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博云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慧博云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慧博云通
- 企业英文名: Hydsoft Technology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余浩
- 上市代码: 301316.SZ
- 注册资本: 40001 万元
- 上市日期: 2022-10-13
- 大股东: 北京申晖控股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21.37%
- 董秘: 岳阳
- 董秘电话: 0571-85376396
- 所属行业: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会计师事务所: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范晓红、赵书曼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仁和街道粮站路11号1幢3楼309室
- 概念板块: 软件开发 创业板综 深股通 融资融券 机构重仓 华为海思 荣耀概念 QFII重仓 信创 数字经济 华为概念 百度概念 人工智能 国产软件 大数据 云计算 物联网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浙江
- 成立日期: 2009-03-30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1101056876404680
- 法定代表人: 余浩
- 董事长: 余浩
- 电话: 0571-85376396
- 传真: 0571-85376396
- 企业官网: www.hydsoft.com
- 企业邮箱: ir@hydsoft.com
- 办公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仓前街道欧美金融城2幢33层
- 邮编: 311100
- 主营业务: 软件技术外包服务和移动智能终端测试服务
-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软件开发;计算机系统服务;大数据服务;互联网数据服务;工业互联网数据服务;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批发;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零售;信息安全设备销售;通讯设备销售;电子产品销售;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进出口代理;人力资源服务(不含职业中介活动、劳务派遣服务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职业中介活动;劳务派遣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
- 企业简介: 慧博云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致力于成为一家国际化、专业化、创新型的综合信息技术服务提供商,主营业务包括软件技术服务、专业技术服务、产品与解决方案三大板块。基于对各行业客户业务场景的理解,慧博云通以软件技术专业人才为载体,为国内和国际客户提供涵盖咨询、设计、开发、测试、运维等全周期的信息技术服务,助力企业客户产业数智化转型。
- 商业规划: 1、主营业务概述公司致力于成为一家国际化、专业化、创新型的综合数智技术服务提供商。基于拥有的丰富行业经验和专业技术服务能力,公司的专业团队能够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专业、优质服务。公司注重不断学习和创新,以保证团队的信息技术服务能力始终处于行业前沿水平。自创立以来,公司始终致力于与客户建立长期互信的合作关系,并持续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服务,帮助客户在数字化转型中取得成功。公司为客户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包括:(1)软件技术服务:指提供给客户的专业软件技术咨询、开发、测试等技术服务,全过程服务于客户应用软件系统的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测试、部署、运营和维护等多个环节。(2)专业技术服务:指针对某种专业领域提供的技术支持和咨询等服务,这种服务通常由具备专业服务能力的技术团队提供,旨在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一站式服务方案。(3)产品与解决方案:为满足下游客户持续深化的数字化建设需求,基于对客户业务的深入理解,公司通过加大对新兴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向专项软件设计与定制化软件产品交付、平台化解决方案交付进行转型,逐步向更高端的产品与技术赋能型业态模式发展。公司的主营业务面向全球产业信息化升级与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基于对各行业客户业务场景的理解,以软件技术专业人才为载体,为国内和国际客户提供涵盖咨询、设计、开发、测试、运维等全周期的信息技术服务。