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能日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全称 国能日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简称 国能日新
企业英文名 State Power Rixin Technology Co., Ltd.
实际控制人 雍正 上市代码 301162.SZ
注册资本 10015.2794 万元 上市日期 2022-04-29
大股东 雍正 持股比例 26.72%
董秘 赵楠 董秘电话 010-83458109
所属行业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会计师事务所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卢丽、周忠原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通商律师事务所
注册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西三旗建材城内1幢二层227号
概念板块 软件开发北京板块专精特新创业板综养老金深股通融资融券虚拟电厂智能电网新能源
企业介绍
注册地 北京 成立日期 2008-02-02
组织形式 中小微民企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1101086723891430
法定代表人 董事长 雍正
电话 010-83458109 传真 010-83458107
企业官网 www.sprixin.com 企业邮箱 Ir@sprixin.com
办公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西三旗建材城内1幢二层227号 邮编 100096
主营业务 向新能源电站、发电集团和电网公司等新能源电力市场主体提供以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产品(包括功率预测系统及功率预测服务)为核心,以新能源并网智能控制系统、新能源电站智能运营系统、电网新能源管理系统为拓展的新能源信息化产品及相关服务。
经营范围 技术开发、技术推广、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计算机系统服务;基础软件服务、应用软件服务;销售计算机、软件及辅助设备、家具;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代理进出口。(市场主体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国家和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企业简介 国能日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十余年来一直致力于新能源行业的数据应用与开发。国能日新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获得了多项软件著作权和发明专利,拥有完备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主要以高科技人才为主。国能日新主营业务为能源数据管理、智慧电站服务、智慧电网规划运行服务和电力交易类服务,主要为新能源电站、发电集团和电网公司等新能源电力市场主体提供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系统、新能源并网智能控制系统、新能源电站智能运营系统、电网新能源管理系统等,其中功率预测类产品多年领跑行业。全面覆盖新能源市场,为清洁能源提供专家级数据服务和应用产品。随着全球能源变革的推进,国能日新将在新能源消纳管理、规划与应用领域持续创新,发挥其大数据应用技术、气象应用技术、电网运行管理应用技术、综合能源管理等核心技术,为智慧能源的发展提供专业服务与支持。国能日新服务海内外客户,已服务于中国、东南亚、非洲等国家。成功为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公司及五大四小发电集团、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中国电力科学院、中石化、隆基乐叶、特变电工等新能源企业服务。未来,国能日新会继续秉承诚信经营、开拓创新的经营理念,专注专业,为清洁能源发展助力,共创美好未来。
发展进程 公司的前身是北京国能日新系统控制技术有限公司,系由朱军、杨光、李小銮、傅尧、孟梅共同出资组建,于2008年2月2日取得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海淀分局颁发的注册号为110108010792491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00.00万元。 2018年2月7日,国能有限通过股东会决议,决定以2017年11月30日为基准日整体变更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名称拟变更为“国能日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4月20日,北京中天华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出具中天华资评报字[2018]第1197号《北京国能日新系统控制技术有限公司拟股份制改制项目资产评估报告》。根据前述报告,以2017年11月30日为评估基准日,国能有限净资产评估值为9,076.79万元。2018年4月20日,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信会师报字[2018]第ZB10743号《审计报告》。根据《审计报告》,截至2017年11月30日,国能有限经审定的净资产额为72,395,436.64元。2018年4月20日,国能有限全体股东签署了《发起人协议》,各方一致同意以有限公司截至2017年11月30日经审计的账面净资产值72,395,436.64元,按照1:0.7045的比例折股,将其中的51,000,000.00元人民币折合为股份公司股本,其余21,395,436.64元转入股份公司资本公积,整体变更设立股份公司。2018年5月6日,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了信会师报字[2018]第ZB11870号《验资报告》,对国能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的出资情况予以验证。 2017年10月15日国能有限股东会决议通过增加注册资本2,099,447.52元,由原股东翟献慈、吴洪彬、顾锋分别认购新增出资额156,906.08元、110,497.24元、66,298.34元,合计333,701.66元(占公司注册资本1.51%),新增股东融和日新、嘉兴微融、和信新能分别认购新增出资额1,102,762.43元、220,994.48元、441,988.95元,合计1,765,745.86元(占公司注册资本7.99%)。本次增资价格均为15.00元/出资额,本次增资均为货币出资。2017年12月14日,国能有限完成了本次工商变更登记事项。2019年7月20日,徐源宏、财通创新及国能日新签署了《徐源宏和财通创新投资有限公司关于国能日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之股份转让协议》,徐源宏以11.56元/股的价格将所持公司股份1,816,609股转让给财通创新。该笔款项已于2019年8月支付完毕。2019年8月11日,国能日新召开2019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通过增加注册资本2,162,630.00元,财通创新以11.56元/股的价格认购公司本次新增股份。
