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中信银行
- 企业英文名: CHINA CITIC BANK CORPORATION LIMITED
- 实际控制人: 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上市代码: 601998.SH
- 注册资本: 5363645.1678 万元
- 上市日期: 2007-04-27
- 大股东: 中国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66.81%
- 董秘: 张青
- 董秘电话: 010-66638188
- 所属行业: 货币金融服务
- 会计师事务所: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
- 注册会计师: 史剑、叶洪铭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天达共和律师事务所,高伟绅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0号院1号楼6-30层、32-42层
- 概念板块: 银行 北京板块 中特估 破净股 标准普尔 富时罗素 证金持股 沪股通 上证180_ 融资融券 机构重仓 转债标的 HS300_ AH股 央企改革 互联金融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北京
- 成立日期: 1987-04-20
- 组织形式: 央企子公司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110000101690725E
- 法定代表人: 方合英
- 董事长: 方合英
- 电话: 010-6663-8188
- 传真: 010-6555-9255
- 企业官网: www.citicbank.com
- 企业邮箱: ir@citicbank.com
-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0号院1号楼6-30层、32-42层
- 邮编: 100020
- 主营业务: 向企业客户、机构客户和同业客户提供公司银行业务、国际业务、金融市场业务、机构业务、投资银行业务、交易银行业务、托管业务等综合金融解决方案;向个人客户提供财富管理业务、私人银行业务、个人信贷业务、信用卡业务、养老金融业务、出国金融业务等多元化金融产品及服务,全方位满足企业、机构、同业及个人客户的综合金融服务需求
- 经营范围: 保险兼业代理业务;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提供保管箱服务;结汇、售汇业务;代理开放式基金业务;办理黄金业务;黄金进出口;开展证券投资基金、企业年金基金、保险资金、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托管业务;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市场主体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国家和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7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中最早成立的新兴商业银行之一,是中国最早参与国内外金融市场融资的商业银行,并以屡创中国现代金融史上多个而蜚声海内外,为中国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2007年4月,本行实现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A+H股同步上市。本行依托中信集团"金融+实业"综合禀赋优势,以全面建设"四有"银行、跨入世界一流银行竞争前列为发展愿景,坚持"诚实守信、以义取利、稳健审慎、守正创新、依法合规",以客户为中心,通过实施"五个领先"银行战略,打造有特色、差异化的中信金融服务模式,向企业客户、机构客户和同业客户提供公司银行业务、国际业务、金融市场业务、机构业务、投资银行业务、交易银行业务、托管业务等综合金融解决方案;向个人客户提供财富管理业务、私人银行业务、个人信贷业务、信用卡业务、养老金融业务、出国金融业务等多元化金融产品及服务,全方位满足企业、机构、同业及个人客户的综合金融服务需求。截至报告期末,本行在国内153个大中城市设有1,451家营业网点,在境内外下设中信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信银(香港)投资有限公司、中信金融租赁有限公司、信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中信百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阿尔金银行和浙江临安中信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7家附属机构。其中,中信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子公司中信银行(国际)在香港、澳门、纽约、洛杉矶、新加坡和中国内地设有31家营业网点和2家商务理财中心。信银(香港)投资有限公司在香港和境内设有3家子公司。信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为本行全资理财子公司。中信百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为本行与百度公司联合发起设立的国内独立法人直销银行。阿尔金银行在哈萨克斯坦设有7家营业网点和1家私人银行中心。本行深刻把握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始终在党和国家战略大局中找准金融定位、履行金融职责,坚持做国家战略的忠实践行者、实体经济的有力服务者金融强国的积极建设者。经过30余年的发展,本行已成为一家总资产规模超9万亿元、员工人数超6.5万名,具有强大综合实力和品牌竞争力的金融集团。2023年,本行在英国《银行家》杂志"全球银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排名第20位;本行一级资本在英国《银行家》杂志"世界1000家银行排名"中排名第19位。
