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申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杭州申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申昊科技
  • 企业英文名: Hangzhou Shenhao Technology Co.,LTD.
  • 实际控制人: 王晓青,陈如申
  • 上市代码: 300853.SZ
  • 注册资本: 14694.1798 万元
  • 上市日期: 2020-07-24
  • 大股东: 陈如申
  • 持股比例: 21.72%
  • 董秘: 朱鸯鸯
  • 董秘电话: 0571-88720409
  • 所属行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韦军、徐渊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国枫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仓前街道长松街6号
  • 概念板块: 通用设备 浙江板块 专精特新 创业板综 预亏预减 转债标的 机器人概念 人工智能 智能机器 智能电网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浙江
  • 成立日期: 2002-09-05
  • 组织形式: 中小微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30100742929345R
  • 法定代表人: 陈如申
  • 董事长: 陈如申
  • 电话: 0571-88720409
  • 传真: 0571-88720407
  • 企业官网: www.shenhaoinfo.com
  • 企业邮箱: zhengquanbu@shenhaoinfo.com
  • 办公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余杭街道宇达路5号
  • 邮编: 311121
  • 主营业务: 公司拥有自主运行的研发、采购、生产和销售体系,主要通过研发、生产智能机器人、智能监测检测及控制设备,为客户提供包括智慧电网解决方案、智慧交通解决方案、智慧环保解决方案等一系列整体解决方案并提供持续运维服务等
  •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信息系统集成服务;物联网应用服务;计算机系统服务;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通用设备制造(不含特种设备制造);安防设备制造;安防设备销售;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制造;智能仪器仪表销售;智能仪器仪表制造;非居住房地产租赁;租赁服务(不含许可类租赁服务);环境保护专用设备销售;环境保护专用设备制造;智能机器人的研发;智能机器人销售;特殊作业机器人制造;人工智能硬件销售;工业机器人制造;服务消费机器人销售;服务消费机器人制造;软件开发;软件销售;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人工智能理论与算法软件开发;智能输配电及控制设备销售;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水下系统和作业装备制造;水下系统和作业装备销售;智能无人飞行器销售;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铁路专用测量或检验仪器制造;铁路专用测量或检验仪器销售;轨道交通专用设备、关键系统及部件销售;在线能源监测技术研发(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电气安装服务;输电、供电、受电电力设施的安装、维修和试验;测绘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
  • 企业简介: 杭州申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0853)成立于2002年,是一家致力于设备检测及故障诊断的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充分利用传感器、机器人、人工智能及大数据分析技术,服务于工业大健康,为工业设备安全运行及智能化运维提供综合解决方案。目前,公司已开发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机器人及智能监测控制设备产品,可用于电力电网、轨道交通、油气化工等行业,解决客户的难点与痛点,为客户无人或少人值守和智能化管理提供有效的检测、监测手段。
