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天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浙江天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天宇股份
  • 企业英文名: Zhejiang Tianyu Pharmaceutical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屠勇军,林洁
  • 上市代码: 300702.SZ
  • 注册资本: 34797.7159 万元
  • 上市日期: 2017-09-19
  • 大股东: 林洁
  • 持股比例: 35.07%
  • 董秘: 王艳
  • 董秘电话: 0576-89189669
  • 所属行业: 医药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金晨希、陈丹萍
  • 律师事务所: 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台州市黄岩江口化工开发区
  • 概念板块: 化学制药 浙江板块 富时罗素 创业板综 深股通 预盈预增 新冠药物 机构重仓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浙江
  • 成立日期: 2003-02-14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31000148144211K
  • 法定代表人: 屠勇军
  • 董事长: 屠勇军
  • 电话: 0576-89189669
  • 传真: 0576-89189660
  • 企业官网: www.tianyupharm.com
  • 企业邮箱: stock@tianyupharm.com
  • 办公地址: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江口化工开发区
  • 邮编: 318020
  • 主营业务: 化学原料药及中间体的研发、注册、生产和销售。
  • 经营范围: 许可项目:药品生产;危险化学品生产;危险化学品经营;药品进出口(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一般项目: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药品委托生产;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等许可类化学品的制造);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专用化学产品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浙江天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专业研发、制造和销售制剂、原料药以及医药中间体的股份制制药上市企业,现拥有八家全资子公司,共占地700多亩,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公司主要产品涵盖降血压类、降血糖类、抗血栓类、抗哮喘类、抗病毒类药物等医药中间体和原料药,是全球大型沙坦类药物原料药及中间体生产企业之一,50%以上产品服务于TEVA、POLPHARM、NOVARTIS—SANDOZ等国际、国内知名药企,在国内同类厂商中处于领先地位。
  • 发展进程: 2003年2月14日,公司前身浙江天宇医药化工有限公司由浙江黄岩天宇化工厂改制变更设立。天宇医化设立时注册资本500万元,其中:林洁出资425万元,占注册资本的85%;屠善增出资37.5万元,占注册资本的7.5%;王菊清出资37.5万元,占注册资本的7.5%。2003年2月9日,台州合一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台合会事(2003)验资第028号”《验资报告》,对天宇医化注册资本实收情况进行了审验。2003年2月14日,经台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黄岩分局核准,天宇医化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并领取注册号为3310032003078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2005年7月21日,天宇医化更名为浙江天宇药业有限公司。 2011年4月8日,天宇有限召开股东会并作出决议,同意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全体股东为股份公司发起人。