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航材股份
  • 企业英文名: Baimtec Material Co.,Ltd.
  • 实际控制人: 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
  • 上市代码: 688563.SH
  • 注册资本: 45000 万元
  • 上市日期: 2023-07-19
  • 大股东: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 持股比例: 60.14%
  • 董秘: 马兴杰
  • 董秘电话: 010-62497517
  • 所属行业: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杨志、李春旭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嘉源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永翔北路5号
  • 概念板块: 航天航空 养老金 沪股通 融资融券 中证500 机构重仓 社保重仓 军民融合 军工 央国企改革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北京
  • 成立日期: 2000-04-10
  • 组织形式: 央企子公司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1100007226033647
  • 法定代表人: 杨晖
  • 董事长: 杨晖
  • 电话: 010-62457705,010-62497517
  • 传真: 010-62497510
  • 企业官网: www.baimtec.com.cn
  • 企业邮箱: info@baimtec.com
  • 办公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永翔北路5号
  • 邮编: 100094
  • 主营业务: 从事航空、航天用部件及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
  • 经营范围: 技术开发、技术推广、技术服务、技术咨询;发动机用材料、飞机用材料、直升机用材料、航天器用材料、兵器用材料、船舶用材料研制与销售;制造钛合金精密铸件、高温合金母合金、飞行器风挡、舱盖、观察窗透明件及组件、航空橡胶、密封剂、胶黏剂、弹性元件;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代理进出口。(市场主体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国家和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于2000年4月10日注册成立,由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中国航发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市海淀区国有资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及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所设投资机构、国家军民融合产业投资基金有限责任公司、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等19家股东共同出资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致力于以航空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为基础的系列高新技术产品的研究、开发、制造和销售。公司主营产品涵盖了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钛合金精密铸件、高温合金母合金、飞行器风挡、舱盖、观察窗透明件及组件、航空橡胶、密封剂、胶黏剂、弹性元件等。 公司位于中关村高新技术园区,是经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等部门联合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自成立以来,构建了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模式,搭建了与国际化接轨的管理平台,通过了AS9100D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现已发展成为中关村园区新材料产业的重点骨干企业。
  • 发展进程: 2000年3月,根据财政部《关于北京百慕航材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筹)国有股权管理有关问题的批复》(财管字[2000]77号)、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关于同意设立北京百慕航材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国经贸企改[2000]270号),航材院、航空工业一集团、航空工业二集团、航空器材总公司和长城测控所作为发起人,以发起设立的方式设立百慕股份,股本总额为5,000万元。 2021年10月29日,中审众环会计师出具《审计报告》(众环专字[2021]0211464号),截至2021年6月30日,航材有限经审计的净资产为201,976.35万元,其中专项储备916.24万元,扣除专项储备后经审计的净资产值为201,060.11万元。2021年11月3日,中发国际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出具《资产评估报告》(中发评报字[2021]第202号),截至2021年6月30日,航材有限经评估的净资产值为297,115.01万元。