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信邦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广州信邦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信邦智能
  • 企业英文名: United Faith Auto-Engineering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余希平,李罡,姜宏
  • 上市代码: 301112.SZ
  • 注册资本: 11026.66 万元
  • 上市日期: 2022-06-29
  • 大股东: 广东信邦自动化设备集团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32.29%
  • 董秘: 陈雷
  • 董秘电话: 020-88581808
  • 所属行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温博远、莫威威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君合(广州)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广州市花都区汽车城车城大道北侧
  • 概念板块: 专用设备 广东板块 创业板综 融资融券 新型工业化 QFII重仓 机器人概念 智能机器 军工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广东
  • 成立日期: 2005-07-18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401017756647694
  • 法定代表人: 李罡
  • 董事长: 李罡
  • 电话: 020-88581808
  • 传真: 020-88581861
  • 企业官网: www.uf.com.cn
  • 企业邮箱: IR@uf.com.cn
  • 办公地址: 广州市花都区汽车城车城大道北侧
  • 邮编: 510800
  • 主营业务: 从事智能化、自动化生产线及成套装备等的设计、研发、制造、装配和销售
  • 经营范围: 液压动力机械及元件制造;物料搬运装备制造;机械零件、零部件加工;通用设备制造(不含特种设备制造);工业机器人制造;通用零部件制造;喷枪及类似器具制造;风动和电动工具制造;气压动力机械及元件制造;金属加工机械制造;模具制造;电工机械专用设备制造;模具销售;机械电气设备制造;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伺服控制机构制造;涂装设备制造;通用设备修理;电气设备修理;工业机器人安装、维修;新兴能源技术研发;机械设备研发;民用航空材料销售;机械设备销售;智能机器人销售;伺服控制机构销售;智能物料搬运装备销售;液气密元件及系统销售;涂装设备销售;气压动力机械及元件销售;工业机器人销售;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销售;风动和电动工具销售;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销售;电气机械设备销售;电子专用设备销售;环境保护专用设备销售;包装专用设备销售;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销售;照明器具生产专用设备销售;特种设备销售;货物进出口。
  • 企业简介: 广州信邦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设立于2005年7月,其前身为广州信邦汽车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公司是一家以工业机器人及相关智能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与综合集成服务商,主营业务是从事汽车智能化、自动化生产线及成套装备等的设计、研发、制造、装配和销售。自设立以来,公司一直致力于提供汽车焊装、总装两大高技术含量工艺领域的全覆盖、个性化解决方案,在汽车焊装、总装领域打造形成了突出地位和独特竞争优势。公司以“提供高质量的智能自动化解决方案,为‘中国制造’产品添砖加瓦”为使命,通过国内、日本两大生产制造基地形成国际化布局,利用多年积累的各类丰富项目经验、较强的技术实力、突出的国际资源整合能力、高质量的产品服务,在汽车及其零部件、其他高端制造领域的自动化生产线和成套装备领域内建立了较强的竞争优势,以专业能力、工匠精神赢得客户的信赖。公司主要向中国、日本、东南亚国家、南北美国家等地区的客户提供产品及服务,成为了日本丰田、日本五十铃、E.Magna、东风日产、广汽集团、广汽丰田、广汽本田、汉腾汽车等众多知名汽车制造企业的供应商,并保持长期合作。
  • 发展进程: 发行人前身为广州信邦汽车装备制造有限公司。信邦有限设立于2005年7月18日,由信邦集团、信邦远东以货币出资设立,设立时注册资本为2,000.00万元,法定代表人为李罡,住所为广州市花都区新华镇风神大道10号B栋一层04,经营范围为设计、生产自动化设备及其零部件,销售本企业产品,并提供售后服务。2005年6月15日,广州市花都区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出具《关于设立合资经营广州信邦汽车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的批复》(花外经贸管复[2005]51号),同意广东信邦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后更名为“广东信邦自动化设备集团有限公司”)与信邦远东合资设立信邦有限。2005年6月21日,广州市人民政府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港澳侨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商外资穗花合资证字[2005]0006号)。2005年7月18日,信邦有限在广州市工商局获得《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为企合粤穗总字第008534号。2005年10月11日,广州华都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出具《验资报告》(穗华会(2005)外验字113号),验明截至2005年10月10日,信邦集团货币实缴出资511.20万元。