2011年5月5日,天宇有限全体股东召开股东会并签订《关于变更设立浙江天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之发起人协议书》,同意以经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截至2011年3月31日天宇有限净资产中的9,000万元折为股份公司实收资本9,000万股股份,各股东持股比例不变。2011年5月30日,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天健验(2011)221号”《验资报告》,审验确认天宇有限截至2011年3月31日止经审计的净资产为230,619,985.29元,上述净资产折合实收资本9,000万元,资本公积140,619,985.29元。2011年6月24日,经台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股份公司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并领取了注册号为331003000003258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 商业规划: (一)公司业务概况天宇股份是一家专业从事研发、生产和销售中间体、原料药及制剂业务的医药制造企业。产品主要涉及降血压、降血糖、抗病毒、抗哮喘、抗凝血等药物,按照业务模式的不同,分为CDMO原料药及中间体业务、仿制药原料药及中间体业务和制剂业务。多年以来公司坚持以打造适应公司治理的系统能力为己任,不断提高运营效率,力求打造行业领先的综合经营能力。1、仿制药原料药及中间体业务仿制药原料药及中间体业务系公司采用自主研发技术进行生产的产品,相关产品主要是生产专利到期或即将到期的药物,客户主要为国际大型仿制药厂商及其下属企业。公司仿制药原料药及中间体涉业务及产品按应用领域划分主要包括沙坦类抗高血压药物原料药及中间体、抗哮喘药物原料药及中间体、降血糖药物原料药及中间体、抗前列腺增生原料药及中间体等。公司仿制药原料药及中间体业务涉及的主要产品及其用途情况具体如下:原料药生产企业通常需要在相关专利药到期前的8-10年开始进行合成路线和生产工艺的研发,到期前的5年开始为制药公司提供样品,并对技术工艺等进行再优化等,在前4-5年开始申请产品的注册。为确保能够抓住在未来几年专利药集中到期的市场机遇,公司近几年持续在研发方面进行投入,并取得了相应成效,公司除了当前已商业化的产品品种外,在降血脂、降血糖以及抗凝血等心血管药物的领域也拥有较为丰富的产品储备。随着公司储备的原料药品种对应的相关药物专利到期及公司产品的注册认证完成,降血脂、降血糖及抗凝血等药物原料药及中间体业务将成为公司未来业绩的重要增长点。2、CDMO原料药及中间体业务CDMO(ContractDevelopmentManufactureOrganization),即合同定制研发生产组织,是一种新兴的研发生产外包组织,主要是为医药生产企业以及生物技术公司的产品,特别是创新产品,提供产品研发、生产时所需要的工艺开发、配方开发、临床试验用药、化学或生物合成的药品或工艺研发、原料药生产、中间体制造、制剂生产以及包装等产品或服务。CDMO原料药及中间体业务包含临床阶段和商业化阶段,一般是从临床一期或者二期开始给国内外客户提供新药合成所需的化合物,进而在上市审评审批、商业化生产阶段与客户进行深度绑定,客户主要面向国内外大型原研药制药厂商,比如默沙东(MSD)、日本第一三共、恒瑞医药等等。3、制剂业务公司主要从事多剂型的仿制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主营医药制剂业务,形成了以降压药心脑血管类、降血糖药类、抗凝血药类和抗哮喘药类等为主导的产品系列,按照化药新4类(视同通过质量与疗效一致性评价)已获批并可上市销售的产品主要有厄贝沙坦片、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缬沙坦片、奥美沙坦酯氢氯噻嗪片、孟鲁司特钠颗粒、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奥美沙坦酯片、氯沙坦钾片、维格列汀片、非布司他片等。公司与国内多家医药商业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产品销售覆盖全国各省份。公司持续加快研发及产业化步伐,完善和优化制剂产业链,深化国内销售体系,公司产品营销涵盖医疗、零售、第三终端和电商等四大渠道。截止目前,公司制剂业务批文情况如下:(二)公司主要经营模式1、仿制药原料药及中间体经营模式(1)采购模式公司实行集中统一的采购模式,由采购中心根据GMP质量管理规范,对供应商进行筛选、评估,经质量中心批准后确定合格供应商名单,建立供应商档案,不断完善健全原辅材料供应商的质量可靠性、供应及时性及安全性等。采购中心根据生产运营中心下达的生产计划,结合仓储部门的库存情况编制采购计划,在合格供应商名录中进行询价、比价或招标的方式确定采购供应商,确保采购的原辅材料价格处于合理水平。公司采购的原辅材料进入公司后由仓库管理人员保管、点收,并由质控中心对原辅料进行取样、检验、检测合格后,按照原辅料的不同性质进行分类、分库(或分区),按批存放。