公司业务遍布全球,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广州、武汉、苏州、成都、南京、长沙、无锡、西安、郑州、青岛、大连、邵阳、合肥、重庆、内江、嘉兴、呼和浩特等多个国内城市以及美国、新加坡、日本、菲律宾、墨西哥、巴西、印度尼西亚、保加利亚等境外地区设立了分支机构或服务团队。公司提供的软件技术服务主要面向高科技、通信、互联网、金融、汽车等行业的客户的软件研发阶段需求。公司的信息技术服务业务目前以软件开发人员技术服务业务为主,近年来,公司软件开发人员技术服务交付规模持续增长,同时,公司也在积极拓展软件定制开发及解决方案服务业务,以满足客户在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进程中产生的延展需求。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推动,各个行业均在积极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进行信息化升级与数字化转型。公司将重点加强开拓对软件开发服务需求较高的行业领域,加大对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业务领域的研发投入,同时,进一步由技术交付服务向定制化软件开发、平台化解决方案拓展,使得公司的软件技术服务向产业链高附加值方向延伸,实现新兴技术在不同行业领域的融合与推广。经过多年的研发技术积累、行业经验沉淀、组织管理优化和业务市场开拓,公司逐渐成为在IT服务领域具有影响力的企业之一,并为国内外各行业客户的信息化升级与数字化转型高效赋能。2、主要产品及服务公司为客户提供的信息技术服务主要分为以下三大类:软件技术服务、专业技术服务、产品与解决方案。(1)软件技术服务在软件技术服务领域,公司通过指派专业的软件技术人员,基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IT技术,与客户研发团队共同完成软件的需求分析、架构设计、软件开发与测试、产品上线及维护支持等全产品生命周期的工作,对客户的软件开发工作形成专业、高效、灵活的支撑,使客户能够更加聚焦于自身的核心业务。公司技术人员主要提供以下多个领域的技术服务:在云计算领域,公司帮助企业以更低的投入成本和运营成本获得高效、敏捷、安全的企业级混合云、私有云服务,根据客户需求定制化地将数据安全地应用组织内部,为企业提升内部IT基础架构运行和管理的效率。在大数据领域,公司运用大数据平台+行业专业模型,开展数据驱动的决策分析。通过构建运行监测特征指标反映智慧平台的主要情况,从模型库里寻找、匹配相关的预测分析模型模拟问题的演化趋势,通过运筹决策模型生成多个方案对这些方案进行评估,并提供结论性建议。在人工智能领域,公司运用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AI技术可为客户提供涉及人工智能相关软件产品的开发服务,包括:AI+图像数据应用、AI+文本数据应用、AI+视频数据应用、AI+行业数据应用等面向不同行业场景的智慧应用。在物联网领域,公司基于开源的物联网边缘计算平台的云边一体化物联网技术,为客户实现企业的各种业务系统无缝集成,例如设备管理、系统监控、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等,帮助企业快速实现IoT设备的接入、部署、集成、运维和管理。通过打通云端、边缘端和设备端,公司为企业提供高效的IoT设备智能化服务,让企业轻松实现业务的智能化改造。公司基于以上的技术积累提供的软件技术服务聚焦数字经济发展、充分赋能客户,形成了以常规技术为导向的软件开发人员技术服务,以及以新兴技术为导向的软件咨询与实施人员的技术服务,从而满足客户从研发到应用各环节的基于软件管理人员和软件技术人员的技术服务需求。报告期内,公司软件技术服务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8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62.46%,较上年同期增长7.28%。(2)专业技术服务在专业技术服务领域,公司为客户提供专业的移动智能终端测试、智能IT运行维护和用户体验设计等服务:移动智能终端测试服务方面,公司积累了与通信运营商、工信部进网许可证官方认证实验室、移动智能终端制造商以及芯片制造商长期的合作经验,搭建了专业的测试服务体系,持续为整个移动智能终端产业链的客户提供测试服务。公司具有规模较大、成立时间较长的专业测试服务团队,能够在全球200多个城市和不同网络环境下开展移动智能终端的相关测试工作。同时,公司的移动智能终端测试业务已逐步从智能手机拓展至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物联网等领域,未来将持续开拓新的泛移动智能终端测试业务增长点。智能IT运行维护方面,公司专注于IT基础架构层(涵盖网络层、存储层、服务器层、操作系统层、数据库层、中间件层),主要面向客户的数据中心,提供保障其IT基础架构整体安全、稳定、高效运行的服务。公司的IT运行维护服务主要包括第三方运行维护服务和原厂运行维护服务。公司在实施IT运维服务的同时,也在积极推动企业向智能化运维服务转型。公司研发了智能运维服务平台,主要基于公有云的多个关键业务系统提供监控与系统运维服务,包括系统监控项管理与优化、软件构建与发布、故障处理、安全审计等。该平台能对云平台、中间件、云服务等在多层、多环节进行有效监控,对生产环境产生的事件进行自动化的分析和处理,提供给运维人员便捷的管理各类不同来源告警的集中式工具组合,智能化处理重复或者关联告警,大幅提高运维效率,有效节约运维人力成本。用户体验设计方面,公司提供面向全球的多元化创新的用户体验设计(UED)服务,覆盖软件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涉及品牌策略、营销视觉、交互体验设计与研发服务,包括研究、设计、开发和数据运营四大部分。