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博实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深圳市博实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博实结
  • 企业英文名: Shenzhen Boshijie Technology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周小强
  • 上市代码: 301608.SZ
  • 注册资本: 8899 万元
  • 上市日期: 2024-08-01
  • 大股东: 周小强
  • 持股比例: 33.88%
  • 董秘: 向碧琼
  • 董秘电话: 0755-89891969
  • 所属行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何海燕、游玉江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中伦(深圳)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深圳市龙华区民治街道北站社区汇德大厦1号楼2701、2702、2703
  • 概念板块: 计算机设备 专精特新 创业板综 深股通 融资融券 注册制次新股 共享经济 车联网(车路云) 无人驾驶 移动支付 物联网 次新股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广东
  • 成立日期: 2009-06-04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403006894367945
  • 法定代表人: 周小强
  • 董事长: 周小强
  • 电话: 0755-89891969
  • 传真: 0752-8926188
  • 企业官网: www.bsjkj.com
  • 企业邮箱: bsjir@bsjkj.com
  • 主营业务: 智能车载终端、智慧出行组件、智能支付硬件、无线通信模组及其他智能硬件等物联网智能化硬件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
  • 经营范围: 一般经营项目是:电子产品、通讯产品、计算机软硬件的技术开发与销售;电子显示系统及其设备的销售;国内贸易,货物及技术进出口。(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在登记前须经批准的项目除外),许可经营项目是:经营增值电信业务;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中的信息服务业务;汽车行驶记录仪、汽车防盗报警系统、GPS/北斗车载终端、视频监控设备、智能锁具、智慧家庭硬件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电子产品、电子通信类硬件产品的维修、加工与生产。
  • 企业简介: 深圳市博实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物联网智能化硬件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以通信、定位、AI等技术应用为核心,基于自研无线通信模组,为物联网众多应用场景提供智能终端产品及配套解决方案。目前,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智能交通、智慧出行和智能支付硬件三大领域。在智能交通领域,公司以“提升安全、提高效率、辅助监管”为目标,为车联网行业提供智能车载终端产品。在智慧出行领域,公司以“帮助客户实现更高效、更便捷的出行服务”为目标,为两轮绿色出行行业提供智慧出行组件。在智能支付硬件领域,公司以“更智能、更便捷”为目标,为移动支付行业用户提供稳定、安全、可靠的物联网智能支付硬件。公司坚持自主创新,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广东省5G智慧车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智慧车联网工业设计中心、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公司参与编制《汽车记录仪数据安全芯片技术要求》、《汽车行驶记录仪联网通信技术要求》、《道路运输车辆智能视频监控报警系统终端技术规范》、《道路运输车辆智能视频监控报警系统通讯协议规范》、《商用车智能网联系统车载终端通讯协议规范与数据格式》等多项团体标准。经过多年的积累,公司获得了“广东省名牌产品”、“广东省制造业500强”、“中国商用车主动安全十佳产品供应商”等荣誉称号。
  • 发展进程: 博实结有限成立于2009年6月4日,注册资本50.00万元,由江荣添、陈明颖、关志强三名自然人出资设立,法定代表人为关志强,其中江荣添货币出资25.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50.00%;陈明颖货币出资17.5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35.00%;关志强货币出资7.5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15.00%。2009年6月1日,深圳中深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验资报告》(深中深所(内)验字【2009】222号),经审验,博实结有限已收到股东江荣添、陈明颖、关志强缴纳的新增注册资本合计50.00万元,均系以货币出资。