- 商业规划: 经营业绩概况2024年前三季度,本集团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监管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五个领先”银行建设为抓手,扎实做好“五篇大文章”,推进各项工作质效提升,经营发展保持良好势头。2024年1-9月,本集团经营效益稳中有进,实现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518.26亿元,同比增长0.76%。实现营业收入1,622.10亿元,同比增长3.83%;其中,利息净收入1,099.71亿元,同比增长0.67%,净息差1.79%,同比下降0.03个百分点;非利息净收入522.39亿元,在证券投资等其他非息收入的带动下,同比增长11.17%。本集团资产负债规模保持平稳增长。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资产总额92,592.4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28%。贷款及垫款总额56,318.0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334.65亿元,增长2.43%。其中,公司贷款(不含贴现)余额29,213.7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242.21亿元,增长8.31%;贴现贷款余额3,720.91亿元,较上年末减少1,452.57亿元,下降28.08%;个人贷款(不含信用卡)余额18,398.2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772.37亿元,增长4.38%;信用卡贷款余额4,985.24亿元,较上年末减少227.36亿元,下降4.36%。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负债总额84,292.9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4%。客户存款总额56,093.2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111.37亿元,增长3.91%。其中,公司存款余额40,235.9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12.24亿元,增长2.32%;个人存款余额15,857.2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199.13亿元,增长8.18%。可转换公司债券余额122.26亿元,因转股较上年末减少275.68亿元。重点业务及指标1支持实体经济本行持续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金融、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中央近期一揽子增量政策要求,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宗旨,加强优质信贷资产组织与投放,全力助推实体经济企稳向好。着力做好“五篇大文章”,持续加大对国家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力度,不断优化信贷投放的行业、区域及客户结构。截至报告期末,本行制造业中长期、战略性新兴产业、民营经济贷款余额分别为2,874.85亿元、5,862.66亿元和13,229.79亿元,分别较上年末增长11.18%、10.23%和6.17%。本行持续加强零售业务的场景搭建和产品体系创新,满足居民合理购房融资需求,不断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务能力。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房地产金融政策,助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截至报告期末,本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余额10,048.6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47%;个人普惠贷款余额4,075.6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13%。2做好“五篇大文章”科技金融本行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加快构建专业可持续的科技金融体系,业务发展势能不断释放。2024年前三季度,本行进一步完善科技金融综合生态,积极融入国家科技企业培育体系,联动科研院所支持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中信股权投资联盟机制落地;优化科技金融产品服务体系,迭代积分卡审批模式,推出长三角区域积分卡、“火炬贷”等;强化内部资源配置和组织保障,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和风险评估能力,推动业务发展行稳致远。截至报告期末,本行服务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7,968户,较上年末增加1,338户。绿色金融本行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及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提升绿色发展意识,积极实施绿色金融战略发展规划,加强绿色金融组织推动,强化绿色金融综合服务能力,全力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截至报告期末,本行绿色信贷余额5,791.5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201.30亿元,增速26.17%。本行积极参与绿色债券业务,广泛推动多种绿色、低碳类主题债券的发行、承销及投资,2024年前三季度,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3年期200亿元绿色金融债;累计承销绿色债券37只,金额139.20亿元;截至报告期末,投资绿色债券余额182.77亿元。本行特色大单品“中信碳账户”继续保持同业领先,截至报告期末,累计用户突破1,800万户,累计碳减排量超13万吨。