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能电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天能电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天能股份
  • 企业英文名: Tianneng Battery Group Co.,Ltd.
  • 实际控制人: 张天任
  • 上市代码: 688819.SH
  • 注册资本: 97210 万元
  • 上市日期: 2021-01-18
  • 大股东: 天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81.88%
  • 董秘: 胡敏翔
  • 董秘电话: 0572-6029388
  • 所属行业: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中汇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黄平、刘超
  • 律师事务所: 上海澄明则正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浙江省长兴县煤山镇工业园区
  • 概念板块: 电池 浙江板块 沪股通 中证500 融资融券 科创板做市股 储能 固态电池 氢能源 新能源车 无人机 燃料电池 石墨烯 锂电池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浙江
  • 成立日期: 2003-03-13
  • 组织形式: 其他企业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305007490121183
  • 法定代表人: 杨建芬
  • 董事长: 张天任(ZHANG Tianren)
  • 电话: 0572-6029388
  • 传真: 0572-6129388
  • 企业官网: www.cn-tn.com
  • 企业邮箱: dshbgs@tianneng.com
  • 办公地址: 浙江省长兴县画溪工业园包桥路18号
  • 邮编: 313100
  • 主营业务: 电动轻型车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为主,集电动特种车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汽车起动启停电池、3C电池等多品类电池的研发、生产、销售
  • 经营范围: 高性能电池的研发、生产、销售;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及其他储能环保电池、新型电极材料的研究开发、生产、销售;货物进出口和技术进出口(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天能电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天能股份,是一家以电动轻型车动力电池业务为主,集电动特种车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汽车起动启停电池、储能电池、3C电池、备用电池、燃料电池等多品类电池的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国内电池行业领先企业。截至目前,公司已在浙、苏、皖、豫、黔五省建成十大生产基地,下属子公司60多家,是中国新能源动力电池行业领军企业,综合实力位居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国电池工业10强。企业愿景成为最受尊敬的世界一流新能源公司。
  • 发展进程: 天能电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天能有限,系由张天任和张梅娥于2003年3月共同出资组建,注册资本1,000万元。其中,张天任货币出资9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90%;张梅娥货币出资1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10%。2003年3月8日,湖州恒生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出具“湖恒验报字[2003]第81号”《验资报告》,对上述出资予以验证。2003年3月13日,天能有限在浙江省长兴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办理完成注册手续并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2019年1月22日,天能有限召开股东会并作出决议,同意公司形式由有限责任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并审议通过了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的折股方案,即以经中汇会计师审计的天能有限截至2018年8月31日的净资产人民币1,353,567,741.78元以1.6920:1的比例折股,变更后的股份有限公司总股本为80,000万股,每股面值1元,其余部分共计553,567,741.78元计入资本公积。2019年2月20日,中汇会计师出具“中汇会验[2019]0595号”《验资报告》,对上述出资予以验证。
  • 商业规划: 2024年,公司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外部环境严峻复杂,内部改革任务艰巨繁重。然而,全体天能人团结一心,迎难而上,在改革中求突破,在创新中谋发展,充分展现了坚韧不拔与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2024年公司坚持深化改革,优化产品结构,加强技术研发,为公司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奠定了坚实基础。报告期内,公司实现销售收入450.42亿元,同比下降5.6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55亿元,同比下降32.54%。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规模为442.88亿元,同比增长23.60%,净资产规模为158.89亿元,同比增长3.03%。1.主航道承压奋进、新赛道扎实蓄势(1)铅蓄电池2024年,公司铅蓄电池业务发展面临诸多挑战,行业政策迟迟未落地,下游需求受到抑制,主要原材料铅价格出现异常波动。面对诸多不利因素,公司直面经营挑战,坚持战略目标,全力保障铅蓄电池业务的高质量发展。在营销渠道方面,公司全面整合传统渠道与线上营销资源,推进数字化营销与创新模式的融合,实现“人、货、场、服”全链路的高效贯通,推动渠道竞争力持续提升。同时,公司积极调整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整体经营质量。公司持续推广智能制造的全面覆盖,大力推动设备技术改造,进一步提升整体生产效率。