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中泰证券
- 企业英文名: ZHONGTAI SECURITIES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山东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上市代码: 600918.SH
- 注册资本: 696862.5756 万元
- 上市日期: 2020-06-03
- 大股东: 枣庄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持股比例: 32.62%
- 董秘: 张晖
- 董秘电话: 0531-68889038
- 所属行业: 资本市场服务
- 会计师事务所: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吴强、顾庆刚、赵锋关
- 律师事务所: 国浩律师(济南)事务所
- 注册地址: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经七路86号
- 概念板块: 证券 山东板块 富时罗素 MSCI中国 沪股通 融资融券 预亏预减 机构重仓 HS300_ 券商概念 央国企改革 互联金融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山东
- 成立日期: 2001-05-15
- 组织形式: 地方国有企业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70000729246347A
- 法定代表人: 王洪
- 董事长: 王洪
- 电话: 0531-68889038
- 传真: 0531-68889001
- 企业官网: www.zts.com.cn
- 企业邮箱: ztsdb@zts.com.cn
- 办公地址: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经七路86号
- 邮编: 250001
- 主营业务: 包括投资银行业务、财富管理业务、机构业务、投资业务、信用业务、资产管理业务、国际业务、期货业务等,能够为客户提供系统性、多层次、专业化的投融资服务,满足多样化金融服务需求。
- 经营范围: 证券业务;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 企业简介: 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原名齐鲁证券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5月,是全国大型综合类上市券商(股票代码:600918),在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设有45家分公司、近280家证券营业部,控股中泰期货、中泰资本、中泰国际、中泰资管、中泰创投、齐鲁股交、万家基金、中泰物业,形成了证券、期货、基金、投资等各项业务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中泰证券主要经营证券经纪、承销与保荐、投资咨询、证券自营、财务顾问、融资融券、基金与金融产品代销、基金托管、股票期权做市等业务。公司服务财富管理客户超过930万户,管理客户资产近1.3万亿元;股权承销单数近3年保持市场前10位,股权、债券业务山东市场占有率连续3年位列行业首位。中泰证券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中央和省委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坚持以党的建设为统领,守牢合规展业、廉洁从业两条底线,锤炼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客户、防范化解风险三大本领,实现客户基础量增质优、业务体系综合协同、金融科技智能赋能、资本实力有效提升四大突破,做强财富管理、投资银行、投资交易、研究与机构、资产管理五大业务板块,持续扩大规模实力,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不断塑造公司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扛起山东证券业旗帜,向着建设忠诚、合规、创新、美美与共的一流证券公司目标奋勇前进。
- 商业规划: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随着新“国九条”及配套政策制度的加快落地实施,资本市场以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公司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宗旨,围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着力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忠诚、合规、创新、美美与共的一流证券公司建设取得积极成效。(一)投资银行业务报告期内,资本市场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加大退市监管力度、严格上市公司持续监管,IPO和再融资发行节奏放缓,项目平均募资水平降低。在“资产荒”持续演绎、宽货币政策等背景下,信用债市场表现较好,债券发行规模继续上升,净融资规模增长明显;融资利率继续下行,融资期限有所拉长。