普惠金融报告期内,本行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战略部署,深入落实监管政策要求,持续加强顶层规划引导,加大政策资源保障力度,丰富完善“中信易贷”特色化产品体系,加强“信贷+”综合服务,强化风险合规管理,升级智能风控平台,全力推动普惠金融业务高质量发展。截至报告期末,本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882.2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31.49亿元,贷款增速高于本行各项贷款平均增速;有贷款余额客户数30.50万户,较上年末增加2.14万户。养老金融本行围绕居民“预备养老-退休金融-适老服务”的全生命周期养老需求,健全体系、增进福祉,做实、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不断提升“品质养老选中信”行业认可度。2024年前三季度,本行组建养老金融工作小组,印发专项行动方案,为集团协同和全行联动提供融合敏捷的机制保障。本行坚持客户导向,不断升级养老服务体系,围绕“Z世代”攒钱需求,发布行业首部财富主题微短剧《财富魔法之拿铁计划》,持续推广“拿铁计划”理财定投,创新养老金融普惠化实践。围绕“中生代”预备养老需求,推广个人养老金账户和“幸福+养老账本”使用,引导构建终身现金流,截至报告期末,本行养老账本累计用户466.29万户,个人养老金账户128.53万户。围绕“银发代”养老服务需求,推出中信银行手机银行“养老社区”功能,一期覆盖29个地市超67家养老社区,更好满足银发客群养老需求。本行持续深化养老投教,推出养老主题深度对话节目-《时光有信·老友季》,邀请客户与嘉宾面对面共同探讨都市养老、医保社保、养老规划等热点话题,助力养老知识普及和公众养老意识提升。数字金融本行坚定不移实施科技强行战略,全面推进“数字”驱动的管理数字化、“策略”驱动的经营数字化、对准“效率”的运营数字化建设,全力打造“领先的数字化银行”,扎实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2024年前三季度,本行投产了天元司库标准版2.0、智慧网银5.0、集中量化交易平台、同业+平台等一批战略重点项目。零售业务持续构建面向亿级客户的智能营销及自动化运营能力,截至报告期末,全渠道部署策略超2,600个,为客户提供精准适配的产品、活动、资讯、关怀服务等多元化服务。公司业务创设普惠金融供应链线上化信贷产品,快速解决小微客户经营线上化融资需求,数字化有力赋能普惠金融服务扩面、提质、增效。依托知识图谱技术构建8.5亿链式关系,在中小客群、信票甄选等核心场景落地应用。金融市场业务持续升级同业+平台,构建跨境人民币自助服务体系,助力境外客户高效率跨境清算。打造托管业务全生命周期数字化能力体系,依托智能化手段重塑营运全流程,开户效率较年初提升50%,录入准确度从年初60%提升至90%。3“五个领先”战略加快布局2024年前三季度,本行以新三年发展规划为指引,全面加强“五个领先”银行建设。同时,继续把“342强核行动”向纵深推进,持续构建财富管理、资产管理、综合融资核心竞争力和差异化优势,不断夯实经营发展基本盘,取得良好的经营成效。领先的财富管理银行本行始终秉承客户导向、价值导向的经营理念,紧跟大财富时代趋势和客户财富需求变化,着力打造“领先的财富管理银行”。2024年前三季度,本行持续以财富管理为核心牵引,依托“全客户-全产品-全渠道”三全适配为经营方略,“板块融合、全行联动、集团协同、外部联结”四环为发展路径,“数字化、生态化”两翼为能力支撑,全面深化“主结算、主投资、主融资、主活动、主服务”的“五主”客户关系,持续打造满足客户需求的财富管理服务和体验,提供覆盖客户全生命周期的个人金融服务解决方案,推进经营体系再进阶、体制机制再优化,聚力构筑“新零售”的结构化能力和体系化优势,致力于打造客户首选的财富管理主办银行。截至报告期末,本行个人客户管理资产余额(含市值)达4.5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25%。领先的综合融资银行2024年前三季度,本行持续加强综合融资能力建设,着力打造“商行+投行+协同+撮合”综合融资生态圈。截至报告期末,综合融资余额13.9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03%。“大商行”生态圈服务实体坚实有力,绿色信贷、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中长期、普惠法人等重点领域贷款增速均超过对公一般贷款平均增速,信贷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成效显著。“大投行”生态圈持续巩固投行大单品优势,债务融资工具承销规模和项目只数保持市场领先;依托产品体系和协同优势,不断拓宽上市、拟上市公司合作覆盖面,中信品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大协同”生态圈强化协同聚势赋能,集团协同持续深化。2024年前三季度,本行以“协同赋能业务发展”为主线,整合中信集团金融与实业子公司优势资源,推出涵盖乡村振兴、绿色发展、数字金融等重点场景的“中信协同助力”系列方案。“大撮合”生态圈渠道体系建设持续完善,本行着力打造“协同+外拓”“境内+境外”“全国+属地”的合作渠道矩阵,全面整合证券、保险、租赁、信托、AMC、私募等机构的资金与产品,不断强化综合服务能力。领先的交易结算银行本行以打造“领先的交易结算银行”为目标,持续优化产品管理和服务体系,不断提升交易结算服务能力,努力成为市场领先的结算体验银行。本行将结算思维融入客户经营全过程,秉承“做客户的结算”这一行动指南,全力打造交易结算基建、场景、产品“三大工程”,全方位满足客户结算需求、解决客户结算痛点。基建工程方面,全新推出智慧网银5.0,实现一站式签约流程、引导式网银服务、交互式服务响应“三重突破”;天元司库系统上线客户数2,294户,系统交易笔数56万笔,交易金额超3,000亿元;“开薪易”平台投产上线,涵盖薪酬代发、财务记账、企业税筹、供应链管理等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的9大常用功能。场景工程方面,立足“交易前、交易中、交易后”,分析十大重点行业,研究制定交易结算全场景综合解决方案。产品工程方面,本行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产品评估体系,实现产品开发闭环管理。报告期内着力打造全新产品管理体系,持续推进资产池、收银通、登记簿等交易结算大单品的升级建设。领先的外汇服务银行2024年前三季度,本行坚定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跟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坚持服务“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建设,切实统筹发展和安全,焕新推出“信外汇+”综合跨境金融服务体系。