  • 发展进程: 2002年8月28日,杭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出具“(杭)名称预核字2002第026449号”《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核准公司名称为“杭州申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申昊有限注册资本50万元,其中陈如申、王晓青分别以货币出资30万元、20万元。上述出资分两期缴足,2002年9月4日和2003年4月24日,浙江天平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浙江正信联合会计师事务所先后出具“浙天验(2002)467号”、“正信验字(2003)第549号”《验资报告》,对陈如申、王晓青的前述出资予以验证。2002年9月5日,申昊有限在杭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西湖分局登记成立,取得了注册号为3301062003384的《营业执照》。根据设立时有效的《公司法》(1999年生效)的规定,公司股东未在设立时一次性足额缴纳出资,与当时有效的《公司法》的规定不符。根据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于2000年2月20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支持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第23条之规定:“设立公司制小企业,注册资本在50万元以下、一次性注入有困难的,可分期到位,但首期出资额须达到注册资本的10%以上,且最低不少于3万元;1年内实缴注册资本须追加至50%以上,3年内全部到位”。申昊有限设立时注册资本为50万元,符合《关于进一步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支持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中规定的公司制中小企业,可以分期缴纳出资;申昊有限首次实际缴纳出资为10万元,为注册资本的10%以上且高于3万元,并于2003年4月(一年内)将剩余40万元全部缴纳完毕。因此,申昊有限设立时分期缴纳出资系按照在浙江省普遍适用的《关于进一步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支持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的规定执行,公司设立时的各股东按《关于进一步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支持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的规定分期缴纳了出资,申昊有限亦经杭州市工商局核准设立并取得《营业执照》,其设立有效。 根据申昊有限股东会于2014年6月27日作出的决议及各发起人于2014年8月7日共同签署的《发起人协议》,申昊有限以2014年6月30日经审计的净资产整体变更设立股份有限公司。根据天健事务所于2014年7月15日出具的“天健审〔2014〕6056号”《审计报告》,截至2014年6月30日止,申昊有限经审计的净资产为72,088,866.45元。按折股方案,将上述净资产按1.2989:1的比例折合为股份有限公司股本5,550.00万元,超过股本部分的净资产16,588,866.45元计入资本公积。2014年7月21日,坤元评估出“坤元评报[2014]280号”《评估报告》,截至2014年6月30日止,申昊有限净资产评估价值为77,071,014.66元。2014年8月21日,天健事务所出具了“天健验〔2014〕172号”《验资报告》,验证公司注册资本已全部到位。申昊有限于2014年9月10日在杭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办理了整体变更设立股份公司手续,注册资本及实收资本5,550.00万元,工商注册号为330106000079846。
  • 商业规划: (一)主营业务和主要产品基本情况公司秉承“工业健康有申昊,排除故障不再难”的企业愿景,通过利用多传感器、人工智能、机器人及大数据分析等技术,为工业设备安全运行及智能化运维提供综合解决方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设了包括电力电网、轨道交通等大量工业基础设施,并需要对这些基础设施进行状态监测、运维以保障其安全稳定运行,但由于存在劳动力短缺、人工检测环境危险,人工作业不精准、不规范等问题,行业亟需通过新的技术提高对工业基础设施的运维能力。而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机器人、大数据等新质生产力技术长足发展,通过“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技术辅助、协同、代替人员在高危、高压、恶劣环境等场景作业正逐步成为现实。通过多年研发投入和创新实践,公司构建形成包括机器人运动控制、机械臂柔顺控制、定位导航、多传感器融合、大数据分析等核心技术体系。通过研发、设计、整合传感器、控制器、驱动单元,公司研发形成包括轮式巡检机器人、履带巡检机器人、挂轨机器人、线路巡检机器人等移动巡检产品以及开关室操作机器人、环保运维机器人、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等在内的操作机器人,以及包括线路微拍、变压器油中气体、光声光谱检测(在线监测系统)等固定端在线监测产品。通过适应不同场景的移动巡检机器人以及在线监测产品系列所搭载的视觉、红外、声音、温度等传感器,对工业设备的形态位置、仪表数据、缺陷状态、放电信息、声音信息、红外信息、温度信息、磨损信息进行全面感知搜集,并在边缘端通过边缘提取、图像识别、深度学习技术对数据转化处理后,上传至变电站远程巡视系统、智慧配电站房巡视系统、交通车辆巡视等系统,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以实现对工业设备以及工业场景的运行状态的感知、状态问题的预警。