公司的UED服务以用户体验为中心,以设计为商业赋能,从商业价值的角度出发,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将商业价值纳入设计的考虑要素中,以实现产品更大的价值化,基于对设计行业的深耕及理解,创新性赋能每一幅设计作品。从品牌营销策划、品牌全案设计将用户体验设计过程分为交互设计和视觉设计两个方向,设计团队将设计过程中的所需的创造性的灵感,与用户实用性界面形成高能高效互动,快速促达用户需求。报告期内,公司专业技术服务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0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6.91%,较上年同期增长27.39%。(3)产品与解决方案为满足下游客户持续深化的数字化建设需求,基于对客户业务的深入理解,公司通过加大对新兴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向专项软件设计与定制化软件产品交付、平台化解决方案交付进行转型,逐步向更高端的产品与技术赋能型业态模式发展。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日益普及,在公司提供软件技术服务的客户群体中,很大一部分客户已在积极探索相关新兴领域技术并结合自身业务场景进行信息化升级。公司基于长年对各行业领域客户的服务经验积累以及自身在新兴领域技术的研发投入,面向客户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应用需求,加强典型场景下的算法服务,将新兴技术与客户的业务场景进行结合及应用,提供创新的软件开发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实现业务的创新模式升级。公司积极构建自身技术和方案的应用能力,提升定制化软件产品开发与行业解决方案服务能力,深入客户的战略规划、业务规划中,重塑客户流程,升级服务模式,提供基于产品与解决方案的高附加值服务,从而创造与客户实现战略互补、价值共享的共赢新局面。公司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领域持续创新积累,逐步形成智慧金融、智慧电商、智慧零售、智慧医疗、智能大数据中台等一系列技术解决方案,为高科技、通信、互联网、金融、汽车、医疗等多个行业领域的客户提供基于产品与解决方案的信息技术服务。在金融行业领域,公司自主开发IT运维产品和服务。随着服务的深入,公司团队关注到客户的很多IT系统运维需求无法通过部署原厂商的行业标准软件来得到满足,行业标准软件往往仅作为一个技术平台被引入到数据中心。公司以此为基础,围绕客户的实际需求,通过持续的迭代开发,为客户提供更加符合其规则、使用习惯和运维习惯,并符合其自身标准的场景化的运维软件,为客户的IT系统运维打通“最后一公里”。基于这方面的积累,公司持续投入研发力量,进一步研发完成了智能作业调度系统、跨平台文件传输系统、文件智能网关管理平台、容器云平台系统、应急管理平台系统、数据可视化系统等一系列的运维解决方案和软件。随着这些软件产品和解决方案的日臻完善,公司不断利用品牌和渠道优势,面向行业目标客户推广产品及解决方案服务。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各行各业大量建设的数据中心又积累了海量、复杂的运营数据。鉴于数据要素在经营活动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公司积极投入研发并拓展大数据分析和可视化服务。公司基于企业的客户、产品、交易等网络数据,运用图数据库和图计算技术、大数据、机器学习技术等,为客户提供运营数据的分析与挖掘服务,协助客户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数据分析服务能够在信用评估、反欺诈、风险控制、客户行为分析、精准营销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相关数据服务在金融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基于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的可视化服务,可以将数据结合具体业务以更加明确和直观的方式展现给数据中心的管理和决策人员,支持客户更迅速、更科学地做出决策。近年来,公司一直在人工智能行业应用领域进行探索。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业务包括为各个行业客户提供自然语言处理方向和计算机视觉方向的智能化解决方案。从自然语言处理、多轮对话、情感识别、语音识别和合成等技术,到图像识别、物体识别标注、行业特殊证照识别、专业文献识别等,以及自动化流程机器人等AI技术落地方面都有了丰富的积累和案例。基于对标杆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和迭代开发,公司逐步研发形成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对话机器人、识别机器人、流程机器人等围绕AI技术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为在各行业客户的智能化改造中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底座和灵活的服务能力。