报告期内,公司全力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构建特色投行业务体系,深耕新兴产业、专精特新等领域,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持续强化重点区域覆盖,深耕山东省内市场,突破省外重点区域;不断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守牢合规风控底线,加快培育一流投行。1.股票保荐承销报告期内,公司共完成11单股票主承销项目,包括IPO项目6单、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项目3单、可转债项目2单,合计承销规模48.96亿元(数据来源:公司内部统计)。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深度服务山东市场,加大山东省内市场覆盖,省内市场占有率继续领先。作为保荐主承销商,完成腾达科技、博苑股份两单IPO项目;作为联席主承销商,完成圣泉集团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项目。报告期内,公司依托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有效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助力创新药企诺思兰德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高端钛合金材料生产企业金天钛业成功登陆科创板。公司持续深耕数字经济相关产业,推进数据要素与资本要素深度融合,助力信息技术企业港迪技术在创业板首发上市、数字创意产业企业宣亚国际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公司倾力服务专精特新,助力安乃达、铁拓机械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功上市,打造服务专精特新企业的中泰品牌,赋能中小企业成长。2.债券发行承销报告期内,公司共完成244家债券类主承销项目,总承销规模1,208.89亿元(数据来源:公司内部统计)。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深耕山东省内债券市场,助力23家省属企业发行债券融资;深度参与济南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服务济南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内企业发行80只债券及资产证券化产品。公司致力于打造标杆项目,完成中国电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2024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券、中国康富国际租赁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碳中和绿色公司债券等大型国企、央企、金融机构项目。公司以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发力点和切入口,深入服务科技金融领域多元化融资需求,承销发行山西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创新公司债券等22只科创债项目。3.新三板推荐及相关业务报告期内,公司倾力服务优质中小企业融资发展,推荐新三板挂牌公司6家;协助挂牌公司定向发行股票11次,融资规模4.55亿元。报告期末,公司持续督导新三板挂牌公司224家,其中,创新层公司96家(数据来源:公司内部统计、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2025年发展展望:公司将锚定建设一流投行的目标,突出功能性发挥,主动融入国家和山东省重大战略部署,坚持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继续深度服务区域市场,推进行业组建设,坚持品牌化发展策略,不断提升市场声誉和行业影响力;不断完善投行业务内控体系,持续提升业务执业质量。(二)财富管理业务报告期内,A股市场整体表现先抑后扬,市场在一系列政策利好的推动下逐步企稳并反弹,交投活跃度提升。全年沪深两市股基交易量(剔除货币基金)286.63万亿元,日均交易量1.18万亿元,日均交易量较上年增长2,231.88亿元,增幅23.22%(数据来源:沪深交易所)。报告期内,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传统业务和财富业务并重发展为指导,持续提升交易服务、产品服务、综合金融服务水平,优化金融科技平台,促进财富管理业务转型升级。交易服务方面,持续建设专职投顾队伍,开发多层级、多种类的投顾服务产品,不断提升专业能力与客户服务水平。产品服务方面,进一步擦亮“中泰成长30”“中泰量化30”品牌;提升研究能力,启动ETF生态圈建设,打造“中泰ETF30”品牌,提升客户投资体验。综合金融服务方面,上线家族信托/家庭服务信托产品,设立中泰财富企业家办公室,依托公司专业服务优势和协同力量深化高净值客户服务;加快推进成长企业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金融科技创新方面,持续深化金融科技赋能,为投资者提供包括中泰齐富通APP、融易汇PC端、微信公众号、企业微信、门户网站等在内的多终端、多渠道、数字化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报告期末,中泰齐富通APP月活数为612.85万,在券商APP领域(不含第三方APP)排名第10位。报告期末,公司共服务客户952.07万户,管理客户资产1.36万亿元(不含未解禁限售股、OTC市值)。