在此基础上,公司打造了包括智慧电网解决方案、智慧交通解决方案、智慧环保解决方案等系统性解决方案,以服务电力电网、轨道交通、生态环境等场景客户。1、智慧电网解决方案自2007年开始布局智能电网监测设备领域,公司紧抓智能电网建设的行业机遇,不断研发创新,业务逐步从固定端在线监测扩展至多场景智能机器人巡检、作业,辅助、协同、替代人工在高危、高压、带电、强磁等环境中对电网设备状态进行感知、监测、预警。经过15余年的发展,公司在市场、技术、产品等方面构筑了独特的竞争优势,覆盖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等多场景的解决方案,保障电力安全,提升运维作业效率,促进电网绿色可持续发展。(1)输电运维解决方案输电线路是用变压器将发电机发出的电能升压后,再经断路器等控制设备接入输电线路来实现。其中架空输电线路架设在地面之上,由线路杆塔、导线、绝缘子、线路金具、拉线、杆塔基础、接地装置等构成。架空输电线路及其主要设施、设备、附件常年暴露在野外,承受风吹雨打,日晒雨淋;在外力的侵蚀下,会出现诸如绝缘子破损、导线散股、金具损坏等状况,若不能及时发现隐患,这些故障将逐渐发展严重,将可能导致包括断线、倒塔在内的重大事故。因此输电线路需要定期巡检,排查安全隐患。但出于节约土地资源、安全等需求,输电线路通常架设在远离城市、人群地带,涉及高山、湖泊河流等地,人力抵达困难;且输电线路通常架设高度高,高空风力大、人员作业危险系数大;高压输电线路附近,存在强磁场,长久置身其内对人身生理健康构成威胁。对于输电线路巡检场景,下游客户推动“集中监控+立体巡检”输电监控模式,公司推出输电线路智能微拍、输电线路巡检机器人、无人机巡视系统等系列产品,以多位置、多角度、多时段对输电线路及其主要设施、设备、附件、周边环境状态进行智能化监测,提升输电线路检修效率,保障输电线路安全可靠运行。公司输电线路智能微拍具备多摄像头监控、夜视全彩、低功耗、边缘计算等特点,可对输电线路导线、绝缘子及金属异常以及塔杆周边环境、通道环境、山火情况进行全天候低功耗监测,保障输电线路的运行安全。公司输电线路机器人具备对输电线路杆塔、绝缘子、金具、导线等目标的巡检功能,也可搭载除冰作业模块、涂覆作业模块、散股修复模块以分别实现地线覆冰清除和线路绝缘涂层、防覆冰涂层涂覆、线路散股修复的功能。(2)变电运维解决方案变电站是指电力系统中对电压和电流进行变换,接收电能及分配电能的场所。由于变电站现场设备多、数量大、环境复杂,对于设备缺陷和违规违章操作,不易在第一时间发现,容易引发电力安全事故。传统运维巡检方式是通过各类常规监控终端实施远程监控和现场管控,但仍需大量人工进行核检,随着监控终端设备数量增多,海量数据造成人工核检工作量剧增的现象日益凸显,响应及时性和管控有效性有待提高。对于变电运维场景,下游客户推进变电运维专业“远程智能巡视替代人工例行巡视”和“一键顺控替代传统倒闸操作”应用。公司通过室内外轮式巡检机器人、室内挂轨机器人、变压器油中气体在线监测、声纹检测、视频监控、红外检测装置,无人机等设备对变电站室内外环境以及设备的形态、表计读数、开关位置、设备温度、局部放电情况、液位状态进行全面感知检测,并进行数据分析及故障预警,及时发现设备异常,提高变电站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效率,从而减少事故风险,降低运维成本。公司自主研发的室外轮式巡检机器人融合自主导航定位、非接触检测、多传感器、后台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可实现站内不同高度和位置的表计读数、开关位置识别、红外精准测温、声音、气体以及对站内工况环境的异常和安全性进行智能评估并主动预警。该产品已在电网变电站、发电厂升压站、铁路牵引变、换流站、高能耗行业电力场站应用。室内轮式巡检机器人采用小型化、轻型化和模块化设计,整合无轨导航、图像智能识别与分析、可见光、红外、非接触特高频局部放电传感器、温湿度、气体以及声音检测传感器等多传感器融合等技术,实现设备状态全面感知、信息高效处理。目前该产品已应用于不同行业中的开关室、主控室、GIS室、配电房、水务站房等多种环境。公司研发的变压器油中气体光声光谱在线监测系统是集控制、测量分析技术于一体的精密设备,主要用来在线监测变压器、电抗器等油浸式高压设备油中溶解的故障特征气体和溶解微水的含量及其增长率,并通过故障诊断专家系统早期预报设备隐患信息,避免设备事故,减少重大损失,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该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电压等级变电站。(3)配电运维解决方案在配网领域,公司布局有巡检机器人、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台区检测装置等产品,对配电站设备、环境进行监测保障配电站设备安全。公司配网台区视频在线监测装置基于台架变区业务需求设计,全方位监测配网台架变双侧线缆、变压器及周边环境,推动台架变的精细化管理和无人值守。公司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通过环境感知、视觉追踪、双臂协同、主从遥操作等形式满足配网架空线路主从接引线、主从断引线等带电作业任务。2、智慧交通解决方案公司智慧交通解决方案根据轨道交通运维需求,分别为线路运维解决方案、车辆运维解决方案和供电运维解决方案。