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联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江苏联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联瑞新材
- 企业英文名: NOVORAY CORPORATION
- 实际控制人: 李晓冬,李长之
- 上市代码: 688300.SH
- 注册资本: 18574.5531 万元
- 上市日期: 2019-11-15
- 大股东: 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23.26%
- 董秘: 柏林
- 董秘电话: 0518-85703939
- 所属行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华兴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郭小军、史慧颖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康达(广州)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新浦经济开发区
- 概念板块: 非金属材料 江苏板块 专精特新 融资融券 预盈预增 基金重仓 高带宽内存 PCB 5G概念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江苏
- 成立日期: 2002-04-28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207007382577341
- 法定代表人: 李晓冬
- 董事长: 李晓冬
- 电话: 0518-85846000,0518-85703939
- 传真: 0518-85846111
- 企业官网: www.novoray.com
- 企业邮箱: novoinfo@novoray.com
- 办公地址: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新浦经济开发区
- 邮编: 222346
- 主营业务: 无机填料和颗粒载体行业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开展功能性无机粉体材料的制造技术、超微粒子的分散技术、超微粒子的填充排列技术以及超微粒子为载体的表面处理技术为基础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和新应用的研发
- 经营范围: 硅微粉及其制品设计开发、制造;电子粉体材料、非金属材料、新型金属材料、其他新材料及其制品设计开发、制造;经营本企业自产产品及技术的出口业务;经营本企业生产、科研所需的原辅材料、仪器仪表、机械设备、零配件及技术的进口业务,但国家限定公司经营和国家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及技术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一般项目:电子专用材料制造;非金属矿物制品制造、专用设备制造(不含许可类专业设备制造);电子专用材料销售;合成材料销售;金属基复合材料和陶瓷基复合材料销售;非金属矿及制品销售;机械设备销售;技术进出口;新兴能源技术研发;新材料技术研发;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江苏联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工业粉体材料应用方案的供应商。我们围绕客户的需求持续创新,与合作伙伴开放合作。我们致力于为电子材料、电工绝缘材料、特种陶瓷、精密铸造、油漆涂料、胶粘剂、功能性橡胶、塑胶、高级建材以及其他功能性应用提供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和服务,为客户创造价值。我们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持续为客户创造长期价值进而成就客户。“及时提供满足顾客要求的产品和服务并持续改进”是我们工作的方向和价值评价的标尺,成就客户就是成就我们自己。 随着全球新材料技术的快速进步,工业粉体材料作为现代工业的“食粮”的作用愈加得到体现,联瑞逐步利用自身在行业的积累,积极向产品链中高附加值部分及工业粉体材料领域拓展,并致力于工业粉体材料应用技术的研究。
- 商业规划: 新材料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具有产业规模大、研发投入大、研发周期长、市场高度细分等特点。我国新材料发展已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在新旧动能转化、产业结构升级的大背景下,各应用领域的快速发展为新材料的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作为新材料的功能性无机非金属粉体材料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市场机遇。联瑞新材始终致力于无机填料和颗粒载体行业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锚定“陪你做填料艺术家”的愿景持续深耕,围绕客户的需求持续创新,拥有功能性无机非金属粉体材料领域独立自主的系统化知识产权。公司持续打造集成电路封装材料、导热材料等领域综合服务模式,为客户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持续拓宽产品品类,形成了以硅基氧化物、铝基氧化物为基础,多品类规格齐备的产品布局。2024年,半导体市场迎来上行周期,根据SIA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数据,2024年半导体销售额相较于2023年提升了19.1%,产业链整体需求提升明显,并且在AI等应用技术快速发展的带动下,高性能封装材料需求呈快速增长趋势。