商业规划 (一)行业所属分类公司主要面向新能源电站、发电集团及电网公司等电力市场主体提供新能源信息化产品及相关服务,产品主要以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产品为核心,以新能源并网智能控制系统、电网新能源管理系统为辅助,以电力交易、智慧储能、虚拟电厂、微电网等相关创新产品为延伸和拓展。公司业务属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在新能源领域的融合应用。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所处行业属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I65)”;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处行业属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I65)”中的“软件开发(I651)”和“信息处理和存储支持服务(I655)”。(二)行业发展情况1、电力体制改革持续向纵深推进,顶层政策设计日趋完善2023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指导意见》。针对电力体制改革,习近平主席在主持会议时强调:要科学合理设计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路径,在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的基础上,有计划分步骤逐步降低传统能源比重。要健全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体制机制,推动加强电力技术创新、市场机制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近年来,为实现“双碳”的宏远目标及逐步完成向现代能源体系的转型,需更加注重健全能源电力体制机制,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在未来新型电力系统“安全高效、清洁低碳、柔性灵活、智慧融合”的“四位一体”框架体系下,2024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2024年7月1日起实施),这标志着我国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1+N”基础规则体系中的“1”已落地,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提供了基础制度规则。后续,相关部门将在征求意见基础上研究出台多方面细化政策。根据2023年以来重要行业政策的整理情况,电力市场化进程正持续向纵深推进,相关重要政策及影响简述如下:2、2024年上半年可再生能源稳步发展,新能源装机市场维持较高景气度我国正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新能源产业作为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之一,发展空间广阔。根据国家能源局2024年三季度新闻发布会公布的相关数据,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下,我国全力增加清洁电力供应,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不断实现新突破。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16.53亿千瓦,同比增长25%,约占我国发电总装机的53.8%,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7.14亿千瓦,同比增长高达51.6%;风电装机4.67亿千瓦,同比增长19.9%。风电、光伏发电合计装机规模(11.8亿千瓦)已超过煤电装机(11.7亿千瓦)。目前,受益于新能源光伏组件及风电机组整机价格维持低位等因素影响,新能源装机市场呈现稳中有增的良好态势。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相关数据,2024年上半年全国光伏新增并网1.02亿千瓦,同比增长31%,其中集中式光伏4,960万千瓦,分布式光伏5,288万千瓦;风电新增并网容量2,584万千瓦,同比增长12%,其中陆上风电2,501万千瓦,海上风电83万千瓦。光伏、风电新增装机均再度刷新历史数据。2024年上半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增装机1.34亿千瓦,同比增长24%,占全国新增电力装机的88%。依照2024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精神,我国将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2024年全国风电、光伏新增装机2亿千瓦左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2023-2024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显示,2024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预计达到32.5亿千瓦,同比增长12%左右。其中,煤电12亿千瓦左右,占总装机比重降至37%;并网风电5.3亿千瓦、并网光伏发电7.8亿千瓦,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合计装机规模将超过煤电装机。此外,依据国家能源局于2024年5月发布的《关于做好新能源消纳工作保障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中提到“部分资源条件较好的地区可适当放宽新能源利用率目标,原则上不低于90%”,新能源利用率目标的适度下降将在一定程度上提振新能源新增装机市场规模。新能源装机市场在2024年继续保持了较高的景气度,这将为公司主营业务带来良好的市场环境。3、适配新型电力系统发展需要,精细化管理打造“数智化坚强电网”随着我国新能源装机规模的高速增加,电力行业迫切需要科学合理设计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路径,在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的基础上,有计划分步骤逐步降低传统能源比重;行业也会从加强新能源“量率双控”、新能源涉网安全、新能源预测精细化提升、分布式能源管理以及气象预测与分析等多方面进行技术升级,促进新能源整体健康快速发展。国家电网公司在2024年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形成新质生产力,打造数智化坚强电网,为保障能源安全、实现“双碳”目标作出积极贡献。南方电网公司在2024年工作会议上也提出: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推动传统电网升级,做好电力保供,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电网公司对新能源的管理需求主要体现在:一方面,省级电网面临着在保障电力供需平衡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的消纳新能源电能,通过推进现货和辅助服务市场建设,强化极端天气下新能源功率预测能力,充分发挥新能源保供增供作用,提升新能源主动支撑能力,为新能源高比例消纳和电网安全运行提供坚实保障。另一方面,在地市级电网,分布式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将可能影响到电网的潮流流向和电能质量(如频率,电压等),需要对分布式新能源进行监测分析,提升分布式新能源“可观、可测、可调、可控”的“四可”功能并分析评估电网的承载能力。在发展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大趋势下,电网“智能化”、“精细化”管理诉求日益突显,这将为公司多个产品线带来良好的市场前景。4、新能源信息化应用规模持续扩大,渗透率继续加深并将更多的以服务的形式体现数字化转型是形成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宏伟蓝图引领下,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将使得新能源配套的数字化、信息化需求显著提升,应用场景日趋多样化:源端方面,因行业规模提升提出更高的峰频效率要求,从而扩大发电环节信息化管理的市场需求;网端方面,因电力安全及信创国改的要求,从而要求电网企业的数字化和信息化进一步提升;荷端方面,因电力市场化的逐渐推进,用户通过微电网或虚拟电厂高效提升用电效率,从而也同步提升了信息化需求。此外,新能源信息化的应用领域已逐渐从传统的单一电站管理、设备管理拓展至发电、输电和用电等环节的全流程管理。新能源信息化应用的逐渐加深打破了原先产业内的数据壁垒,这使得有效利用新能源生产、传输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数据成为可能。