(1)线路运维解决方案在轨道交通的运营过程中,轨道内外部磨损、缺陷、异物入侵均会对轨交运营安全产生影响,传统的轨道巡检过程中,天窗期作业时间紧张、多点检测难、检测作业工作量大。针对轨交线路运营场景,公司研发包括轨交线路巡检机器人、双轨式钢轨超声波探伤仪、轨交综合巡检机器人等设备对轨道扣件缺陷、钢轨表面伤损、钢轨廓形/磨耗、轨道几何参数检测、限界入侵、道床缺陷与异物、钢轨内部缺陷等多类型检测点进行人机协同高精度、自动化检测,及时发现并评估钢轨安全隐患,保障轨交运行安全,降低人员工作强度、作业成本,提高巡检效率和质量。公司轨交线路巡检机器人采用钢轨轮式自行走运动平台组合各类高精尖检测系统,能够对轨道扣件缺陷、界限入侵、道床缺陷与异物、钢轨表面磨损、轨道几何参数等项目进行检测,辅助人工完成线路夜间巡检工作任务、消除线路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降低作业强度和成本,提高巡检效率和质量。在轨交线路巡检机器人的基础上,公司根据轨交客户业务需求,升级开发轨交综合巡检机器人,整合隧道检测、接触网检测、超声探伤、扣件道床检测等多作业模块以实现对轨道、隧道巡检场景的综合化集成和模块化覆盖,满足客户需求。(2)车辆运维解决方案在轨道交通运维过程中,需要对车辆底部、侧部、车身、顶部的管线、锁孔盖、扎带、温度标、车轮、车侧表面缺陷、转向架等点位进行检查以保障轨交车辆的行驶安全。传统人工检测中,车辆检测现场环境艰苦、劳动强度大、检测结果受人员主观因素影响。公司车辆解决方案通过移动的列车车底检测机器人、固定的车辆360°动态图像智能检测系统对车辆故障缺陷点进行多传感器、高精度检测,及时发现安全隐患,从而降低检修人员工作强度、提升检修质量,减少列车运行安全隐患。公司列车车底检测机器人采用轮式运动平台组合机械臂、视觉系统的方式运行于列车检修地沟中对列车车底螺栓、管线、排风口、油位阀门以及车侧转向架、车辆车轮、车侧表面缺陷等进行检测,协助、代替人工完成列车车底、车侧外观的检测任务,降低工作强度,提升检修质量,发现列车运行的安全隐患。车辆360°动态图像智能检测系统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与自动控制技术相结合,利用轨边三维图像检测装置采集运行车辆车顶、走行部、制动部件、底架悬吊件、钩缓连接等可视部位高清图像,识别车辆走行部、底部、侧部、顶部等关键部件状态。(3)供电智能运维解决方案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是为轨道交通运营提供所需电能的系统,其不仅为轨道交通电动列车提供牵引用电,还为轨道交通运营服务其他设施提供电能。轨道交通供电障碍,会对运输系统、乘客生命与财产安全造成损害。因此,安全可靠电力供给是轨道交通正常运营的重要保证。针对轨道交通供电场景,公司将原有在电力领域成熟的巡检机器人产品和监测设备在在轨道交通场景进行成功迁移,并新开发了刚性接触网检测机器人,以保障轨交领域的电力系统安全。公司刚性接触网巡检机器人运行在刚性接触网汇流排上,能够对刚性接触网接触面宽、磨耗余量、偏磨角度进行高精度测量,对接触线表面拉丝等表面伤损缺陷进行识别定位。3、智慧环保解决方案我国建有数量庞大的生态环境监测站房,但在生态站房运维维护过程中,存在运维环节不规范、现场复核工作量大、缺乏过程监管等现象。公司根据生态环境业务场景需求,通过多传感器融合技术,整合光、电、声等监测方式,开发运维巡视机器人、运维作业机器人以及环保运维平台,以完善自动运维作业能力,推动运维模式由“传统人工运维”向“数据智能驱动”的转变,提升运维效率及运维规范。公司环保运维作业机器人运行于生态环境站房中,可实现自主运维巡视、自主运维监督,并辅助、代替人工实现试剂自动更换、电极自动清洗等运维任务。(二)经营模式公司拥有自主运行的研发、采购、生产和销售体系,主要通过研发、生产智能机器人、智能监测检测及控制设备,为客户提供包括智慧电网解决方案、智慧交通解决方案、智慧环保解决方案等一系列整体解决方案并提供持续运维服务等实现盈利。定制化产品研发交付为主要运作方式:1、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结合行业相关领域技术发展趋势的研究和预测而开展长远战略及共性技术、核心技术、产品开发及技术支持等相关工作,项目研发过程主要包括立项、设计方案审查、样品测试、结题评审会等环节。2、在物料采购方面,主要通过定制化采购和通用标准件直接采购相结合的模式,另外还包括部分原材料的基础委外加工和采购部分劳务以应对订单季节性需求集中导致的产能不足问题等。3、在生产制造方面,采取模块化设计,对多个具有独立功能的模块进行组装、联调。标准化的硬件模块直接外购,特殊部件则自制、外协或定制采购;应用软件和驱动软件根据产品功能和硬件特点自行开发。4、在产品销售方面,公司主要通过投标或竞争性谈判等方式取得订单,结合部分代理商形成订单。(三)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1、国家政策引导行业发展机器人领域,“十四五”规划提出,推动制造业升级,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机器人、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先进电力设备等产业创新发展。工信部等十七部门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提出至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应用深度、广度显著提升,并强调深化制造业、农业、能源等10大重点领域的“机器人+”应用。