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德能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苏州德能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德能电机
- 企业英文名: Suzhou DENENG Eletric Motors CO.,LTD.
- 实际控制人: 张卫国
- 上市代码: 837646.NQ
- 注册资本: 3039.1569 万元
- 上市日期: 2016-06-03
- 大股东: 张卫国
- 持股比例: 61.08%
- 董秘: 温晓峰
- 董秘电话: 0512-53415558
- 所属行业: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李鹏、王红萍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大成(宁波)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江苏省太仓市双凤镇凤中工业区二号路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江苏
- 成立日期: 2006-11-28
- 组织形式: 中小微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20500795383518C
- 法定代表人: 张卫国
- 董事长: 张卫国
- 电话: 0512-53415558
- 传真: 0512-53415557
- 企业官网: www.dranemotor.com
- 企业邮箱: dranezwg@126.com
- 办公地址: 江苏省太仓市双凤镇凤中工业区二号路
- 邮编: 215416
- 主营业务: 三相异步电动机、永磁同步电机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 经营范围: 生产、加工、销售电动机、控制微电机、防爆电机、高压清洗机、泵;经销锻压设备,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国家限定企业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苏州德能电机股份有限公司(SUZHOU DENENG ELECTRIC MOTORS CO.,LTD)于2006年11月28日注册成立,属股份制民营企业。公司坐落于204国道的太仓市双凤镇凤桦路二号,占地面积35000平方米,是集研发、制造、销售为一体的标准化工厂,公司主要产品为三相异步电动机、控制微电机、防爆电机、永磁同步电机,适用于各种机械、数控机床、石油化工、发电机、通风机、破碎机、压缩机、矿山、冶金、泵等行业,同时根据客户需求提供驱动节能解决方案。目前员工人数200人左右。2008年“德能”商标正式通过中国工商总局审核,获注册商标证书,2009年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证书,2013年获评苏州节能高效率三相异步电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厂至今公司已先后获得中国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CCC证书)、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CE认证、中国节能产品认证、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目前拥有发明专利8项(3项实审),实用新型专利23项。公司始终致力于“以顾客需求为导向,以顾客满意为目标”的企业管理模式塑造,为使企业管理向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从正式投入运作之始,公司就全面推行ISO9001:2000标准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内控八大管理循环,坚持“以技术为动力,以质量求生存,追求卓越质量,持续不断改进,超越顾客期望,打造德能品牌”为质量方针,汲取同行业资深企业的成功管理经验,不断改进经营管理模式,优化管理机构,加强产品质量控制,并运用多种管道提升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现在“德能”已获得国内外客户及业内人士的广泛认可,正向着既定的高目标、高标准稳步迈进。
- 商业规划: (一)经营计划2018年度,公司管理层按照董事会制定的经营计划,在积极发展业务的同时加强内部经营管理,防范经营风险,在出口贸易相对恶劣大环境下,按照年度确定的经营目标稳步推进经营计划。2018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1,009,295.71元,较上期下浮4.85%,实现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74,041.68元,较上期增长93.76%,在严峻的行业大环境下仍保持相对稳定的水平。(二)行业情况1、宏观环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发展中国家加快谋划和布局,积极承接产业及资本转移,“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为我国钢铁行业广泛参与国际合作提供了市场机遇。我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本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消费升级、四化同步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拓展了钢材需求空间。制造业强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正处于关键阶段,对钢铁品种、质量和服务需求不断升级。政府职能转变,逐步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的干预,将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市场活力,为我国钢铁工业提供新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然存在,全球粗钢需求增长乏力与钢铁产能过剩矛盾加剧了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复杂。全球铁矿石等原燃料供应及价格大幅波动对钢铁工业运行不确定性增大。我国经济正从靠投资驱动和规模扩张的发展模式向以质量、效益提高和结构优化、产业升级方向转化。