报告期内,公司新增开户105.08万户,较上年增长93.12%,全年实现股票基金交易额11.53万亿元。报告期末,公司代销金融产品保有规模481.70亿元。(三)研究与机构业务报告期内,公募降费改革新规实施,对券商分仓佣金收入与机构业务收入结构造成一定影响,但从长期来看将推动券商研究业务转型,促进业务回归本源。在“扶优限劣”基调下,私募业监管力度持续加强,新增备案私募基金数量和规模均呈现走低趋势,对券商托管外包业务造成一定影响,但私募基金监管政策的不断完善,也促进了私募基金行业规范健康发展。报告期内,公司锚定打造研究、销售、托管三轮驱动的机构业务体系,整合研究资源,强化研究赋能,成功发布机构服务平台“中泰尚元”,持续提升覆盖机构客户全生命周期的综合金融服务能力。1.研究业务公司通过整合研究资源,深化战略协同,以深度研究为抓手,为客户提供大类资产配置、定制课题、调研活动、专家资源、特色产业论坛等多元化的研究服务,推动卖方研究向综合研究转型,促进研究优势持续向业务优势和经济效益转化。报告期末,公司研究业务覆盖银行、电子、建材、有色金属、汽车、机械、电力设备新能源等20余个行业,拥有宏观策略、金融工程、北交所等研究团队。2024年度新财富最佳分析师银行业第3名、电子行业第3名、非金属类建材行业第5名、汽车和汽车零部件行业第5名。公司构建了完整的宏观经济、产业经济及上市公司研究框架体系,打造中泰研究看市场、中泰策略对话行业等特色研究产品,全年发布证券研究报告3,758篇。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探索产学研创新模式,依托与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社会科学院、山东财经大学共建高质量发展联合研究中心,打造新型智库。聚焦山东省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确定15项年度课题进行重点研究攻关。协助中上协编写《2023年中国上市公司共建“一带一路”白皮书》,入围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务实合作项目清单。2.托管外包报告期内,公司托管外包业务顺应监管趋势,聚焦重点客户群体,持续完善客户服务体系,大力拓展与公募、同业券商等机构的合作,MOM、QDLP(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计划)等创新产品类型不断丰富。报告期末,公司存续托管外包各类产品共2,448只,规模976.54亿元(数据来源:公司内部)。3.机构交易业务报告期内,公司推进打造一流机构经纪交易服务商,建设全方位、多层次的交易服务体系,建立高素质、专业化的机构经纪交易团队,强化核心交易服务能力,极致交易平台XTP向交易、行情、算法、风控四大机构交易场景发展。聚焦客户综合化需求,持续提升数字化运营能力,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成为众多机构客户信赖的合作伙伴。报告期末,公司机构交易业务服务存量客户2,079户,较上年末增长2.97%,存量资产规模772.7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62%(数据来源:公司内部统计)。(四)投资业务1.投资交易业务报告期内,上证指数、深证成指、科创50指和创业板指分别上涨12.67%、9.34%、16.07%和13.23%。新三板市场表现不佳,三板做市指数下跌15.56%,三板成指下跌15.68%。债券市场资产荒格局深度演绎,货币政策框架性转松,债市收益率全年下行,中债综合财富(总值)指数上涨7.64%,中债十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由年初2.55%降至1.68%,创历史新低。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强交易能力建设,推进投研体系优化完善及新业务拓展,强化风控合规管理及IT系统支持保障能力,稳步获取投资收益。固定收益投资业务,有效研判和把握全年市场行情,保持合理规模和久期水平,加大交易操作力度;坚持以多策略为核心,以信用风险管理和流动性管理为支撑,提升资金运用效率,持续推进交易能力建设;公司新增银行间债券市场现券做市商业务资格,业务范围持续拓展。股票投资业务,深入研究宽基指数,构建合理投资组合,分散非系统性风险,增强投资组合稳定性;建立行业轮动监测体系,加强研判,把握行业轮动时机。场外衍生品业务,合规稳健开展,积极拓展客户渠道,提供多元化服务与产品,加强风险管理能力与交易对冲能力。做市业务,股票期权做市业务保持同业领先水平,沪深ETF期权主做市商年度评级历年均为市场最高AA评级;报告期末,科创板做市股票数量10只,获得上交所做市商2024年度综合评价结果“A”;新三板做市股票数量30只(数据来源:上海证券交易所、北京证券交易所、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2025年发展展望:公司将继续做好市场研判,优化投研体系,提升交易能力,持续推动投资交易业务提质增效。固定收益业务,将更加突出交易能力数字化建设,优化风控体系,控制信用风险敞口,把握交易机会。权益投资业务,将逐渐形成包括ETF投资在内的稳健投资格局,不断丰富交易策略,努力提升投资收益。做市业务,将加强策略研究,充实策略工具箱,提升稳定盈利水平。2.另类投资业务中泰创投为公司全资子公司,主营业务是另类投资业务。报告期内,中泰创投深耕山东市场,着力拓展业务领域,加强合规管控,细化业务制度和投资流程,不断提升投资质量。报告期内,中泰创投共完成3个股权投资项目,投资总额为0.72亿元。所投项目1家在上交所主板上市,1家在新三板挂牌交易,跟投项目1家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2025年发展展望:中泰创投将优化功能定位,加大对人工智能、半导体、新能源等领域企业投资力度;做好投资项目的持续跟踪,提升投后精细化管理水平,围绕投资项目为客户提供全价值链金融服务。