其中,针对能源领域,实施方案提出研制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巡检、操作、维护等机器人产品,推广机器人在枢纽变电站、重要换流站、主干电网、重要输电通道等场景的应用,推进机器人与能源领域深度融合。人工智能领域,2023年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推动面向复杂环境和多应用场景的特种智能机器人、无人机等技术装备研发,提升人机交互能力和智能装备的成套化水平,服务远程设备操控、智能巡检、智能运维、故障诊断、应急救援等能源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典型业务场景。推动基于人工智能的能源装备状态识别、可靠性评估及故障诊断技术发展。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AI)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随着相关政策、意见指南等的密集发布,将进一步提升人工智能、机器人、数字经济的重要性,促进产业链成熟度不断提升、应用场景的不断开拓,为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2、技术进步带动场景创新随着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通用大模型的出现和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机器人行业快速发展,以及人工智能大模型和机器人结合推动机器人具身智能的发展,使得机器人对复杂场景的感知、理解能力进一步提升,机器人更加智能,并能够进行更多的复杂任务操作。这一背景叠加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的趋势,人工智能和机器人能够帮助人类发现和处理重复性劳动并随着技术突破能发现处理更加复杂的问题,进行更多的人机协同,从而使人工智能机器人产品的应用场景进一步创新。3、下游领域持续建设带来广阔市场在产业政策的支持及推动下,未来相当长时间内智能电网都将成为我国电网建设的重点。从投资规模看,国家电网计划“十四五”期间投入3,500亿美元;南方电网“十四五”期间总体电网建设将规划投资约6,700亿元,全国电网总投资预计近3万亿元,高于“十三五”期间全国电网总投资2.57万亿元和“十二五”期间的2万亿元。国家电网2024年预计电网建设投资总规模超5,000亿元,将继续加大数智化坚强电网的建设,围绕数字化配电网等应用场景,打造一批数智化坚强电网示范工程。在变电领域,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编制的《中国电力统计年鉴2022》,截至2021年底,我国35kV以上变电站数量合计约4万座。根据南网科技招股说明书估算,全国大约拥有配电站30万座,大量的变电站和配电站存在智能化改造需求。2024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30年,基本完成配电网柔性化、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合理配置监测终端、无人巡检终端、带电作业机器人等设施设备,加快设备状态智能监测分析、电网灾害智能感知等技术应用。在轨道交通领域,我国铁路与城轨交通的规模持续扩大,2020年发布的《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明确:到2035年,全国铁路网运营里程达到20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铁7万公里左右。20万人口以上城市实现铁路覆盖,50万人口以上城市高铁通达。城市轨道交通方面,根据住建部、发改委联合发布的《“十四五”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十四五”期间,城市轨道交通扩容与增效。根据国铁集团2023年统计公报数据,2023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5.9万公里,其中高铁4.5万公里,全国铁路客车拥有辆7.84万辆,其中动车35,416辆,货车拥有100.5万辆。根据交通运输部数据,截止2023年底,全国共有55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06条,城市轨道运营里程突破1万公里。随着轨道交通建设规模增长,存量轨道交通设备老化与运维人员不足的问题日渐突出。设施数量的增加导致日常检修工作量成倍增加,对传统运维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轨道交通运营维护、铁路及城市轨道的检测与维护也都亟需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提高效率及精度。这将大大拓展智能机器人和智能检测及控制设备的应用领域。