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广东
  • 成立日期: 2008-01-14
  • 组织形式: 地方国有企业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40300671877217N
  • 法定代表人: 林涛
  • 董事长: 林涛
  • 电话: 0755-86729876
  • 传真: 0755-83949389
  • 企业官网: www.sutpc.com
  • 企业邮箱: office@sutpc.com
  • 办公地址: 深圳市龙华区民治街道北站社区龙华设计产业园总部大厦1栋
  • 邮编: 518109
  • 主营业务: 全面升级新一代城市级交通操作系统,以数字化赋能升级规划咨询服务,以数字化赋能支撑重大工程设计,以数字化赋能支撑设施监检测与运维,以数字化赋能升级运营与服务
  • 经营范围: 交通规划设计研究(含专项调查);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会务服务;自有物业租赁。(企业经营涉及前置性行政许可的,须取得前置性行政许可文件后方可经营);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物联网技术研发;物联网设备销售;物联网技术服务;大数据服务;工程管理服务;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信息技术咨询服务;软件开发;自有资金投资的资产管理服务;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软件销售;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企业管理咨询。(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对外承包工程;建设工程施工。建设工程勘察;建设工程设计;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 企业简介: 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深城交”)创建于1996年,一直以来是深圳市委市政府最重要的交通决策支持专业机构、行业前沿的科技创新带头单位、智慧城市和智慧交通的先行实践者。始终坚持数据驱动创新业务发展,已形成2400人“大城建+大IT”专业化团队、“双智库”品牌以及覆盖“规-建-养-运-数”的专业化机构。立足深圳与粤港澳大湾区,服务全国,业务覆盖全国30个省市、160余座重点城市。坚持国有控股下市场化改革,历经事业单位、全资国有、混合所有制国企三个发展阶段,2021年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301091.SZ),成为国内首个国资控股的城市交通整体解决方案上市企业。控股股东深圳市智慧城市科技发展集团(简称“深智城”)是深圳市国资委一级企业,主要负责深圳智慧城市与数字政府的建设运营。深城交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城市交通整体解决方案提供者,提供数字孪生与云网数脑、城市交通政策规划与综合治理、重大工程设计与新基建、基础设施监检测与运维、数字化城市管理与运营服务五大板块专业服务,以数据为驱动,为客户创造“规划-建设-养护-运营-数字化”全周期核心价值。深城交持续推动技术创新,作为城市交通领域最早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具备行业领先的科研技术实力,拥有一批由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领衔的国家级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公司先后获全国优秀规划设计奖和省部级科技奖等奖项400多项。
  • 发展进程: 交通有限的前身深圳城交中心系根据深圳市机构编制委员会下发的《关于成立市深港城市与交通规划研究中心及市规划设计院机构编制问题的批复》(深编[1993]040号)成立的事业单位,成立时名称为“深圳市深港城市与交通规划研究中心”,1996年5月7日根据《关于市深港城市与交通规划研究中心、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更名问题的批复》(深编办[1996]045号)更名为“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研究中心”并独立运作。根据深圳城交中心持有的《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深圳城交中心的举办单位为深圳市规划国土局,开办资金为271万元,宗旨和业务范围为“规划研究城市交通,促进城市规划。城市交通(发展政策/综合规划)委托研究(地铁/公共交通/道路/智能交通系统/专项交通)规划与设计,交通改善计划编制,城市交通规划软件开发,城市交通(设施规划标准与准则/规划设计内容深度/收费办法)拟定”。 发行人是由交通有限整体变更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8月15日,中审亚太出具《审计报告》(中审亚太审字[2019]020637号),根据该报告,交通有限截至2019年2月28日的净资产为177,900,576.12元。