围绕这些数据,推动新一代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智能技术应用及与能源电力的深度融合,将形成完整的能源数字化、信息化产业链,从而有利推动产业上、中、下游的联动,建立新能源产业内的大数据生态,促进电力生产、传输和消费全流程效率的提高,提高新能源的使用效率。在新型电力系统下实现“源网荷储”的有效互动和多种电力形式的高效互补,提高电力系统效率,促进对电能的高效利用和对新能源电力的有效吸纳成为急需解决的关键核心问题。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向智能化和数字化等方向加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我国电力系统建设中的应用将逐渐深入。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将使得交易机制持续完善,交易主体日趋多元,这使得新能源功率预测、电力交易辅助决策、综合能源运营管理、虚拟电厂平台运营等各类信息化、数字化服务将成为市场的迫切需求,信息化应用将更多地以运营服务的形式体现。(三)公司主要产品及服务介绍公司系服务于新能源行业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提供商,十余年深耕于新能源行业的数据应用与开发,致力于成为行业内领先的清洁能源管理专家。公司主要面向电力市场主体提供新能源信息化产品及相关服务,产品主要以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产品为核心,以新能源并网智能控制系统、电网新能源管理系统为辅助,以电力交易、智慧储能、虚拟电厂等相关创新产品为延伸和拓展。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已实现覆盖新能源电力管理“源、网、荷、储”的各个环节,实现客户对新能源电力“可观、可测、可调、可控”的管理要求。公司以北京总部为核心,产品及服务覆盖全国各区域并逐步拓展至海外市场。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和经营模式较2023年度未发生重大变化。图1:国能日新主要业务和产品示意图1、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1)业务产生背景:伴随着我国新能源市场的快速发展,风电和光伏电站的大规模并网发电,新能源电力所具有的波动性和不稳定性等特点对电网的稳定运行造成巨大的挑战。如何实现新能源电力的有序并网,提高电网对新能源电力的消纳能力,减少“弃风弃光”等资源浪费,已成为新能源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对此,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了《电厂并网运行管理实施细则》、《并网发电厂辅助服务管理实施细则》(以下简称“两个细则”)等一系列相关管理政策及技术规范,其中《电厂并网运行管理实施细则》设有单独条款规定新能源电站定时向电网调度部门报送功率预测数据,以及新能源电站报送的功率预测结果精度评估规范及应达到的精度指标,对于不符合精度指标要求的情况,则规定了具体的考核条款,因此功率预测精度和数据服务质量将对电站的运营与盈利情况产生直接影响。其次,随着新能源电站并网装机规模的不断扩大,各地区能源监管机构、电网公司及电力研究院等通过持续更新发布“两个细则”、功率预测系统技术功能规范标准文件等相关政策和技术规范的方式,对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精度、数据报送率、功率预测时长和功率预测数据类别等方面持续提出更多和更高要求,这使得新能源电站发电功率预测系统的功能更加复杂,对于预测精度的考核也日趋严格,市场对于功率预测服务厂商在预测系统功能,预测精度和技术服务及时性等方面的持续提升也有着迫切的需求。此外,新能源电站在运行过程中还需对其所在区域电力监管部门新能源管理政策的变化和技术标准的更新、升级等相关要求进行及时响应,这也催生了功率预测相关数据上传功能改造及系统功能升级改造等相关服务的市场需求。另外,随着电力市场化交易的进一步放开,功率预测还可为市场参与主体在电力交易过程中提供新能源出力情况的预测参考值,这一具体应用场景也为新能源功率预测系统应用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2)服务产品及流程介绍:公司的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产品以向多家知名气象机构采购的多源天气背景场数据为基础,通过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对数据进行降尺度等处理,获得电站所在区域的高精度数值气象预报数据;再将电场观测气象预报数据与电站发电机组参数数据等各项数据作为预测模型的输入参数进行模型训练,形成最优预测模型;最后将数值气象预报数据带入模型,实现对单个或多个风电场、光伏电站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输出功率进行精准预测。该服务可根据技术规范要求输出短期(未来10天)和超短期(未来4小时)的功率预测结果,其计算过程均主要由后台数据中心的软件平台和布置于电站的软件自动完成。(3)主要功能介绍:公司的功率预测产品可有效帮助风电场、光伏电站、分布式电站制定生产计划,合理安排运行方式,增收提效;可有效配合电网调度部门提前做好传统电力与新能源电力的调控计划,改善电力系统的调峰能力。异常气象预警产品通过获取异常气象预报预警信息、临近预报实时气象条件、数值气象预报、历史气象数据等作为平台模型算法设计的主要输入数据,计算出异常气象预警结果,并将其应用于风光功率预测,根据预警结果及优化算法合理调整功率预测值,使预测结果能够在异常气象条件下做出适应性调整。除上述功能外,通过科学合理的预测发电能力,还可有效避免新能源电站在电力交易市场中的日前和日内现货市场交易中由于预测偏差带来的经营风险和经济损失。2、新能源并网智能控制(1)业务产生背景:为了保证新能源场站发电与负荷之间的平衡,电力系统需要根据整体电力供需情况对新能源发电进行有效的管控,使其具备可调性、规律性和平滑性。公司的新能源并网智能控制系统应用于集中式新能源电站、分布式电站及升压站等多种场景,根据电网的要求对电站进行实时管控,以调度发电计划为目标值,通过不断优化控制算法,提高精度和控制速率,满足电网需求,保障新能源电站和电网运行在安全可控范围内促进新能源并网消纳;产品具有控制精准度高、响应速度快、安全性高等特性,提高场站整体经济效益。(2)主要产品及功能介绍:公司的新能源并网智能控制产品主要分为自动发电控制系统(AGC系统)、自动电压控制系统(AVC系统)、主动支撑装置(含一次调频、快速调压、惯量响应功能)以及分布式并网融合终端。此外,公司根据我国各区域电力监管部门关于新能源管理政策的变化和技术标准的更新、升级等相关要求,推出相应的软件功能模块等产品和其他相关服务。自动发电控制系统(AGC系统)、自动电压控制系统(AVC系统)可适用于集中式新能源电站、分布式电站及升压站等场景,通过对场站的实时出力进行实时优化控制,缓解电网调峰压力。通过多目标优化控制策略算法,保障电网和电站安全;控制精准度高、响应速度快、安全防护能力更全面。提供智能化调整控制策略,根据不同场景提高场站经济效益。新能源主动支撑装置主要具备一次调频、惯量响应和快速调压功能,当新能源场站并网点电压、频率及频率变化率越限后,能够快速主动调节新能源场站的有功、无功出力,同时支撑电网频率、电压暂态稳定,让新能源场站也能呈现类同步机特性,实现虚拟同步调节。同时具备电网调度主站远程测试及录波数据上传功能,供电网调度主站远程测试及离线分析。分布式并网融合终端主要为分布式光伏电站提供分布式光伏功率采集、远程控制等功能。通过接收当地电网调度机构下发的有功出力目标值,实时控制场站内各光伏逆变器的有功出力或运行状态,追随调度机构下发的目标数据要求。结合算法策略将全场站内的光伏逆变器分组,根据全场总有功控制要求,确定是否需要下发逆变器停机指令。该产品将使得分布式光伏按照电力调度机构指令有序上网消纳,从而实现10KV及以上分布式光伏的监测调控。3、电网新能源管理系统(1)业务产生背景: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大背景下,随着我国新能源装机规模高速持续增长,在实现安全可靠替代的基础上,有计划分步骤逐步降低传统能源比重。电网公司对于新能源整体管控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一方面,省级电网面临着在保障电力供需平衡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消纳新能源电能,提升绿电比例的要求;另一方面,在地市级电网,分布式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将可能影响到电网的潮流流向和电能质量(如频率,电压等),需要对分布式新能源进行监测分析,提升分布式新能源“可观、可测、可调、可控”的“四可”功能并分析评估电网承载能力。