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金融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金融街
  • 企业英文名: Financial Street Holdings Co.,Ltd.
  • 实际控制人: 北京市西城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上市代码: 000402.SZ
  • 注册资本: 298892.9907 万元
  • 上市日期: 1996-06-26
  • 大股东: 北京金融街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31.14%
  • 董秘: 张晓鹏
  • 董秘电话: 010-66573955,010-66573088
  • 所属行业: 房地产业
  • 会计师事务所: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郭丽娟、吴迪
  • 律师事务所: 北京观韬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金城坊街7号
  • 概念板块: 房地产开发 北京板块 破净股 低价股 标准普尔 富时罗素 深股通 证金持股 融资融券 深成500 预亏预减 碳交易 央国企改革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北京
  • 成立日期: 1996-06-18
  • 组织形式: 地方国有企业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11000020283066XF
  • 法定代表人: 杨扬
  • 董事长: 杨扬
  • 电话: 010-66573088,010-66573955
  • 传真: 010-66575015
  • 企业官网: www.jrjkg.com.cn
  • 企业邮箱: investors@jrjkg.com
  • 办公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金城坊街7号
  • 邮编: 100033
  • 主营业务: 北京金融街(以下简称金融街)的总体规划、土地开发、房产开发、房屋租赁和综合管理。
  • 经营范围: 房地产开发,销售商品房;物业管理;新技术及产品项目投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停车服务;出租办公用房、商业用房;健身服务;劳务服务;打字;复印;会议服务;技术培训;承办展览展示;饭店管理;餐饮管理;企业形象策划;组织文化交流活动;销售百货、工艺美术品、建筑材料、机械电气设备安装;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代理进出口;住宿、游泳池、网球场、中西餐、冷、热饮、糕点、美容美发、洗浴、零售烟卷、图书期刊。
  • 企业简介: 金融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0402),2000年在深交所成功上市,是一家深交所上市的以商务地产为主业的大型开发运营控股公司。
    金融街控股坚持稳健经营,规范运作,健康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发展战略和经营模式,在商务地产开发领域取得了出色的业绩。
    公司深耕五大城市群(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长江中游)的中心城市,拓展五大城市群重点城市和三大都市圈(环京津环上海环广深)的卫星城市,重点布局产业前景较好人口吸纳力强供求关系健康的城市,适时拓展海外市场。
    公司以开发业务和持有业务为双轮,以股权投资资产管理为纽带,以四大产品(商务地产产品住宅地产产品特色小镇产品金融集产品)和服务体系(Life金融街·5C服务体系Life金融街·悦生活服务体系Life金融街·金融集服务体系Life金融街·特色小镇服务体系)为抓手,提升房地产全价值链的价值创造能力。
  • 发展进程: 公司原名重庆华亚现代纸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6月18日,系经中国包装总公司批准,由华西包装集团公司独家发起,以所属重庆华亚现代纸业有限责任公司为主体组建的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5月15日,股东大会通过决议,公司与北京金融街建设集团进行资产置换。根据《资产置换协议》,公司将全部资产与北京金融街建设集团进行等值置换,并变更主营业务。2001年3月30日,决定将公司注册地从重庆市迁往北京市,2001年4月,公司获得了北京市工商局核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 商业规划: 1.行业形势分析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1~9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为7.0亿平米,同比下降17.1%;全国商品房销售金额为6.9万亿元,同比下降22.7%。
    9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7.3亿平米,同比增长13.4%。
    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2024年前三季度,重点100城新建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同比下降约32%,其中,一季度同比下降45%,二季度同比下降26%,三季度同比下降20%。
    2024年9月26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对商品房建设要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加大“白名单”项目贷款投放力度,支持盘活存量闲置土地。
    要回应群众关切,调整住房限购政策,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抓紧完善土地、财税、金融等政策,推动构建房地发展新模式。
    2.公司经营情况报告期内,面对外部政策和市场环境,公司保持战略定力,按照“保安全、调架构、促转型,强机制、树新风、迎变革”的总体思路,重点开展了以下经营管理工作:(1)围绕经营抓党建,引领企业转型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党委紧紧围绕“保安全、调架构、促转型,强机制、树新风、迎变革”开展各项工作,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为公司转型发展提供有力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