2009年6月4日,博实结有限完成设立登记并取得深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的注册号为440301104057593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公司系由博实结有限以整体变更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7月14日,博实结有限股东会决议博实结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原公司股东作为拟变更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签署了《关于深圳市博实结科技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设立为深圳市博实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之发起人协议》。2021年7月14日,深圳市鹏信资产评估土地房地产估价有限公司出具鹏信资评报字[2021]第S151号《资产评估报告》,截至2021年5月31日,博实结有限的净资产评估值为60,743.01万元。2021年7月29日,公司召开创立大会,决定以大华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大华审字[2021]0015693号)审计的博实结有限截至2021年5月31日经审计净资产31,203.25万元折股,其中6,673.73万元计入股本,其余24,529.52万元计入资本公积。2021年7月29日,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验资报告》(大华验字[2021]000668号),经审验,公司已收到各发起人缴纳的注册资本(股本)合计6,673.73万元,均系以博实结有限截至2021年5月31日止的净资产折股投入,共计6,673.73万股,每股面值1.00元。净资产折合股本后的余额转为资本公积。2021年7月30日,公司在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注册登记,并领取了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4403006894367945的《营业执照》,博实结有限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周小强,注册资本为6,673.73万元。
  • 商业规划: (一)公司主要业务公司是专业从事物联网智能化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通信、定位、AI等技术应用为核心,基于自研无线通信模组,为物联网众多应用场景提供智能终端产品及配套解决方案。目前,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智能交通、智慧出行、智能支付等领域。在智能交通领域,公司以“提升安全、提高效率、辅助监管”为目标,为车联网行业提供智能车载终端产品。在智慧出行领域,公司以“帮助客户实现更高效、更便捷的出行服务”为目标,为两轮绿色出行行业提供智慧出行组件。在智能支付硬件领域,公司以“更智能、更便捷”为目标,为移动支付行业用户提供稳定、安全、可靠的物联网智能支付硬件。公司产品主要应用领域如下图:(二)公司的主要产品和用途1、智能车载终端公司智能车载终端产品按应用领域分为商用车监控终端和乘用车定位终端。(1)商用车监控终端公司商用车监控终端主要包括车载行驶记录仪、智能车载视频行驶记录仪等产品。公司商用车监控终端具有路面状况及驾驶行为的智能识别、主动预警、远程监控、全程记录等功能,并通过接入政府监管平台及企业车辆管理平台,协助监管部门及企业实现驾驶安全、公共安全、合规监管、企业管理等目标。目前,公司的商用车监控终端全面覆盖以上业务,同时还应用于网约车/出租车、同城货运、城市公交等细分市场。商用车监控终端主要应用领域如下图:①车载行驶记录仪车载行驶记录仪具备采集、存储车辆里程、位置、速度、温度、油耗等数据的功能,并提供安全风险报警、语音提醒服务。公司车载行驶记录仪通过接入政府监管平台及企业车辆管理平台等,为监管部门及企业提供可视化的实时车辆行驶数据,实现车辆行驶状态的安全监控与管理。公司车载行驶记录仪产品的基本系统构成如下:②智能车载视频行驶记录仪智能车载视频行驶记录仪是车载行驶记录仪的功能升级产品,其搭载了高清车载摄像机并应用AI视觉算法技术,实现在不同环境下对驾驶员及乘客状况、道路及行人状况、车辆运行状况、车辆装载及货物状况的全方位、可视化的实时监控。公司智能车载视频行驶记录仪的基本系统构成如下:公司智能车载视频行驶记录仪产品具备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驾驶员状态监测(DSM)、盲区监测(BSD)等功能,可进一步提升商用车的智能化管理水平。智能车载视频行驶记录仪具体功能如下所示:(2)乘用车定位终端公司乘用车定位终端基于GPS/北斗定位技术设计,主要包括2G/4G接线型定位终端、无线超长待机型定位终端、OBD定位终端、4G智能行车记录仪等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金融、货物追踪、车辆管理、保险理赔等场景,具体如下图:2、智慧出行组件智慧出行借助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将自行车、摩托车、汽车等传统交通工具与物联网智能化硬件产品相结合,使出行变得更高效、更便捷。公司的智慧出行组件主要包括智能马蹄锁、智能轮毂锁、电单中控产品、BMS数据通信组件、智能蓝牙仪表盘等,主要应用于共享单车及电动自行车领域。公司智慧出行组件的具体情况如下:(1)共享单车领域公司共享单车领域产品主要包括智能马蹄锁和智能轮毂锁,具体情况如下:(2)电动自行车领域公司电动自行车领域产品主要包括智能蓝牙仪表盘、BMS数据通信组件、电单中控产品等,具体情况如下:3、智能支付硬件公司智能支付硬件包括收款云音箱、云播报打印机等,其采用2G/4G通信技术,接收云端支付和订单信息,实现语音播报或打印功能。