今后几年,总需求低迷和产能过剩并存的格局难以出现根本改变,经济增长不可能像以前那样,一旦回升就会持续上行并接连实现几年高增长,产能过剩已不可能通过历史上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来消化。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是结构性的,不是周期性的,是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是环境资源等发展条件的变化决定的,不可能通过短期刺激实现V型或U型反弹,将经历一个L型发展阶段。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对钢铁工业有效供给水平提高将提出迫切需求,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对钢铁工业节能减排、提升质量将提出更新要求,企业对完善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和机制提出了更多期盼。全力推进钢铁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化解过剩产能、实现钢铁行业脱困发展已是当务之急。2、行业发展随着我国工业持续快速发展,资源和环境开始约束工业化进程,高耗能、高排放的工业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我国的工业增长方式向资源节约型和生态环保型转变。为此,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我国工业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客观上为我国工业加速向新型工业化转型提供了较好的机遇。我国工业的结构调整、产业升级、节能降耗带来的新型工业化建设项目需要大量与之相适应的效率高、单位容量大的电机进行配套,为电机行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3、周期波动电机行业是工业发展的重要产业,作为支撑性行业,其增长速度和GDP增长速度两者呈正相关,因此预计电机行业将会继续保持持续稳定发展,不会存在周期波动。4、市场竞争现状(1)缺乏国际知名品牌,导致企业利润不高。近几年来,受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拉动,电机行业发展也很快涌现了一批产量规模大、产品质量好的企业,这些企业出口产品的质量与国外企业相比并不逊色,然而,由于不是国际知名品牌,产品价格远低于国外知名品牌的同类产品;而同样中国生产的产品,如果打上国际知名品牌,在国际市场上价格可大幅提高。国内企业出口产品价格低,在国内又受到伪劣产品压价竞争,导致企业利润不高。因此,培养国际知名品牌具有重要意义。(2)产品技术含量、附加值不高。目前,我国中小型电机基本系列产品产量占的比例偏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品种少、产量小。基本系列产品生产厂家多、产量大,形成互相抢占市场压价竞争局面。在出口产品中,基本系列产品也占有绝大的比例,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很少。我国电机出口额和进口额基本相当,然而出口与进口的数量相差很大,国家每年将花费大量外汇进口许多国内急需的派生、专用系列电机产品。为替代进口,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国内企业必须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3)装备自动化水平不高,劳动生产率较低。目前,我国中小型电机行业的制造装备和加工工艺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较大,电机制造企业装备自动化程度不高。而国外先进的电机制造企业普遍采用自动化程度高的生产流水线及加工中心生产,生产效率和产品可靠性均较高。5、已知趋势我国电机行业无论从国际、国内市场前景,还是从产业配套环境来讲,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展望未来,电机行业必将随着电子、信息、汽车以及家电这些应用主战场的兴旺而注入更强大的发展动力。(1)以环保和节能为重点,改造更新电机产品。从节能和环保出发,强调电机效率,逐步使电机电器产品符合国际标准。通过应用新材料,优化设计以及改进生产工艺(如定转子铁芯的热处理)来提高电机效率和质量,扩大生产规模、采用先进的工艺设备和技术、专业化协作生产等措施,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在产品结构和品种方面,由于节约能源的需要和满足新型产业产品配套的需求,特殊专用派生系列产品将会有更大的发展,如高效永磁同步电动机,与可再生能源和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燃气等新能源发电配套的发电机都将得到快速发展。另外,轨道交通牵引电机、中型高低压电动机、高压大功率潜水电泵需要量也急速增长。(2)以电子技术提升电机产品,实现产业升级。微电机可分为家电用电机、视听设备用电机、办公自动化用电机和工业自动化用电机。这类电机技术含量最低,竞争最激烈,利润率也最低,目前欧美日已基本不生产。以美国为例,美国既是电机生产大国,也是电机进口大国。技术含量较高的电机,目前主要生产基地在日本、美国、韩国等地,但由于工业发达国家对原材料、工时耗用多而获利小的普通型电机产品不愿制造,纷纷转向发展中国家加工或购买,因此国际上对电机需求呈上升趋势,生产基地也正逐步往中国大陆等地转移。(3)引导中小型企业生产特色电机,壮大特色经济。在引导企业形成专业化协作生产的同时,引导小型企业生产一些市场总需求量不是很大,但针对性很强的特色电机产品,如低速电机、超声波电机、直线电机、高速电机、伺服电机、防爆电机、轨道交通牵引电机等。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主要股东
序号 | 股东名称 | 持股数(股) | 持股比例 |
---|---|---|---|
1 | 张卫国 | 18,563,294 | 61.08% |
2 | 张慧红 | 9,142,115 | 30.08% |
3 | 盛涛涛 | 500,100 | 1.65% |
4 | 张建龙 | 365,800 | 1.20% |
5 | 邱美志 | 300,000 | 0.99% |
6 | 徐锋 | 160,000 | 0.53% |
7 | 张建华 | 160,000 | 0.53% |
8 | 秦鹏 | 154,940 | 0.51% |
9 | 朱明珠 | 129,200 | 0.43% |
10 | 程柳 | 100,000 | 0.33%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