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翔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江苏翔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翔腾新材
  • 企业英文名: Jiangsu Topfly New Materials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张伟
  • 上市代码: 001373.SZ
  • 注册资本: 6868.6888 万元
  • 上市日期: 2023-06-01
  • 大股东: 张伟
  • 持股比例: 48.34%
  • 董秘: 蒋悦
  • 董秘电话: 025-83531005
  • 所属行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天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陈笑春、赵海荣
  • 律师事务所: 德恒上海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南京市栖霞区栖霞街道广月路21号
  • 概念板块: 光学光电子 江苏板块 融资融券 预亏预减 机构重仓 微盘股 华为概念 MiniLED 小米概念 QFII重仓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江苏
  • 成立日期: 2012-12-17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20113057970614J
  • 法定代表人: 张伟
  • 董事长: 张伟
  • 电话: 025-83531005
  • 传真: 025-83479092
  • 企业官网: www.topflygroup.cn
  • 企业邮箱: jsxt-ir@intfly.com
  • 办公地址: 南京市栖霞区栖霞街道广月路21号
  • 邮编: 210038
  • 主营业务: 从事新型显示领域各类薄膜器件的研发、生产、精密加工和销售
  • 经营范围: 新材料研发;胶粘制品销售;膜片加工(含胶粘制品、聚光片、扩散片、反射片等,不含PET材料生产)、销售;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江苏翔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新型显示领域各类薄膜器件的研发、生产、精密加工和销售,产品包括各类规格的偏光片、光学膜片和功能性胶粘材料,均是新型显示领域的关键组件,已经广泛应用于液晶电视、显示器、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穿戴设备、车载显示、工业控制及公共显示等各类光电显示产品中。凭借丰富的产品种类、规模化的生产能力、良好的制程管控能力、可靠的产品质量、多区域服务覆盖以及快速响应速度,公司已经成为新型显示面板产业链公司重要的合作伙伴。
  • 发展进程: 2012年12月3日,张伟、王健、翁巍、南京翔智签署了《江苏翔腾新材料有限公司章程》,约定以货币和实物共同出资设立翔腾有限,注册资本1,000.00万元人民币。2012年12月14日,江苏天宁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出具《验资报告》(天宁验字[2012]第1116号),截至2012年12月13日,翔腾有限已收到全体股东首次缴纳的注册资本合计人民币200万元整,其中,张伟出资120万元人民币,王健出资50万元人民币,翁巍出资30万元人民币,均以货币出资。2012年12月17日,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栖霞分局向翔腾有限颁发了注册号为320113000153805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公司系由张伟、王健、祥禾涌原、宁波涌月、深圳涌泉、宁波泷新共6名发起人以发起方式设立,将翔腾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11月28日,天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了“天衡审字(2020)02708号”《审计报告》。经审计,翔腾有限截至2020年8月31日的净资产为157,518,717.20元。2020年11月30日,江苏中企华中天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出具了“苏中资评报字(2020)第3077号”《评估报告》。经评估,翔腾有限净资产在评估基准日2020年8月31日的评估值为238,277,804.38元。2020年12月2日,翔腾有限召开股东会,同意公司以发起设立的方式,以公司截至2020年8月31日经审计的净资产157,518,717.20元,按1:0.3047的比例折合为股份公司总股本4,800万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元,其余部分计入资本公积,翔腾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12月5日,张伟、王健、祥禾涌原、宁波涌月、深圳涌泉、宁波泷新6名发起人签署了《发起人协议》。2020年12月17日,翔腾新材召开创立大会暨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2020年12月18日,翔腾新材办理完毕相关工商变更手续,并取得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核发的注册资本为4,800.00万元的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320113057970614J。2020年12月29日,天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了天衡验字(2020)00170号”《验资报告》对本次整体变更注册资本的实收情况进行了审验。