公司业务涉及旅游、医疗、汽车和零售等行业,通过提供经过充分预训练的智能对话机器人、识别机器人等产品和解决方案服务,公司为目标行业客户的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大大提高了客户的业务运营效率,助力客户更快速地实现数字化升级和智能化转型。在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逐渐成熟并商业化的进程中,公司不断加大人工智能应用层能力的建设和研发,基于国际、国内AI大厂的底层算法技术,为企业级客户的垂直细分领域的AI场景应用提供具备核心能力的专业服务和产品与解决方案服务,为企业客户智能化转型的“最后一公里”保驾护航。报告期内,公司产品与解决方案业务实现营业收入0.7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9.70%,较上年同期增长338.71%。主要系公司在报告期内对金融科技业务的投入,使得公司在银行金融产品及解决方案业务较去年实现了较快增长。3、公司的经营模式(1)服务和盈利模式公司业务类型的服务和盈利模式如下:软件技术服务指公司响应客户的专业人员技术需求,安排技术人员在客户指定的软件研发过程中提供给客户的专业软件技术咨询、开发、测试等服务并按项目或人员工时投入量收取技术服务费的业务模式。专业技术服务包括为客户提供专业的移动智能终端测试服务、IT运行维护、用户体验设计等服务,其中:测试技术服务是指在客户指定的测试场景环境中,针对客户指定的终端产品,提供测试技术服务并收取技术服务费的业务模式。IT运维服务是负责保障软件系统的稳定运行和高效性能,包括监控、故障处理、容灾备份等工作。而用户体验设计则是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考虑用户需求和用户体验,优化软件界面和交互方式,使软件更加易用、可靠、安全。公司按照严格的软硬件测试、系统运行维护流程和质量控制标准,保证项目交付质量,最终向客户交付项目成果或通过计件模式收取服务费。产品与解决方案包括软件定制开发及解决方案服务和软件产品的开发和销售两大类业务,其中:软件定制开发主要是指客户将其软件的整体或部分以固定金额委托公司开发;解决方案主要是根据客户信息化升级与数字化转型需求,以公司自主研发的可复制、高成熟的产品、平台或工具为基础进行定制化开发并提供配套技术服务。公司通过项目开发的方式向客户提供软件定制开发及解决方案服务并收取技术服务费。软件产品的开发和销售,指公司根据客户的需求,通过对外采购或自行完成软件产品的设计及开发工作,最终向客户交付完整的软件产品并收取相应费用。(2)采购模式公司采购的产品及服务主要包括第三方技术服务、测试成本、办公场地费、办公用品费、人力资源服务等,具体情况如下:日常采购中,公司以直接采购为主。公司采购是由需求部门提出,根据授权由各分管领导审批后,交由相应责任部门进行采购。(3)销售模式公司主要采用直接销售模式,由公司总部按行业发展情况和市场调研情况制定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销售目标,并根据客户的行业属性、区域范围和业务特点划分给不同的事业群。销售和服务工作均由各事业群自主开展,由销售人员通过公司或行业的渠道与客户直接沟通接洽,通过技术交流了解客户对产品或服务的需求,进一步细化项目的开发或测试需求以及技术要点,并通过商业谈判或招投标的方式与客户达成合作意向。公司主要通过如下几种模式开展营销:1)品牌优势营销公司致力于通过保证高质量的服务、树立良好的行业品牌形象、提供充分的售前售后支持从而获得更多接触潜在客户的机会。公司拥有CMMI5级等行业内最为认可的软件开发服务能力认证,参与业界领先技术的标准组织,成为高科技行业峰会的会员,增强品牌市场营销,持续为公司在IT、通信、金融、互联网、汽车等行业获取市场机会。2)技术驱动营销在销售过程中,除了公司专职销售人员对接客户外,相关业务技术人员也会深度参与销售过程,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和客户的业务场景及技术特点,积极挖掘行业痛点、洞察客户需求,形成一整套能够获得客户认可的项目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更高附加值的技术服务,以技术驱动销售的方式推动销售过程。3)销售网络营销公司已初步建立起覆盖全国主要城市以及以美国为主的部分海外地区的营销体系和服务网络。公司的销售团队包括专职销售人员以及相关业务人员,销售团队具备强大的技术背景和丰富的行业经验,也有专人负责长期合作的大客户,能够为不同销售区域和细分行业的客户提供高效服务。通过有效的销售管理工具和绩效激励机制,公司得以有效地管理销售渠道和完成销售业绩。4)客户口碑营销公司通过持续、系统的客户关系维护管理,提高既有客户对公司日益提升的产品及服务能力的了解,不断挖掘客户潜在需求,从而拓展业务合作范围,以期达到与客户共赢、共发展的目的,促进客户黏性的提升。高质量的服务与良好的客户关系维护使得既有客户经常将公司业务推荐给客户内部其他部门或客户同行业友商的相关负责人,间接为公司提供了新客户开拓机会。客户口碑营销将继续为公司在各行各业的IT服务提供巨大的市场潜力。5)互联网整合营销公司突破了传统营销模式和营销渠道的限制,积极创新销售模式,丰富营销渠道,创新合作战略。在销售渠道上,公司采用传统渠道和线上营销相结合,通过丰富的营销渠道来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公司积极推广互联网营销策略,充分利用行业网站、公司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媒体和社交网络平台,开展整合营销。(4)结算模式根据合同约定的结算方式,公司的业务合同结算模式主要可分为工时制和项目制两类,具体情况如下:1、公司行业分类公司致力于成为一家国际化、专业化、创新型的综合数智技术服务提供商,主营业务包括软件技术服务、专业技术服务、产品与解决方案三大板块。