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卫星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卫星化学
- 企业英文名: SATELLITE CHEMICAL CO.,LTD.
- 实际控制人: 杨卫东,杨亚珍
- 上市代码: 002648.SZ
- 注册资本: 336864.569 万元
- 上市日期: 2011-12-28
- 大股东: 浙江卫星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34.6%
- 董秘: 沈晓炜
- 董秘电话: 0573-82229096
- 所属行业: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叶贤斌、高丽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中伦(上海)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浙江省嘉兴市嘉兴工业园区步焦路
- 概念板块: 化学原料 浙江板块 标准普尔 深证100R MSCI中国 深股通 融资融券 深成500 预盈预增 HS300_ 氢能源 婴童概念 互联金融 化工原料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浙江
- 成立日期: 2005-08-03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3000077826404X2
- 法定代表人: 杨卫东
- 董事长: 杨卫东
- 电话: 0573-82229096
- 传真: 0573-82229088
- 企业官网: www.stl-chem.com
- 企业邮箱: IR@weixing.com.cn
- 办公地址: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富强路196号
- 邮编: 314050
- 主营业务: (聚)丙烯、丙烯酸及酯、乙二醇、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和聚乙烯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 经营范围: 许可项目:危险化学品生产;危险化学品经营。(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化工产品生产(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合成材料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专用化学产品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货物进出口。(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卫星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自1992年创业以来,始终坚定"化工让生活更美好"的初心,坚持“科技创造未来,立足轻烃一体化,打造低碳化学新材料科技公司"的发展战略,现已形成新材料、新能源为核心的特色一体化产业链。公司聚焦在高端聚烯烃、电子化学品、氢能利用、二氧化碳综合利用等方面持续研发与创新,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电子芯片、医疗卫生等领域,以不断拓展的化学新材料生态圈,与世界分享化学之美。
- 商业规划: 2024年,全球经济形势仍面临一系列困难和挑战,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从国际形势来看,地缘政治风险加大,世界经济复苏压力沉重,高通胀冲击依然持续,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波动加剧,世界经济复苏前景依然迷雾重重。联合国发布的《世界经济形势展望》预计,全球经济增速将从2023年2.7%放缓至2024年2.4%。从国内形势来看,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化工行业处于低端过剩、高端紧缺的供需结构化矛盾中。根据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联合会统计,2023年化工板块实现营业收入9.27万亿元,同比下降2.7%;实现利润4,862.6亿元,同比下降31.2%,呈现营收与利润“双下降”现象,是对行业严峻发展形势的直接反映。近年来,公司坚持以轻烃一体化为核心,打造低碳化学新材料科技公司的发展战略,大力推动“技术领先”“管理领先”的实施,在困难中抓住机遇,坚定信心谋发展。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414.87亿元,同比增长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7.89亿元,同比增长54.71%。2024年1-6月份实现营业收入19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56亿元,同比增长12.51%。报告期内,公司实现2023年度权益分派,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00元(含税),股利支付率28.13%。公司呈现持续稳健的发展态势。(一)公司主要业务、产品及用途公司是国内领先的轻烃产业链一体化生产企业,首家建立了自主可控的轻烃全球供应链,利用绿色工艺生产功能化学品、高分子新材料、新能源材料,推行二氧化碳与氢气综合利用,应用领域涵盖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电子半导体、医疗健康、营养护理、运动健身、建筑工程、环境治理等国计民生行业,是国家石化行业原料多元化发展的鼓励方向,是国家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实施方案之一。报告期内,公司功能化学品、高分子新材料毛利率同比保持良好增长;氢气正式对外销售,新能源材料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7.46%。公司通过科技创新与优化改进,降本增效与产品差异化发展取得较好的成绩。公司持续推进“4R”绿色发展理念,荣获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国家重点行业能效“领跑者”企业。报告期内,国际机构MSCIESG评级由CCC提升至B级。(二)公司主要业绩驱动因素报告期内,公司坚持“化工让生活更美好”的使命,扎实推进“以科技创造未来,立足轻烃一体化,打造低碳化学新材料科技公司”的战略目标,聚焦功能化学品、高分子新材料、新能源材料、二氧化碳与氢气综合利用等方面持续创新。公司各生产装置保持安全稳定运行,实现产销平衡,新增产能与市场无缝对接,稳步提升公司的市场份额和行业影响力。1、新项目落地,续力公司成长曲线,驱动绿色低碳发展报告期内,公司α-烯烃综合利用高端新材料产业园项目顺利开工建设,该项目计划总投资约266亿元,将在现有规模基础上进行战略布局。公司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鼓励石化原料多元化、推动石化原料轻质化与绿色低碳发展、拓展富氢原料进口等政策。公司采用自主研发的高碳α-烯烃技术,向下游延伸布局高端聚烯烃170万吨(含茂金属聚乙烯)、聚乙烯弹性体60万吨、聚α-烯烃3万吨,将过程中产出的二氧化碳(CO)进行捕集利用,副产氢气开展资源化利用,达到项目整体降碳目标,进一步夯实公司功能化学品、高端新材料和新能源材料的发展基础。