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北京
  • 成立日期: 1994-11-22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110000616800612P
  • 法定代表人: 向文波
  • 董事长: 向文波
  • 电话: 010-60738666
  • 传真: 0731-84031555
  • 企业官网: www.sany.com.cn
  • 企业邮箱: sanyir@sany.com.cn
  • 办公地址: 北京市昌平区北清路8号
  • 邮编: 102206
  • 主营业务: 主要从事工程机械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
  • 经营范围: 生产建筑工程机械、起重机械、停车库、通用设备及机电设备(其中特种设备制造须凭本企业行政许可)、金属制品、橡胶制品、电子产品、钢丝增强液压橡胶软管和软管组合件、客车(不含小轿车)和改装车;建筑工程机械、起重机械、停车库、通用设备及机电设备的销售与维修;金属制品、橡胶制品及电子产品、钢丝增强液压橡胶软管和软管组合件的销售;客车(不含小轿车)和改装车的销售(凭审批机关许可文件经营);五金及法律法规允许的矿产品、金属材料的销售;农业机械销售;提供建筑工程机械租赁服务;经营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国家法律法规禁止和限制的除外);农业机械制造(限外埠生产)。(市场主体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国家和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600031.SH)于2003年7月3日上市,是中国股权分置改革首家成功并实现全流通的企业。2011年7月,三一重工首次入围FT全球市值500强,是唯一上榜的中国工程机械企业。2012年,三一重工跨国并购“全球混凝土机械第一品牌”德国普茨迈斯特、持股“全球随车起重机械巨头”奥地利帕尔菲格。2021年5月13日,三一重工入围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榜单,排名第468位,首次跻身全球企业500强,是榜单中排名中国第一、全球第二的工程机械企业。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主业是装备制造业,主导产品为:混凝土机械、挖掘机械、起重机械、筑路机械、桩工机械等全系列产品。三一混凝土机械稳居世界第一品牌;挖掘机械在2020年首夺全球销量冠军;此外,大吨位起重机械、履带起重机械、桩工机械、成套路面机械连续多年稳居中国市场占有率第一。秉承“品质改变世界”的使命,三一每年将销售收入的5%左右用于研发,致力打造世界一流的产品。凭借技术创新实力,三一先后三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两次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成为建国以来工程机械行业获得的国家级最高荣誉。2020年,三一荣获中国工业领域“奥斯卡”奖——中国工业大奖。截至2021年,公司申请专利13140项,授权专利9124项,申请及授权数居国内行业第一。目前,三一重工6S中心已遍布全国主要大中城市,在全球拥有近200家销售分公司、2000多个服务中心、近万名名技术服务工程师。近年,三一重工相继在印度、美国、德国、巴西投资建设研发和制造基地。自营的机制、完善的网络、独特的理念,将星级和超值服务贯穿于产品的售前、售中、售后全过程。
  • 发展进程: 公司是经湖南省人民政府以湘政函[2000]209号文批准,由三一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依法变更而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发行字[2003]55号文核准,本公司于2003年6月18日向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6,000万股,每股面值1.00元,每股发行价15.56元,并于2003年7月3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 商业规划: 2024年上半年,工程机械行业整体运行逐步向好。国内需求筑底回暖,随着《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等系列政策逐步落地、机械替代人工及行业低碳化转型趋势加快等多个积极因素推动下,市场呈现加速回升态势。海外市场稳中有进,中国企业全球竞争力持续提升,海外市场份额稳步扩大,海外市场前景广阔。公司坚持高质量发展经营原则,全面推进全球化、低碳化、数智化三大战略,进一步推动全球化制造布局、全球组织变革,致力于建设可持续的全球经营能力。坚持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强研发创新,推动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公司主导产品市场份额保持领先、现金流及盈利水平持续提升、存货及在外货款保持良好水平。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387.38亿元,同比下降1.9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73亿元,同比增长4.80%;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4.3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204.61%。其中,二季度营业收入210.76亿元,同比下降2.9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93亿元,同比增长5.28%。