(2)生产模式公司生产模式主要可分为两种:第一,对于成熟的、市场需求量大的产品,在符合GMP要求的基础上,公司安排专用车间进行生产,并根据产品需求量确定相应的最低库存量、最高库存量。通常情况下,公司会结合在手订单情况与当下库存情况确定生产计划,当库存量在满足订单需求后低于最低库存量或不能满足订单需求时,公司便会组织生产,并保证合理的库存。上述生产模式可保证公司在相对较低的库存水平下保证对客户供货的及时性,同时可使公司的生产计划更具有可控性。第二,对于市场需求量较小、按订单定制生产的品种,主要包括CDMO业务相关产品等,在符合GMP要求的基础上,公司安排多功能车间进行生产。多功能车间可用于生产多个品种,但在产品生产切换时,需对车间设备进行清洗、改造等,新产品还需对员工进行培训,因而每一次车间产品的切换都需要较大的切换成本。在该情况下,公司通常会要求客户向公司下达3-6个月的订单计划,之后公司根据订单计划和总需求安排设备、人员及原材料采购,通过连续性生产备足存货,满足订单需求,从而提高设备利用率及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公司产品的生产周期通常为15天至1个月,在整个生产流程当中,生产部负责各生产车间的协调与调度工作;安全环保部负责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环保进行全程监督;质量管理中心负责对生产过程的各项关键质量控制点和流程进行全程监督,以及产品入库前的质量检验。(3)销售模式公司化学原料药及中间体产品最终主要销往欧洲、印度、日本、美国、韩国等海外国家和地区,产品的最终用户主要是国内外原料药或制剂生产企业,公司的销售模式主要可以分为直销和经销。1)就国外市场而言,部分产品通过国内专业的外贸公司间接出口给海外客户。在直销模式的出口业务中,公司直接与国外终端制药企业签订销售合同,有利于维护客户关系,保证客户的稳定供货,减少中间环节费用并降低成本。公司部分产品通过销售至国内的专业化外贸公司进而销售至国外客户,经销模式使公司产品的营销手段和层次更为丰富。一方面,在产品开发初期,公司通过与国内外专业外贸公司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利用专业外贸公司的市场开拓能力和客户渠道,积累了一些重要的国外客户资源;经过多年合作,公司与专业外贸公司及国外终端客户之间建立了透明、相互分工、相互支持的三方合作关系。另一方面,国外原料药及中间体最终客户除了大型国际医药巨头,也有数量较多的中小型制药企业,其按生产用料计划定期向国内专业外贸公司采购多种原料并集中托运,有助于提高其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国内专业外贸公司具有的信息优势及采购整合优势使其拥有部分稳定的海外客户,公司与此类专业外贸公司在合作中可互相支持、彼此促进、合作共赢。2)就国内市场的终端客户而言,公司主要采取直销的销售模式,以便于为客户提供及时、优质的产品和服务。2、CDMO原料药及中间体业务经营模式(1)研发模式公司CDMO原料药及中间体业务研发工作由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启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承担和研发中心共同承担,根据客户的委托,为客户提供配套的工艺开发、改进工作,满足客户要求。(2)生产模式公司CDMO业务通常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主要根据客户的订单需求量安排生产,但出于公司部分CDMO业务产品被安排在多功能生产车间进行,为充分利用车间及设备,公司也会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量安排生产,在完成备货后对车间进行切换用于生产其他产品品种。(3)采购模式公司CDMO业务涉及产品为中间体产品,上游行业为精细化工行业。CDMO业务链一般从原料药的起始物料开始,通过采购基础化学原料进而加工为起始物料、中间体产品或者原料药产品,具体采购情况主要由公司的生产计划需求决定,采购模式与仿制药原料药、中间体业务相同。(4)销售模式公司CDMO业务销售主要可分为两种模式,具体包括:(1)公司直接与最终委托方客户建立业务合作,该模式包括公司现有的终端制药客户直接向公司询问业务并建立业务联系以及公司主动进行市场开发与新的终端制药客户建立业务联系;(2)公司通过借助国内外CDMO贸易服务商积累的客户资源,与最终委托客户建立业务合作。通常情形下,公司CDMO业务与最终委托方客户进行业务合作的流程如下:1)公司对客户的RFI(RequestForInformation,信息邀请书)进行回复,包括公司的产品结构、取得的国外注册证书、生产能力等基本信息;2)公司与客户签订保密协议(CDA),若通过CDMO贸易服务商与最终委托客户合作,则通常会签订三方保密协议;3)接受客户对公司的质量管理、EHS管理等方面进行现场调查;4)客户将CDMO业务的具体化合物告知公司,以客户转移的技术工艺或公司自己研发的技术工艺估算成本并向客户报价;5)实验室生产样品交由客户检验;6)样品检验通过,公司进行验证批(中试放大)生产,并经客户审查;7)审查通过后公司与客户签订质量协议;客户向公司下达订单采购,若是与CDMO贸易服务商合作,客户通过CDMO贸易商向公司下订单。