公司的电网新能源管理系统主要针对电网在新能源管理上的难点而进行开发,以满足电网对于新能源电站动态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多样化、深层次数据诉求。(2)主要产品及功能介绍:公司的电网新能源管理系统向国家电网、南方电网、蒙西电网(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客户提供优质的新能源数据软件服务和新能源大数据应用解决方案,通过软件系统应用和深度数据分析赋能新能源管理全过程,协助打造“数智化坚强电网”,实现新能源数据自动化采集、智能化分析、可溯化管理,确保新能源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为我国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宏远目标增砖添瓦。公司针对电网在新能源管控上的难点开发了包括“电网新能源功率预测与管理系统”、“气象监测与极端天气预警系统”、“新能源运行消纳评估”、“分布式监测预测与管理系统”、“分布式电源承载力评估系统”、“新能源并网运行全业务管理系统”和“区域多元协同管控系统”等模块,帮助电网对辖区内新能源进行精细化管理和预测分析,提前规划新能源消纳方案,提高新能源电力供电可靠性和使用效率。4、新能源电站智能运营系统(1)业务产生背景:伴随着新能源装机容量的快速提升,各新能源集团公司运营管理工作变得日益复杂,原有的被动式运营管理方式已难以为继,行业亟需建设一套整合专家知识、诊断经验的运维平台,发挥集合价值。建立全方位的智慧化运营系统已经成为新能源资产运营商的共同诉求。(2)主要产品及功能介绍:公司的新能源智能运维系统是为新能源集团或企业针对各个电站进行高效运维,精益管控的新一代集中式智能平台,可实现划分集团、区域、电站等多级管控模式,从而实现上下联动,层层穿透,权责清晰,协同运维,切实解决新能源电站由于单体规模小,地理分布偏远,人员组织松散等不易管理的弊端,形成集远程监视、智能分析和日常生产于一体的智能集中运维平台,提升新能源企业整体管理效率。此外,基于设备实时运行数据和生产过程数据AI平台提供实时监测、智能告警、专家经验库、故障定位、状态检修、工单分派、自动报表等核心功能,所有的检修消缺任务和电站性能提升作业均由数据驱动,平台根据电站运行的实时状态自动组织日常生产,从而实现各级管理人员和现场检修人员依据内部管理要求和业务规范指引下的高效运维,提高电站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效率。根据面向新能源电站类型的不同,新能源电站智能运营系统可以分为集中式新能源智能运营系统和分布式新能源智能运营系统两类。5、电力交易产品(1)业务产生背景:随着我国新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新型电力系统的“进度条”已逐渐明确。为保障新能源充分消纳,政府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在强调新能源优先发电的同时,鼓励采用多种市场化手段促进新能源消纳,开展了新能源消纳机制创新实践,如调峰辅助服务、新能源直接交易、省间电力现货交易等。目前,我国多层次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已初具雏形,市场决定电力价格的机制初步形成,市场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正逐步显现。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关于电力现货市场建设的文件密集出台:2023年9月,国家能源局发布首份国家级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2023年10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发改办体改〔2023〕813号)明确未来各省/区域电力交易市场下阶段建设任务。2024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并于7月1日起实施。截至报告期末,山西省、广东省和山东省的电力现货市场已转入正式运行阶段,甘肃省、蒙西区域电力现货市场均已连续结算试运行一年以上,与此同时,国内先后两批14个地区中的其余省份电力现货市场处于试点过程中。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稳步增长,新能源企业在电力市场化交易中的参与程度越来越高,电力市场化已成为必然趋势。(2)主要产品及功能介绍: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推进及巨大的市场需求下,新能源电力交易的新兴市场逐步建立。公司基于新能源行业多年深耕经验以及在功率预测领域内的长期历史数据、核心技术等方面积累和研发成果,对公司在气象预测、功率预测和电价预测等方面的核心能力进行延展,成功研发电力交易产品,为新能源发电集团、场站、售电公司等电力交易内的多参与主体提供数据服务及包含中长期交易、现货交易、辅助服务交易等整体的策略申报建议和分析复盘。随着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进程的推进,公司电力交易相关产品及功能将进行持续的升级和完善。公司在电力交易产品上主要提供如下产品:1)电力交易辅助决策支持平台:通过电力交易云平台、API及咨询报告等方式向客户提供中长期交易、现货交易、辅助服务交易等整体的电力交易申报建议和分析复盘。帮助新能源发电企业科学决策,辅助集团营销人员及电站交易人员高效参与交易,开展交易市场分析、交易策略推荐、交易复盘分析等,提高电量销售收益和市场竞争能力;2)电力交易数据服务:中长期气象资源及出力预测、全省新能源出力预测、气象预警信息、现货电价预测等数据服务,辅助性自动化工具为交易精准申报提供客观且高效的信息数据指导;3)托管服务:试点与新能源场站用户签订托管合约并协商分成模式,全权代理市场主体参与电力交易。6、储能能量管理产品(1)业务产生背景:在“双碳”政策的目标引领下,我国新能源装机量和发电量持续提升,发展动能强劲。短期来看,由于光伏和风电的出力情况具备波动性和不稳定性,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带来严重挑战;长期来看,消纳问题会成为制约新能源发展的关键。提高灵活性资源占比是新能源良好发展的支撑和保障,其中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推手,在电源侧、电网侧和用户侧都发挥着日趋重要的作用。(2)主要产品的基本情况:公司的储能能量管理产品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分为储能智慧能量管理系统(EMS)和储能云管家。公司的储能能量管理系统(EMS)基于电化学储能领域,现已全面适配发电侧、电网侧等应用场景。除了满足市场同类储能EMS的实时监控、协调控制等传统需求外,通过内置“储能+电力交易”策略的智慧组合模式,为储能用户提供参与现货交易市场的充放电策略,从而为客户带来超额收益,助力新型储能市场化发展。此外,公司的储能能量管理系统已初步实现并持续完善与功率预测、功率控制系统(AGC/AVC)、一次调频、快速调压等系统链接,以实现多系统协调管控,实现储能价值的提升,保证储能的经济性调用。未来该产品也将持续根据电力市场需求及规则的调整进行完善升级。公司储能云管家则针对用户侧储能场景,适用于工商业储能电站或集团下属多个工商业储能电站的集中管理。通过一站式储能全生命周期运营管理,为电站提供运营效益指导,运维管理、安全管理等便利的一站式综合业务平台,实现储能电站无人值班、少人值守、智能监控的工作模式。储能云管家产品的核心功能主要包括站点总览、单站总览、设备管理、策略管理、报表管理、告警管理等。技术优势方面,储能云管家产品采用“云边端架构”技术实现策略云端管控、边端部署执行,实现策略毫级响应。即使边端跟云端通讯失联,也不影响场站正常运行。同时支持与电网调度的高效对接,安全实时调度储能电站,助力电站安全运行。7、虚拟电厂业务(1)业务产生背景:虚拟电厂是一种物联网技术,通过将不同区域的可调节负荷、储能和电源侧等资源聚合起来,实现自主协调优化控制,聚合资源参与电力系统运行和电力市场交易。在“双碳”政策目标及新型电力系统的背景下,虚拟电厂将成为我国解决能源变革问题的重要手段。虚拟电厂能够通过先进信息通信技术,聚合并协调各种跨区域分布式能源,在智能协同调控和决策支持下保障新能源电力的稳定输出,优化资源的配置和利用。