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1,568.3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691.27亿元。一、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一)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报告期内,公司坚持高质量发展,坚定的推进产品价格向合理水平回归,提升盈利能力;加大回款力度,提高现金流;坚持价值销售政策,控制国内外货款与代理商风险,增强风险控制。1、盈利能力持续回升由于海外销售快速增长、降本增效措施推进等因素影响,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净利率回升至9.15%,同比上升0.61PP。2、现金流大幅增长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4.38亿元,大幅增长2,204.61%。保持着极好的现金流水平。3、经营风险有效控制报告期内,公司高度注重经营质量与风险管控,坚持价值销售政策。报告期内,尽管工程机械下游市场资金紧张、回款难度加大,但公司各主要产品的在外货款价值逾期率仍控制在较低水平,在外货款规模、质量总体上保持较好水平。(二)核心竞争力稳固挖掘机械:销售收入152.15亿元,同比增长0.43%。国内市场上连续第13年蝉联销量冠军,全球市占率稳步提升。混凝土机械:销售收入79.57亿元,同比下降5.22%,稳居全球第一品牌。起重机械:销售收入66.20亿元,同比下降10.10%;履带起重机国内整体市占率超40%,大中型履带起重机市场份额居全国第一;汽车起重机、全地面起重机、越野起重机海外市场占有率均显著提升。桩工机械:销售收入11.65亿元,同比下降7.09%。路面机械:销售收入15.78亿元,同比增长15.74%。(三)全球化快速推进公司推行“集团主导、本土经营、服务先行”的经营策略,海外收入持续增长。2024年上半年,公司主营业务实现海外销售收入235.42亿元,同比增长4.79%,海外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62.23%。1、全球资源配置持续优化组织全球化:公司坚定地推进全球组织变革,实行“平台赋能+精兵作战”的组织形式,设立海外大区和国区作为区域层面的整体战略规划和赋能平台,以公司整体利益最大化为基本原则,为一线作战组织提供服务、赋能和监督,大幅提升海外作战效率,进一步推动人员与经营的本地化,以更好地适配本地经营环境。研发全球化:公司建立“1+5+N”的全球研发体系,针对本地化场景及客户需求进行正向产品开发,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效便捷、绿色环保、稳定可靠的产品。制造全球化:公司持续推动生产制造全球化,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2024年上半年,印尼工厂二期工厂扩产完毕,印度二期工厂、南非工厂有序建设中。2、海外主要市场稳中有进公司海外产品销售已覆盖180多个国家与地区。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海外销售收入235.42亿元,同比增长4.79%,各区域收入情况如下:亚澳区域91.7亿元,增长2.55%;欧洲区域82.7亿元,增长1.08%;美洲区域37.9亿元,下降4.19%;非洲区域23.1亿元,增长66.71%。3、海外市场盈利稳步提升受益于海外销售快速增长、部分产品价格提升、产品结构改善、降本增效措施推进等因素影响,公司海外主营业务毛利率持续提升达31.57%,较上年同期的31.01%上升0.56个百分点。(四)引领行业低碳化转型新能源、电动化是工程机械行业发展的重大机遇,公司全面推进主机产品低碳化及相关核心零部件与技术开发,致力于打造高品质、低能耗、高体验的低碳化产品,引领行业低碳化转型。1、组织与人才建设自2021年开始,公司成立新能源技术委员会,管理新能源技术发展规划、专利布局、前瞻技术研究以及新技术产业孵化等工作,各产品事业部成立电动化经营与科研团队。公司重视培育与引进专业电动化人才,众多领军人才加入公司,覆盖电池、电控、电驱、电子电气、控制算法和热管理等领域。2、主机产品开发公司全面推进工程车辆、挖掘机械、装载机械、起重机械等产品的低碳化,聚焦纯电、混动和氢燃料三大技术路线,持续迭代新能源产品。2024年,公司持续提升新能源产品覆盖度,总计完成80多款新能源产品上市,并且多项产品取得重大突破。SW956E电动装载机:搭载自研VCU、多工况自定义及智能变频空调等多项先进节能技术,能效、额定载荷达行业领先水平,一次性获得印尼200台大单,为电装出口奠定了良好基础。SY215E电动挖掘机:自研整车VCU已推广至全系列电动挖掘机。行业首次使用双变技术、电回转技术、集成热管理等电动化专用技术,能耗表现领先行业,目前国内、海外已实现销量第一。3、核心零部件与技术研究为进一步提升新能源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公司通过自主开发、对外战略合作,在新能源领域围绕高压化、高效化、集成化方向,重点突破P2混合动力、电子电气架构、HCU等核心技术。2024年,公司P2-MT混合动力技术方案为行业首创,有效改善重载车辆换挡过程存在动力中断问题,保障整车在不同使用场景下可靠性的同时,通过软件的合理标定实现可观的节油率,场景节油率均优于目前现有产品,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填补混动产品技术路线空白。24年上半年,公司获得低碳化相关授权专利30件。(五)积极推进数智化转型公司紧随新时代发展机遇,将数智化建设融入制造、产品、服务、运营等场景,积极推进数智化转型。1、智能制造灯塔工厂建设:截止报告期末,公司已有33座灯塔工厂建成达产。公司是唯一一家获得世界经济论坛“灯塔工厂”认证的重工行业企业,三一重工“北京桩机工厂”和“长沙18号工厂”2座工厂获得“灯塔工厂”认证,为全球制造业企业提供可借鉴的数智化发展方向。