(五)信用业务1.融资融券业务报告期末,市场融资融券余额18,645.83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2,136.87亿元,增幅12.94%。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加大客户服务力度,持续推进投资者教育,优化风险管控措施,增强融资融券业务市场竞争力,发展质效不断提升。报告期末,公司融资融券余额376.42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47.37亿元,增幅14.40%,期末总体维持担保比例为260.49%,融资融券业务整体风险可控。2.股票质押业务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优化股票质押项目评估体系,强化风险管控措施,业务稳健运行。报告期末,公司股票质押业务待购回余额31.92亿元,较2023年末减少24.64亿元,其中:自有资金出资融资规模为22.45亿元,平均履约保障比例为279.01%;资管计划出资融资规模为9.47亿元。(六)资产管理业务2024年,券商资管业务规模整体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券商资管子公司30家,具备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券商资管子公司增加至15家。报告期末,公募基金资产净值总额达32.30万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约18%,被动指数基金和债券基金的规模增长是主要动力,其中ETF总规模突破3.72万亿元,同比增长超80%。1.中泰资管中泰资管为公司控股子公司,主营业务为资产管理和公募基金。报告期内,中泰资管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公募化转型,大力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和客户服务水平,加强投研体系建设,权益标签进一步巩固,推动高质量发展。报告期内发行中泰资管首只养老目标基金和ESG主题基金,实现养老金融和绿色金融新突破;公募基金规模和业绩持续提升,公募化转型取得积极成效。报告期末,中泰资管资产管理业务规模1,051.19亿元。其中,公募基金业务规模439.54亿元,集合资产管理规模212.08亿元,专项资产管理规模61.74亿元,单一资产管理规模337.82亿元(数据来源:公司内部统计)。2.万家基金万家基金为公司控股子公司,主营业务为基金募集、基金销售、资产管理以及中国证监会许可的其他业务。报告期内,万家基金持续深化投研体系建设,各项业务运营平稳,投资业绩总体良好,管理规模稳步提升。报告期末,万家基金旗下公募基金合计160只,管理规模合计4,998.63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1,056.69亿元,增幅26.81%(数据来源:公司内部统计)。3.中泰资本中泰资本为公司全资子公司,主营业务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报告期内,中泰资本秉承合规、稳健、专业的投资理念,坚持投资引领,以优质项目为核心,大力推动基金设立与项目投资,在管基金实缴规模、项目投资金额均实现增长,完成4只基金募集和备案,新增基金实缴规模3.04亿元。报告期末,中泰资本及其子公司管理存量私募基金27只,基金实缴出资金额41.04亿元,投资领域涉及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医养康美、绿色化工、节能环保、航空航天等多个行业。2025年发展展望:中泰资本将持续加强私募股权基金全过程管理,一方面加大“募投管退”的管理力度,另一方面加大品牌和营销能力建设,拓宽项目来源,提升项目风险管控能力。(七)国际业务根据香港交易所统计,2024年有71家新股在香港上市,上市数量较2023年下跌2.7%,募资额达874.78亿港元,募资额同比增长88.9%。中泰国际为公司全资子公司,主营业务为境外IPO保荐/承销、离岸债券承销、财富管理及资产管理业务。报告期内,中泰国际积极发挥自身境外金融服务优势,深度服务内地企业跨境投融资业务。根据彭博数据,2024年中泰国际承销21个IPO项目,承销金额0.64亿美元,IPO承销项目数量香港市场排名第11名;中泰国际承销144个境外债项目,承销金额约11.06亿美元,项目数量香港市场排名第20名。中泰国际获得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并积极推进相关业务。(八)期货业务2024年,全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量为77.29亿手,同比下降9.08%,累计成交额为619.26万亿元,同比增长8.93%(数据来源:中国期货业协会,单边统计)。中泰期货为公司控股子公司,主营业务为商品期货经纪;金融期货经纪;期货投资咨询;资产管理。报告期内,中泰期货聚焦主责主业,整合并充分利用优势资源,持续推进经纪业务转型,稳健开展自有资金投资和管理工作;积极践行“一体中泰”理念,持续强化业务协同;加强合规风控管理,提升合规风控体系有效性。报告期末,中泰期货期末权益合计为301.4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01%。中泰期货手续费收入市场份额1.81%,同比提升0.30个百分点。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