2019年9月3日,交通有限召开股东会2019年第四次临时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的议案》。全体股东一致同意以发起方式将公司由有限责任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9月20日,天健兴业出具《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拟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而涉及该公司净资产项目评估报告》(天兴评报字[2019]第0839号),根据该报告,交通有限截至2019年2月28日的净资产评估值为27,124.18万元。2019年11月20日,深智城对该资产评估结果予以备案。2019年11月6日,深智城出具《关于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股改工作相关事项的批复》(深智城司[2019]22号),同意交通有限召开创立大会、第一届董事会和监事会会议,并提名了董事、监事候选人。2019年11月15日,发起人深智城、深研投资、启迪控股、北京联想和高瓴道远共同签署《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协议》,一致同意以发起方式设立发行人,以公司截至审计基准日2019年2月28日的账面净资产折股,其中12,000万元折合为发行人的实收股本,每股面值1元,超出股本总额部分的57,900,576.12元计入资本公积。2019年12月8日,中审亚太对各发起人投入发行人的资产进行验证并出具《验资报告》(中审亚太验字[2019]020637-1号),验证各发起人出资额已按时足额缴纳。同日,发行人召开创立大会,同意以发起方式设立发行人。2019年12月17日,深圳市市监局向发行人核发了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440300671877217N的《营业执照》。 2016年4月8日,深圳市国资委出具《关于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引进战略投资者同时实施管理层和核心骨干持股立项的批复》(深国资委函[2016]250号),同意交通有限引进战略投资者同时实施管理层和核心骨干持股立项。2016年9月28日,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深圳分所出具《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清产核资专项审计报告》(瑞华深圳专审字[2016]48400010号),审计截至清产核资基准日2016年5月31日,交通有限股东权益为4,485.82万元。2016年9月30日,天健兴业出具《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拟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涉及该公司股东全部权益项目评估报告》(天兴评报字[2016]第0662号),确认截至评估基准日2016年5月31日,交通有限股东全部权益的评估价值为6,523.01万元。2016年11月16日,深圳市国资委对该资产评估结果予以备案。2016年8月24日至2016年11月11日,交通有限连续召开了五次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了管理层和核心骨干持股方案。2016年11月14日,深圳市国资委出具《关于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总体方案的批复》(深国资委函[2016]941号),同意交通有限通过增资扩股方式,在深圳联交所公开征集战略投资者,同时实施管理层和核心骨干持股。增资价格以经深圳市国资委备案的资产评估结果为依据,按照深圳联交所增资扩股相关规则通过竞争性谈判合理确定。交通有限管理层和核心骨干与战略投资者同股同价、现金入股,不参与议价。增资后,深投控持股比例为40%,战略投资者合计持股比例为30%,管理层和核心骨干持股比例为30%。2016年11月17日,深圳联交所发布《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增资60%股权项目公告》,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投资人,挂牌价格为10.8717元/注册资本,挂牌日期自2016年11月18日至2017年1月13日止。2017年1月23日,深圳联交所就上述挂牌增资项目组织竞争性谈判,经过谈判,启迪控股、北京联想、高瓴道远被确认为最终投资人,该等投资人分别投资1,630.755万元认购新增注册资本150万元,增资后各持有交通有限10%的股权。2017年2月20日,参与持股的交通有限80名管理层及核心骨干共同发起设立了深研投资作为持股平台与战略投资者一并参与交通有限本次增资。