公司深度融入全球集成电路产业革新浪潮,围绕战略目标,在优势领域继续提升份额的同时,针对异构集成先进封装(HBM、Chiplet等)、新一代高频高速覆铜板(M7、M8)、高导热电子导热胶等领域,持续推出了多种规格的Lowα球形二氧化硅、LowDf超细球形二氧化硅、Lowα球形氧化铝、氮化物、球形二氧化钛等产品,精准的满足了客户对于更低CUT点、更低的放射性含量、更低介电损耗、高导热性等性能需求,获增更多海外市场客户认证,高阶产品销量快速提升。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60亿元,同比增长34.9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51亿元,同比增长44.4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27亿元,同比增长51%;实现基本每股收益1.35元,同比增长43.62%。(一)在“陪你做填料艺术家”的道路上,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依托四十年深耕功能性无机非金属粉体材料行业积累的全球信赖网络,公司以40周年里程碑契机为支点,通过品牌活动、战略协同,持续强化各领域合作深度,形成从商业共生到价值共创的转变。在产品配合上,基于与国内外领先客户在前沿技术、应用定制化等方面的协调基因,在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演变的同时,着力强化产品需求调研的精准度,深度挖掘客户潜在需求,不断提升客户满意度和配合效率,公司品牌势能和市场覆盖持续扩大;在内部管理机制上,构架跨部门协同中台,实现技术、生产与客户服务的无缝衔接,确保客户端的价值交付,加深了客户信赖;在新市场新应用的探索上,通过跨领域协同创新机制和市场调研体系,精准捕捉市场机遇,应用领域不断拓宽。(二)以核心技术创新为根基,驱动企业成长穿越周期公司以四十年行业技术沉淀为战略基础,建立了面向未来新产品的研发、现有产品的工艺技术开发和应用研究为主体的研发体系,重视产学研用合作开发,持续强化在颗粒设计、高温球化、液相合成、燃烧合成、晶相调控、表面修饰以及模拟仿真等核心技术的领先优势,并制定了公司长期技术发展路径规划。围绕技术战略,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着力提升研发投入效率;不断扩充研发人员团队;并加强基础设施保障,新建IC用先进功能粉体材料研发中心,力争早日建成省级/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IC用先进功能粉体材料产业科技创新中心。2024年,公司“MUF封装用电子级超细高纯球形二氧化硅”入选《江苏省重点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新产品目录(2024年)》;“电子级球形二氧化硅微粉”产品入选ICFuture2024年度芯势力产品奖。报告期内,累计研发投入6,040万元,同比增长27.42%,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6.29%;获得知识产权25项。公司产品研发方向符合市场趋势和市场需求,研发成果取得了行业客户的认可,提升了公司的竞争力。(三)强化品质安全工作,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公司始终将品质安全作为生命线,通过生产效率提升、成本体系优化与品质系统建设的协同推进,全面夯实高质发展根基。在安全管理方面,持续强化全员品质安全意识,扎实落实各项安全培训制度,开展安全零容忍等多个专项培训,加强应急演练力度与安全巡查频次,建立隐患排查治理机制,从源头切实保护员工健康,公司年内通过了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在生产效率提升方面,2024年,集成电路用电子级功能粉体材料建设项目竣工投产,新工厂以智能化、数字化为依托,引入自动化产线,实现从原材料入库到成品出库的全流程数据穿透,精准匹配多品种小批量订单需求的同时,确保柔性化生产模式下的品质零妥协,生产效率进一步提升。在先进集成电路用超细球形粉体生产线建设项目推进过程中,为加速项目产品落地,提高生产效能,结合公司整体战略规划、产线布局及配套情况,经董事会审议,公司在东海路厂区建设先进封装用高性能球形粉体材料产线,过程中不断优化技术与工艺,产能提升,满足目前市场现阶段需求,因此,公司决定终止对先进集成电路用超细球形粉体生产线建设项目的投资。品质提升上,围绕“及时提供满足顾客要求的产品和服务并持续改进”的质量方针,大力开展持续改善活动,深度挖掘生产流程中的潜在问题,从源头处消除品质隐患,制定强品管目标及实施方案、质量风险清单及控制措施,并持续改善生产工艺,产品合格率持续提高。2024年,公司荣获“江苏省重点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新产品”、“江苏省质量协会2024年优秀会员单位”、“江苏省智能制造示范车间”等荣誉。(四)围绕战略目标,全面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2024年,公司确立了“五一”战略目标,围绕目标,公司大力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深化组织架构设计再造,强化公司目标实现的保障基础。在数字化转型上,公司历史上多次经历了数字化转型项目,这些宝贵的经验为新一轮的数字化升级打下了重要基础,公司成立专项小组以推动SAP信息化建设项目的高质量实施,SAP项目的成功落地,将提升公司整体决策运行效率,优化业务流程,降低过程管理的成本,同时提升供应链和客户关系的管理效率。同时,伴随着公司的快速发展,业务规模及员工规模日趋扩大,公司搭建了人力资源管理一体化平台,显著提升了内部管理效率。在组织架构设计再造上,通过打破传统部门壁垒,建立跨职能协作机制,重点推进“业财融合”和“研产销一体化”建设,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与业务的快速响应,重构了扁平化、平台化、敏捷化的新型组织体系,并将战略任务落实到各部门绩效,推动公司上下形成“目标共担、行动协同”的攻坚合力,形成全员绩效承诺体系,为战略目标的实现构建起坚实的组织保障基础。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