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北京
  • 成立日期: 2000-11-01
  • 组织形式: 央企子公司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110000710927388B
  • 法定代表人: 马天晖
  • 董事长: 马天晖
  • 电话: 010-88896666,010-88896053
  • 传真: 010-88896888
  • 企业官网: www.aisino.com
  • 企业邮箱: stock@aisino.com
  • 办公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杏石口路甲十八号航天信息园
  • 邮编: 100195
  • 主营业务: 金税产业、金融科技服务产业、智慧产业、网信产业
  • 经营范围: 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中的呼叫中心业务;住宿;人力资源服务;工程设计;第一类增值电信业务;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计算机软件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企业管理咨询;计算机数据库服务;计算机软件、文化用品的销售;电子及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外部设备、智能机电产品、财税专用设备的研制、生产、销售;信息安全技术、信息技术、网络及终端技术、多媒体技术、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环保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的开发、转让、咨询、培训;化工材料(不含危险化学品)销售;经济信息咨询;进出口业务;房屋租赁业务;智能卡及电子标签的研制、生产、销售;电子产品专业设备的研制、生产、销售、技术服务;物联网及传感网相关技术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有线及无线通讯终端产品和个人数字终端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农业机械设备研发、销售和服务;技术服务,售后服务;会议服务;信息系统集成服务;税务咨询服务;教育咨询;知识产权服务;设计、制作、代理、发布广告。
  • 企业简介: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11月1日,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控股、以信息安全为核心的国有科技型上市公司。2003年7月11日,在A股主板市场挂牌上市(SHA:600271),是中国信息技术行业最具影响力的企业之一,是国务院国资委“建设世界一流数字财税专业领军企业”“科改企业”“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示范企业”“全国文明单位”。自成立以来,航天信息坚持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国防建设、服务国计民生,承担了国家“金税”“金卡”“金盾”等重点信息化工程。经过20余年的发展壮大,已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5个计划单列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建立了69家法人单位、1100余家基层业务单位,现有员工1.5万余人,形成了覆盖全国、深入区县、多平台应用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专业化市场营销服务网络。步入数字经济时代,航天信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建设网络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依托在密码、区块链、大数据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坚持“成为世界一流的信息技术集团,致力于信息更安全、更增值,社会更智慧、更诚信”的发展愿景和“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理念,聚焦信息技术主业,面向数字政府和企业数字化产业市场,重点发展财税产业、智慧产业、信创产业,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为各级政府客户和千万级企业用户提供信息技术服务和一体化解决方案,是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国家队、主力军。面向数字政府领域,航天信息聚焦政府治理流程优化、模式创新和履职能力提升需要,紧抓新一代信息技术背景下政府职能转型市场机遇,巩固智慧产业、信创产业现有优势,布局数据要素安全底座、一体化履职平台等新业务方向,聚焦智慧税务、智慧公安(含治安、出入境等)、智慧口岸、智慧粮储等典型应用场景,创新打造多个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在税务领域,服务国家税制改革,保障“营改增”“减税降费”等重大政策实施,助力国家税收征管由“以票控税”转向“以数治税”,进一步稳固“金税四期”局端业务核心地位。在公安领域,承建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全国出入境信息管理系统等,系列自助通关产品应用于港珠澳大桥及多个口岸。在大食物领域,承建20余个省市自治区粮食监管平台和2000余座智慧粮库,致力打造国家级粮食创新中心,成为“全球食物动态感知研究中心”主要参与单位,服务国家粮食安全。在信创领域,参与建设数百个国家级重点信创工程及项目,覆盖数十个部委及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向企业数字化领域,航天信息以数字财税为发展根基和市场先导,以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服务为主线,聚焦电子凭证全程数字化、新型信息技术基础设施集成建设、企业经营管理数字化等重点方向,带动企业数字化产业集群化发展。面向大型企业数字化转型,以信创和财税为切入点,为客户提供行业解决方案并延伸咨询、培训、运维等业务领域。面向中小微企业,以“票、财、税、档、融、信”为核心,构建爱信诺·诺企服平台,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一站式SaaS云服务,助力企业转型升级,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财政部等九部委联合开展的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深化试点工作中承担多项重要角色,作为电子凭证开具分发平台、代理记账平台、试点服务保障单位,深度服务财税全程数字化、电子化转型。探索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创新发展新生态,为院校、企业和个人提供财税咨询、培训、能力认证等教育培训,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信创产业人才基地目录和教育部职业教育合作典型案例。面向国际化领域,航天信息进一步融入全球信息产业大循环,立足粤港澳大湾区,聚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点拓展税务信息化、电子证件与移民管控、政府及企业信息化业务,打造市场营销、研发生产、运营服务的完整业务链,完善国际化经营资质和产品认证,提高境外业务项目规范管控能力,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实施创新驱动,先手研发布局。