持续加大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服务力度,推进中信自贸体系建设,截至报告期末,三类跨境账户(NRA/FT/EF)客户数、存贷款余额均实现双位数增长。进一步巩固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行业金融服务领先优势,2024年1-9月,“信汇电商”项下交易规模达86.08亿美元,服务中小外贸客户7.40万户。积极支持企业“一带一路”工程承包及项目建设,2024年1-9月,本行涉外保函发生额同比增长75.40%;截至报告期末,出口信贷融资余额较年初增长13.01%,其中东盟国家成为项目投放新增长点。领先的数字化银行本行坚定落实“数字中信”战略,全力打造“领先的数字化银行”,以数字化重塑全行管理、经营和运营价值链,构筑价值创造差异化竞争新动能、新优势。数字化加速赋能业务发展。2024年前三季度,本行深入推进业数技融合2.0升级,研发产能效能进一步提升,投产对公MPP“慧用”等一批战略重点项目,对公授信系统群建设项目(银河)全面进入开发阶段。企业级数据能力持续提升,建设基础数据标准超2.5万项,构建全行数据资产地图,企业级数据标准管理体系成型。全行大数据应用的核心底座(昆仑)完成一阶段数据湖技术投产,为后续开展应用分批迁移奠定坚实基础。前沿创新应用进一步突破,区块链、隐私计算等优势创新领域持续拓展,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重庆监管局合作创新推出“供应链数据贷”。积极布局AI大模型技术,中信仓颉大模型在远程经营、数字人财富顾问、代码生成、客服中心及办公助手等场景应用效果初现。4板块业绩综述2024年前三季度,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形势,本行公司银行业务严格贯彻落实国家各项政策部署,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加大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积极推动业务转型,经营发展总体稳中有进。本行“智慧网银5.0”正式投产面客,“开薪易”平台一期上线,司库产能持续释放。2024年1-9月,债务融资工具承销规模、只数位列全市场第一;落地全市场首单“科创两新”资产支持票据和首单绿色混合型科创票据等创新项目。紧跟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自贸区离岸业务增幅较大。对公财富加速增长,截至报告期末,本行对公财富规模2,274.2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5.24%。本行持续夯实对公客户基础,提升分层分类经营质效。截至报告期末,本行对公客户总数123.81万户,较上年末增加8.05万户;大客户链式营销拓客效果显著,实现供应链新增开户5,155户,股权链新增开户4,545户;各级政府战略合作持续深化,新增各类重点资格账户517项,同比多增145项。本行零售业务坚持打造“领先的财富管理银行”,财富管理业务坚定构建投研驱动的智能化投顾服务体系,围绕个人客户生命周期,做好客户重点人生阶段的资产配置及养老储备,实现客户价值与银行价值的同步提升。零售信贷业务保持增长势能。本行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房地产金融政策,加大住房按揭业务投放力度,持续布局消费金融,提升信用卡分期交易及信贷规模。本行聚力高质量获客和精细化经营,依托公私融合推动获客显著提升。2024年1-9月,推动有效代发个人客户数及企业客户数同比增长均超10%,“亮灯工程”推动“公转私”私行获客同比增长59%,“私转公”对公有效户获客同比增长64%。截至报告期末,本行个人客户总数1.43亿户,较上年末增长4.75%。本行金融市场业务积极落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2024年1-9月,票据业务累计向16,331户企业提供贴现融资服务12,015.62亿元,其中服务小型、微型企业11,718户,占客户总数71.75%;累计办理票据再贴现2,110.27亿元,同比增加202.99亿元,增幅10.64%。本行积极履行银行间市场核心交易商职责,持续为市场提供流动性支持,2024年1-9月,包括外汇、债券、利率衍生品、贵金属在内的FICC做市交易量(含本外币)合计超20万亿元。本行利用数字化手段将同业客户、产品、营销、渠道、交易统筹管理,加速建设同业客群综合产品交易销售矩阵,建设统一对客渠道,升级同业+平台,探索“互为客户、开放共享”的合作模式。截至报告期末,同业+平台签约客户量达2,965户,较上年末增加125户。2024年1-9月,平台累计交易量达16,338.63亿元,同比增长24.46%。本行子公司信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充分发挥自身资产组织及投资管理能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产品种类全、客户覆盖广、综合实力领先的全能型资管业务,截至报告期末,理财产品总规模2.0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24%。3.3风险管理报告期内,本集团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将服务实体经济与把握业务机遇相结合,在助力金融强国建设中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持续健全“控风险有效、促发展有力”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强化风险策略及风险偏好传导落实。扎实推进“五策合一”,聚焦“五篇大文章”相关重点领域和行业开展研究,根据形势变化及时调整授信策略,前瞻做好资产投放结构安排。完善统一授信管理体系,深化审管检一体化机制,完善专职审批人体系,加强贷投后和风险缓释管理,提升全流程风控质效。强化全口径资产质量管控,抓实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零售业务等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全力保障资产质量稳健。有序推进风险化解处置,加大现金清收力度,在巩固风险管理基本面的同时向问题资产要效益。