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建科院
  • 企业英文名: Shenzhen Institute of Building Research Co.,Ltd.
  • 实际控制人: 深圳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上市代码: 300675.SZ
  • 注册资本: 14666.67 万元
  • 上市日期: 2017-07-19
  • 大股东: 深圳市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42.86%
  • 董秘: 姚培
  • 董秘电话: 0755-23950525
  • 所属行业: 专业技术服务业
  • 会计师事务所: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陈泳意、刘琬婷
  • 律师事务所: 广东信达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深圳市福田区上梅林梅坳三路29号建科大楼
  • 概念板块: 工程咨询服务 广东板块 创业板综 房屋检测 预亏预减 新型城镇化 建筑节能 碳交易 装配建筑 雄安新区 区块链 国企改革 智慧城市 深圳特区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广东
  • 成立日期: 2007-08-20
  • 组织形式: 地方国有企业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40300665899831W
  • 法定代表人: 叶青
  • 董事长: 叶青
  • 电话: 0755-23950525
  • 传真: 0755-23931800
  • 企业官网: www.szibr.com
  • 企业邮箱: ibrir@ibrcn.com
  • 办公地址: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上梅林梅坳三路29号建科大楼
  • 邮编: 518049
  • 主营业务: 建筑设计、绿色建筑咨询、生态城市规划、公信业务、EPC及项目全过程管理等
  • 经营范围: 城市及建筑科学研究,城市规划编制,工程咨询、勘察、设计、质量检测与检查、项目管理、监理及相关技术服务,环境工程检测和咨询,建筑工程性能评估,能耗测评及节能检测评价,绿色节能改造咨询与施工,绿色建筑与园区运营管理,碳审计与评估,绿色低碳技术与产品咨询、投资、培训推广,节能管理服务,会议展览,物业租赁与管理,建筑服务;科普宣传服务;数字内容制作服务(不含出版发行);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信息技术咨询服务;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自有资金投资的资产管理服务;创业投资(限投资未上市企业);创业投资咨询服务。
  • 企业简介: 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建科院”)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全国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全国绿色建筑先锋单位、国家绿色建筑华南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000年以来专注于持续探索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之路,构建绿色建筑、社区、城区,到低碳生态城市4个层面的“诊断”、“规划”、“建设”、“运营”、“更新”五位一体的业务能力和资质,通过科研、规划、设计、咨询、检测与公信、运营等多业务协同提供综合科技创新与技术服务,成为该领域先行者和国内外知名领导者之一。在2009年成功完成首个自我设计自筹自建自我运营的“低成本,中国式”国家三星级绿色建筑“建科大楼”的基础上,建科院探索城市、城区规模下更多影响因素。同时也衍生出更多的业务能力与模式:设计监理(或设计全过程咨询服务)、代建业务、EPC业务、DOT业务等。
  • 发展进程: 建科院前身为根据深圳市机构编制委员会下发的深编[1992]46号《关于市建筑设计院机构编制问题的批复》设立的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所。2001年9月14日,深圳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下发了深编办[2001]55号《关于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所更名的批复》,同意建科院的名称由“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所”变更为“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并取得了深圳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核发的《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编号:事证第144030000046号),当时属于深圳市规划局下属事业单位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下属的市属事业单位。2006年7月5日,中共深圳市委办公厅、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联合下发了深办〔2006〕34号《关于印发<深圳市市属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实施方案><深圳市事业单位改革人员分流安置办法>和<深圳市事业单位转企社会保险有关问题实施办法>的通知》以及深办〔2006〕35号《关于印发<深圳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所属企业、转企事业单位划转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决定将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等124家市属转企事业单位的市属国有权益划转市国资委系统,并改制为企业。