同时,虚拟电厂作为电力需求响应的延伸,将极大提升能源电力精细化管理水平,兼具经济性和环保性。随着中央及地方政府纷纷出台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及电力现货市场的政策,逐步引导虚拟电厂等新兴市场主体参与电力市场交易,这将增大虚拟电厂等新兴市场主体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的盈利空间,虚拟电厂将由邀约模式向市场化交易模式转型。在邀约模式下,由于电力市场暂未成熟,主要通过政府机构或电力调度机构发出邀约信号,由负荷聚合商、虚拟电厂组织资源进行削峰、填谷等需求响应;未来虚拟电厂在市场化交易模式下,虚拟电厂聚合商将以类似于实体电厂的模式,在分别参与电力现货市场、辅助服务市场和容量市场等细分市场的运行当中并获得相应收益。因此,虚拟电厂建设的核心技术能力包括资源接入能力、协调控制能力以及市场交易能力,其中,市场交易能力是虚拟电厂的关键商业能力。(2)主要产品的基本情况:公司目前在虚拟电厂业务方面主要以虚拟电厂智慧运营管理系统和虚拟电厂运营业务两种方式进行。虚拟电厂智慧运营管理系统主要为客户提供虚拟电厂平台开发、资源接入等软件定制开发服务。虚拟电厂运营通过聚合分散的负荷用户而作为一个整体,通过响应电网指令参与调峰,从而辅助电网调峰促进清洁能源消纳或缓解电网的负荷压力,并根据所产生的调峰贡献获取补贴收益。在拓展负荷用户资源方面,公司主要通过资源签约合作模式及业务代运营模式来实现虚拟电厂运营业务的用户拓展:1)资源签约合作模式方面,公司通过控股子公司国能日新智慧能源(江苏)有限公司为主体持续拓展并签约优质可控负荷资源用户参与调峰辅助服务市场;2)业务代运营模式方面,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日新鸿晟智慧能源(上海)有限公司为主体拓展工商业储能、分布式光伏等资源类型的投建运营或代运营业务。现阶段,工商业储能项目的运营主要通过峰谷差套利及参与电力市场交易获得收益,公司主要以EMC(合同能源管理)、共同投资或代运营服务的模式与客户建立合作。分布式光伏项目的运营则主要通过出售电能、获得政府补贴等方式获得收益。公司通过自行投建、共同投资或委托运营的模式与客户建立合作。8、微电网能源管理系统(1)业务产生背景: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现有的电源结构、电网形态、负荷特性、系统功能、运行机制等都将发生深刻的变革,发电侧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将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稳定,用电侧分布式能源、储能、可控负荷等各类激增的大功率用电设备(如充电桩等)对于电网也造成较大压力,电力系统运营成本高、运行难度大、调节手段不足等问题愈发突出。微电网作为我国发展柔性电网、智能配电网中的重要一环,将有效帮助电力用户解决“围墙内”电能质量、能效管理、电能调度等多种问题,实现负荷端多种能源形式的高效可靠供给。当前我国的微电网行业已经逐步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国家层面也在持续出台相关政策,推进微电网技术和产业链下游应用的拓展。(2)主要产品的基本情况:公司的微电网能源管控平台以微电网园区为典型的应用场景,通过平台提供的协调优化策略对微电网能源进行主动管理,引入分布式电源及其他可控资源,加以灵活有效的协调控制技术和管理手段,实现微电网对现存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再生能源的高度兼容。通过采集源、网、荷、储的实时状态,对其进行长时、短时发电、负荷预测;利用可控资源和分布式资源,分析计算最优调度运行策略;在上级电网容量允许范围内,对多个微电网可控的源网荷储资源进行协调控制,积极参与电力平衡、市场交易,使得微电网达到最优运行状态,实现微电网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四)经营模式公司建立了完整的采购、销售、研发、生产服务等业务流程,形成了稳定的经营模式,主要通过销售软硬件产品和提供服务两种方式取得收益和利润。公司经营模式的主要情况如下表所示:公司目前采用的经营模式是由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阶段、电力管理的相关政策要求以及公司产品特点等因素综合决定的。公司紧贴客户和市场需求进行产品的研发,采购和销售则是根据产品特点进行安排和组织。报告期内,公司业务平稳有序发展,服务客户规模持续提升,竞争实力不断增强,现有经营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五)行业竞争地位1、服务电站数量保持领先公司作为新能源行业数据开发与应用服务的先行领导企业,在功率预测领域服务规模方面连续多年处于行业首位。截至2023年底,公司功率预测服务的新能源电站数量增至3,590家,细分行业市占率保持领先。2024年上半年,受益于公司核心技术领先优势及积极的市场拓展策略,服务电站规模较期初净增超过200余家,2024年上半年服务电站净增数量超越往年历史同期水平。从历年数据来看,公司服务新能源电站规模保持了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在功率预测服务领域的优势地位突显。2、功率预测精度领跑市场公司功率预测服务精度行业领先,通过在提升气象预测数据的精准性及功率预测技术的先进性上的持续投入,不断提升功率预测的精确度。2020年5月,在国家电网东北电力调控分中心组织的十几家功率预测服务企业预测精度横向对比中,公司在新旧“双细则”功率预测偏差考核体系中均处于前3位(前3名无排名差异)。2022年公司在国家电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工会组织的“甘肃电力系统新能源预测技能竞赛”中获得团体一等奖。公司于2023年上半年正式参与了南方电网公司组织的国内首个“新能源功率预测价值生态圈培育计划”,即南方电网区域的实景新能源预测精度比拼竞赛,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此竞赛中的综合评分已连续12个月保持首位。此外,公司参与的其他功率预测精度比拼活动主要包括:国家电网公司湖南电力调控中心组织的“2023年新能源功率预测性能比武工作”、山东国电投组织的“提升风功率预测现货交易适应性竞赛”、山东华润集团组织的“功率预测竞赛”等多个预测厂家精度比拼类项目。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体预测精度评分均保持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3、自主研发能力稳步提升公司多年来始终专注于新能源信息化领域的发展,通过不断的自主创新和持续的研发投入,在气象、算法和软件开发领域均取得了大量的核心技术,建立了完备的知识产权体系。公司凭借领先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强大的综合实力,承接多项政府项目,连续多年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重点软件企业。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已累计获得发明专利93项,软件著作权108项。报告期内,公司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信息技术服务标准符合性证书(三级)、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认证证书ISO20000、科学技术进步奖(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中国优秀软件产品等资质及荣誉证书。此外,公司已重新通过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重点软件企业、北京市双软企业、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I5认证等证书的重新认定。并在近年内陆续获评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北京市级企业科技研究开发机构、北京市知识产权示范单位、北京市企业创新信用领跑企业、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中关村高成长型科技企业TOP100、大数据产业领军企业(2021-2022)、2023中关村上市公司科创100、2023北京软件核心竞争力企业(技术研发型)、中国大数据创新企业TOP100、工业互联网能源行业标杆企业以及电力创新奖、中国电力科学技术进步奖等行业内多项省、国级荣誉与奖项。