乙烯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化学产品之一,乙烯工业是石油化工产业的核心,其产品占石化产品的75%以上,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业内更是将乙烯产能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石化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据公开数据显示,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乙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2022年全球乙烯总产能已达2.18亿吨/年,近10年增速明显加快,年均增长率达3.5%。中国乙烯产能4,933万吨,占全球22.63%,自给率不足。按WoodMackenzie预测,到2050年预计全球乙烯市场体量将增长至3.4亿吨。从人均乙烯消费量来看,我国2022年人均乙烯消费量为44千克/人,同期美国、西欧、日本分别为90千克/人、74千克/人、73千克/人,我国人均乙烯消费量相对美国等国家而言仍处于低位,未来存在进一步提升空间。聚乙烯是乙烯最大下游产品,是拉动乙烯消费增长的引擎,主要受发展中国家对包装和管材等需求的推动,聚乙烯在乙烯消费结构中的占比从2010年的59%增加到62%左右,期间,聚乙烯的年均消费增速达3.8%,快于乙烯消费增速。据统计,我国每年进口聚乙烯量超过1,300万吨,尤其在高端聚乙烯领域目前尚未突破技术瓶颈。公司布局的高端聚烯烃产品将牢牢把握住市场机遇,占据市场先发优势。2、科技创造未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突破“卡脖子”新材料技术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7.95亿元,同比增长10.25%。公司报告期内申请专利115件,获授权专利63件。公司α-烯烃(C4、C6、C8)、POE中试产品达到国际对标标准,金属有机功能材料催化剂、低氨比临氢胺化催化剂等研发成果达到工业化要求,实现技术瓶颈突破,上述科研成果将按计划加快工业化转化。高吸水性树脂(SAP)加快以客户为中心,在稳定保障现有产品外,加快攻关研制最新一代产品。公司未来研发中心于2024年5月28日开工建设,加大引入国内外高端人才,构建低碳化学新材料科技公司研发创新体系。截止2024年6月30日,公司研发人员总数1,343人,同比增长14.3%,引入国家级高端人才3人。卫星化学以创新主导发展,发挥全产业链供应的优势,聚焦催化剂、新能源材料、高分子新材料、功能化学品等关键战略材料和前沿新材料领域的科研与产业化,以新质生产力助推发展,用科技创造我国化学新材料行业的美好未来。3、新产能投放,实现强链补链延链,发挥产业链一体化优势报告期内,公司平湖基地新材料新能源一体化项目顺利建成,将更加高效利用PDH的丙烯资源生产多碳醇,形成丙烯-丙烯酸-丙烯酸酯的产业链闭环,实现核心原料自供,保障原料供应稳定、降低生产成本。2024年7月16日,公司披露《关于卫星能源三期项目一阶段顺利投产的公告》。公司扎实推进各基地新项目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快平湖基地与嘉兴基地新建丙烯酸产能的建设,为高吸水性树脂和高分子乳液升级扩能发展提供原料保障,促进轻烃综合利用高附加值产品的做精做深,实现上游产品向下游高端产品的拓展。丙烯酸功能单体、电池电极涂覆剂、油墨单体、标签胶等新产品顺利进入市场。近期,国家工信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明确了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的总体目标、细化了实施路径与具体任务,并规划了一系列重点工程,同时配套了全面有力的保障措施。方案指出精细化学品和化工新材料是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关乎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绿色低碳发展、民生福祉改善。推动传统产业以产业链高端化延伸为重点发展精细化工,打造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产品体系,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核心竞争力。明确提升高端聚烯烃、合成树脂与工程塑料、高性能纤维、高性能膜材料、电子化学品、高端染颜料、特种涂料、特种胶黏剂、专用助剂和新型催化剂等领域关键产品供给能力。上述方案与公司发展战略相符,有利于公司利用现有完整产业链一体化和科研优势向下游发展,方向更加明确,平台更加扎实,资源更加丰富。4、装置稳定运行,探索挖掘装置潜力,实现降本增效报告期内,公司历时十余年自主研发与创新的高吸水性树脂装置实现满负荷运行,实现打造民族品牌的初衷,成为国内外知名品牌的供应商;乙烷裂解制乙烯装置保持高效平稳运行,产能利用率领先行业;打破固有思维,优化丙烷脱氢制丙烯装置综合单耗,丙烯日产量创历史新高;丙烯酸及酯新装置持续优化,引领新工艺创新,运行周期创新高,成本行业领先,为装置长周期运行打下坚实的基础。报告期内,公司连云港基地平稳连续运行三年,创行业同类装置首次开车长周期运行新纪录,顺利完成装置例行检修。虽然检修对公司二季度经营情况有所影响,但是部分装置在本轮检修中完成技术优化目标,进一步提升装置运行效率和生产稳定性,降低生产成本,为装置持续高质量运行提供保障。5、加大海外布局,深化国际合作,践行出海规划报告期内,公司专门成立子公司卫星寰球公司,集中资源加速拓展海外市场。目前公司丙烯酸及酯、聚醚大单体、乙醇胺、高吸水性树脂出口量位居国内前列,已经与全球超过160个国家地区的客户建立合作关系,产品性能获得客户广泛认可,在全球建立起卫星品牌影响力,未来将继续致力于打造产品卓越,品牌卓著的优秀企业。党二十大三中全会于7月15日至7月18日在北京召开,人民日报文章《立足关键时期,用好重要法宝》,指出改革开放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不仅发展了自己,也造福了世界。”因此,公司将把握好改革开放的时机,趁势而为,加大全球市场布局与开拓,与世界分享化学之美。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主要股东
序号 | 股东名称 | 持股数(股) | 持股比例 |
---|---|---|---|
1 | 浙江卫星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1,165,589,005 | 34.60% |
2 | YANG YA ZHEN | 392,168,813 | 11.64% |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 | 244,997,426 | 7.27% |
4 | 嘉兴茂源投资有限公司 | 139,864,401 | 4.15% |
5 | 卫星控股 | 99,750,000 | 49.88% |
6 | 洪涛 | 42,000,000 | 1.25% |
7 | 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 TRUST | 33,200,380 | 0.99% |
8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泰柏瑞沪深3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 | 32,104,881 | 0.95% |
9 |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传统-普通保险产品-005L-CT001沪 | 21,334,182 | 0.63% |
10 |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易方达沪深3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 | 21,328,983 | 0.63%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