2005年11月2日,广州华都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出具《验资报告》(穗华会(2005)外验字117号),验明截至2005年10月17日,信邦远东货币实缴出资400.00万港元,折合416.96万元人民币。2006年5月31日,广州华都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出具《验资报告》(穗华会(2006)外验字042号),验明截至2006年5月22日,信邦集团货币实缴出资908.80万元,信邦远东货币实缴出资160.00万港元,折合165.384万元人民币(信邦远东多缴纳的2.344万元人民币经投资者确认转做资本公积)。至此,信邦有限注册资本全部实缴完成。 广州信邦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系由信邦有限的原股东以发起设立的方式,将信邦有限整体变更而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2月26日,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广州分所出具了“安永华明(2016)专字第61200462_G01号”《专项审计报告》,确认截至2015年11月30日,信邦有限的账面净资产为9,487.25万元。2016年2月26日,广东中联羊城资产评估有限公司(现更名为“中联国际评估咨询有限公司”)出具了“中联羊城评字【2016】第XHMPC0048号”《资产评估报告书》,以2015年11月30日为基准日,信邦有限采用资产基础法评估的股东权益(净资产)价值为12,327.40万元。2016年2月29日,信邦有限董事会通过决议,一致同意按照公司经审计净资产值9,487.00万元中的3,125.00万元以1:1的比例折成股本3,125万股(每股1元),净资产与注册资本的差额6,362.00万元计入资本公积金,公司组织形式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整体变更后公司更名为“广州信邦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3月1日,信邦集团、信邦远东和横琴信邦签订《广州信邦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协议》,约定以发起设立方式将信邦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4月29日,信邦智能2016年第一次股东大会作出决议,同意以信邦有限截至2015年11月30日经审计的净资产9,487.00万元为基础,将其中的3,125.00万元折合为3,125.00万股,净资产与注册资本的差额6,362.00万元计入资本公积金。2016年5月18日,广州市商务委出具《关于中外合资企业广州信邦汽车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转制为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穗商务资批[2016]17号),同意信邦有限整体变更事宜。2016年5月20日,广州市人民政府换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港澳侨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商外资穗股份证字[2016]0003号)。2016年5月30日,广州市工商局核准本次整体变更登记,信邦智能从广州市工商局获得《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4401017756647694。 2008年5月10日,信邦有限董事会作出决议,同意信邦有限增加注册资本700.00万元。本次增资由信邦远东以700.00万元人民币等额外币认缴出资700.00万元,价格经协商按1.00元/出资额确定;并将经营范围变更为设计、生产自动化设备、工具及其零部件;汽车、摩托车模具(含冲模、注塑模、模压模等)、夹具(焊装夹具、检验夹具等)设计、制造;高性能焊接机器人和高效焊装生产设备制造;精密在线测量仪器开发与制造;销售本企业产品,并提供售后服务;上述同类产品的批发及进出口配套业务(涉及配额许可证管理、专项规定管理的商品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2008年8月20日,广东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出具《关于合资企业广州信邦汽车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增资及变更经营范围的批复》(粤外经贸资字[2008]1025号),同意信邦有限增资及变更经营范围事宜。2008年8月22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换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港澳侨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商外资穗花合资证字[2005]0006号)。2008年10月28日,信邦有限在广州市工商局完成办理工商变更登记。2018年1月15日,信邦智能第一届董事会2018年度第一次会议作出决议,同意公司股东信邦远东将所持312.50万股股份以11,000.00万元转让给共青城国邦。2018年1月31日,信邦智能2018年第一次股东大会作出决议,同意公司股东信邦远东将所持312.50万股股份以11,000.00万元转让给共青城国邦。同日,信邦远东与共青城国邦签订《广州信邦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转让协议》,约定上述转让事宜。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共青城国邦已向信邦远东支付19,999,999.80元(含该19,999,999.80元股份转让款对应的代扣代缴税款1,943,181.80元),剩余90,000,000.20元股份转让价款(含代扣代缴税款)尚未实际支付。