3、制剂业务经营模式(1)研发模式公司秉承科学严谨的研发理念,建立了完善的研发管理体系,配备了先进的研发设备和研发精英团队。公司现有3个研发中心,分布在浙江、江苏和上海,合计约8000平米的研发场地。三个研发中心均组建了工艺开发、质量分析、注册、项目管理、技术转移等职能齐全的专业团队。分布在三地的研发中心形成立体互动的科技创新体系,依托多个合作技术平台和自我创新能力,形成了仿创结合、原料药与制剂协同的研发和技术网络。研发体系覆盖从中间体、原料药到制剂的完整产业链,具备固体缓控释、难溶药物增溶、首仿和规避专利产品等高壁垒仿制药的研发能力,建立了针对药物制剂开发的关键技术平台。通过该关键技术平台,实现公司自主研发制剂项目的产业化和高端项目的孵化。(2)生产模式公司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包括生产部、采购部、财务部、质量控制部等相关部门根据销售部门提供的产品年度销售预测做好设备产能和物料安全库存准备、采购预测、财务预算、检测计划等准备工作。生产部根据销售部每月提供的3-6个月滚动销售预测、库存情况及订单需求制定生产计划并下达生产指令,各车间根据生产指令组织生产。在整个生产环节中,生产部负责订单跟踪,负责资源协调并保障生产进度;生产车间按照cGMP、EHS规范及生产指令有效地组织生产;质量控制部负责原料、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和成品的质量控制;质量保证部负责物料和成品放行并对生产全过程监控,确保所有生产环节符合规范要求。各部门密切配合,确保订单按客户要求保质保量按时交付,产品库存合理。(3)质量控制公司持续强化系统风险评估和管控,不断夯实质量管理体系,紧抓细节管理、追溯管理和现场管理,质量防线不断加强,全年顺利通过外部及官方审计。公司始终秉持“质量为先”的理念,高度重视产品的质量控制,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涵盖了所有必要的职能和行动要求;在药品的设计与研发中体现GMP理念,物料的验收、储存和发放及药品的生产和检验过程均符合GMP要求。同时公司积极推进质量文化和信息化建设工作,提升公司全员质量意识;不断强化有效培训,加大对国内外法规的学习和解读,持续完善与国际接轨的质量管理体系,有效促进公司GMP水平稳步提高。(4)销售模式1)医疗市场公司围绕“打造慢病管理知名品牌”的战略目标,开展制剂业务在医疗市场的专业化学术推广。通过在全国建立系统的经销商网络,全面布局医疗终端,开发医疗终端。2)零售和电商市场公司通过聚焦国内百强连锁和各省份其它头部连锁的学术化推广及重点打造慢病品牌建设等方式,积极探索药店终端的慢病管理模式向广大患者群体提供专业化服务,提升合理用药及用药安全意识。积极投入到各大专业零售主题会议及慢病领域学术会议,组织区域性或跨区域性零售连锁经营的客户交流会议等方式促进医药工业及连锁药店的共同提高,塑造诺得药业品牌形象。目前,经过不到3年时间,公司产品在国内零售市场已覆盖超1000家品牌连锁,其中包含百强连锁77家。3)第三终端市场随着国家集采的深入开展,慢病产品下沉到第三终端市场逐渐成为行业的趋势。公司通过各地经销商系统地拓展第三终端市场。随着产品陆续获批上市,我们将更多质优价廉的慢病产品推广到广阔的县域市场,服务大众。4)互联网业务公司组建“互联网电商中心”,布局新零售以及互联网医院业务。新零售方面,公司拟开辟线上销售渠道,利用大电商平台(阿里、美团、京东、拼多多)及自营电商平台,全面提升药品销售的规模以及用户可及性。(三)行业发展情况1、医药市场发展现状(1)全球医药市场发展现状随着世界经济发展、人口总量增长、人口老龄化程度提高以及人们保健意识增强、新型国家城市化建设的推进和各国医疗保障体制的不断完善,医药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根据艾昆纬咨询(IQVIA)《GlobalUseofMedicines2024:Outlookto2028》医药市场调研报告,2023年全球医药市场规模达约1.61万亿美元,预计到2028年全球药品支出将达到2.24万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6.85%。其中,以中印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市场的快速发展、仿制药品数量的急剧增加,持续驱动全球医药市场长期景气发展。受全球宏观经济波动及市场供需调整等因素影响,全球医药市场总体增长趋势将逐步放缓,全球药品用量需求或将呈现国别和地区差异。发达国家市场由于公共卫生健康政策转向、政府财政预算、人口结构等因素存在一定增长压力;新兴国家市场受人口增长及医疗体系建设投入扩张等因素驱动仍将维持一定增长,同时,疾病种类多样化、药物分子结构复杂化使得新药研发难度不断增加,大型跨国药企持续投入药物管线研发。