在生态环境领域,2024年3月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实施意见》指出:未来五年,在数智化转型方面,人工智能等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技术充分应用,环境质量监测网络智能化改造基本完成,与数字化相适应的新一代监测技术体系基本建立,监测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分析及应用支撑基本实现全链条流程化、智能化,智慧监测全面推进,并提出分批实施国家空气、地表水自动监测智能化改造。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质生产力技术在生态环境领域也将迎来快速发展机遇。4、持续进行研发投入,推动产品创新及应用场景拓展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以创新为驱动,每年通过大量研发投入,用于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以及既有产品的迭代升级。经过多年积累,公司在多传感器融合、人工智能、机器人本体设计、定位导航、运动控制、全数字仿真、大数据分析等方面形成了平台化的核心技术体系,积累了大量人工智能机器人应用场景开经验,能够快速针对客户需求进行场景开发。公司下游应用场景也从电力电网延伸至轨道交通、生态环境等。在持续的研发投入下,公司的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并迭代,推动公司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提高产品附加值,进而驱动业绩增长。5、持续深化商业化应用落地针对国内市场,以浙江省规模化示范应用为契机,逐步将产品从浙江推广至全国,已逐步建立全国的销售渠道。针对专业领域目标市场,公司陆续与合作伙伴就技术研发、渠道资源、市场开拓等方面展开合作,充分整合优势资源,推动产业协同、资源联动、能力共享,努力打造新的业绩增长点。针对国际市场,在我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与基建出海的背景下,公司在新加坡设立申昊(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并在海上、陆上丝绸之路桥头堡福州、西安分别设立子公司,以建立海外销售渠道,推动公司产品出海。未来,随着各地区各工业领域数字化转型进程推进,公司销售渠道的不断完善,将进一步推动公司商业化应用落地。(四)报告期内经营情况概述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59.08万元,同比下降83.8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925.80万元,同比下降381.88%。主要原因是受市场环境、订单交付结算周期及新业务板块尚处于商业化初期等因素影响,报告期内收入总额同比下降。公司持续推进“人工智能+工业大健康”的发展战略,保持电网、轨道交通、生态环保等领域的投入,公司虽同时推进各项管理优化工作,但整体的期间费用仍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利润。截止本报告期末,公司在手订单约2.16亿元。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应收账款回款22,147.39万元,占上年末应收账款规模的35.82%,同比上年同期回款金额增长36.67%。报告期内,为了进一步深化产业布局,加速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公司与杭州市燃气集团有限公司、金卡智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了杭州杭燃数智科技有限公司,旨在拓展人工智能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情况,助力智慧燃气建设,提高燃气行业数字化智能化、安全可靠性以及生产和运营效率。报告期内,公司股份回购实施完成,截至2024年4月1日,通过股份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公司股份3,098,200股,占公司当时总股本146,941,769股的2.1085%,用于在未来适宜时机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面对目前不利的市场环境,公司在研发规划、销售策略、战略布局等方面积极应对。一方面,公司审视并优化公司的各项支出,降低运营成本,明确聚焦研发项目,促进技术产业化落地及批量化应用。另一方面,公司加强销售管理,针对不同行业采取差异化聚焦销售策略,缩短流程与决策时间,加快项目推进,持续提升销售能力。同时,公司引进专业团队,从事包括户储、工商业储能、电网侧储能等业务,拟研发虚拟电厂技术和应用,助力提升能源的聚合、优化和管控,推广数字能源新业态,培育公司新的业务增长点。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主要股东
序号 股东名称 持股数(股) 持股比例
1 上海稻海投资有限公司 6,500,000 10.62%
2 江苏建银投资有限公司 5,000,000 8.17%
3 朱兆服 2,905,837 1.98%
4 杭州昊和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1,250,000 2.04%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