2017年3月17日,深投控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三十八次临时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增资扩股引进战略投资者的议案》,同意战略投资者及员工持股机构对交通有限进行增资。2017年3月27日,深投控、交通有限与深研投资、启迪控股、北京联想和高瓴道远签署《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增资协议》。2017年3月31日,交通有限召开股东会会议,同意交通有限的注册资本由600万元增至1,500万元,其中启迪控股、北京联想、高瓴道远分别以1,630.755万元对公司增资(其中各新增股东增资款中的150万元计入注册资本,1,480.755万元计入资本公积),深研投资以4,892.265万元对公司增资(其中450万元计入注册资本,4,442.265万元计入资本公积)。同日,各股东签署了公司章程。2017年4月1日,深圳市长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出具《验资报告》(深长验字[2017]第013号),审验截至2017年3月31日止,交通有限已收到深研投资、启迪控股、北京联想、高瓴道远分别缴纳的新增注册资本(实收资本)合计900万元,均为货币出资。2017年4月11日,深圳联交所发布《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增资60%股权项目成交结果公告》,启迪控股、北京联想、高瓴道远被确认为最终投资人,各投资1,630.755万元,增资后各持有交通有限10%的股权;深研投资与前述战略投资者按同一增资价格以现金方式入股交通有限,投资4,892.265万元,增资后持有交通有限30%的股权。2017年4月19日,深圳市市监局对上述增资事项予以变更登记并向交通有限核发了新的营业执照。
  • 商业规划: (一)所属行业发展情况1、交通强国建设由“大”向“强”,发展地空一体多元高效城市交通系统,是提升我国大城市交通网络整体效能,形成全球高质量发展和竞争力的需要。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的产业,是重要的服务性行业和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目前基本建成了比较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网络,承担了9亿城镇居民每天20亿次出行需求和上亿吨物资配送。尽管如此,城市交通运输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过去20年,城市交通复杂度持续大幅增加、供需失衡加剧;另一方面我国出行质量和多元性方面较欧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多元高效交通方式以及多模式交通系统之间高效协同不足。党的二十大提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推进新时代交通运输由“大”向“强”、从“有”向“好”,随着低空运输、自动驾驶等新技术加速应用,发展地空一体多元高效城市交通系统,将能更好满足都市圈城际之间高速出行、城市中长距离的快速出行、以及更加个性化无处不达的出行体验,极大提升城市交通出行可达性和自由度。2、发展地空一体城市交通系统,亟需数字孪生平台及多模态AI调控技术和装备。低空运输、自动驾驶正从试验期向应用商业期迈进。低空载人飞行预计2026年获取适航证后,将在粤港澳大湾区开设数百条航线和上千个起降点进行商业化运营。自动驾驶已进入商用试点阶段,基于自动驾驶的共享出行服务已在北京、武汉、深圳等多个城市开展试点。单系统智能、多系统协同的智能交通系统(ITS)将向全空间、多模式、响应式的自主式交通系统(ATS)演进。为支撑未来地空一体多元高效城市交通系统的发展,亟需以数字孪生技术构建城市一体化数字底座,为未来城市开展多元共治、跨领域协同治理等提供数字化智能治理平台,同时基于AI大模型及装备的数据分析能力及自进化能力,构建城市智能体,实现秒级敏捷计算和多模式统一高效调度。3、城市高密度地区多模式协同运输,亟需建设交通与通讯、算力、能源等跨领域融合基础设施。地空一体城市交通系统将与能源系统、算力系统高度融合、紧密互动,通过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新型跨领域融合基础设施,推动多网络中基础设施、装备和终端集成共享,减少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及投入,并实现数据共享。在今年印发的《关于支持引导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通知》中,要求改变传统基建模式,更加注重集约节约利用,以较少资源消耗撬动交通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大幅提升;更加注重融合创新,以应用场景规模化落地促进产业协同创新水平显著提高。一方面城市低空各等级枢纽改造建设将与原有轨道、公交、停车等设施充分耦合,在城市核心地区形成新型跨域融合枢纽;另一方面新型载运工具对于新能源动力、边缘计算能力业提出了更高要求,新型基础设施充分考虑分布式能源及算力与交通系统的耦合关系,提高能源及算力的供需协调能力。4、城市发展由前端建设转向全周期资产运营,更注重长期效益与运营服务提升。