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公司属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I65)。2、行业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1)国家政策利好带来广阔的产业链广阔的发展空间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为推动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我国相继出台了《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纲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等系列政策,倡导互联网平台企业和数字化转型服务商等供给方主体聚焦企业数字化共性需求,研发即时沟通、远程协作、项目管理、流程管理等数字应用系统与平台,研发推广具备行业特性的产品与服务。《“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指出:“软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灵魂,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关键支撑。发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对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数据要素横向打通、垂直产业链纵向贯通、协调有力的一体化推进格局,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数字基础设施高效联通,数据资源规模和质量加快提升,数据要素价值有效释放,数字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大幅增强,政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数字文化建设跃上新台阶,数字社会精准化、普惠化、便捷化取得显著成效,数字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数字技术创新实现重大突破,应用创新全球领先,数字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提升,数字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数字领域国际合作打开新局面。按照这个布局规划,软件技术作为支撑数字化发展的基础,必将在实体经济数字化浪潮中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以美国OpenAI公司的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的持续迭代和升级,以AI为核心技术的赋能行业转型升级将从数字化向智能化迈进,更需要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关注行业与企业主体在数智化转型过程中的需求、痛点以及待解问题,如数据质量、技术局限、算力成本、安全合规等多重挑战,需深入到行业当中进行技术突破与场景探索,发掘应用层的机会做垂直赋能。信息技术服务行业作为支撑产业数字化发展的基础,必将在实体经济数字化浪潮中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2)下游行业需求快速提升,为公司发展获得机遇随着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社会经济正在进入以数字化生产力为主要标志的发展新阶段,根据IDC显示,2022年全球数字化转型投资规模超过1.5万亿美元,并有望在2026年迈过3万亿美元大关;中国数字化转型支出规模也持续扩大,其预测,到2026年预计超过6,000亿美元,五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7.9%。2023埃森哲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调研显示,有超过半数(53%)的中国受访企业表示计划继续加大数字化投入,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持续上升,市场前景良好。下游数字化需求带动了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市场的迅速增长。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2024年上半年软件业经济运行情况》,上半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运行态势良好,软件业务收入和利润均保持两位数增长,软件业务出口收入增速由负转正。关于分领域运行情况,软件产品收入加快增长,上半年软件产品收入13,969亿元,同比增长9%。信息技术服务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上半年信息技术服务收入42,224亿元,同比增长12.6%,在全行业收入中占比为67.7%。其中,云计算、大数据服务共实现收入6,545亿元,同比增长11.3%,占信息技术服务收入的比重为15.5%;集成电路设计收入1642亿元,同比增长15.1%;电子商务平台技术服务收入5,162亿元,同比增长5.8%。