造“灵犀”AI智能助理,优化客户体验,中国移动APP活跃度快速提升;三是做大泛终端全渠道联盟,通过推进“终端生态化、渠道连锁化、客户会员化”,推动泛全联盟再升级,中国移动泛终端全渠道联盟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泛终端直供平台。政企市场,聚焦“以客户为中心”的销售体系建设,系统梳理战略客户和商客两大名单制客群;强化关键岗位建设,优化商客组织体系,营销团队不断配强;加强“总部对总部”战略牵引,试点战略客户专属服务,前端销售能力持续提升。品牌运营公司坚持“高品质、高品格、高品位”品牌定位,大力推进品牌引领行动,深化“1+4+4”战略品牌体系建设运营,以更通畅的网络、更好用的产品、更规范的销售、更便捷的触点、更简单的流程、更丝滑的体验,赢得客户口碑。创新品牌运营,凝聚“全球通”“动感地带”“神州行”“移动爱家”等客户品牌的客户价值,汇聚“咪咕”“移动云”“梧桐大数据”“九天”等产品品牌的科技价值,提升“中国移动”的企业品牌价值,品牌价值业界领先。焕新升级“移动爱家”品牌,构建以AI为基座的智慧家庭服务生态体系,以智慧感、温暖感、安全感开启中国移动家庭品牌新篇章。客户服务公司持续深化全方位、全过程、全员“三全”服务管理,整体服务水平持续提升。一是服务管理机制更加健全。成立“总部——省公司、专业公司——地市公司”三级客户体验管理委员会,建立服务质量分析会机制,促进客户焦难点问题高效解决。二是客户服务感知显著提升。多项触点服务数据实现融通,视频客服月服务量超1.5亿次,触点质量满意度同比提升;基于客户感知的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实现CHBN全覆盖,制定发布视联网行业首个服务标准,重点产品满意度保持高位。三是数智服务能力保持引领。客服大模型规模化应用,31个省公司全面开放“增强线上客服”;大音平台荣获“2024年度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最佳实践”。四是“心级服务”口碑不断提升。客户权益保障不断深化,客户投诉显著下降。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