    一是通过集中学习、主题党日、书记讲党课、警示教育等多种方式,高质量完成党纪学习教育,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二是组织开展党性教育培训,提高党员党性修养,进一步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三是所属党组织持续以党建助经营,结合项目实际开展联学联建、一线调研、全民营销、助力项目交付等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多措并举助力公司转型发展。
    (2)坚守现金流安全,保障公司财务稳健。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将保障现金流安全作为首要经营任务,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25.6亿元,持续为正。
    一是加强资金调度,严格执行公司资金预算管理制度,执行精细化的资金管理,保证资金流动性安全;二是根据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结合项目实际及时调整各种销售策略,促进项目销售去化和回款;三是艰苦奋斗、精打细算,进一步严格控制和压降成本、费用支出,减少公司经营支出;四是积极开展融资工作,保持畅通且多元的融资渠道,募集期限合理、成本较低的资金。
    (3)紧跟政策和市场,加快项目销售去化。
    报告期内,公司密切关注所处区域政策和市场动态,以快速去化为核心目标,通过加强调度、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销售策略等措施,全力推进项目销售去化。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销售签约额约116.6亿元;实现销售签约面积约67.5万平米,公司销售签约额在房地产企业销售排名较2023年同期提升1位。
    从产品类型看,公司住宅产品实现销售签约额约108.6亿元(销售面积59.6万平米);商务产品实现销售签约额约8.0亿元(销售面积7.9万平米)。
    (4)强化大资产管理,资管业务保持稳定。
    报告期内,公司写字楼板块积极应对市场变化,灵活调整价格策略,稳定现有租户的同时积极挖掘潜在客户,保障项目收益水平;商业板块加强运营管理,积极拓展内外部资源,重点项目经营保持稳定,新运营项目增长较好;酒店和文旅板块抓住市场机遇,拓展销售渠道,提升服务品质和客户体验,文旅板块经营业绩稳中有进。
    报告期内,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实现营业收入约17.3亿元,实现息税前利润约10.6亿元,经营保持稳定。
    (5)优化体制机制,提高整体管理效能。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优化体制机制,一是根据战略发展方向和业务转型需求,完成公司本部组织架构调整,设立城市更新管理部、文旅业务管理部、自持业务管理部、开发业务管理部,提升业务专业管理水平;二是进一步整合区域公司业务,优化所属公司组织架构及岗位设置标准,精简组织架构与管理岗位职数,精简人员数量,优化人员结构,提升组织效能;三是针对销售去化、资金安全、转型发展、机制改革等关键业务和工作,优化奖惩机制,激发公司内生动力,提高管理效能。
    (6)强品质、保交楼,切实履行社会责任。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在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持续推进“高品质保交楼”。
    一是加强项目施工各环节的调度,提高项目建设节奏与项目去化和项目交付的匹配度,做好交付节点管控,确保项目如期交付;二是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并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促进各项目安全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三是坚持第三方过程质量评估机制,严把过程质量关,促进项目交付质量不断提升,同时为后续系统性提升项目品质打好基础。
    (7)强化依法合规经营,助力公司行稳致远。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依法合规和经营发展两手抓,一是根据市场形势发展,加强对财务稳健和现金流安全、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主动管理;二是结合公司经营管理重点,完善内控体系,强化执行监督和内控闭环管理,增强综合风险防控能力;三是重点监控房地产市场持续下行带来的运营风险,及时预警并实施管理。
    3.公司发展战略报告期,公司第十届董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报告,公司新一轮发展战略概要如下:公司发展战略为“深耕精投五大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坚持以房产开发、资产管理(含文化旅游)、城市更新为三大核心业务,辅以资产支持证券业务,打造房地产全价值链一体化业务平台,实现公司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1.在区域发展上:公司深耕五大城市群(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长江中游)的中心城市,按照“发展格局”和“竞争格局”的价值投资理念,投资有人口、产业、需求支撑的项目。
    2.在业务模式上(1)房产开发业务:公司一是按照市场化定价方式,随行就市加快项目销售去化,全力以赴回笼资金;二是在公司现金流安全和逐步优化有息负债的前提下,深耕五大城市群中心城市,科学投资重点城市核心区域供求关系平衡、价格关系合理、利润保障性强、抗风险能力强、现金流快速回正的项目。
    (2)资产管理业务:公司按照轻重资产结合思路,保持合理持有物业规模,持续加强轻资产管理业务,结合公司资源禀赋创新发展文化旅游业务,完善服务内容、品质和体验,同时强化成本费用管控,提质增效,提升资产管理经营效益。
    (3)城市更新业务:公司着力打造轻资产运营为主、中资产合作为辅,探索城市更新、旧城改造、产业联动、长租公寓、轻资产运营等新兴业务模式,培育公司新的业务增长点。
企业发展进程
  • 2000年5月15日

    股东大会通过决议,公司与北京金融街建设集团进行资产置换。

  • 2001年3月30日

    决定将公司注册地从重庆市迁往北京市,2001年4月,公司获得了北京市工商局核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