公司智能支付硬件主要应用于餐饮、零售、商超、农贸、地摊等移动支付场景。具体情况如下:4、其他智能硬件公司以通信、定位技术应用为核心,根据客户在物联网领域的产品需求,逐步拓宽产品应用领域,包括智能睡眠管理终端、电子学生证、智能安防摄像头等,其中智能睡眠管理终端、电子学生证情况如下:5、无线通信模组无线通信模组是将基带芯片、射频芯片、存储芯片等集成在PCB上并提供标准接口的模块化组件,是连接物联网感知层和网络层的关键组件。各类物联网设备通过无线通信模组实现通信、定位等功能,从而做到“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互联互通和设备智能化。为加深对物联网底层技术的理解、拓展产品应用领域,公司自2015年开始专门进行无线通信模组的研发。经过多年的人才和技术积累,公司在通信、定位、射频、信号处理、平台软件等领域形成了较强的研发实力,实现了2G至4G、NB-IoT等多种制式无线通信模组的自研、自产、自供。公司在无线通信模组领域的技术积累,一方面,将公司产品的应用场景由智能车载终端拓展到智慧出行组件、智能支付硬件等众多物联网应用场景,逐步搭建起网络层、感知层、平台层和应用层的技术架构和产品生态,另一方面,缩短了公司产品的研发周期,降低了产品研发的技术风险,提升了产品的综合竞争力。同时,由于芯片是无线通信模组的主要原材料,公司无线通信模组的研发和大批量生产,使得公司与核心芯片厂商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公司无线通信模组产品主要如下所示:(三)公司所处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公司产品属于物联网智能化产品领域,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公司所处的行业细分领域为“1.1.2新型计算机及信息终端设备制造”之“3919其他计算机制造”。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智能车载终端产品、智慧出行组件、智能支付硬件等产品,其中智能车载终端产品包括商用车监控终端、乘用车定位终端。1、智能车载终端产品所处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公司的智能车载终端产品包括商用车监控终端和乘用车定位终端,其所属行业上游主要由芯片、电子元器件、无线通信模组、PCB、数据存储器、电池、结构件、线材等原材料提供商组成。商用车监控终端行业下游主要由车载运营服务商、车辆营运企业及个人、整车车厂等用户组成;乘用车定位终端行业下游主要由车载运营服务商及汽车租赁企业、汽车金融企业等用户组成,具体情况如下:2、智慧出行产业链公司的智慧出行组件主要应用于共享(电)单车、电动自行车领域。共享(电)单车行业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的智慧出行组件提供商、共享(电)单车制造商等,中游的共享(电)单车运营企业,以及下游的广大个人用户。电动自行车行业产业链包括上游的智慧出行组件提供商及其他原材料提供商,中游的电动自行车制造商,以及下游的广大消费者。3、智能支付硬件所处行业产业链公司智能支付硬件包括收款云音箱、云播报打印机等,是一种支付信息播报、打印设备,是智能支付硬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智能支付硬件是移动支付行业的重要一环。银联、网联、央行支付系统所组成的支付清算是移动支付体系的核心;商业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是移动支付体系主要的参与方;用户和商户是移动支付业务的使用者;智能支付硬件提供商、手机厂商、IT服务商等软硬件厂商是移动支付的重要支撑力量。(四)报告期内所属行业情况物联网是一种计算设备、机械、数字机器相互关系的系统,其通过各种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和通用唯一识别码(UID),依靠互联网传输数据等方式,可以实时、自动地对物体进行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等。以应用领域为先导,紧跟技术潮流并及时适应客户需求的快速变化是物联网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一方面,通信、定位、存储、AI算法等技术的进步,推动物联网产品更新迭代;另一方面,随着消费和产业不断升级,物联网的应用领域持续扩张,逐步细化出如智能交通、智慧出行、智能支付、智能家居、智慧零售、智慧物流、智慧工业、公共服务、智慧农业等多个领域。在国家政策支持和产业基础设施快速完善的情况下,我国物联网产业规模保持高速度增长。根据中国信通院的数据,2019年我国物联网连接总数由消费物联网和产业物联网各占50.00%,预计2025年我国物联网连接数的增长将主要来自于产业物联网,产业物联网连接数将占到物联网连接数的61.25%。数据来源:中国通信研究院1、智能车载终端行业发展情况庞大的乘用车与商用车产销量为智能车载终端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4年1-6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00.5万辆和206.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和4.9%;2024年1-6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188.6万辆和1,197.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4%和6.3%。