针对尚未支付完成的股权转让事项,信邦远东与共青城国邦已于2020年6月5日签署《关于广州信邦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转让事宜的确认函》,双方共同确认,共青城国邦尚未付清上述股份转让价款的情形不构成《广州信邦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转让协议》项下的违约行为,信邦远东不会因此追究共青城国邦在股份转让协议项下的违约责任或其他法律责任,前述股份转让行为合法有效且不存在争议;发行人已就上述变更办理了外商投资企业变更备案。2018年2月2日,信邦智能在广州市工商局完成办理工商变更登记。2019年3月15日,信邦智能第一届董事会2019年第二次会议审议作出决议,同意以总股本32,982,954.0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15.0735425股,合计转增为股本49,716,996.00股。2019年4月1日,信邦智能2019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作出决议,同意公司以总股本32,982,954.0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15.0735425股,合计转增为股本49,716,996.00股。转增后,公司总股本为8,269.9950.00股,注册资本为人民币8,269.9950.00万元;同意公司经营范围变更,变更后的经营范围为:模具制造;具有独立功能专用机械制造;电工机械专用设备制造;连续搬运设备制造;风动和电动工具制造;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金属切割及焊接设备制造;液压和气压动力机械及元件制造;物料搬运设备零部件制造;喷枪及类似器具制造;机械零部件加工;工业机器人制造;轻小型起重设备制造;电气机械设备销售;通用机械设备销售;通用设备修理;货物进出口(特别管理规定和许可审批的商品除外)。2019年12月16日,信邦智能在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完成办理工商变更登记。
  • 商业规划: 1、公司所处行业基本情况公司作为一家以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及相关智能技术为核心,提供新质生产力的高端装备设计制造集成公司。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主营业务所处行业属于“C35专用设备制造业”,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4号——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中的“工业机器人产业链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1)行业发展前景1)全球高端装备市场高端装备是指在制造业领域中,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知识密度和高精度的装备,其涉及领域众多,覆盖面广泛。工业机器人产业作为高端装备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发展态势与高端装备整体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是高端装备发展的一大重要缩影。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以下简称“IFR”)发布的《2023世界机器人报告》,2022年全球工厂共安装的55万余台工业机器人,同比增长5%。从2022年工业机器人安装规模的地区分布来看,新安装工业机器人73%在亚洲、15%在欧洲、10%在美洲。IFR预计,2023年全球工业机器人的安装量将超过59万台,同比增长7%;2024年将达到60万台;2026年将突破70万台。细分到不同地区,IFR预计,北美市场预计每年平均增长7%,亚洲市场将保持强劲。其中,中国的工业机器人需求将继续以高速度增长。2)中国高端装备市场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高端装备产业的政策支持,如《“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行业应用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机器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提出:推进智能制造,要立足制造本质,紧扣智能特征,以工艺、装备为核心,以数据为基础,依托制造单元、车间、工厂、供应链等载体,构建虚实融合、知识驱动、动态优化、安全高效、绿色低碳的智能制造系统,推动制造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变革。与此同时,人口红利逐步消失所带来的劳动力成本上升,正使得制造业企业的经营压力不断加大。通过拓宽高端装备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提升自动化水平,减少人工流程,为制造业企业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解决路径;另一方面,在消费需求愈发多元化的背景下,自动化、柔性化、智能化水平对制造业企业保持市场竞争力的影响日益突出。企业亟需借力更加先进的制造装备、利用更为合理灵活的生产布局,才能响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在上述因素影响下,我国高端装备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产业配套日渐完善,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根据IFR发布的《2023世界机器人报告》,2022年,中国市场工业机器人的年安装量为29万余台,同比增长5%,占全球安装量的52%。2017-2022年平均每年机器人安装量以13%的速度增长。中国运行存量已突破150万台,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a.汽车装备行业汽车制造对于生产节拍、精准度及安全性等方面均有严格的要求,高端装备集精密化、柔性化、智能化的各类先进制造技术于一体,在汽车关键生产环节有着广泛且成熟的应用经验。如在焊装领域,自动化传输设备可高效输送各类汽车部件、焊接机器人可实现自动化焊接;在总装领域,基于高端装备及自动化生产线的运用,在螺纹联接、零部件装配、涂胶等工序能实现自动化作业。