持续深化母子一体化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进一步增强对子公司的穿透管理,提升全行风险管理水平。持续加强数字化风控建设,深化数据整合和治理,优化迭代风控工具,推进风险管理系统建设,提升风险识别、计量、评估、监测、报告、控制等风险管理全流程数字化水平,推进风险管理工作从信息化向智能化转型。房地产风险管理本集团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提质量、稳存量、优增量”的总体策略,稳妥推进房地产授信业务投放和风险管控。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一视同仁满足国有、民营等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支持政策鼓励的刚需、改善性住宅、长租房和保障房项目。积极扩大优质房企、优势地区业务增量,坚持房地产客户名单制管理。支持符合政策导向的预售资金保函、内保外贷等业务,积极开展优质房企债券承销。贯彻落实“金融16条”,因城施策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切实推进“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保交房攻坚战”等工作,稳妥有序化解存量风险。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对公房地产贷款、银行承兑汇票、保函、债券投资、非标投资等承担信用风险的融资业务余额3,683.4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31.02亿元,其中对公房地产贷款余额2,798.7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05.16亿元。本集团代销、理财资金出资等不承担信用风险的对公房地产融资余额538.8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4.79亿元。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方面,报告期内,本行积极落实国家及各地区政策要求,把握住房按揭市场趋势,满足购房者合理购房需求,加大按揭投放力度。截至报告期末,本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10,048.6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36.97亿元。本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业务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其余额占全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余额的74.66%。同时,本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加权平均抵押率约为41%,抗风险能力较强。受房地产市场遇冷、经济增速放缓等影响,住房按揭不良率较年初有所上升,截至报告期末,本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不良率0.61%。本行将持续加强体系化风险防控体制机制,严格把控项目准入,加强二手房按揭准入管理,落实贷款调查、审查及贷后检查要求,积极防控房地产市场风险,保持按揭资产质量稳定。3.4资产质量本集团坚持实质风险判断原则,严格认定资产风险分类,真实反映资产质量。2024年前三季度,本集团坚持稳健发展的经营理念,不断增强风险管理的主动性和前瞻性,持续优化重点领域风险管理机制,加大风险化解及不良资产处置力度,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资产质量保持稳健。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不良贷款余额659.8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1.81亿元;不良贷款率1.17%,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16.00%,较上年末上升8.41个百分点;贷款拨备率2.53%,较上年末上升0.08个百分点。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主要股东
序号 | 股东名称 | 持股数(股) | 持股比例 |
---|---|---|---|
1 | 中国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 | 35,732,894,412 | 66.81% |
2 | 中国中信集团公司 | 24,402,891,019 | 63.71% |
3 | 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 | 12,138,012,193 | 22.69% |
4 | 中国烟草总公司 | 2,147,469,539 | 4.01% |
5 | 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 1,018,941,677 | 1.90% |
6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 | 343,069,533 | 0.64% |
7 | 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 267,137,050 | 0.50% |
8 |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168,599,268 | 0.32% |
9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泰柏瑞沪深3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 | 58,943,266 | 0.11% |
10 |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证红利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 | 55,585,207 | 0.10%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