根据艾昆纬咨询(IQVIA)《GlobalTrendsinR&D2024》医药产业研发报告,从资金水平、临床试验启动数量、药物上市数量、研发成功率等来看,全球范围内正在进行的众多研究项目对产业界和投资者具有显著的价值,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开始逐渐呈现回暖趋势。2023年,大型制药公司的研发支出总额攀升至历史新高的1,610亿美元,相较于2018年增长幅度接近50%。大型制药公司的研发支出总额不仅创下新高,而且研发支出在总支出中的占比也提升至23.4%,较2022年有显著增长。(2)国内医药市场发展现状中国是全球医药市场中最大的新兴医药市场,并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医药行业第二大单一市场,医药行业是集高附加值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产业,我国也一直将医疗产业作为重点支柱产业予以扶持。近十年以来,中国医药市场实现了快速增长,主要由于中国政府持续扩大农村和城市居民的医保覆盖,并不断推动公立医院系统和基层医疗服务的建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药品监管领域作出重要改革部署,对完善药品安全责任体系、持续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促进“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全面提升国家药品监管综合体系,促进中国医药行业更加全面、高水平及高质量的发展。在我国全面推进医疗保障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根据沙利文分析,未来我国医药市场将以超过全球医药市场的增速扩容,2021年至2025年和2025年至203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6.7%和5.8%,市场规模于2025年和2030年分别增至20,645亿元和27,390亿元。2、原料药行业的情况(1)全球原料药行业情况随着国际原料药生产重心转移和跨国制药企业控制成本,全球化学原料药的生产重心已经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中印两国承接产业链转移效果显著,中国目前成为全球第一大原料药生产国与出口国,在全球医药产业链中承担关键角色。根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2023年中国原料药出口金额为409.27亿美元,同比下降20.6%,出口量为1248.92吨,同比增长5.4%,出口平均单价下降24.7%。出口金额在西药产品中的占比为80.11%,相较2022年同期水平基本持平。根据PrecedenceResearch,2022年全球原料药规模为2,040.4亿美元,2023年至2032年预计将以6%的年均复合增速保持增长,至2032年全球原料药市场规模将达3,636.80亿美元。随着全球医药行业再次进入原研药专利集中到期的时期,大批重磅炸弹级原研药专利到期为仿制药市场的繁荣提供了强大动力,带动原料药用量的提高,为原料药生产企业提供巨大的发展机遇。LPInformation(路亿市场策略)的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降压药市场规模大约为320.60亿美元,预计2029年达到405.80亿美元,2023年至2029年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3.4%。其中,沙坦类药物的降压效果彻底、副作用少,药效长并且可以和其他沙坦类药物连用,目前成为最广泛应用的高血压治疗药物之一。(2)国内原料药行业情况随着医疗政策的转变,环保安全监管的趋严以及供给改革不断深化的影响,一些高能耗、高污染、工艺技术落后、过剩的原料药产能被淘汰,促使企业治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产业利润逐渐向龙头企业集中,随着国家集采政策红利的驱使,我国仿制药原料药市场规模扩大。2021年11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联合颁布《关于推动原料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发挥我国产业体系优势和规模优势,鼓励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发展,引导原料药企业依托优势品种发展制剂。2022年1月,国家工信部、国家卫健委、国家医保局、国家药监局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推动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加快产品创新和产业技术突破、提高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健全医药供应保障体系,实现供应链稳定可控,调动企业开展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积极性,支持企业对基本药物、小品种药等开展一致性评价,依托原料药基础,促进原料药产业向更高价值链延伸,打造“原料药+制剂”一体化优势。