2006年8月16日,深圳市规划局(作为移交方)与深投控(作为接收方)、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作为被划转单位)、市划转工作组第四组(作为监交方)签署了《关于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划转和移交工作备忘录》,明确根据《关于印发<深圳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所属企业、转企事业单位划转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深圳市规划局将拥有的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的国有资产划转给深投控,为简化划转程序,同时将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主管的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随其一并划转给深投控。2007年3月5日,深圳市国资委下发了深国资委[2007]69号《关于办理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所属企业、转企事业单位产权变更登记手续的通知》,决定将包括建科院在内的246家划转单位的国有产权划转给深圳投控,要求深圳投控尽快办理产权变更登记的相关手续。2007年8月20日,建科院由事业单位改制设立为有限责任公司,领取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440301102792750),公司注册资本2,000万元,深投控以原建科院截止至2006年12月31日的净资产及土地评估增值合计1,010万元、货币现金990万元出资,持有公司100%的股权,并由深圳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出具深事登注[2007]08号《事业单位法人注销通知书》办理了事业单位法人注销登记手续。建科院有限设立时的经营范围为:建筑科学研究、工程咨询;建筑工程设计;工程项目管理;建筑工程、建筑结构配件、建筑材料质量检测;建筑物检测鉴定和改造;能耗测评及节能检测评价;绿色建筑咨询评价;建筑新技术、建筑文化和知识开发与推广应用。 根据2013年11月28日召开的建科院有限股东会决议,建科院有限以2013年5月31日为改制基准日,整体变更设立股份公司,各股东以其所拥有的截至2013年5月31日建科院有限的净资产166,322,358.71元,按1:0.6614的比例折合股份总额11,000万股,大于股本部分计入资本公积。上述出资已经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的信会师报字[2013]验字第310546号《验资报告》验证。公司已于2013年12月25日在深圳市市场督管理局办理了股份公司设立的工商变更登记手续。
  • 商业规划: (一)主营业务情况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持续聚焦城市绿色发展和绿色人居公信两大全过程技术服务板块,综合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1.城市绿色发展全过程技术服务在城市绿色发展服务板块中,公司的城市规划、建筑设计、EPC及项目全过程管理、绿色建设运营等技术咨询服务,是公司多年形成的核心主营业务。报告期内发挥较强业绩驱动的规划设计业务,一直以国家绿色低碳战略为引领,以共享设计方法为工具,为中国城市和乡村的发展提供兼具创意和可实施的综合解决方案:其中,生态城市规划业务围绕“点绿成金,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理念,在基于对生态本底的科学诊断基础上,以共享协同方式优化城市空间布局,通过集成创新提升片区运作效率,实现城市绿色发展价值,并通过深圳国际低碳城、绿色雄安专题研究等典型案例,成为行业生态发展的先行者;而绿色建筑设计业务,则是公司绿色理念贯彻实施的典型场景,通过共享设计理念和方法,为客户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更为人性化和适宜化的多种空间。近年来,公司的规划设计业务在业务模式创新和新业务开拓方面持续发力,呈现绿色性、综合性、前瞻性、开放性和平台化的特征,通过集团+湾区规划设计双品牌针对性服务于多种类型的市场与客户,逐步提升公司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公司承担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项目,也凭借出色的技术水平和绿色设计理念,先后获得多项国家、省市甚至国际组织的奖项。2.绿色人居公信全过程技术服务公信服务业务,以检测、检验、认证为基础,以保障公众利益为核心,以城市、建筑、家居的安全、健康、舒适、高效、可持续性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为目标,围绕低碳绿色的成效开展验证及持续评估,提供集绿色建筑设计优化、工程性能质量检测检验认证、综合技术研究咨询于一体的服务模式,包括:建设工程检测和验收全过程服务、合成材料运动场地检测及监管、甲方内部质量控制抽检服务、建筑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风险管理服务等技术服务,绿色建筑综合咨询、绿色建筑等级符合性评估、碳绩效体系服务、能源环境规划咨询、装修污染物全过程控制咨询、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全过程咨询等技术咨询服务,绿色建材产品/体系/服务认证服务,绿色生态城区智慧运营监测数据平台建设服务等。为更好地突出生态规划、建筑设计、项目管理、公信检测和绿色运营等全过程业务和组合业务的优势,公司集中力量和资源服务于生态建设和绿色发展业务需求大、具有典型特征的多个重点城市区域,将城市作为客户主体,在“双碳”背景下,从城市发展研究入手,实施以城市绿色发展为目的的全过程业务服务和组合业务服务营销策略,即“城市客户”市场战略,为不同类型特征的城市提供应对“双碳”挑战的全流程、跨专业、定制化的绿色科技创新服务,为城市绿色发展、客户成长提供体系化解决方案,为国家和相关城市的绿色低碳发展做好“陪伴式”、创新性服务,更好发挥公司综合能力的优势与绿色科技储备竞争力,提升公司客户的集中度和单个城市业务规模,从而提高业务运作效率,并已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也将继续在关键区域聚焦推进。(二)行业发展情况公司所属行业为证监会分类的“专业技术服务业”,主营业务围绕“城市绿色发展”服务和“绿色人居公信”两大全过程技术服务板块,具有高知识密集、高价值创造等特征,其发展受宏观政策、基建投资、房地产周期等因素影响较大,同时相比常规设计院,在城市建设活动中更加注重生态可持续发展属性,发展情况也受绿色可持续发展相关政策的影响。