航天信息坚持科技自立自强,聚焦密码、区块链、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致力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打造关键技术核心产品体系,形成上百项核心技术成果、1300余项自主知识产权,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多项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等。具备信息系统建设和服务能力评估优秀级(CS4)、软件能力成熟度度CMMI-5级等多项资质,获得国家发改委企业信用修复资质备案、央行企业征信机构备案,拥有国家电子认证服务等资质。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建联合实验室,建设2个国家级创新平台、26个省市级创新平台,科技创新布局全面展开。坚持人才强企,锻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人才队伍。航天信息拥有两院院士等战略型外聘专家、“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国防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各级各类领军人才百余名,专业技术人才和市场营销人才占比达91%,形成了支撑公司未来发展的技术、营销、管理各级各类人才梯队。强化顶层设计,聚力战略牵引。航天信息明确了“一二三五八”发展思路。“一”是坚持一个主业,即信息技术主业;“二”是面向两个市场,即数字政府和企业数字化产业市场;“三”是坚持三类创新,即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改革创新;“五”是坚持五化导向,即数字化、绿色化、产业化、生态化、一流化;“八”是实施多项重大创新工程,即电子凭证、爱信诺·诺企服、粮食创新中心、云链贸运、信安强基、财税产业大模型等。展望未来,航天信息将始终坚持“两个一以贯之”,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全过程、各环节,把企业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锚定信息技术主业,以“战略新高度、创新新速度、产业新维度、改革新动能、精神新面貌”的全方位崭新姿态,大步迈向新征程,成为国家信息安全的“守护者”与国企改革创新的“排头兵”,以更稳健的经营和更高质量的发展,奉献社会、回馈股东、成就员工,与各界共同构建开放、互联、协同的产业新生态,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
  • 发展进程: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又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又称“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北京机电工程总体设计部(又称“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四总体设计部”)、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遥测技术研究所、上海航天实业有限公司、北京市爱威电子技术公司、航天新概念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牧工商(集团)总公司等十二家单位共同组建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经中国证监会证监发行字[2003]61号批准,于2003年6月2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地发行了4,200万A股,2003年7月11日公司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 商业规划: 2024上半年,航天信息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围绕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明确“全面完成高质量发展年度任务、全面完成高水平安全年度任务”的工作目标,以“一利五率”为导向,全面分解指标、压实主体责任,稳步开展经营工作。(一)进一步强化战略引领。召开战略管理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围绕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进行全面部署,完成航天信息“十四五”综合规划纲要中期评估与调整方案正式印发以及所属三级单位综合规划中期评估调整方案的正式批复,将“聚焦新战略打造新航信”引向深入。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有序推动国资委技术攻关任务以及“财税产业大模型”和“可信数据安全治理体系建设”两项HX行动,制定航天信息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作总体方案,不断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二)深入实施改革提升行动。按照“强主业、提能力、防风险”总原则,全面系统开展各项改革调整工作,按照“成熟一项、研究一项、实施一项”的要求加快推进实施。本级职能部门新一轮机构改革调整全部完成,“一体化”运营管理、精简组织架构、重新定岗定编等具体改革举措实施中。同时,以增强核心功能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重点,明确责任落实,理顺工作机制,定期召开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会,协同推进功能使命性和体制机制性改革,全面梳理“科改行动”专项考核指标情况,深入推动“科改行动”质量提升,确保抓出成效。(三)深化技术创新。召开科技创新工作会,深入强化科技自立自强战略支撑,策划实施技术、组织、人才、管理、基础等5个体系建设的17项措施,发布“爱信诺·信诺GPT”财税产业大模型,展示在“AI+财税”领域的最新成果。聚力打造核心技术,形成“三层六类”的新版技术体系并启动人才队伍建设,推动首批六个自主创新资金支持项目执行。推进基于区块链的数字企业模型技术验证等核心技术攻关,完成智能财税MaaS平台Alpha版本研发,形成“1+1+N”财税产业大模型产品体系规划。强化价值导向,推动研发布局完善,对全体系投入产出及执行情况等关键领域加强监管,夯实研发基础管理。深化产学研融合,布局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建设,积极申报国家部委重大科研专项、加大标准布局力度,全面提升技术综合软实力。(四)不断强化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总体谋划,形成所属单位领导班子建设五年规划和2024年度干部队伍建设工作计划,提升调整配备针对性。成立航天信息党校,编制《航天信息教育培训规划(2023-2027年)》和2024年度培训计划,扎实推进干部教育、人才履职能力提升培训走深走实。加大科技领军人才推树力度,入选政府特贴专家2人、科工集团高级专家1人、航天基金奖2人、科工集团功勋荣誉表彰人选4人、团队1支。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央企业党员干部轮训研学班、党员干部轮训联学班,1,848名党员在线学习,系统性提升党员的政治理论素养和履职尽责能力。(五)守牢安全底线,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制定《航天信息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工作方案(2024-2026年)》,部署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通过发放手册、公司办公网等,进行安全应知应会知识学习。开展安全生产月、防灾减灾日宣教活动,进行地质灾害评估和应急逃生演练,强化应急物资配备。加快推进标准化建设,顺利通过消防安全标准化评审,持续开展电动自行车、畅通生命通道等专项安全检查,对发现的问题立整立改。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