根据IFR发布的《2023世界机器人报告》,汽车行业是工业机器人的第二大客户行业,2022年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年安装量为7万余台,同比增长26%;工业机器人在中国汽车行业年安装量占全球汽车行业年安装量比例达到54%。汽车制造作为当前自动化应用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其发展速度及方向深刻影响高端装备行业的发展进程。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产销量连续15年稳居全球第一。其中,新能源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达到31.6%。在汽车市场消费升级和技术升级的背景下,差异化、柔性化、智能化成为汽车制造的发展方向。为保持市场竞争力,汽车制造企业需要对原有的生产线进行智能升级改造或者投资新建制造智能生产线,使同一条生产线能应用于生产不同车型的产品,进而实现新产品快速量产面市。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为高端装备带来了新的增量。电池结构件、电池PACK线等市场需求的持续放大。同时汽车一体化压铸、电池一体化压铸等工艺,亦对生产速度、扭矩、精度等方面提出新的技术要求。b.航空航天装备行业航空航天装备具有技术复杂度高、可靠性要求高、环境适应性高、价值量高等特点。当前,中国航空装备已升级为国家战略发展方向,国家已将航空装备列入战略新兴产业重点方向。在航空装备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配套产品市场化、国产化需求愈发明显,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其中。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的《2023-2028年中国航空装备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报告》,2022年中国航空装备市场规模达1,275亿元,近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83%;2023年中国航空装备市场规模将预计将达1,390亿元,同比增长9.02%。c.环保装备行业环保行业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力量,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理念高度契合。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将促进环保行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通过技术创新提升环保产业的竞争力和效率,实现产业的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环保装备制造业在这一进程中,将为环保产业持续提供技术创新和科技支持,加速环保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步伐。近年来,我国环保装备制造业规模迅速扩大,发展模式不断创新,服务领域不断拓宽,技术水平大幅提升,部分装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根据工信部发布的数据,预计到2025年,中国环保装备制造业产值将提高至1.3万亿元。在政策支持、市场需求扩大、技术进步和应用领域拓展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推动下,环保装备制造业有望实现更加快速和健康的发展。(2)行业基本发展趋势1)制造业产业升级驱动,工业自动化延展空间广阔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制造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和转型。当前,传统制造业面临着成本上升、市场竞争加剧等诸多挑战,通过引入工业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信息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使制造企业更具竞争力。同时,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涌现,工业自动化正在朝着智能化、柔性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通过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智能仓储等设备的应用,制造企业可以实现定制化生产,灵活应对市场需求变化,拓展产品线,延展发展空间。在制造业产业升级驱动下,工业自动化应用领域和场景不断拓展,从汽车制造、电子制造等传统制造业向医疗、服务业、娱乐等领域延伸。2)汽车装备有望受益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24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1,389.1万辆和1,40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9%和6.1%;我国出口汽车279.3万辆,同比增长30.5%。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492.9万辆和494.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0.1%和32%,市场占有率达35.2%。截至2024年6月底,国产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均超3,000万辆。凭借完整成熟的产业链、领先的电动智能化技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品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如比亚迪等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积极推进海外本地化生产进程。