公司在印尼成功设计并建设了首座海外“灯塔工厂”,实现全网络连接和少人化生产。2024年上半年,印尼工厂二期工厂扩产完毕,结构件三大工艺相继建成投产,生产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印度二期工厂、南非工厂有序建设中,投产后可全面覆盖东南亚、中东等地区,进一步为公司的全球化战略推进提供有力保障。制造作战平台:公司加快iMBP制造作战平台建设,致力于打造制造体系数据底座,统一入口、统一授权、统一数据监控,实现“完全由数据和流程来控制车间”的制造。工厂推广覆盖6套“i”系列产品(iMOM/iWMS/iAPS/iELM/iLES/iIOT),打造集团统一的质量管理平台,推动产品从设计到交付全流程的质量控制。2、智能产品公司积极推进科研成果转化,致力打造卓越的智能化产品与技术,树立行业智能化建设的典范。公司已围绕工程施工全过程融合网联化、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实现工程施工可视化、多车集群化协同作业,以及无人运输调度、系统作业调度、装备实时监控、车辆远程控制等。部分案例如下:(1)无人摊压机群。产品布局单机智能产品、无人机群产品、设备管理平台3大模块,已在全国21个省36个项目中推广应用。(2)无人“挖装运”作业。在露天煤矿场景实现自动挖掘装车智能调度、挖卡系统等八大功能24H施工。3、智能运营公司持续推动全量全要素数据采集,挖掘数据价值,提升精细化运营效率,进一步为客户创造价值。公司的工业互联网平台IOT广泛连接各类设备与系统,集成采集、汇聚、分析海量数据,以建模实现数字孪生,推动企业提质、降本、增效。公司实现1.8万台设备、5.9万个摄像头的实时在线接入,通过数据分析与算法模型,系统优化降低成本及能耗。2024年上半年,公司在作业过程中开展的节能降耗项目累计节约能源费用超过0.5亿元。(六)研发创新成果显著2024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投入26.12亿元,围绕“全球化、低碳化、数智化”战略,保持高研发投入水平。1、专利发明:2024年上半年申请专利575件(不含软件著作权),其中发明专利357件,占比62%;授权专利351件,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近30%。公司荣获“长沙市商业秘密示范企业”、“苏州市知识产权引领型企业”等多个奖项。2、研发人才:通过完善的激励机制和多渠道合作吸引并留住人才,确保研发引领创新。截至2024年半年度,公司研发人员6320名,其中39%拥有研究生或以上学历。3、试验试制:公司拥有4大野外试验场、8大试制中心,实现90%试验场景覆盖,试验周期大幅缩短。4、研发数字化:自主开发了RPM(研发规划管理)、RD(研发项目管理)、RDPM(研发绩效管理)等研发管理系统,保障研发项目的规范化管理和高质量完成;完成TPM(试制管理系统)、TOS(试验在线系统)等研发业务系统开发,试制周、试验周期大幅缩短;目前研发数智化从以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为主的研发结果管理,转变为以RD(研发项目管理)为中心的研发过程、研发结果和研发管理全面在线。5、产品研发:2024年上半年,公司发布多款创新型产品,代表性新产品主要包括:SY2000矿用挖掘机:三一200吨级矿挖采用全新多泵多阀电控系统,首次应用分泵技术,进一步节能和提升效率,今年顺利交付印尼市场,创三一海外销售挖机吨位新纪录。第三代遥控中型挖掘机:针对应急特殊远程遥控作业场景,拓展了高度仿真培训、自动跟随无人机、活体融合感知等功能;视频延时小于100ms,破碎、挖掘等高频遥控作业效率提升至75%;数字油缸缓冲控制,实现斗杆缓冲距离小于120mm,达到行业领先水平。33米泵车:突破我司30米级最小尺寸。凭借其灵巧的整车尺寸及优异的通过性能,充分满足小型狭窄空间施工场景,成为乡村振兴利器,强势占据农村市场,受到客户高度认可。24年上半年,该产品在0-33米段的国内市占率达67%,稳居细分市场首位。STC2000C8-8汽车起重机:作为行业首款200吨位汽车起重机,90m超长主臂,全伸臂最大吊重7.3t,性能远超同级产品。独家专利i-ECO1.0系统,大幅降低作业油耗。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主要股东
序号 股东名称 持股数(股) 持股比例
1 三一集团有限公司 2,480,088,257 29.26%
2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 614,835,105 7.25%
3 梁稳根 235,840,517 2.78%
4 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233,349,259 2.75%
5 中国工商银行-上证5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 119,900,884 1.41%
6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泰柏瑞沪深3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 114,328,075 1.35%
7 全国社保基金一零三组合 77,000,000 0.91%
8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易方达沪深3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 75,748,686 0.89%
9 全国社保基金一一四组合 70,655,764 0.83%
10 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64,238,946 0.76%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