根据中国建筑业协会发布的《2024年上半年建筑业发展统计分析》显示,2024年上半年建筑业总产值增速同比提升4.8%,建筑业增加值从上年同期的7.7%下降至4.8%,房屋建筑施工面积累计值、新开工面积累计值、竣工面积累计值分别下降6.2%、14.2%和4.8%,建筑业企业本年新签合同额累计值同比也下降3.3%,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加剧;另一方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等文件也大力倡导绿色转型发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了绿色低碳发展要求,国家和地方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这都充分验证了公司长期坚持的发展方向与国家战略紧密契合,更坚定了公司在面对外部挑战时的战略定力和信心。(三)经营情况报告期内,公司及时调整业务和销售模式,实现营业收入1.52亿元,同比略有下降5.92%,同时区域和业务板块的分化也进一步显现:在区域板块方面,华南和华北地区的营业收入总和较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并小幅上升1.43%,主要受益于公司在深圳、雄安聚焦力量于“重大突破项目、重要市场客户、重点创新业务”(简称“三重专项”),不断挖掘科研创新+全过程技术服务优势,顺应行业更注重的创新、综合、精细化服务需求;依托重大项目的前期投入及重要市场客户的持续价值挖掘,实现对主营业务的带动和对创新业务的促进,最终带动合同额同比提升,中标雄安新区金融岛站(位于雄安新区启动区)设计、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部分标段检测等多个千万级合同项目,为报告期内业绩表现奠定基础;华中地区营业收入同比出现30.31%的下滑,主要受公司区域战略调整和当地市场短期波动影响所致。在业务板块方面,同样受益于“三重专项”,建筑设计板块营业收入出现较为显著的提升达71.30%的增幅;城市规划、公信服务板块在报告期内则承压明显,业务开拓的前期投入尚未能在报告期内转化为营业收入,致使同比分别出现15.97%和23.27%的下滑。重要项目的中标反映公司稳守战略定力的价值,为后续业绩奠定基础:雄安新区金融岛站周边一体化开发项目,是雄安新区2023年核心城市开发项目及起步区标志性建筑,也是金融功能先行示范区的核心TOD项目,整体定位为国际金融创新集聚区、雄安开放创新活力区,全面执行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部分建筑更将实现超低能耗建筑目标,而公司依托多年来在雄安绿色发展研究和实践中的积累,成功在激烈竞争中于2024年3月中标该项目的方案设计总体统筹及二标段全过程设计,不仅支持了雄安的高质量发展,也为公司业绩增长和行业影响力提升做出重要贡献;位于深圳市重点片区国际低碳城片区的重点项目深圳市职教园,是深圳首个采用“指挥部+总师制+总体设计”建设管理机制的项目,公司于2024年7月中标该项目的“总师制+总体设计”服务,创新实践试点管理模式,将从区域层面系统把控从规划到运营的全过程管控要求,依托上盖大板、空间复合利用等自研创新成果拓展城市空间,有机引入百余项减碳技术以推动项目达到近零碳水平,依托建设运营导入低碳技术、建筑科技、智慧校园、生态技术等产业,依托多领域创新研究推动实现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场景落地,展现公司在“科研创新引领+城市场景应用”服务优势的同时还发挥了重要业绩驱动作用。报告期内,公司利润总额及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亏损2,693万元和2,844万元,同比分别实现减亏43.62%和36.43%,主要受益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市场策略向“三重专项”模式调整,并以此为实施重点落实全面预算管理,将专项预算聚焦在提升业务板块的市场竞争力和创新业务突破方面,业务开拓成本同比下降46.12%;二是异地分支机构办公场所的优化成效,综合实现租金成本同比下降19.62%,其中北京办公室搬迁后区位和面积基本不变,上海办公室结合业务情况调整办公区域,控制固定支出成本的同时也提升了物业空间使用效率;三是进一步强化人才盘点和绩效考核,通过管理手段激发员工动能,薪酬开支同比降低17.89%,也有力反映出公司依靠人力效能提升而非简单人员扩张的人力管理模式优势。此外,随着部分区域项目建设放缓,客户资金支付及结算审批更为谨慎,致使收款周期加长,报告期内回款1.20亿元,同比下降31.04%,公司应收款规模也有所增加,挑战较为艰巨。公司也于二季度开始进一步压实保障资金和现金流安全,包括应收款回款统筹和管理、加强子公司现金流和亏损管控等,报告期后回款情况环比和同比也出现好转趋势,有助于公司稳守经营安全线。应对挑战,公司将按照年度工作目标和重点工作要求,进一步聚集以下工作内容,力争提振2024年下半年及中长期业绩水平:一是市场策略进一步聚焦“三重专项”模式并完善配套管理机制,针对性组建创新业务战队,强化业务和创新驱动作用;二是基于现有回款管理体系,拉通“应收款收款管理、业务单元现金流管理、资金安全管理”,稳守经营安全底线;三是优化组织机构,进一步提升集团化管控能力,激发子公司活力,“活枝强干”突出经营实效,并依托数字化变革,建设与生态型组织模式相匹配的全数字化管理模式;四是在上半年生态城市和建筑领域数据集构建、精细化管理提升的基础上,继续推进自研系统、数据库等数据资源盘点,加强场景应用及商业模式探索,建设配套机制制度,为合理展现公司资产构成和企业价值夯实基础;五是继续推动未来大厦招租工作,并把握下半年展会机遇,开展时空运营活动及品牌推广活动,加快呈现未来大厦在支撑公司战略转型发展的重要作用。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主要股东
序号 股东名称 持股数(股) 持股比例
1 深圳市远致投资有限公司 66,000,000 60.00%
2 深圳市建科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16,500,000 15.00%
3 深圳市英龙建安(集团)有限公司 11,000,000 10.00%
4 中关村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1,000,000 10.00%
5 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5,500,000 5.00%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