与此同时,众多海外汽车品牌如特斯拉、福特、大众及丰田等加大新能源汽车的产能和销量规划。伴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提升,汽车生产制造装备的升级改造需求随之相应提升。3)“机器人+”创新应用案例持续落地据MIR睿工业的观测,成熟的头部协作机器人厂商已成功开发并落地了大量“机器人+”创新应用案例,具体包括螺丝锁付、涂胶应用等创新应用案例。具体而言,协作机器人厂商基于广泛的应用实践,充分总结细分场景的共性痛点、方案要求和技术要点,通过开发标准化且高效的行业特定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具有行业通用性、快速标准化、可复制性、经济性的典型应用产品,满足不同行业对智能制造的精准需求。随着机器人产用两端的发展,以及机器人行业标准化、规模化拓展,“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将持续深化、愈加丰富。根据MIR睿工业的预测,预计2024年中国协作机器人市场出货量将同比增长34.2%,在未来2024~2026年复合增长率超30%,保持高速增长态势。4)机器视觉为智能装备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机器视觉作为工业自动化、智能化发展的核心技术,其通过利用计算机视觉感知与智能化深度学习技术,使得生产装备具备识别、分析和理解图像的能力。智能装备因此能够执行高速、精确的质量检测和物体识别任务,提供比传统人眼目视方式更稳定、更精确的作业效果。机器视觉的应用从最初的工业检测和质量控制,已逐步扩展到包括3C电子、半导体、汽车制造、新能源、医疗设备、农业等多个领域。随着制造业数智化转型升级的持续深化,结合人工智能算法的机器视觉及智能装备的应用场景将进一步拓展,除在传统的质量检测、自动化装配和产品识别等领域发挥关键作用外,将向柔性生产、智能制造等领域渗透,是推动制造业向更高效率、更高品质和更低成本方向发展的关键力量。5)工业AI的应用价值逐步显现近年来,得益于计算能力的提高和大规模数据集的出现,AI技术本身以及各类商业解决方案已日臻成熟,在这种背景下,工业AI的应用价值逐渐显现,它可以帮助企业通过深度挖掘和智能分析大量复杂的工业数据,实现生产过程的优化、产品质量的提升以及经营管理效率的提高。以产品设计阶段为例,工业AI可以通过产品辅助设计、智能评审、融合数字孪生/仿真优化等方式,帮助设计师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具体而言,工业AI可以通过自动化生成设计草图,减少设计师的重复劳动;工业AI可以通过智能评审,自动检测设计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帮助设计师提前发现并解决问题。随着AI技术的发展,工业场景需求升级,工业AI将带动机器视觉、工业数字孪生、群体智能等向更多元化的场景深入发展,这将使得工业AI的应用价值得到更全面的体现。2、公司主营业务情况公司是一家以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及相关智能技术为核心,提供新质生产力的高端装备设计制造集成公司。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把握国家战略助推高端装备产业发展的大趋势,发展新技术、拓展新应用,不断强化自身研发创新及市场竞争活力。除工业机器人外,公司加深与个别头部协作机器人厂商FLEXIV、AUBO战略合作的深度,将协作机器人的易用性、轻便性、安全性等核心特性与汽车制造拧紧工艺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趋势相融合,持续探索、优1FLEXIV系上海非夕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下同。2AUBO系遨博(北京)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同。化基于协作机器人作业的汽车制造拧紧工艺。公司持续评估机器视觉、智能物流等技术进程及商业落地场景,结合内生式培育、外延式拓展等方式的优势差异,持续强化研发创新能力,优化提升解决方案和服务输出能力,响应加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公司不断推进技术的归纳整合,将自动化、数智化技术由高度自动化程度领域向传统行业拓延,建立“国环信邦环保智能装备研究院”,将研发创新能力及产业资源向环保领域输出,促进环保领域的新质生产力应用。3、公司主要产品或服务(1)汽车自动化生产线设计、制造、装配、集成及维护服务在汽车装备行业,公司主要是根据汽车厂商的产能需求、场地条件以及生产工艺,基于机器人及专用装备的用途、精度、节拍等特征进行生产线的方案规划及集成设计,为汽车生产制造过程中的拼焊、装配、质量检测等方面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综合解决方案。在焊装领域,公司主要从事汽车焊装生产线的整体方案设计、设备制造及系统集成,以及对现有焊装生产线的自动化升级与改造,具体包括白车身总拼线、地板焊装生产线、侧围焊装生产线等业务。在总装领域,公司提供的汽车总装生产成套设备为汽车总装自动化生产线整线中的组成部分,由若干个专用设备有机组合而成,具备特定工序的独立的生产功能,可在螺纹联接、零部件装配、涂胶等工序实现自动化。在检测领域,公司可在汽车不解体的前提下,通过综合利用各种现代的检测设备和检测技术,为客户设计并交付具备判断汽车整车是否达标、以及查明故障部位和原因等关键功能的检测线体。在新能源汽车制造领域,除上述可用于新能源车的通用制造技术外,公司布局新能源领域的专门技术应用。一方面,公司持续为包括新能源汽车厂商在内汽车厂商提供焊装、总装以及检测领域的自动化生产线集成设计、制造、装配、集成及维护服务,助力汽车厂商发力新能源市场的同时,逐步提升自身在新能源领域的市场份额及业务占比;另一方面,公司充分利用多年技术沉淀及产业优势,积极把握新能源汽车发展所带来的增量市场,为新能源汽车的生产线建设提供自动化解决方案。(2)航空航天检测装备公司主要以柔性自动装配技术、视觉检测技术为依托,基于运动机构编程化、固定工装模块化、动作功能可拓展等手段,对发动机叶片、外壳等物件进行缺陷检测,满足航天航空生产领域在小批量、多型号、快速切换方面的装配需求,包括航空发动机毛坯件视觉检测技术、航空发动机叶片在机测量技术、飞行员头盔视觉测量技术、导弹挂架在线测量技术、二维轨迹跟踪测量技术、推力杆自动检测技术、转向器总成柔性测量技术等。