(六)业绩增长的驱动因素1、长期来看,新能源行业长效发展将驱动公司业绩保持稳健增长新能源行业在我国“双碳”战略的指引下,近年来行业发展迅速。以风能、太阳能为代表的新能源电站装机容量持续增加,新能源并网发电量占全国发电总量的比例显著提升,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的成果已初步显现。随着新能源越来越大的并网规模,新能源电力所具备的波动性和不稳定性对电网的冲击日益显现,在此背景下,各项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促进新能源消纳的政策陆续出台,电网对于新能源电站的考核要求也日益趋严,这将使得新能源电站对高精度、长周期、多种类的功率预测数据服务和高性能并网智能控制产品的市场需求逐步提升。此外,在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浪潮下,政策上已经明确建立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时间节点,新能源未来将全面参与市场交易。随着各省电力交易政策的逐步试行并陆续进入长周期运行,将拉动公司电力交易相关产品的市场需求。综上,新能源行业在国家中长期战略的指引下,公司产品拥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这将对公司长期稳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2、短期来看,未来新能源新增装机规模将维持稳中有增的良好态势根据我国《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和《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等技术规范的要求,单站发电功率预测设备和并网智能控制类产品是装机容量10MW以上的集中式新能源电站并网发电所需配置的基础设备,其市场空间取决于每年新建的新能源电站数量。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新增装机数据显示,报告期内风电、光伏新增装机在2023年较高基数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稳中有增的良好发展态势,行业景气程度较高。近三年来看,新能源发电行业依然将维持良好的发展态势,新能源装机所带来的新增装机规模将直接提升公司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服务、并网智能控制系统等各项产品的市场空间。3、客户数量的持续提升确保公司服务费规模的快速稳健增长公司的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服务、电力交易等相关产品及服务均为类SAAS化的收费模式,其中功率预测市场经过多年行业竞争格局,市场已逐渐集中,而新能源参与的电力交易市场尚在快速发展的初期阶段,市场渗透率也将随着未来各省电力交易政策的陆续实施而逐渐提升。基于公司长期稳定的主业客户留存,以及应对如电力交易、分布式、储能等新领域及新客户的积极拓展,公司服务的客户数量或将呈现加速拓展态势,从而对公司未来业绩持续稳健增长起到有力支撑。4、新产品的持续创新打开公司主业的二次成长曲线公司将深入打造新能源电力管理“源网荷储”一体化服务体系,在深耕电源端产品的同时,加强公司在电网端、储能端、负荷端的产品及服务研发能力,保持创新动力,通过技术、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实现产品性能的提升和新能源电力交易、新能源储能应用、新能源辅助服务市场等产品线的延伸,从而助力公司长期持续发展。最终实现新能源电力管理“源网荷储”的融合互动应用,以能源数字化技术实现对清洁能源高效、智能化管理。概述报告期内经营情况综述2024年上半年,公司在经营中始终坚持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并行发展,持续提升以功率预测产品为核心的主营业务产品能力及服务水平,稳固领先市场地位,不断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为更好的提供服务和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公司在综合能源服务应用技术上持续开拓,以数据技术实现不同维度的新能源规划应用与管理,开发电力交易,虚拟电厂、储能、微电网等交互性的应用系统或平台,并积极通过子公司日新鸿晟将分布式光伏、工商业储能及虚拟电厂等相关业务协同落地,力争达到多种能源软件平台及项目集成的高效互补、稳健发展的目标。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401.88万元,同比增长18.6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70.18万元,同比增长4.69%。其中,母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142.25万元,同比增长17.62%;实现净利润4,126.37万元,同比增长17.23%。此外,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带来股份支付费用722.61万元,已经计入本报告期损益。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影响金额为637.63万元,主要为股权投资及闲置资金投资理财收益所致。1、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报告期内,公司新能源功率预测业务在存量客户服务费规模稳步增长的同时,受益于新能源光伏组件及风电机组整机价格维持低位等因素影响,下游地面电站建设并网进度呈现稳中有增的良好态势,公司积极把握新增装机市场机会,与此同时在存量装机市场保持积极的推广及替换策略,进一步拓展新增用户,公司功率预测服务累积效应逐渐凸显,具有高毛利水平的功率预测服务规模得以持续提升。(1)持续强化气象预测、算法等底层能力建设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保持在气象技术研究、业务系统开发及网络、硬件环境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在全方位确保各业务平台的安全稳定运行基础上,完善新能源电站气象预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公司通过采购多种优质气象观测资料、优质气象预报场等数据作为公司高精度气象预测技术的基础数据。在此基础上,公司依托在新能源功率预测十余年的研发、服务优势持续探索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新兴技术在气象预测、算法优化等领域的落地应用,通过采用大数据处理、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等前沿技术并结合新能源预测场景的实际需求,报告期内公司进行了垂类气象预测大模型的初步研发,公司的垂类气象预测大模型相比于传统数值天气预报,在部分维度气象预测精度、预测周期及预测效率方面均有所提升。与此同时,公司持续扩大高级气象和算法研发人员队伍对高精度气象智能预测平台、核心算法进行优化,持续提升公司在预测、算法等方面的底层能力。(2)保持预测精度领先,力争优势保障用户数量持续增长随着新能源预测考核力度增加,新能源电站功率预测系统精度及服务的及时性等因素会极大影响电站的收益,因此为找到最优质的预测服务厂家,部分电站甚至集团公司会引入多个预测厂家对同一项目进行预测,通过对比各功率服务厂商的预测精度选择最优的预测厂家提供服务。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参加集团公司和电站发起的对比并主动向市场用户推送公司的功率预测产品试用服务,力争充分发挥公司精度及服务优势获得项目替换,从而持续提升公司服务电站整体规模。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参与电网公司、集团公司组织的功率预测精度比拼。2023年上半年,公司参与南方电网公司组织的国内首个“新能源功率预测价值生态圈培育计划”,即南方电网区域的实景新能源预测精度竞赛,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在此竞赛中的综合评分已连续12个月保持首位。