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时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常州时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时创能源
- 企业英文名: Changzhou Shichuang Energy Co.,Ltd.
- 实际控制人: 符黎明
- 上市代码: 688429.SH
- 注册资本: 40000.08 万元
- 上市日期: 2023-06-29
- 大股东: 南京时创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35.74%
- 董秘: 夏晶晶
- 董秘电话: 0519-67181119
- 所属行业: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王强、章静静
- 律师事务所: 北京植德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溧阳市溧城镇吴潭渡路8号
- 概念板块: 光伏设备 融资融券 BC电池 TOPCon电池 太阳能 HIT电池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江苏
- 成立日期: 2009-11-19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20481696789635G
- 法定代表人: 符黎明
- 董事长: 符黎明
- 电话: 0519-67181119
- 传真: 0519-67181119
- 企业官网: www.shichuang.cc
- 企业邮箱: zqb@shichuang.cc
- 办公地址: 溧阳市溧城镇吴潭渡路8号
- 邮编: 213300
- 主营业务: 光伏湿制程辅助品、光伏设备和光伏电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
- 经营范围: 硅太阳能电池辅材、电池片、组件及相关产品、太阳能电池设备、储能材料、硅片辅材、光电材料、清洁能源相关材料及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技术咨询和技术转让,硅片加工,硅太阳电池相关材料的销售,普通货物道路运输,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常州时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2009年,位于交通便捷的中国长三角地区——江苏溧阳。时创是一家由浙江大学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毕业的博士团队创立的高科技企业,以研发为主导,利用自身强大的技术实力致力解决当今中国“低碳环保”所面临的诸多挑战。 2010年,时创与浙江大学合作,成立了联合研发中心。时创在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坚持“蓝海”战略,不断培训和壮大研发团队,加强自身的研发创新能力。目前,公司拥有超过200人的研发技术团队,其中多名人员具备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等较高学历,汇聚了材料、化学、物理、微电子、机械及电气自动化等多领域科研人才。 时创凭借卓越的科技创新能力,短短几年便跻身于光伏能源行业强者之林。公司相继推出了光伏湿制程辅助品、光伏设备及光伏电池三大类主要产品,主要从事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公司充分利用在技术创新方面的竞争优势,秉持“蓝海战略”,致力于解决光伏电池制造过程中的影响光电转换效率的工艺难点,围绕推动行业“降本增效”研发推出了多款行业内首创或创新型产品。公司的辅助品类产品包括制绒辅助品、抛光辅助品、清洗辅助品等,主要用于光伏电池生产的制绒、刻蚀抛光、清洗等环节。公司的设备类产品包括链式退火设备、体缺陷钝化设备等,主要用于光伏电池生产的氧化、体缺陷钝化等环节。公司辅助品类产品和设备类产品的主要客户为光伏电池生产企业,已覆盖主流电池企业。 时创的每一款产品都是高科技的结晶,每一道工序都有严格的质量把控。时创以创新为客户创造价值为使命,用心制造每一款产品,真正给客户带来绿色节能、环保安全的无忧体验。 历年来,时创脚踏实地,不断成长。先后获得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江苏省科技型企业创新基金支持,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常州市科技型民营企业、常州市明星企业等荣誉称号,产品符合欧盟相关的环保标准,成为行业典范。
- 商业规划: 顺应国家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方向,2024年上半年国内光伏行业需求仍在持续提升,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数据,应用端:2024年上半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102.48GW,同比增长30.7%;制造端: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同比增长均超过32%;出口端:硅片、电池、组件出口量分别同比增长34.5%、32.1%、19.7%。但也正是由于行业产能的大规模释放和技术革新的加速推进,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产品的价格普遍下降,行业盈利能力受到考验,呈现价格下降、产值下降、出口额降的局面:价格端:硅料和硅片价格下滑超40%,组件价格下滑超15%;制造产值端:不含逆变器产值约5386亿元,同比下降36.5%;光伏产品出口总额(硅片、电池、组件)约186.7亿美元,同比下降35.4%。在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公司业绩受到挑战。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8亿元,同比减少70.8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33亿元,同比下降212.63%;实现扣非后净利润-1.37亿元,同比下降229.27%;基本每股收益-0.33元/股,同比下降200%。但公司仍然坚持光伏行业原创技术平台型供应商的定位,以研发为核心,坚持“蓝海战略”,不断迭代和推出新的创新型产品和技术以提升公司长远的行业竞争力。2024年上半年,公司在以下方面取得突破:(1)积极推动湿制程辅助品在N型产品中的领先优势,产销持续增长,龙头地位稳固由于2024年上半年光伏行业整体产量进一步增长,公司的辅助品类产品销售量同比2023年上半年增长52%,进一步巩固了在细分领域的行业市占率龙头地位。随着N型TOPCon路线的逐渐推广,刻蚀辅助品更是实现了超过2000万元的营收,同比增长了11倍,产品稳定性和产业价值得到业内的广泛认同。与此同时,公司通过对BC类电池和HJT电池的产品升级加强,相关产品也在BC技术的龙头企业和HJT的龙头企业取得领先份额。(2)持续提升光伏半片电池的竞争优势,完成P型产线到N型TOPCon电池的产能更新公司于2023年7月公告披露了4GW项目,并于2024年二季度完成建设工作,落地了3GWTOPCon硅片和电池的投产。2024年上半年P型电池市场需求不断减少,报告期处于N型产能建设但尚未实现销售的过渡期,使得电池片销售量在上半年比去年同期下降58.4%;另一方面,由于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产品的价格普遍下降导致电池端单价也严重受挫,2024年上半年公司电池单瓦售价同比下降64.3%。虽然N型技术的快速迭代推广,使传统的P型产能面临逐步出清的局面,但公司2GW电池产能作为公司边皮技术和半片技术的示范线,向市场推广了半片电池,提高了市场对半片技术的认可,同时也为公司TOPCon产线的投产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公司新的半片N型TOPCon电池产融入了公司自身对湿法材料的理解,同时配套了自研掩膜设备和新的电池工艺,扩宽了N型电池的工艺窗口,为进一步提升TOPCon电池效率打下了基础。(3)成功推出最新研发成果基于叠栅技术的组件,实现光伏产业链工艺端降本增效的又一突破性创新技术公司于2024年6月成功推出最新研发成果基于叠栅技术的“古琴”组件,该技术使用极细的三角导电丝(低于120微米)替代了传统的主栅和焊带,使得用银量大幅降低,同时该导电丝具有超高表面反射率,可将电池表面的等效遮光面积降低到1%以下,从而提升了组件的转化效率。结合与叠栅技术相匹配的高效电池技术(双polo钝化技术等),较常规TOPConSMBB技术的同版型组件,叠栅组件的单块组件功率可提升5%左右。作为一家坚持做光伏行业的原创技术的企业,叠栅技术是公司向行业输出产业链降本增效的又一壮举,也是公司坚持研发驱动的必然成果。下一步,公司计划在2024年第三季度投资1GW叠栅组件产能,实现研发成果到量产线的跨越,同时致力于与行业内的头部企业共同推广。公司会继续在“蓝海战略”的驱动下,坚持更多创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