(3)环保装备公司通过结合高速循环流化床、燃气锅炉系统、氮气控温和先进的DCS分散控制系统,为客户提供自动化的生物质环保装备。在自动化生物质环保装备的应用过程中,对给料、进风、温度、压力等参数的实时监控,实现自动检测、集中监视、远程控制、自动调节、顺序控制、安全联锁、过程报警、过程统计、历史趋势及分析等功能,将果木及林木枝条等生物质燃料进行处理,达到高效气化、除尘、脱硫脱硝、热能回收、安全保障、减少人工与工作强度等效果。4、公司经营模式(1)盈利模式公司主要为汽车、航空航天、环保等行业提供自动化生产线和成套装备的设计、制造、装配、集成及维护服务,以满足客户稳定高效地进行生产制造的需求。凭借丰富的项目经验、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对市场需求及发展趋势的深刻理解,公司开展方案设计、加工制造、组装集成等业务流程为客户提供个性化、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成套装备及相关配件,并通过各个细分业务切入客户需求,获得整体持续业务机会。以工业自动化集成项目业务为主,以智能化生产装置及配件为补充,互相促进、提升客户关系,形成良好的业务循环,以此获取营业收入。此外,公司的业务天然具有较高持续性,一旦客户存在自动化产线项目的设计、更新、维护、升级改造等需求,公司将更加具备专业优势,能够持续围绕客户挖掘业务需求获取营业收入。公司处于技术密集型行业,客户对产品及服务的需求差异较大、性能要求高、实施要求严格。因此,依托客户、技术、经验、人才等方面的行业门槛和竞争壁垒,公司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及先发优势,有利于形成较强的持续盈利能力。(2)研发设计模式公司的研发设计主要体现于业务开展过程中,输出新的解决方案、响应新需求,以及相关技术的标准化、模块化。公司建立了一套技术研发应用所要遵循的规范,主要包括立项、规格制定、设计、验证和试产等环节。(3)销售模式公司研发模式主要包括基于客户需求的研发和前瞻性技术研发。基于客户需求的研发是以下游客户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为导向,根据客户对技术参数、功能特点、应用场景、操作便捷性等方面的不同需求,进行定制化的研发、设计,以匹配客户需求。前瞻性技术研发是结合公司技术、资源条件及战略目标等因素对智能装备领域未来技术发展趋势进行预测而进行的前瞻性技术研发策略。多层次的研发工作有机结合,相互配合促进,为公司可持续发展创造源源不断的技术推动力。(4)生产制造模式因不同客户订单在工艺实现方案、技术要求等方面存在个性化差异,公司主要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管理模式,即在获得客户订单及确定设计方案后组织生产,并针对客户的每个项目订单实施项目管理。根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单个产品制造流程可能包含设计、制造、装配与集成、发运与试运行中单个或多个阶段。5、业绩驱动因素(1)政策驱动国家高度重视高端装备及其细分领域的发展,出台了《“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等政策纲领,规范和鼓励相关产业的政策,旨在促进行业生态建设,带动国家的整体经济发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健全相关规则和政策,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随着产业政策的深化发展,高端装备行业将迎来高景气度发展,高端装备企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2)需求驱动随着国内制造成本的不断上升,我国制造业已逐渐从过去依赖人力、资源和能源的要素驱动式的发展方式向创新驱动的发展方式转变,愈发需要依托高端装备的技术支持,保障其高精密度、高安全性和高稳定度的生产需求。在传统的工业体系正在朝向自动化、智能化工业体系转型,高端装备的应用场景日益丰富,下游覆盖领域不断增加,为公司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3)技术驱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已成为未来技术变革的重要趋势,将极大改变产品研发设计、生产、管理、流通、使用的方式。在此背景下,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核心的智能制造推动智能传感技术、移动嵌入式系统、工业大数据分析等新兴技术与传统制造行业快速融合发展,为高端制造行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创新驱动力。特别是随着协作机器人、AGV机器人等高端装备在国民经济各领域中广泛融合和深度渗透,高端装备企业的市场影响力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提升。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4号——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中的“工业机器人产业链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主要股东
序号 股东名称 持股数(股) 持股比例
1 广东信邦自动化设备集团有限公司 35,604,430 43.05%
2 共青城国邦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22,786,449 27.55%
3 珠海横琴信邦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10,656,256 12.89%
4 嘉兴弘邦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6,553,311 7.92%
5 共青城信邦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4,962,556 6.00%
6 诸暨弘信晨晟创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 2,136,948 2.58%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