公司持续强化三段式标准成本管控,不断提升人效,持续加强产品成本竞争力。2024年,公司共实现铅蓄电池销售收入418.35亿元,同比下降5.79%。(2)锂电业务2024年,锂电行业“内卷”现象持续升级,行业竞争愈发激烈。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公司积极寻求转型与突破,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在研发领域,公司坚持创新驱动,不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报告期内,公司成功研发了100Ah/150Ah家储及通信类系列产品,成为中兴通讯等企业合格供应商,并自主研发了轻型动力电池24Ah全尺寸软包电池及模组,该产品获得行业首批GB43854强标认证。此外,公司成功承接首个轨道交通“新型牵引供电”储能示范项目,自主研发的EMS(能量管理系统)及BMS(电池管理系统)成功应用储能系统及动力电池包产品。这一突破为公司在锂电领域的布局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加强技术研发的同时,公司加快市场布局,在努力拓展储能各级应用领域客户的同时,重点拓展工业动力、低速动力、交通通信等细分领域的客户需求。2024年,公司共完成锂电业务收入4.93亿元。(3)氢电业务报告期内,公司聚焦氢燃料电池核心赛道,全力研发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电堆、双极板及膜电极等核心产品与关键材料。公司拥有专业研发团队,搭建先进研发体系,攻克多项技术难题。目前,公司产品全面覆盖中高功率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及配套零部件,最高功率达160kW,可满足公交、工程机械、物流等多领域复杂需求,性能稳定可靠。2024年,成功实现自研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在装载机和公交车应用场景的小批量交付,标志着公司产品再次得到了市场的认可,也为公司进一步拓展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公司通过优化生产工艺、整合供应链等措施,有效降低了综合成本,使得公司产品在市场竞争中更具优势,也为氢燃料电池技术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标志着公司在氢燃料电池领域的技术成熟度和市场应用能力迈上新台阶。展望未来,公司将继续秉持创新驱动发展理念,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优化产品性能与成本结构,积极拓展新的应用场景与市场空间,致力于成为全球氢燃料电池行业的领军企业,为推动绿色能源革命贡献力量。(4)钠离子电池2024年,公司在钠离子电池领域取得显著进展,针对小动力和储能市场,成功研发出一款能量密度达到160Wh/kg的高性能层状氧化物钠电软包电芯。此外,公司还成功开发出首款能量密度为95Wh/kg的聚阴离子钠电储能电芯,进一步丰富了钠离子电池产品矩阵,为公司在储能和小动力市场的布局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5)固态电池2024年,公司成功设计并制备出两款固态电池原型产品,其能量密度分别达到300Wh/kg和400Wh/kg。在核心技术方面,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创新性地构建了包括原位聚合技术、锂金属界面修饰技术、多层复合离子膜技术等在内的完整技术体系。这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不仅显著提升了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更为产品安全性能提供了可靠保障。在市场布局方面,公司通过定制化解决方案和联合开发模式,积极推进固态电池在无人机、机器人等新兴领域的商业化应用进程,并在无人机领域实现订单销售突破。2.坚持“全球化”发展战略,全力拓展海外市场2024年,公司坚定“全球化”的发展战略,一方面,公司加快海外项目建设步伐,全力保障产能供应。2024年7月,越南组装厂成功完成试生产,标志着公司在海外的生产布局迈出了重要一步。同时,越南基地进出口物流能力已初步建设完成,为后续的生产运营提供了有力支持。本土供应链体系也在逐步完善,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在当地的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能力。12月,公司越南自建工厂正式开工建设,这将为公司在东南亚地区的业务发展提供更坚实的产能支撑。未来,随着产能的逐步落地,公司将更好地满足东南亚市场的需求,推动业务持续增长。同时,公司加速海外品牌推广及渠道发展。公司积极参加各类海外大型活动,共参与12场展会,包括韩国EV展、德国ESS展以及沙特储能展等。借助这些国际知名展会平台,公司成功进行了品牌入驻和新市场开拓,提升了品牌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此外,公司还积极开拓线上渠道资源进行全方位的推广和运营,进一步扩大了品牌的覆盖面和市场影响力,持续发挥在全球多个国家办事处的功能,加强海外营销网络的构建。2024年,公司完成直接出口海外业务收入2.96亿元,同比增长12.51%。3.持续提升公司治理水平,树立良好的资本市场形象报告期内,公司始终严格遵循《公司法》《证券法》《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持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致力于构建一个符合上市公司治理规范性要求的健全制度体系,为公司的稳健运营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报告期内,公司对《公司章程》《董事会议事规则》《独立董事工作制度》《审计委员会工作细则》等公司治理相关制度进行了全面修订。通过此次修订,进一步明确了各治理主体的职责权限,优化了决策流程,强化了内部监督机制,提升了公司治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确保公司治理结构更加规范、透明、高效。公司严格遵循信息披露管理规范,持续、细致且规范地开展信息披露工作。公司积极加强与境内外投资者的交流互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与投资者进行交流活动近百场。公司管理层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积极参与,及时回应投资者关切,通过持续、有效的投资者交流,向投资者展示公司“稳健增长稳定回报”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在资本市场上,公司树立了稳健务实的良好形象,赢得了投资者的广泛信任和支持,为公司的长期稳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