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埃斯顿
- 企业英文名: ESTUN AUTOMATION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吴波
- 上市代码: 002747.SZ
- 注册资本: 86953.1453 万元
- 上市日期: 2015-03-20
- 大股东: 南京派雷斯特科技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29.31%
- 董秘: 何灵军
- 董秘电话: 025-52785597
- 所属行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中汇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费洁、杨扬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南京市江宁区吉印大道1888号(江宁开发区)
- 概念板块: 通用设备 江苏板块 富时罗素 MSCI中国 深股通 融资融券 预亏预减 深成500 机器人概念 工业母机 机器视觉 口罩 工业互联 人工智能 2025规划 医疗器械概念 养老概念 智能机器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江苏
- 成立日期: 2002-02-26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20100736056891U
- 法定代表人: 吴波
- 董事长: 吴波
- 电话: 0512-52785597
- 传真: 025-58328505
- 企业官网: www.estun.com
- 企业邮箱: zqb@estun.com
- 办公地址: 南京市江宁区吉印大道1888号(江宁开发区)
- 邮编: 211106
- 主营业务: 公司业务覆盖了从自动化核心部件及运动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到机器人集成应用的智能制造系统的全产业链,围绕制造业智能化发展大趋势,构建了从技术、产品、质量、成本和服务的全方位竞争优势。
- 经营范围: 生产、开发、服务各类机电一体化产品、自动控制、运动控制、驱动装置、计算机应用软件、伺服液压控制及系统集成、工业机器人制造、智能机器人的研发、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工业互联网数据服务、电子元器件制造;销售自产产品;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业务。
- 企业简介: 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股票代码002747)成立于1993年,公司从成立第一天起,坚持以诚信,专注,共成长为公司发展的的基石,坚持走自主研发核心技术的发展正道,为公司走向全球化,成为一个受同行尊重的国际化企业奠定坚实的诚信基础。经过近30年公司全体员工持续的努力奋斗,得益于公司专注于自动化完整生态链布局,长期保持年收入10%左右的研发投入,以及国际化发展构建的全球资源平台的大力支持,公司已经成功培育三大核心业务:工业自动化系列产品、工业机器人系列产品、工业数字化系列产品。作为中国最早自主研发交流伺服系统的公司,工业自动化系列产品线包括全系列交流伺服系统,变频器,PLC,触摸屏,视觉产品和运动控制系统,以及以Trio控制系统为核心的运动控制和机器人一体化的智能单元产品,为客户提供从单轴—单机—单元的个性自动化解决方案;工业机器人产品线在公司自主核心部件的支撑下得到超高速发展,产品已经形成以六轴机器人为主,负载范围覆盖3kg-600kg,54种以上的完整规格系列,在新能源,焊接,金属加工、3C电子、工程机械、航天航空等细分行业拥有头部客户和较大市场份额。2020年被福布斯评为“2020年度福布斯中国最具创新力企业榜工业机器人唯一上榜企业”。2021年公司全面进军工业智能化和数字化制造领域,借助掌控自动化设备数据入口优势的基础,通过埃斯顿统一的云平台及统一的OPCUA通讯协议,为客户提供自动化设备远程接入平台,以及各种数字化增值服务,包括设备数据采集和边缘计算,运行状况监控,过程质量监控,生产效率提升,物料消耗控制等数字化管理服务。成为一个国际化的中国企业是埃斯顿的核心发展战略,公司除了在国内湖北,广东,上海等拥有多家分子公司外,还在海外拥有全资或控股公司包括英国Trio,德国Cloos,德国M.A.i.公司,意大利研发中心以及参股美国Barrett等公司等,在运动控制解决方案,焊接机器人和康复机器人等方面具有国际领先的竞争地位,为公司全面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埃斯顿将继续秉承为客户创造价值,助力客户成长的经营理念,聚焦细分行业解决方案和特色产品,聚焦和服务于行业优秀客户,充分利用公司具备的运动控制+机器人协同优势,为行业提供更具竞争力的自动化一体化解决方案,走出一条具有埃斯顿特色的发展之路。以“人人享受自动化”为公司使命,实现“让生活更美好”的社会价值!For a better life!