目前公司参与的其他功率预测精度比拼活动主要包括:国家电网公司湖南电力调控中心组织的“2023年新能源功率预测性能比武工作”、山东国电投组织的“提升风功率预测现货交易适应性竞赛”、山东华润集团组织的“功率预测竞赛”等多个预测厂家精度比拼类项目,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体预测精度评分均保持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上述成绩的取得充分显示出公司在功率预测领域内的技术优势和运维能力,也为公司后续参与各省电力公司或集团公司组织的功率预测精度竞赛项目积累了宝贵经验。(3)重点关注极端天气、长时预测及分布式功率预测等潜在需求近年来异常天气现象频发,致使新能源电站面临大面积脱网或发电容量急剧降低的情况,这给电网安全调度管理造成严重影响,公司基于各省电网陆续对预测标准及规范要求进行的更新情况,已就公司功率预测系统对气象预警功能、预测数据展示、数据上报等方面进行持续优化迭代,并完成多个省区部分风光电站的异常气象预报预警功能改造升级工作。另外,公司还通过研究更长周期的数值天气预报,延长功率预测时长,研发中长期发电量预测功能以及基于单点偏差最小化的功率预测算法等多个维度优化功率预测产品功能。此外,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于2024年4月发布的《光伏发电系统接入配电网技术规定》(GB_T29319-2024)规定了光伏发电系统接入配电网有功功率、无功电压、故障穿越、功率预测等相关技术要求,以及并网检测与评价内容。文件适用于通过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三相并网的新建或改(扩)建光伏发电系统的接入、调试和运行。根据上述规范,分布式光伏配置功率预测系统将有国家标准可依,但未来实施需以各省份发布的具体细则为准。基于分布式光伏未来在功率预测方面潜在的市场需求,报告期内公司已完成多种分布式功率预测软件服务方案的设计工作并开始陆续开发相应的软件产品。另外,公司结合新能源制氢项目和光热项目对气象预测数据的新需求,增加了对云量等气象参数的预报能力以及结合云量数据在临近预测算法的研发和应用验证。(4)升级改造及其他:跟踪政策升级趋势,持续推进技术革新公司依据各地电网的管理规范要求对存量新能源电站客户所使用的产品进行技术升级改造。报告期内,公司紧跟各地电网政策要求,完成了多项升级改造工程,同时根据电网最新的管理规范动态,不断优化各类产品功能,快速适配最新管理及考核规范要求。公司就西北、华中、南方电网等多个区域更新后的“两个细则”进行了详细解读,并基于此对软件端进行了预测精度统计分析功能、界面展示曲线报表功能、基础数据评估与优化功能等方面的全面升级。同时,结合西北(宁夏)、东北、湖北、江苏等多个省区对超短期、短期预测上报时效性要求,在保证不影响功率预测精度的前提下,提升超短期算法和短期算法时效以及预测结果处理上报等功能时效。此外,根据山东、湖南、南方五省等省区对于基础数据质量考核的要求,制定了数据治理改造方案。上述升级改造工作均取得了取得良好成果,获得客户的广泛认可。报告期内,公司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产品收入13,221.3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27%。该业务占公司整体营收占比59.02%,业务毛利率73.50%,较上年同期增长1.61%。主要原因系公司在该业务发展中,在积极进行市场拓展的同时,保持了良好的客户稳定性,使得功率预测服务费占比进一步提升。2、新能源并网智能控制:日臻完善产品功能,持续推进分布式融合终端产品的升级推广报告期内,在集中式新能源电站方面,针对“两个细则”考核中关于提升产品调节性能和稳定性等方面的要求,公司针对“双机冗余切换策略”进行了全方位迭代升级和优化,根据不同场景下所面临的实际运营情况实现电源、通道、服务、设备等冗余切换逻辑,全面保障并网智能控制产品的安全稳定运行;另外,在AGC及AVC产品方面通过新增更多重的安全保护逻辑,以应对新能源并网过程中所产生的频率、电压波动问题,促进新能源顺利并网及消纳。分布式光伏电站方面,公司的“分布式并网融合终端”产品新增了软件层面的防逆流功能,进一步完善产品功能和适用性。该产品现已适配380V低压并网的分布式电站并在内蒙古完成试点科技项目的调试工作,进一步拓宽了产品应用场景。此外,针对新国标中规定的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分布式光伏需具备一次调频能力的相关要求,公司专门研发了分布式协调控制器产品,采用即插即用的模块化灵活配置方式,以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报告期内,公司分布式并网融合终端产品的销售区域已逐步拓展至山东、河南、江苏、浙江、广东、河北、湖北、湖南、安徽、福建、江西等省份,促进了该类产品的进一步推广。报告期内,受益于行业保持良好的市场景气程度,公司并网智能控制产品收入5,346.1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3.60%,该业务占公司整体营收占比23.86%。3、电网新能源管理系统:全面迭代升级,助力各级电网新能源精细化管理诉求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大背景下,随着新能源装机容量的持续提升,尤其是分布式的高速增长,有源配电网的深入发展,电网公司对新能源的管控将持续加强。报告期内,公司在电网新能源功率预测方向进行迭代升级,通过多模型组合和多维度预测进一步提升功率预测精度,保障用电高峰时段的供电准确性;公司针对分布式光伏预测和管理系统进行设计方案的迭代,优化分布式聚合预测算法,实现覆盖变电站或以区县为最小建模颗粒度的分布式光伏功率预测功能,提升各级别行政单位对分布式光伏的管理能力和预测能力;公司对有源配电网进行产品优化,增加分布式光伏容量地图功能、全电压等级容量识别、可开放容量计算等功能,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电能质量深化分析,实现精准评估配电网承载力情况,引导分布式新能源进行科学布局和有序开发;公司在极端天气预测方向针对寒潮、覆冰、大风、无风等异常天气进行算法优化和高精度预测的基础上,优化了气象联合演变展示分析等新能源数智化方向新技术的应用,协助电力系统提升新能源精细化管控能力和预测消纳能力,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报告期内,公司电网新能源管理系统业务收入1,304.7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2.43%,该业务占公司整体营收占比5.82%。4、创新类产品线(1)持续跟进各省电改进程,丰富电力交易产品功能和适用性,进一步顺应市场需求1)服务省份范围方面:公司持续跟踪各省电力交易政策更新情况。报告期内,公司电力交易相关产品已实现在山西、山东、甘肃、广东和蒙西的布局并在上述省份均已陆续应用于部分电力交易客户。此外,报告期内随着江西、河北南网、安徽等多省陆续开展了长周期结算试运行工作,公司同步研发了应用于上述省份电力交易的相关产品并邀约新能源电站客户进行试用。除此之外,随着辽宁、宁夏、陕西等省份也进入现货模拟运行结算,公司也着手开展上述省份的产品研发工作。2)用户拓展方面:公司在持续打磨发电侧(发电集团、新能源场站等市场主体)电力交易产品并积极拓展用户的同时,也陆续关注到用户侧(售电公司、大型工业用户等市场主体)在电力交易产品方面的需求变化情况,针对相关需求就用户侧客户参与电力交易解决方案进行了相应的产品预研并尝试拓展至山西、山东、甘肃等省份的用户侧客户。3)产品迭代方面:在产品开发阶段,随着我国电力交易第一、第二批试点省份和非试点省份现货市场建设的持续推进,公司针对电力交易系统内的基础功能进行了标准化设计,以确保为未来快速跟进更多省份的产品扩展需求。此外,公司着重根据售电公司在电力交易领域的实际需求定制开发了用户管理、电量分析、负荷预测和交易复盘等辅助功能,同时公司将负荷预测扩延到工商业储能应用场景,制定了多种应用场景下的负荷预测解决方案。在气象预测方面,公司研发并上线了专门适用于电力现货背景下的多种时间维度、空间维度的气象预测产品。未来随着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进程的持续推进和市场服务主体的多元化,公司电力交易相关产品及功能将进行持续的升级和完善。(2)持续完善储能产品体系,提升储能经济效益,积极应对市场需求变化随着储能盈利政策的逐步清晰化,储能市场已经迎来更加多元的应用场景和市场需求。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持续研究山东、山西等全国多个省份储能参与电力市场的政策,并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结合储能自身的充放电特性,探索储能参与电力市场的交易策略、储能参与辅助服务市场策略。