  • 商业规划: 公司主要产品偏光片、光学膜片和功能性胶粘材料,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国家统计局令第23号)的战略性新兴产业“1.2.1新型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项下的“显示器件制造”,符合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公司主要产品应用领域以及上下游情况等,公司所属行业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代码C39)。(一)行业发展状况新型显示行业是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多种显示技术的研发、生产和应用。新型显示产业所生产的产品或组件最终应用于液晶电视、液晶显示器、电脑、手机等消费类电子产品,因此,新型显示行业与终端消费类电子产品行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联动性。消费电子行业直接面向消费者,受宏观经济景气程度影响而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消费者可支配收入增加,对消费电子产品的需求增加;在经济低迷时期,消费者可支配收入减少,对消费电子产品的需求降低。因此,处于产业链上游的新型显示行业也会随着宏观经济景气周期的波动而波动。2024年上半年,显示行业竞争态势更趋激烈、复杂。为应对市场竞争,产业链参与各方通过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和提升产品质量等措施来适应市场的变化,争取市场份额。显示产业目前处于盘整修复阶段,预计2024年显示产业链下游的显示面板整体需求同比将出现温和回升。群智咨询的统计数据显示,受益于面板库存的优化,2024年全球显示器面板出货预计达1.49亿片,同比增长0.7%;TrendForce集邦咨询预估2024年LCD电视面板出货约2.42亿片,年成长率约3.4%。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和智能设备的普及,逐步带来显示行业新的发展和变革,陆续催生了“数字产业”、“人工智能产业”、“虚拟现实产业”、“超高清视频产业”等深度融合的技术和应用场景,为显示领域可持续发展带来新的动能。(二)主要业务公司主要从事新型显示领域各类薄膜器件的研发、生产、精密加工和销售,产品包括各类规格的偏光片、光学膜片和功能性胶粘材料,均是新型显示领域的关键组件,可被广泛应用于液晶电视、显示器、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穿戴设备、车载显示、工业控制及公共显示等各类光电显示产品中。凭借丰富的产品种类、规模化的生产能力、良好的制程管控能力、可靠的产品质量、多区域服务覆盖以及快速响应速度,公司已经成为新型显示产业链上下游公司重要的合作伙伴。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三)主要产品及用途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各类规格的偏光片、光学膜片和功能性胶粘材料。在新型显示行业产业链分工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公司依托多年积累的精密加工技术,经过分条、贴合、模切、分拣、磨边、检验、清洁等精加工工序,生产各类规格的偏光片、光学膜片和功能性胶粘材料等产品。LCD显示面板结构示意如下:1、偏光片偏光片全称为偏振光片,是LCD显示和OLED显示面板的核心材料,在液晶显示面板中的主要作用是使非偏极光(如自然光)产生偏极化,转变成偏振光,加上液晶分子扭转特性,达到控制光线通过与否的功能,起到光开关的作用。偏光片是由偏光膜、内保护膜、压敏胶层(PSA)及外保护膜组成,其基本结构是由两层三醋酸纤维素膜(TAC)夹一层能产生偏振光线的聚乙烯醇膜(PVA)。为增加偏光片的性能和附加价值,可将具有特殊光学性质的材料加注到TAC上,使得偏光片具有抗炫目、低反射等特殊功能。偏光片基本结构如下:液晶显示面板上下各有一片偏振方向垂直的偏光片,背光源发出的光经背光模组散射后,先通过下层偏光片形成偏振光之后通过液晶分子,并由液晶分子的旋转角度决定通过液晶分子后的偏振方向,再经过彩色滤光片产生红、绿、蓝三色光,最后通过上偏光片,并由偏振光偏振方向与偏光片偏振方向夹角决定最终输出的光强,以形成不同的色彩。OLED面板需要用到一张偏光片,其作用是消除外界环境光的反射。公司对偏光片卷材进行加工,通过分条、模切、分拣、磨边等工序生产不同尺寸、规格的偏光片,客户将偏光片与玻璃基板、液晶等组成液晶面板。公司在偏光片的生产精度、流程、环境等方面均有较为严格的标准,使得偏光片产品的尺寸及光学特性符合客户需求。公司偏光片产品如下图所示:2、光学膜片借助各种特制材料的光学性能(例如光源的集中反射、均匀扩散、增亮等),光学膜片可以起到增强光源、保证屏幕各区域显示亮度均一性等作用。由于液晶面板本身不发光,必须借由背光模组提供的光源及分布均匀的亮度才能使液晶显示器工作。