近年来,全国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根据国家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2024年1-6月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较去年同期下降9.1%。作为固投重要融资渠道的专项债及超长期特别国债,其投向也更加关注资产收益质量,青睐有明确商业闭环的项目。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交通需求的日益增长,我国已建成规模庞大的城市交通设施。近10年全国城市道路里程从29.4万公里增至45.9万公里,公路从400.8万公里增至501.3万公里,地铁从11.3万公里增至51.7万公里,且高强度的城市运行和高频率的自然灾害,使设施群呈现服役性能退化、养护规模“双加速”特征,亟需盘活沉淀的万亿资产,并持续挖潜存量设施运营效率,延迟使用寿命,实现资产保值增值。(二)公司的主要业务及产品体系在低空无人机等新型交通方式、人工智能及车路协同等新技术的推动下,地空一体城市交通系统将是未来交通发展方向。公司以“让交通与城市更美好”为使命,聚焦新一代城市交通系统建设与运营科技公司的战略定位,依托“技术+资产”双轮驱动,坚持技术引领,围绕数字化与行业相结合的创新技术路径,打磨核心产品,打造产品型科技公司;同时加强资产运营,充分发挥上市公司资本及资源整合优势,沉淀优质资产,成为城市运营伙伴。业务方面,公司依托“1”个AI底座,以及数字化咨询及设计、数字平台及智慧集成、投融资及新基建建设、城市资产运营运维服务“4”大核心能力,构建了面向交通运输、城市治理及跨域融合“3”大业务线。报告期内,主要围绕AI智能技术和装备、城市新型基础设施升级及地空一体交通网络运营服务,打造地空一体城市交通系统,提升城市交通整体运行效率、保障生命线高效运行、提高市民出行体验、带动城市新质生产力装备产业集群发展。图1“1”个AI底座+“4”大基于数字化的核心能力+“3”大业务线1、新一代智慧交通系统TransPaaS核心产品支撑地空一体交通系统统筹建设及运营新一代智慧交通系统TransPaaS平台是支撑地空一体交通系统统筹建设及运营的数字底座,为城市开展多元共治、跨领域协同治理等提供统一的数字化智能治理平台。通过TransPaaS平台,加强城市道路网、轨道网、低空空域网等多网融合互通,建立地空一体的多模式复合通道;基于AI多模态调控及智能装备,开展分时、分区、配额的动态调配,实现全网供需均衡、全局时空优配的目标,支撑地面与空中载运工具的大规模、高频次、网络化协同运行。报告期内,公司持续迭代TransPaaS3.0,形成‘规-建-管-养-运-服’六位一体业务为支点的业务规则互馈、数据流程互通、自主进化交通系统。AI底座已支持超过15类、2100多个交通孪生数据接入,融合基础设施、感知设备、运载工具等3大类24小类基础孪生体管理,可实现人、车、路、V2X设备的一体化数字仿真还原。图2新一代智慧交通系统数字底座TransPaaS平台2、主动布局城市“低空+”及“车路云一体化”等地空一体新型基础设施通过“投建营”一体化运作模式,重点布局地空一体新型基础设施、AI算力和云网数脑为主的信息基础设施,为客户提供“数字化平台+新基建一体化交付+全过程咨询服务+产业导入”的端到端整体解决方案,打造新基建工程标杆。在“低空+”方面,重点开展深圳低空智能融合基础设施项目的系统平台和起降测试场建设,主导了深圳市南山区、宝安区、福田区等各区及合肥、无锡、江门等城市的低空起降设施布局规划及工程建设,联合成立无锡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科技创新联盟,加强低空上下游产业导入。在“车路云一体化”方面,高质量交付坪山全域信控路口网联化改造及综合提升工程,围绕深圳北站等核心枢纽及宝安、南山等重点片区开展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支撑深圳打造全国首个全市域、全空间、全车型、全场景的高密度超大城市“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新样板,并逐步向全国推广实施。报告期内公司承接的标杆项目:深圳低空智能融合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公司与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联合承接了全国首个低空智能融合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公司基于CIM的城市立体空间数字底座,开发可覆盖全市范围的智能融合系统的软件平台,建设配套的管服中心、数据中心及无人机测试场。报告期内,开展无人机起降设施建设及测试,包含导航、监视、气象以及配套设施,为SILAS系统的研发提供验证测试保障。图3低空数字化管服平台(企服版)图4龙岗无人机测试基地建设深圳各区低空起降设施布局及空域规划设计及P+EPC建设:报告期内,公司参与了南山区低空航空器起降设施布局规划及低空空域精细化划设、宝安区低空经济产业服务园及无人机起降场站选址及设计等,面向各区多元场景低空飞行活动需求,在空域、空间资源紧约束限制下,制定适应发展需要的低空起降设施布局方案,提出空域精细划设方式与使用规则,保证各类低空飞行活动有序、安全开展。