另外,公司的储能智慧能量管理系统已实现并逐步优化与功率预测、功率控制系统(AGC/AVC)、一次调频、快速调压等系统的链接,以实现多系统协调管控,实现储能价值的提升。报告期内,除常规项目正常推进外,公司新增拓展全钒液流电池储能能量管理产品的升级及部分项目的现场调试工作,以及部分海外储能能量管理项目的拓展。此外,报告期内峰谷电价、电力现货市场及辅助服务等政策的持续完善,工商业储能盈利空间得以提升,但储能电站的运营难度也所致增加,针对工商业储能电站运营痛点,公司通过工商业储能智慧解决方案“储能云管家”来贴合工商业储能用户的实际需求,开展储能全生命周期运营管理服务,为电站提供运营效益指导,运维管理、安全管理等便利的一站式综合业务平台,可实现储能电站无人值班、少人值守、智能监控的工作模式。(3)虚拟电厂运营业务持续加码,拓展准入资格范围及可调负荷客户规模虚拟电厂运营业务方面,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虚拟电厂将在电力系统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电力系统的平衡与稳定提供有力支撑。公司通过控股子公司国能日新智慧能源作为公司参与虚拟电厂运营业务的市场主体,负责全国各地政策与虚拟电厂商业模式的探索、梳理,为客户提供虚拟电厂建设、资源评估、虚拟电厂运营等参与电力市场的一站式服务,辅助客户开展虚拟电厂业务,创造增值收益。报告期内,在虚拟电厂负荷聚合商资质申请方面,公司控股子公司国能日新智慧能源已获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青海、浙江、江苏、华北、湖北等省份电网的聚合商准入资格,此外该子公司也正在全国其他区域开展辅助服务聚合商资格申请工作。随着虚拟电厂相关政策在各省份的逐步完善,越来越多的大型高耗能企业正积极参与虚拟电厂调峰辅助服务、需求侧响应等子环节,国能日新智慧能源正在持续拓展并签约优质可控负荷资源用户参与调峰辅助服务市场,目前签约的可控负荷资源类型主要包括工业负荷(如水泥、化工、钢铁、煤矿、汽车加工等)、电采暖、中央空调、电动汽车充电桩等。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日新鸿晟及其下属各项目公司作为拓展工商业储能、分布式光伏等资源类型的投建运营或代运营业务的市场主体。截至报告期末,日新鸿晟已通过收购、自建等方式,在江苏、浙江、上海、广东、重庆、福建等省份落地开展分布式光伏或工商业储能示范项目。一方面通过公司核心技术的策略赋能,如光储充一体化协同、工商业储能参与虚拟电厂等创新策略,进一步提升项目运营效率提升项目整体收益率。另一方面通过项目运营所产生的持续收益提升公司资金使用效率。(4)微电网能源管理产品持续完善,适配海外诸多复杂场景应用公司的“微电网能源管理系统”主要面向智慧工业园区、零碳园区、海外工商业及户储场景下的综合解决方案。公司针对海外工商业或微网场景,主要为中小型设备厂家、集成厂家提供微网、储能等工商业经济调度策略,从而保障最终用户的用电稳定,合理安排负荷电能,帮助用户实现节能降费。报告期内,为更好的适配项目现场实际需求,提升软件方案的部署及运行效率,公司研发了多网融合的显控一体机设备整体解决方案,其中内置了公司的微电网能源管理平台。该解决方案作为微电网能源管理云平台与站端设备的桥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内置的ESIM和多网融合功能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复杂应用场景下的损失并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实现智能化的管理和优化微电网,提升能源系统的整体性能和稳定性。项目进展方面,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完成了伊拉克区域的“直流耦合型微电网系统”、乍得等区域的“海外纯离网型微电网系统”等多个微电网项目的落地并实现平稳运行,在实现提高可靠性供电的基础上实现“节能降费”目标,促进当地经济有序健康发展。报告期内,公司创新产品(包含电力交易、储能能量管理系统、虚拟电厂及微电网能源管理系统)的业务收入1,592.0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2.65%,该业务占公司整体营收占比7.11%。5、投资战略:合纵连横的产业战略投资布局在对外投资方面,公司基于“合纵连横”的战略布局,围绕产业链上下游进行合理的价值投资。一方面,通过主业协同和资源互补,进一步扩大公司功率预测、并网控制、电力交易、储能智慧能量管理系统等产品的销售规模,巩固公司护城河业务;另一方面通过与上下游产业资源的合作,共同开拓潜在的商业模式与市场空间,探索新的业务运营模式和盈利增长点。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投资“萨纳斯智维(青岛)电力有限公司”等公司对投资战略进行持续落地。6、运营管理:优化管理流程,打造高效运营管理体系随着公司服务客户数量、产品线及收入规模的持续快速增长,对综合管理体系升级提出了关键诉求。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对研发、产品、营销、运维等多方面管理流程的全面梳理,根据各部门运营管理过程中的实际痛点和不足,制定了全方位的人效提升方案并通过多维管理手段、多部门协同支持和数字化工具的深度融合提升公司整体运营管理效率,以期实现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持续优化及各项经营、战略目标的高效达成。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
更多 北京 的企业
企业全称 企业简称 上市代码.板块 所属行业 企业类型 上市日期
国科天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国科天成 301571.SZ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地方国有企业 2024-08-21
北京探创资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探创科技 874441.NQ 专业技术服务业 地方国有企业 2024-05-10
北京泰迪未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泰来科技 874358.NQ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 中小微民企 2024-03-28
中煤(北京)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中煤环保 874401.NQ 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 中小微民企 2024-02-06
北京德美高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德美高科 874388.NQ 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中小微民企 2024-02-06
北京昊普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昊普康 874365.NQ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中小微民企 2024-02-02
北自所(北京)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北自科技 603082.SH 通用设备制造业 央企子公司 2024-01-30
北京云星宇交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云星宇 873806.BJ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地方国有企业 2024-01-11
慧影医疗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慧影医疗 874245.NQ 专用设备制造业 中小微民企 2024-01-08
北京中科仙络智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科仙络 874366.NQ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中小微民企 2023-12-29
查看更多 北京 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