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24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委发布了《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推动智能化路侧基础设施和云控基础平台建设,提升车载终端装配率,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系统架构设计和多种场景应用,形成统一的车路协同技术标准与测试评价体系,健全道路交通安全保障能力,促进规模化示范应用和新型商业模式探索,大力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发展。该文件的出台,将进一步推动智能车载终端行业的发展。2、智慧出行组件行业发展情况共享两轮车市场经数年发展,行业经历了萌芽期、初创期、无序发展期以及健康发展期。目前已经形成哈啰单车、美团单车、青桔单车三足鼎立的较为稳定的市场竞争格局,三家品牌方在共享两轮车市场占有主要份额。在共享单车行业,共享单车市场投放量有所下滑,但仍具有较大的存量市场。根据智研咨询的数据,2021年中国共享单车用户规模达3亿人,较2020年增加0.18亿人,同比增长6.38%。从用户规模变动来看,处于相对平稳状态,但庞大的用户规模使得存量共享单车的更新迭代具有可持续性。在共享电单车行业,共享电单车市场空间逐步打开,存量与增量市场并存。根据艾媒咨询相关研究数据,2020年中国共享电单车投放已达250万辆;2021年增速虽有所减缓,但投放量仍然逐步攀升至382万辆。未来随着各大品牌方加速投放共享电单车,共享电单车将持续渗透三四线城市,预计2025年共享电单车投放量有望超过800万辆,市场前景广阔。数据来源:艾媒咨询在电动自行车行业,2019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开始实施,推动电动自行车行业由低价竞争向比拼品质的高质量竞争转变,高端化、智能化是其重要的发展趋势。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产业消费的升级,以及用户对智能化需求的增加和智能产品使用习惯的养成,传统电动自行车将对显示控制、续航里程、停启安全等功能进行全方面升级,从而促使其向物联网化方向发展。智慧出行组件作为实现传统电动车智能化升级的重要设备,其所在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3、智能支付硬件行业发展情况智能支付硬件是移动支付行业的重要设备,其所在行业的发展与移动支付行业紧密相关。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4年第一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数据,2024年一季度,银行共处理电子支付业务700.54亿笔,金额851.46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66%和2.36%,其中移动支付业务443.32亿笔,金额152.0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38%和5.17%。(五)公司的经营模式1、盈利模式公司是专业从事物联网智能化硬件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通信、定位、AI等技术应用为核心,基于自研无线通信模组,为物联网众多应用场景提供智能终端产品及配套解决方案。目前,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智能交通、智慧出行和智能支付硬件三大领域。公司主要通过向下游客户提供产品及服务,形成收入和利润。公司基于客户需求分析及对行业未来趋势的研究,通过对智能车载终端产品、智慧出行组件、智能支付硬件及无线通信模组等持续研发投入,不断将新的科技成果产业化,保持核心技术的先进性,实现盈利的稳定性和持续性,驱动公司长远发展。2、采购模式公司采购的原材料主要包括芯片、电子元器件、电池、结构件、PCB、线材等,采购渠道主要包括直接向原厂供应商购买或向原厂供应商的代理商购买。公司基于实际订单情况、备产计划或预计订单、对原材料市场供应的预判等因素确定采购需求,制定采购计划。对于芯片、电子元器件等重要原材料,公司通过预判市场供需形势和公司的需求,适时组织采购,保障安全库存;对于通用原材料,公司根据采购计划向供应商采购,保证生产计划的顺利实施。公司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供应链管理体系,通过对供应商的企业信誉、内部管理、价格、质量、工艺、供货能力、服务响应速度等多项指标进行考察,并由采购、生产、技术、品质等部门综合评估,最终确定供应商,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录。公司对供应商的品质、交付、价格及服务等方面实行绩效评估,并根据供应商绩效评估结果适时调整采购方案。公司制定一系列采购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采购部门根据采购计划组织采购工作,品质部门对入库前的采购物资进行外观、参数、性能等指标判定,保证入库材料质量。3、生产模式公司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产品的核心工序,如SMT贴片、成品组装、程序烧录、测试及品质控制等核心环节主要由公司自主完成,部分线材、电池的初步组装工序等非核心工序采用外协加工。公司计划物控部门依据销售需求规划产能并制定生产计划及物料调拨计划。工程部门根据产品特征及现有生产设备条件等制定作业标准及作业规范,以指导生产现场作业,并在必要时开发新设备及新工艺以保证产品品质、提升生产效率。生产部门严格遵守作业标准、作业规范完成生产任务。公司通过了ISO9001和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等,公司具备完善的品质管控体系,品质部门对物料入库、生产过程、产品出货全过程进行可追溯质量管理,以保证产品品质满足出货要求。