公司生产的光学膜片主要包括增亮膜片、复合膜片、扩散膜片、反射膜片等。(1)增亮膜片增亮膜片又称“棱镜片”,其工作原理为:从光源射入的光在通过棱镜结构时,只有入射光在某一角度范围之内的光才可以通过折射作用出射,其余的光因不满足折射条件而被棱镜边沿反射回光源,再由光源底部的反射片作用而重新出射。这样,背光模组中的光线在棱镜结构的作用下,不断的循环利用,原本向各个方向发散的光线在通过棱镜片后,被控制到一定范围的角度内,从而达到增加发光效率的效果。(2)复合膜片复合膜是由扩散膜、增亮膜、偏光增亮膜等2-3张光学膜在结构设计、复合树脂开发的基础上,经复合工艺路线制备成一张兼具扩散、增亮、遮盖等多功能的光学复合膜。复合膜能够有效降低背光模组的厚度,可应用于超薄化设计的液晶显示模组中,是光学膜未来发展趋势之一。目前常见的复合膜包括扩散膜和增亮膜复合膜DOP(DiffuseronPrism)、微透镜膜和增亮膜复合膜MOP(Micro-lensonPrism)、增亮膜和增亮膜复合膜POP(PrismonPrism),以及扩散膜和2张增亮膜复合膜DPP(DiffuseronPrismonPrism)等。(3)扩散膜片扩散膜主要由三层结构组成,包括最下层的抗刮伤层、中间的透明PET基材层和最上层的扩散层。光线经过导光板传导后,从最下方的抗刮伤层入射,然后穿透高透明的PET基材层,再经分散在扩散层中的扩散粒子散射后,形成均匀的面光源。(4)反射膜片反射膜片为附有镀层材料的光学材料,一般置于背光显示模组的底部,充当反射面,将导光板底部透射出来的光线发射回传导区域,从而减少光线的损失,提高光线利用效率。公司对光学膜卷材进行加工,通过分条、模切、清洁、整平等工序,生产出尺寸及光学特性等均符合客户需求的光学膜片。公司光学膜片的客户主要为背光模组厂商,客户采购公司的光学膜片用于生产背光模组,并销售给液晶模组厂商,液晶模组厂商将背光模组和液晶面板等组件组装成液晶模组。光学膜片作为背光模组的核心元件,质量稳定性将直接影响下游背光模组厂商的产品质量,因此对光学膜片性能和生产工艺要求较高。此外,随着笔记本电脑、电视等终端产品向轻薄化发展,复合膜片越来越多地被使用到背光模组中,复合膜的结构更为复杂,对光学膜片厂商的加工精度、质量稳定性等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司部分光学膜片产品如下图所示:3、功能性胶粘材料功能性胶粘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子产品中,可在传统机械零件及工艺难以触及的狭小空间内实现导电、缓冲、绝缘、粘接、导热、防护等多种功能,使终端产品向更加轻薄化的趋势发展。功能性胶粘材料示意图:公司主要功能性胶粘材料介绍如下:(四)经营模式公司在采购、生产、销售、研发等环节均具备成熟的模式,与产业链上下游保持稳定的合作关系,业务模式成熟。1、采购模式公司设立采购中心,负责搜集市场信息及询价、供应商开发和评选、合格供应商的管理、采购计划的编制和实施、采购价格的确定、物料的调配、优化进货渠道、降低采购成本等。工厂采购部根据生产计划确定物料计划,负责向供应商直接采购原材料。2、生产模式公司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公司销售中心收集客户需求,工厂综合订单交货期、需求数量、生产能力等因素安排生产,能够快速响应客户需求。3、销售模式公司销售采用直销模式。下游客户根据市场需求向公司采购产品,先通过销售框架性协议确定定价条件、付款条件、质量保证及交付方式等条款,根据自身经营排产情况,向公司下达具体采购订单。公司销售中心负责公司的具体销售活动,包括制定销售计划、新客户开发、建立客户信用档案、客户关系维护、应收账款的催收等。公司制定了《销售管理办法》等制度,对销售合同、客户资信、销售发货、退货、结算等销售环节进行了规范。4、研发模式公司始终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研发理念,设立研发中心,一方面,通过分析外部环境、技术环境等,根据公司现有业务的工艺特点,针对相关设备和工艺改进进行持续研发,并形成了相应的核心技术;另一方面,公司根据市场需求调研、行业发展预判等,结合公司现有优势,以用户导向为切入点,对新产品及新应用领域进行前瞻性开发。(五)公司产品市场地位上游材料或元件主要包括液晶材料、玻璃基板、偏光片、背光模组、彩色滤光片、驱动IC、自动化设备及生产辅材耗材等。中游主要以液晶显示面板企业为主。显示行业产业链示意图下游则是以液晶电视、显示器、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穿戴设备、车载显示、工业控制及公共显示等各类应用终端为主的品牌商、组装厂商。公司成为新型显示面板产业链公司重要的合作伙伴,和明基友达、惠科股份、中强光电、仕达利恩、瑞仪光电、华星光电、京东方等诸多液晶面板制造龙头企业及产业链知名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公司主要客户的产品广泛应用于LG、小米、夏普、戴尔、惠普、微软、华硕、创维、三星、华为、明基、联想等知名品牌商。(六)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报告期内,公司持续聚焦新型显示主业,秉持对产品和工艺的严格要求,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积极开拓市场。报告期销售规模与上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但由于同行业市场竞争加剧,销售利润有所下降;同时为积极开拓业务以及提升管理效益,公司各项费用有所增加;由于汇率波动幅度小于上年同期,汇兑收益有所减少。以上因素造成公司净利润下降。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