同时,推动在南山区建成国内首个海空联运跨境口岸起降点,促进低空飞行嵌入城市交通体系、城市公共服务体系,为低空起降设施工程建设奠定基础,探索低空设施P+EPC的开发运营模式,提供全链条运营管理服务,助力南山区低空经济运行试验区建设。图5宝安湾区之翼(eVTOL城市空中交通运营示范中心)图6蛇口邮轮母港海空联运跨境口岸起降点无锡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科技创新联盟:报告期内,公司联合12家科创型低空经济领军企业共同发起成立无锡市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科技创新联盟,致力于在“低空制造、低空飞行、低空保障、综合服务”四个方面协同推进科技攻关、技术融合、成果转化、产业升级,群策群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动能。另外,公司与无锡市交通运输局、无锡梁溪科技城管理局签约共同筹建“苏南低空经济与数字城市产业技术研究中心”,将立足无锡,面向长三角地区开展低空数字管服平台建设、低空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服务、低空经济发展全过程咨询服务和数字化交通建设等业务。公司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持续开展更多应用场景、产业链打造和运营模式的探索,推动低空经济相关产业创新发展。深圳北站交通综合整治一期工程:深圳北站是深圳市当前规模最大、接驳功能最为齐的特大型综合交通枢纽。报告期内,公司作为EPC设计施工总包单位承接了深圳北站交通综合整治一期工程,提供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全过程伴随式服务,有效保证了规划意图在工程设计、施工等各阶段的精准传递,实现了枢纽和道路整体运行效率提升20%以上,投诉率下降50%以上,切实提升了乘客的出行体验。改造前改造后图7长途客运站内改造网约车B区—扩宽车道及照面,提高接驳效率及安全3、积极布局城市优质资产,通过资产投资及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多模式出行运营公司为城市及市民提供低碳可持续的出行运营服务及保障城市生命线安全的主动运维服务。在可持续运营服务方面,通过数字化运营平台建设及优质资产投资,参与城市多模式出行的运营服务。报告期内,自研城市级充储放一体化平台、虚拟电厂管理平台、城市级停车运营平台,重点围绕低空起降设施、超充+停车等开展投资建设,已落地深圳市笔架山等一批超充+停车场建设,依托数字化平台及专业化服务团队,提供停充一体化服务,方便居民出行,提高空间利用率。在城市安全运维方面,首次中标了深圳最大区的养护运维标-宝安区养护技术咨询项目,三年合同额超9000万,实现了养护运维市场的突破。报告期内公司承接的标杆项目:成都交投交能融合虚拟电厂管理平台:该项目是公司携手成都市交投集团,按照成都市“1+2+N”虚拟电厂平台体系建设要求,以城市智慧交通数据为驱动,数字化为基底,打造全市首个交能融合虚拟电厂平台,平台聚焦四大业务板块,电力交易、充电选址、购售电业务及仿真模拟,支撑企业实现备用容量收益、需求侧响应收益、购售电收益、综合能源运营收益四类收益,切实推动企业提质增效。同时,项目积极推动交通与能源数字化的融合应用,助力成都市交通运输结构、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优化提升,提升超大城市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图8成都交投交能融合虚拟电厂管理平台2024年新一轮道路设施日常养护项目全过程技术咨询3标项目道路智慧巡查:运用AI技术推动道路管养手段、模式和理念创新,建立全国首个基于车路协同大数据的“1+2+3+3”架构模式的道路管养智慧巡查系统,投入近70套智巡设备开展深圳市宝安区1200km列养市政道路的病害巡查上报工作。有效解决了传统人工巡查效率低,成本高,精度差,风险大,难监督的痛点,对于高密度城市路网具有良好的适用性,且模式更简单、复制性更强,后期可应用于资产盘点、车流管控、城市防控、商业规划等其他业务场景。图9道路管养智慧巡查系统(三)公司经营情况2024年是公司“十四五”战略转型与业务规模突破攻坚之年,也面临更为严峻的外部环境,公司明确了新一代城市交通系统建设与运营科技公司的战略定位,以“技术+资产”双轮驱动,持续升级地空一体化城市交通系统整体解决方案与新一代智慧交通系统TransPaaS,整合资源聚焦低空交运、车路云城、交能建运等未来万亿级战略新质赛道领域,沉淀核心产品、突破商业模式,以“深圳标杆+全国化复制+国际输出”模式积极布局,业务拓展成效显著,2024年上半年公司新签合同9.90亿元,同比增长104%,其中智慧新基建相关项目合同占比过半,在手合同、在投标项目及商机储备充裕。受整体宏观环境影响,报告期内,公司总体实现营业收入46,460.36万元,同比下降16.46%,主要为规划咨询和工程设计与检测业务上半年项目结转收入减少,重点发展的大数据软件与智慧交通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5,657.13万元,同比增长10.10%,占营收比重提升到55.22%,同比提升13.32个百分点,公司新一代城市交通系统业务转型效果显著。