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持续推动下,国内原料药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发展趋势明显。2023年2月,国务院印发《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文中提及“加速推进化学原料药、中药技术研发和质量标准升级,提升仿制药与原研药、专利药的质量和疗效一致性。”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结合原料药优势加速实现原料药制剂一体化转型升级。(四)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公司目前已形成了以沙坦类药物原料药及中间体产品为主,抗病毒、抗哮喘、抗凝血药物原料药及中间体、CDMO业务多元发展的业务格局,是全球规模最大、品种最为齐全的沙坦类抗高血压药物原料药及中间体生产企业之一。公司各生产基地均按照严格的GMP质量体系、EHS管理体系规范建设生产,公司产品销往欧盟、印度、韩国、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经过持续的发展与提升,公司与默沙东(MSD)、诺华(Novartis)、赛诺菲(Sanofi)、武田(Takeda)、第一三共(DaiichiSankyo)、梯瓦(Teva)、晖致(Viatris)、阿拉宾度(Aurobindo)等全球大型制剂厂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五)业绩驱动因素报告期内,公司净利润变动的主要原因系:1.原料药及中间体的销售毛利率较去年同期下降。报告期内,沙坦类原料药销量894吨,较去年同期增长约12.74%,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下降7.69%,产品销售单价仍然处于低谷,较去年同期下降,影响毛利率;非沙坦类原料药及中间体收入24,863.12万元,较去年同期保持稳定,销量较去年同期增长,由于非沙坦类产品市场价格竞争激励等因素影响,毛利率较去年同期下降;2.CDMO业务销售收入17,401.49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约25%,主要变动原因是受客户需求下降,CDMO毛利额下降。公司坚持“客户第一,降本增效,持续打造组织系统能力”,梳理优化以客户为中心的组织架构与制度流程,夯实主体责任及鼓励自驱驱他能力,不断提升客户服务质量与运营效率。公司2024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126,540.38万元,较去年同期营业收入134,638.87万元下降6.0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21.52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1.8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276.40万元。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完成工作如下:(一)加快原料药新产品的市场开拓,推进重要客户战略合作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拓展了非沙坦类原料药的全球市场业务合作机会,在全球多个市场开始新产品注册,数家欧洲大型仿制药客户达成战略合作,提升了更多新产品的未来合作空间,为未来几年专利悬崖到期的产品奠定良好发展基础。公司持续推进原研客户合作战略目标,报告期内公司开拓8个原研客户13个新项目的合作机会,累计向210个国内外客户发出样品310个,120个客户并成功递交文件总计约达180个项目。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进美国、欧洲、日本和国内客户的CDMO项目合作,在研项目数量显著增长。(二)积极开拓业务渠道,制剂业务迎来快速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制剂业务实现销售额9,702.95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26.82%;制剂销售数量29,760万片,较去年同期增长286.95%;诺得药业通过积极参加国家集采和续采项目,进一步扩大产品的市场覆盖率和品牌影响力。报告期内累计参加5个省级联盟续采项目,涵盖了10个产品,18个省份。