4、销售模式公司主要采用直销模式,公司直销模式按照客户群体分类情况如下:(1)车载运营服务商客户公司智能车载终端产品主要面向汽车后装市场,而汽车后装市场具有地域分布广泛、市场参与主体众多、客户需求个性化、各地监管政策存在差异等特点。因此,为满足终端客户及当地监管需求,智能车载终端行业形成了由设备厂商与车载运营服务商分工合作的模式。其中,公司作为设备厂商,主要专注于产品的研发、生产并将产品销售至车载运营服务商,车载运营服务商则主要负责为终端客户提供项目整体解决方案及本地化的实时运营服务。由于智能车载终端实现的功能不同,车载运营服务商为终端客户提供的服务存在一定差异。对商用车监控终端,相关政策要求车辆运营企业需建设企业监控平台并将终端设备接入政府监管平台,车载运营服务商需向省级主管部门备案。因此,为实现合规监管、企业管理等功能,车载运营服务商需结合终端客户及政府监管需求,在当地进行较为复杂的设备选型、配件选取、设备安装、车辆管理平台搭建等工作,并提供车辆定位、监控、调度、年审等全方位的实时本地化运营服务。对于乘用车定位终端,车载运营服务商主要向终端客户提供设备集成及运营服务,包括配件选取、设备安装、资产管理及追踪、风控服务等,其中风控服务主要包括车辆运行报表分析、预警分析等,从而为终端客户提供经营支持。公司与车载运营服务商之间是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关系,车载运营服务商根据自身客户需求向公司选购智能车载终端产品,并自主完成项目实施,满足终端客户需求。(2)其他类型客户公司智慧出行组件、智能支付硬件、无线通信模组及其他智能硬件主要面向终端客户销售,存在以下两种情形:①智能支付硬件采用ODM模式,智慧出行组件、其他智能硬件采用ODM/OEM模式ODM模式、OEM模式主要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定制化生产。ODM模式下,客户对产品概念、性能规格、成本品质等提出需求,公司会对产品市场信息调研,并结合自身的研发资源和研发能力,自主设计完成智能终端产品技术方案,以全面开展可制造性分析和品质保证分析验证工作,最终经客户确认后组织生产交付。OEM模式下,客户已完成产品设计和质量体系标准要求,由公司组织生产交付。②无线通信模组主要为满足公司自身产品的内部生产使用,属于相对标准化的产品,公司仅对富余产能下的少量模组对外销售。(六)公司的市场地位公司坚持自主创新,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拥有广东省5G智慧车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智慧车联网工业设计中心、广东省博士工作站,通过了中国银联支付终端产品企业资质认证。公司参与编制《汽车记录仪数据安全芯片技术要求》、《汽车行驶记录仪联网通信技术要求》、《道路运输车辆智能视频监控报警系统终端技术规范》、《道路运输车辆智能视频监控报警系统通讯协议规范》、《商用车智能网联系统车载终端通讯协议规范与数据格式》等多项团体标准。经过多年的积累,公司获得了“广东省名牌产品”、“广东省制造业500强”、“中国商用车主动安全十佳产品供应商”等荣誉称号,公司子公司惠州博实结入选了工信部“国家级绿色工厂”。公司在物联网智能化产品领域取得了傲人的成绩并具有较强的市场影响力。在商用车监控终端领域,根据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发布的《2024年6月道路货运车辆车载终端质量统计表》,截至2024年6月,全国道路货运车辆公共监管与服务平台上线车辆数大于10万辆的车载终端型号共13个,公司共3个产品型号入列,为入列产品型号数最多的终端厂商;在乘用车定位产品领域,公司是国内较早进入汽车金融领域的乘用车定位终端厂商之一,公司业务发展时间较长、生产规模较大、工艺体系和产品种类齐全。(七)主要业绩驱动因素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70亿元,同比增长16.4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052.40万元,同比增长4.40%,报告期内主要业绩同比变动的主要因素如下:第一,得益于公司海外业务战略初见成效,公司智能车载终端、其他智能硬件的海外业务收入有较大幅度增长;第二,受到商用车行业回暖的积极影响,公司商用车领域收入实现了稳步增长;第三,公司长期以来坚持加大研发投入,持续推进产品创新,进一步拓宽了公司产品的应用领域,实现其他智能硬件收入的稳步增长。1、产品或业务适用的关键技术或性能指标情况从事通信接入设备或其零部件制造适用的关键技术或性能指标2、公司生产经营和投资项目情况单位:元变化情况公司产能瓶颈工序为SMT贴片工序,因此以贴片机的产能作为产能计算依据。实际生产环节,公司将贴片机的产能动态分配至各类产品,因报告期产品结构与上年同期有所差异,导致产品的产能存在增减变动。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主要股东
序号 股东名称 持股数(股) 持股比例
1 周小强 30,152,900 45.18%
2 惠州市惠博科技有限公司 6,673,700 10.00%
3 惠州市博添益投资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6,673,700 10.00%
4 关志强 5,672,700 8.50%
5 谭晓勇 5,339,000 8.00%
6 陈潭 5,339,000 8.00%
7 惠州市惠添益投资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3,337,000 5.00%
8 惠州市实添益投资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2,549,300 3.82%
9 崔雯琦 1,000,000 1.50%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