2021年11月30日,航材有限召开股东会并作出决议,审议通过《关于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的议案》等议案,同意航材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12月29日,中国航发下发《关于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实施股份制改造的批复》(航发资[2021]592号),由航材有限全体股东以2021年6月30日经审计的净资产值折股为36,000万股,共同发起设立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12月30日,航材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事项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依法整体变更为“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并取得了注册号为91110000722603364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2022年3月1日,中审众环会计师出具众环验字[2022]0210018号《验资报告》,验证相关发起人出资实缴到位。 2019年7月23日,百慕高科股东航材院作出股东决定,同意公司以2019年12月31日为基准日,按照经审计的财务报表账面值接收由航材院划入的标的资产。2020年4月13日,划出方航材院召开院务会并作出决议,同意以2019年12月31日为划转基准日,将下属事业部橡胶与密封研究所、透明件研究所及熔铸中心业务相关的资产、权益及负债以及铸钛中心部分知识产权无偿划转给全资子公司百慕高科。2020年4月24日,中国航发召开总经理办公会,同意航材院将标的资产划转给百慕高科。2020年10月20日,国防科工局下发《XXXX的意见》(科工计[2020]XXX号),原则同意实施本次无偿划转。2020年12月8日,财政部下发《XXXX的通知》(财防[2020]XXX号),原则同意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将其所属橡胶与密封研究所、透明件研究所、熔铸中心业务相关除土地、房产以外的全部产业化资产和负债及铸钛中心部分知识产权无偿划转至北京百慕航材高科技有限公司。2020年12月31日,航材院与公司签订《无偿划转协议》,确定本次无偿划转资产以截至2020年12月31日经审计的账面净资产为依据交割,自交割日起,划转资产及与该等资产相关的债权、债务、业务及其他一切权利与义务均由公司享有和承担。2020年12月31日,中审众环会计师出具《资产交割专项审计报告》(众环专字[2021]0211097号),本次无偿划转总资产83,256.59万元、净资产73,015.72万元。2020年12月31日,航材院与发行人已按照《无偿划转协议》的约定完成相关资产交割。
  • 商业规划: 报告期内,公司抓主责主业、坚持强基固本、锐意改革发展、顽强拼搏奋斗,在经济效益、产品研制、科技创新、深化改革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为航材股份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一)聚焦公司高质量发展,经营业绩稳中有进2024年,公司持续加大市场开拓、推动金属专业经营质量提升,整体经营业绩指标实现增长。2024年营业收入29.32亿元,同比增长4.62%;净利润5.81亿元,同比增长0.84%;研发支出2.42亿元,同比增长18.78%。(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圆满完成各类研制交付任务公司持续加强生产管控,不断提升交付能力,为国家战略发挥重要支撑作用。面对全年新研产品任务增多、技术指标大幅提高、交付周期紧张的客观情况,公司上下牢记使命责任,充分论证、全力冲刺,圆满完成各项交付任务,有力保障产品需求,屡获主机厂所好评。紧抓民机市场潜伏期,做好前瞻布局,积极主动对接下游各单位,提前启动各研制任务,多款产品通过适航认证。聚焦低空经济领域,与沃飞开展合作,拓展低空飞行器透明件市场。加大国际市场开拓,与国外某客户签订了长期框架合同,合同期限自2025年至2030年,预计累计合同金额折合人民币约21亿元。(三)持续优化创新体系,科技创新成果显著规范公司科研项目管理,提高管理效率,为进一步提升公司科技创新活力效率、锤炼高素质青年科研人员、加速解决瓶颈技术问题,选取一批关键“卡脖子”、有较大经济效益或新方向新领域研发项目公开发榜,试点组织实施公司首批14项“揭榜挂帅”类研发项目。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全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8.26%,总投入约2.42亿元。2024年共申报专利38项,发表论文20余篇。(四)全面深化改革行动,发展布局进入新阶段积极落实国有企业改革决策部署,推进公司第二阶段(2023年-2025年)“科改行动”综合改革方案实施。推进完成《航材股份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工作台账》各项任务。基于长期经营战略发展考虑,推进公司在先进铝合金制品的多元化布局,利用自有资金6,000万元对核兴航材进行增资,成为其第二大股东。(五)完善上市公司治理,加大公司市值管理力度落实独立董事制度改革,优化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提升独立董事履职能力;促进稳健运营和可持续发展,将“董事会战略委员会”更名为“董事会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依照《公司法》《证券法》和《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3号——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落实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增强现金分红透明度,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2024年共实施2次现金分红,合计派发现金股利23,625万元,保障股东合理投资回报。顺利完成公司董事会、监事会换届选举,完成经理层成员聘任,确保公司持续、高效运行。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创新绿色发展,2024年3月发布公司首份环境、社会责任和治理(ESG)报告。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