同时,公司持续加强零售市场的拓展和专业化推广,2024年上半年百强连锁覆盖率达77%,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制剂研发注册方面,报告期内,公司共有8个品种(涉及品规12个)的上市许可申请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获批上市的产品包括普瑞巴林胶囊、依折麦布片、替格瑞洛片、替米沙坦氢氯噻嗪片、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Ⅲ)、二甲双胍维格列汀片(Ⅲ)、恩格列净片、坎地氢噻片、叶酸片、达格列净片共11个制剂品种17个品规,新上市产品为公司未来的业务收入持续增长打下扎实基础。截止目前,公司累计取得制剂批件46个(涉及品种30个)。(三)推进应用新技术,聚焦高效绿色合成公司坚持现有产品领域品类拓宽与新技术平台建设升级“齐头并进”的研发策略,持续研发投入,建有省级企业研究院、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省级博士后工作站等研发平台,拥有专业的研发团队,充分发挥创新主体作用,着力于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共同发展。报告期内,公司深耕降血糖、降血压、抗凝血及抗肿瘤药领域,布局拓宽产品领域品类,进一步丰富了公司的产品矩阵。截止2024年6月30日,公司共有原料药及中间体在研项目84个,其中新立项项目27个,承担省“领雁”项目1项,省级新产品试制计划项目2项。报告期内,公司已完成新产品中试11个,新产品工艺验证8个。公司基本完成酶催化技术平台的建设,组建专业的技术人才,依托与高校建立的生物催化联合实验室的技术基础,将全面开展酶工程制药的研发工作,丰富药物合成手段,实现复杂中间体及原料药绿色、高效、低成本的合成路线开发。全面构建了包括微通道+管道化连续流技术、基因毒性杂质研究与控制技术、结晶技术在内的多个技术平台,聚焦原料药绿色、高效合成技术研究,兼顾客户个性化质量需求。(四)持续完善和提升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报告期内,公司根据质量监管要求及法规变化,以及通过不断改进创新的工匠精神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持续完善和优化。集团公司及子公司通过了11次官方检查和80多次国内外客户审计,这一系列的检查通过表明公司的药品生产活动持续符合包括国内GMP及欧美等各国GMP要求,并使质量管理成为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元素,为客户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为公司持续拓展国际市场带来积极影响。国际注册方面,积极关注注册法规,优化注册文件,15个品种向7个官方新递交初始上报文件,3个品种获批;国内注册方面,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恩格列净、达格列净3个品种获得了国内上市批准,申报了依折麦布1个品种。(五)持续提升组织能力,激发组织与个体活力公司坚持组织文化与价值观引领,构建覆盖全员的文化牵引与纠偏机制,完善责任担当与监察机制,定期开展干部民主评议、360评价、干部述职等完善干部监察机制,严抓干部作风建设。完善人才培养和人才梯队建设,努力提高人岗匹配度。坚持“精兵强将”策略,完善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梯队建设,持续加大力度引进技术领军者、海归博士、行业优秀人才。公司“T+Y”人才发展体系趋于成熟,“因人成事,借事修人”的人才理念持续生根,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学习发展机制,有效缩短关键人才的成才周期。公司通过逐步构建全面激励体系,以机会激励、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的多元化激励方式,不断激发组织与个体活力。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主要股东
序号 股东名称 持股数(股) 持股比例
1 林洁 47,951,435 53.28%
2 屠勇军 16,686,633 18.54%
3 浙江台州圣庭投资有限公司 8,023,822 8.92%
4 王菊清 3,902,636 4.34%
5 屠善增 3,902,636 4.34%
6 上海景林创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 3,600,833 4.00%
7 马成 1,123,959 1.25%
8 李美君 832,562 0.93%
9 方红军 832,562 0.93%
10 程荣德 832,562 0.93%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