报告期内,公司总体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965.17万元,相对去年同期1,296.56万元下降174.44%,其中母公司实现净利润1,654.47万元,同比下降44.00%。利润下降原因,除包括控股公司等规划咨询业务结转收入减少外,主要是公司抢抓低空经济等战略机遇,加快低空经济相关技术产品研发,以及迭代完善TransPaaS系统平台,推进公司产品化战略转型发展,报告期公司研发投入达到6,374.77万元,同比增加26.22%,研发投入占营收占比提升至13.72%,同比提升4.64个百分点。1、坚持科研创新,发布TransPaaS3.0,进一步夯实向科技公司转型的核心竞争力。公司坚持数字化与行业相结合的创新技术路径,依托人工智能加强产品型研发,围绕客户“精准需求”打造新一代智慧交通系统TransPaaS,并持续沉淀“简单可复用”的工具化产品,向产品型科技企业转型。报告期内,公司在前沿技术方面,以科研攻关为龙头,加强国家级科研平台建设,始终引领行业前沿技术方向,同时加强科研创新机制顶层设计及研发激励机制,保障全周期的前沿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产品研发方面,依托AI大模型、数字孪生、在线仿真等技术,公司发布TransPaaS3.0版本,接入低空、车联网、能源、停车等领域的实时感知数据。同时,持续沉淀高竞争力的智能网联、高速、低空等管控平台产品,持续升级行业领先的整体解决方案。2、新商业模式为业务带来增长,新基建工程及数字化运营业务实现大幅增长。在新一轮发展战略引领下,进一步升级公司业务体系。公司紧抓新质产业发展方向,成立低空交运、车路云城、交能建运三大专班,积极探索商业模式创新。组织层面成立了投建运事业部,补齐工程建设及运营服务能力闭环。报告期内新基建工程及运营运维类业务发展势头迅猛,较去年同期新签合同增长475%。公司积极布局城市级优质资产,通过投资参与城市长期运营运维,目前在低空起降及管服设施、超充+停车及交能融合领域取得良好进展。新基建工程方面,中标深圳市滨海大道超总段改造及深圳石清大道二期等智慧高速机电项目、落地广东梅州分布式光伏工程建设项目、深圳坪山体育聚落等建筑智能化项目。运营运维方面,首次中标了深圳最大区的养护运维标-宝安区养护技术咨询项目,实现了养护运维市场的突破。3、国际国内市场实现突破,各区域成立数科公司,为客户提供全业务集成交付及全周期运营运维。按照公司整体战略,完成了中国区13个属地化数科公司的业务及能力转型,推动全业务推送及全周期运营运维服务。报告期内中国区新签合同同比增长17%,其中华东地区落地盐城驾驶舱项目、西南地区落地成都虚拟电厂项目、华北地区中标停车场智慧升级工程。与此同时,凭借公司的品牌效应及技术优势,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化率高且经济发达的城市,探索推进国际市场新突破,上半年达成了阿布扎比智慧交通一体化项目意向协议,实现了海外业务从0到1的重大突破,同时圆满组织了迪拜、美国、德国及俄罗斯等多个国家业主的调研和交流工作,为公司全面拓展国际市场打下良好基础。4、强化人才驱动,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敏捷组织。报告期内,公司围绕三大业务升级转型,对内部组织进行排兵布阵,形成一体化作战团队。强化人才驱动,一是大力引进一批AI专家、卓越工程师及商业领袖三类关键人才,已完成27人入职;二是持续调整研发、工程、商业、运营四类人才结构占比,匹配业务转型、市场突破及技术升级;三是面向不同类型人才提供转型的平台,搭建人项撮合平台,促进多专业人才流动;四是持续强化干部梯队建设,坚持做好干部考核评价及动态管理工作,切实形成“高目标-高绩效-高激励”的正向循环,建设敢突破、有担当、打胜仗的干部队伍。5、持续深化人效提升,公司整体运营效率再上新台阶。围绕提升人效的核心目标,进一步完善LTC关键价值链流程,夯实人才资源池和业财融合,提升运营效率。一方面精细化运营LTC流程,确保重大项目交付投入,以客户满意度为导向,构筑和实施“以质量为主导”的项目生产组织闭环管控体系,做实专家评议及决策机制,向左助力offering(即公司产品组合及解决方案)建设,向右助力人才资源库建设。另一方面,完善人项匹配和项目管理流程的融合,逐步形成“人才标签定义-贴标签-人项匹配-绩效反馈-员工发展"资源池管理闭环。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主要股东
序号 股东名称 持股数(股) 持股比例
1 深圳市智慧城市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48,000,000 40.00%
2 深圳市深研交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36,000,000 30.00%
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12,000,000 10.00%
4 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12,000,000 10.00%
5 珠海高瓴道远资产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12,000,000 10.00%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