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利元亨
- 企业英文名: Guangdong Lyric Robot Automation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卢家红,周俊雄
- 上市代码: 688499.SH
- 注册资本: 16872.851 万元
- 上市日期: 2021-07-01
- 大股东: 惠州市利元亨投资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33.42%
- 董秘: 陈振容
- 董秘电话: 0752-2819237
- 所属行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梁嘉莉、钟晔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国枫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惠州市惠城区马安镇新鹏路4号
- 概念板块: 电池 上证380 融资融券 预亏预减 转债标的 人形机器人 机器人概念 储能 固态电池 氢能源 数字孪生 华为概念 燃料电池 锂电池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广东
- 成立日期: 2014-11-19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413023152526673
- 法定代表人: 周俊雄
- 董事长: 周俊雄
- 电话: 0752-2819237
- 传真: 0752-2819163
- 企业官网: www.lyric-robot.com
- 企业邮箱: ir@liyuanheng.com
- 办公地址: 惠州市惠城区马安镇新鹏路4号
- 邮编: 516057
- 主营业务: 高端智能制造装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 经营范围: 工业机器人制造;工业机器人安装、维修;工业机器人销售;工业设计服务;专业设计服务;智能基础制造装备制造;智能基础制造装备销售;模具制造;模具销售;机械零件、零部件加工;机械零件、零部件销售;智能控制系统集成;机械设备销售;通用零部件制造;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非居住房地产租赁;机械设备租赁;物业管理;停车场服务;人力资源服务(不含职业中介活动、劳务派遣服务);业务培训(不含教育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等需取得许可的培训);教育教学检测和评价活动;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利元亨”)成立于2014年11月19日,于2021年7月1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688499,是全球第一梯队的新能源装备头部企业,数智化工厂领域的先进企业,主要从事智能装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为新能源(锂电、光伏、氢能、汽车部品、智慧物流)行业的头部企业提供数智整厂解决方案!2024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占比约10.79%,保持行业领先。除在中国惠州、宁德、上海、武汉、南通拥有分(子)公司之外,在德国、波兰、瑞士、英国、匈牙利、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泰国、印度、印尼也拥有子公司或办事处,利元亨不断向国际领域的研发、制造、机械零件加工和售后服务发力,持续推进产业链全球化布局。同时,利元亨已实现工艺智能装备、自动化产线、智慧物流、信息化产品到数字化工厂的全链条覆盖,基于七大底层技术平台,智能感知、控制技术、执行技术、智能仓储技术、激光应用技术、数字化技术和真空技术,为ATL、CATL、比亚迪、国轩高科、欣旺达、远景、大众,三星、广汽集团、长安汽车等世界500强及各领域头部企业提供极具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利元亨研发制造的智能化装备分别通过CE、NRTL等各种欧美国家标准的认证。截止2024年6月30日,国内外知识产权布局超3832项,,并参与了十余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的建立。多年来,利元亨秉承“专注智造,主动创新、精益求精,客户满意、股东满意、员工满意、社会满意”的经营方针、“客户至上、艰苦奋斗、明德格物、成己达人”的核心价值观,以“做强做精智能装备,赋能科技产业极限制造”为使命,努力做世界一流公司,为零碳未来做贡献的同时,打造工程师群体奋斗平台!
- 商业规划: 2024年上半年公司面临国内经济结构持续调整、新能源市场环境复杂多变、竞争态势不断加剧等严峻挑战,导致业务增长趋缓、经营业绩承压亏损情形。公司顺应市场环境的变化,持续在智能智造装备行业精耕细作,坚定奉行大客户战略,通过积极“走出去”和“请进来”,加大海外客户的业务拓展力度和交流对接,全力协同客户做好项目交付验收等工作,加强内部管理、资源整合及人员优化,控本降费措施始终紧抓不懈,持续推进落实,公司运营质量得以逐步提升。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5,298.76万元,归母净利润-17,280.01万元;其中第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9,261.95万元,较一季度环比增长43.70%,第二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505.51万元,扭转一季度亏损较大的局面。(一)提质增效,控本降费报告期内公司持续践行项目精细化管理要求,通过项目制程料工费的严谨策划和严格实施,第二季度营收毛利率达32.98%,较第一季度提升了15.60个百分点,降本增效初见成效。报告期内公司三大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研发费用)合计52,656.91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8.79%,其中第二季度三大费用合计24,296.02万元,环比减少14.33%,公司在厂区资源整合、人员岗位优化等控费措施已取得一定效果,后续仍会结合经营业务发展情况持续加强费用管控。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加快沉淀平台化技术、标准化设计、模块化装配、信息化看板、流程化管理,更多聚焦公司经营目标,提升公司运营效率。(二)持续创新,加大产品技术研发力度公司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企业发展的首位,围绕客户的需求和场景,持续深挖技术创新,推出具有更高效率、高可靠性、高稳定性的智能制造技术和解决方案。2024年上半年公司积极与行业一线厂商合作进行新工艺、新技术路线方面的研发。在固态电池方向,公司的干法电极设备、电解质压制转印设备、无隔膜叠片设备、高压化成分容设备等,公司目前已在跟相关头部企业对接方案或提供相关设备;在钙钛矿方向,公司的激光划线机和激光清边机已完成实验室验证。公司将紧跟行业发展新方向,把握下游客户创新研发需求,抓住新技术和新工艺的产业化应用催生的新设备需求。2024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投入19,989.17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10.79%,继续保持10%以上的高投入。在研发成果转化方面,公司今年上半年申请知识产权93件,其中发明专利25件,已获得知识产权177件,其中发明专利58件;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累计申请知识产权3,832件,已获得授权专利2,311件,已登记的软件著作权519件,成果显著。(三)积极拓展客户群体,拓宽海外客户业务渠道报告期内,公司继续与锂电池龙头企业新能源科技、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因湃、远景动力等保持长期稳定的业务合作,加快海外印度Mahindra、韩国SKOn、美国Amprius等项目交付,通过积极“走出去”和“请进来”,不断加大与海外客户的沟通交流频率,提升了公司在相关核心客户供应链体系地位。公司业务范围逐步拓宽,全球朋友圈不断拓展,在与全球知名企业合作过程中,公司产品口碑不仅保证了现有客户的认同和持续合作,还获取了更多客户的关注和合作机会。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