软件技术拓展数字化发展新空间,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随着IT科技的快速发展,社会经济正在进入以数字化生产力为主要标志的发展新阶段,软件技术在数字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支撑作用,并加速向网络化、平台化、智能化方向发展,驱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5G、区块链、工业互联网、量子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迭代创新、群体突破,进一步加快数字产业化的步伐。通过对融合发展的有效赋能、赋值、赋智,软件技术将全面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持续激发数据要素创新活力。公司的主营业务面向全球产业信息化升级与数字化转型的需求,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专业的综合数智技术服务,下游需求的快速提升将为公司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助力公司高速发展。目前,全球软件技术服务产业格局正在发生重大的趋势性变化,向新兴市场的战略转移是全球软件技术服务产业转移中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从而推动新兴市场软件技术服务业的迅速发展。中国的软件技术服务行业发展十余年来,行业服务层次随行业技术水平的日益提高而逐步提升,同时,历经近三十年积累的人才、成本、环境和基础配套设施等优势,使得中国在全球软件技术服务市场中的竞争地位不断提升。3、公司业务覆盖的主要行业情况公司业务目前主要集中于TMT和金融两大垂直行业领域。(1)TMT行业TMT行业是以互联网等媒体为基础将高科技公司和电信业等行业链接起来的新兴产业。TMT行业的特点是信息交流和信息融合。随着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数字生态的融合,面向数据要素市场、企业数字化场景的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将进一步提速。以云计算、大数据、移动应用和社交网络为主的第三方技术平台,正在成为主流的ICT系统架构。企业数字化转型带动了云计算技术的快速增长,其中IaaS服务持续保持高速增长,PaaS服务开始加速,基于PaaS平台运行的数据库、大数据平台、人工智能平台等服务快速增长。同时,云计算平台的增长带动了系统基础架构软件的增长,应用系统大规模向云平台迁移,云原生系统快速发展,应用开发和部署软件快速增长。TMT行业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行业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行业间互相渗透,并促成了新的商业模式和创新的产生,如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随着数字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蓬勃发展,各个行业均在积极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进行数字化转型,对IT系统的相关需求不断增加。一方面,在信息化升级和数字化转型驱动下,各行业企业不断增加对IT投入,从而带动了软件技术服务市场的增长;另一方面,面对软件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持续深入,一些企业通过采用软件技术服务能够提高系统开发和管理、运营和维护效率,实现企业快速转型升级,增强其核心竞争力,且成本可控。未来,在新技术、新应用和新模式以及软件技术服务供应链不断完善的推动下,软件技术服务行业市场需求持续增长。预计未来几年,半导体产业、人工智能、网络安全、新能源、智能汽车、生物制药、机器人等新技术和新产业领域将会加速发展,数字政府、智慧医院、工业物联网、工业软件、网络银行等创新业务模式将呈现持续创新和高速发展的态势,促进ICT市场增长。IDC预计,2022-2026中国ICT支出规模的复合增长率将达到5.7%,而IT支出的复合增长率将达到7.5%。公司面向TMT行业客户,提供包括软件开发、测试与运行维护、用户体验设计、咨询与解决方案、AI(人工智能)、大数据及BI(商业智能)分析能力等的信息技术服务。公司持续开发和完善包括数据中台、物联网、DevOps等解决方案,围绕数字技术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公司技术服务能力,通过数字技术能力的提升,在逐步拓展软件定制开发及解决方案服务业务的同时,带动公司的软件开发人员技术服务业务。公司在软件开发人员技术服务交付规模持续增长的同时亦满足客户在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进程中产生的延展需求。(2)金融行业“十四五”期间,中国金融行业正在全面进入“科技+数据”驱动的数智金融时代,诸多银行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加快数字化转型进程,以满足数字化时代业务发展及客户服务需求,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国金融科技生态白皮书(2022年)》指出,当前全球经济发展不确定因素增加,传统金融模式受限明显,金融业更加依赖科技手段进行资源配置,尤其是对绿色、普惠、高效的转型发展要求更加依赖科技赋能。同时,在地缘冲突、国际竞争等因素影响下,跨境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安全受到挑战,各国更加关注国际跨境金融设施的公共性和独立性。另外,在资本市场整体活跃度受到较大影响的背景下,金融科技投融资规模有所回落,但数字支付、财富管理等重点领域仍然保持较高热度。中国银行业持续探索和践行数字化转型,借助于金融科技对银行基础业务及相关业务流程进行全面的数字化改造,以突破传统金融服务的局限,赋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据IDC报告,2022年中国银行业IT投资规模达到1,445.67亿元人民币,与2021年度的1,334.97亿元相比,增长了8.3%,预计在2026年将达到2,212.76亿元人民币。2022年中国银行业IT解决方案市场的整体规模达到648.8亿元人民币,比2021年增长10.1%。IDC预测,到2027年,中国银行业IT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将达到1,429.15亿元人民币,行业增长趋势明显。亿欧智库发布《2023中国金融信创发展研究报告》,报告显示,信创推动试点金融机构加强IT投入力度,预计2024年金融业信创市场规模达2028亿元,同比增长35%。预估2026年金融业信创市场规模将突破3000亿元。未来金融信创发展呈现三大趋势:1)大模型+AI助推,金融信创云需求放量不断;2)信创推动数字化转型,带动产业蓬勃发展,以AI为例,与传统金融业务的融合为实体金融机构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在金融智能营销、智能风控等方面,AI+金融技术能力也持续增长,数字化不断革新,应用不断丰富;3)金融信创与业务创新叠加将逐渐走向集成化数字生态系统。战略层面,公司将继续加大对金融行业的投入,除强化激励推动内生增长外,公司将通过引进成熟团队及投资并购等方式,进一步拓宽公司在该垂直领域的开发、测试、产品解决方案、运维服务等能力,为众多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客户提供优质、专业的信息技术服务。在银行科技领域,公司与中国银行、邮储银行等国有银行,招商银行、浙商银行等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以及江苏银行、宁波银行、杭州银行、徽商银行等众多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与农村信用社建立了稳定的业务合作。公司向以银行为主的客户提供软件技术服务、专业技术服务以及产品与解决方案服务,具体包括数据智能、测试、传输、信贷、财务、运维、核心及生态场景等产品解决方案,数字化转型咨询、ITO等技术服务和主机、Teradata、云计算、IT基础设施和BPO的专业服务。在提供专业的金融IT技术服务的同时,公司重视数据要素在金融业转型发展的重要价值。数字化转型是金融机构实现从高速度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重要抓手。金融行业利用合规的金融数据以及先进的数据科技来释放数据要素价值,驱动金融业务数字化转型。公司在数据分析、挖掘及运营层面的技术积淀,将助力所服务的金融行业客户通过对合规数据的高效运用,实现场景化金融服务能力的有效提升,真正实现更高效、差异化的数字化服务能力。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主要股东
序号 | 股东名称 | 持股数(股) | 持股比例 |
---|---|---|---|
1 | 北京慧博创展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 60,000,000 | 16.67% |
2 | 北京慧博创展科技中心(有限合伙) | 60,000,000 | 16.67% |
3 | 北京和易通达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 37,612,500 | 10.45% |
4 | 北京和易通达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 37,612,500 | 10.45% |
5 | 杭州钱友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37,500,000 | 10.42% |
6 | 北京友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杭州钱友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37,500,000 | 10.42% |
7 | 贵州省云力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24,000,000 | 6.67% |
8 | 北京云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贵州省云力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24,000,000 | 6.67% |
9 | 圆汇(深圳)数字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19,875,000 | 5.52% |
10 | 苏州友财汇赢投资中心(有限合伙) | 18,750,000 | 5.21%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