- 商业规划: (一)主要业务、主要产品及其用途公司业务覆盖了从自动化核心部件及运动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机器人工作站到智能制造系统的全产业链,构建了从技术、产品、质量、成本和服务的全方位竞争优势,以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驱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公司业务主要分为两个核心业务模块:一、自动化核心部件及运动控制系统;二、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作为一家拥有30年积淀的中国智能制造领军品牌,埃斯顿聚焦自动化核心部件及运动控制、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为新能源、五金、3C电子、汽车工业、包装物流、建材家具、金属加工、工程机械、焊接等细分行业提供智能化完整解决方案,推动各行业转型发展。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坚持“AllMadeByEstun”的全产业链发展战略不动摇,进一步强化核心技术和自主可控的业务发展模式,同时加快推进国际化发展及海内外协同发展。公司围绕自动化部件及运动控制、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两大核心业务模块,持续增强竞争力,聚焦主营业务发展,显著提升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市场规模。1、自动化核心部件及运动控制系统主要业务及产品包括金属成形机床自动化完整解决方案、运动控制系统(包括HMI、运动控制器、MotionPLC、IO模块、交流伺服系统、直流伺服驱动器、直线伺服驱动器、变频器等)、机器人专用控制器、机器人专用伺服系统、机器视觉和运动控制一体的智能控制单元解决方案,可满足各类应用场景的高性能运动控制完整解决方案,覆盖信息层、控制层、驱动层、执行层完整产品系列。产品主要应用在金属成形数控机床、机器人、光伏设备、锂电池设备、3C电子、包装机械、印刷机械、纺织机械、木工机械、医药机械及半导体制造设备等智能装备的自动化控制领域。2、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公司拥有覆盖3kg到700kg负载的87款工业机器人产品,包括六轴通用机器人、四轴码垛机器人、SCARA机器人、协作机器人以及行业专用定制机器人,满足从轻型到重型,从高速到高精度的全方位市场需求,广泛应用于汽车、光伏、锂电、建材、电子、金属、食品等行业。基于“机器人+”完整解决方案的核心技术,聚焦折弯、弧焊、点焊、冲压、压铸、打磨、涂胶、装配、柔性分拣等不同场景化工艺应用,可提供20余种工作站及智能化完整解决方案,其中钣金折弯、冲压、光伏排版、弧焊等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在提供机器人自动化焊接生产线及压铸自动化系统解决方案的基础上,通过整合Trio运动控制器、交流伺服系统、工业机器人及机器视觉等系列产品和技术的优势,为动力电池新能源行业提供基于公司机器人和运动控制系统的高速高精度动力电池模组装配生产线、动力电池PACK生产线等智能产线,为公司自动化核心部件、公司机器人产品全面进入新能源行业起到了能力证明和性能标杆的作用。(二)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国家不断完善发展智能制造的产业政策,出台了《“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等政策或指引,加快推进传统制造业的智能转型,鼓励支持工业企业向智能化方向发展。自创立以来,埃斯顿始终专注于高端智能装备及其核心控制和功能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是目前中国运动控制领域极具影响力企业及具有高度自主核心技术和核心部件的国产工业机器人领军企业,覆盖从自动化核心部件及运动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机器人工作站到智能制造系统的全产业链,构建了从技术、质量、成本、服务到品牌的全方位竞争优势,是保证埃斯顿持续发展的增长动力。主要业绩驱动因素如下:1、国家宏观政策对行业发展的支持国家在“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支持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超过20%,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及一大批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建成3~5个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实现翻番。到2035年,我国机器人产业综合实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机器人成为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2024年3月13日,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到2027年,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0%、75%。2024年7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安排30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重点领域设备更新、提升地方消费品以旧换新能力,增强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意愿,加快推动经济回升向好。2024年7月3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公告,根据行业发展变化和有关工作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和《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管理实施办法》进行了修订,引导行业良性竞争,避免无益的内部竞争,推动工业机器人行业的持续和高质量增长。根据IFR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制造业工业机器人密度为246台/万人,2022年我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为322台/万人,位列世界第五位。若实现2025年翻番目标,则到2025年我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将达到492台/万人。长远来看,我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韩国的1000台/万人仍有较大差距,我国机器人市场发展潜力巨大。2、国产替代进程提速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长期由外资垄断,日本发那科、瑞士ABB、日本安川、德国库卡“四大家族”的市场占有率超过50%。近年来,国内自主品牌的竞争力有明显提升,工业机器人存量稳定增长,国内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居世界首位,但在高端应用领域仍然存在较大提升的空间。随着传统机器人厂商、科技巨头、制造业巨头、新创公司等纷纷入局,核心部件、智能设备等关键技术攻关突破,高端制造装备自主可控,国产机器人进一步提升性能及扩大应用领域,市场份额保持逐年增加,国产替代进程在逐步加快。国产替代显著加速给国产机器人龙头企业带来更多市场机会。一方面国产机器人厂商凭借国内较为完整的供应链体系、强大的技术服务能力和灵活的市场策略,在电子、锂电、光伏、汽车零部件等细分领域与外资展开竞争并积极抢占市场份额,同时在整车领域加速渗透,国产化工控产品市场份额显著提升;另一方面,在国家不断推出积极的产业政策背景下,国产头部厂商持续放量,国产工业人机器人本土优势明显,规模化生产效应使成本优势进一步凸显,伴随新应用场景的拓展,国产替代进一步加速。根据MIR睿工业数据,2024年上半年国产机器人品牌整体同比增长率远高于工业机器人整体市场增速,中国工业机器人国产化率进一步提升至50.1%,同比增加5.1个百分点。机器人产业正在演绎高速成长性,我国机器人产业在政策支持下亦有望迎来快速发展。3、持续引领向高端应用场景突破我国制造业逐步向高端化迈进,自动化程度亟需全面提升。在当今智能制造的浪潮中,高端行业如汽车制造与精密加工领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些领域对生产效率、精度控制及自动化水平的要求极高,传统制造模式已难以满足市场快速变化的需求。在高端装备领域,公司基于自主化核心技术及核心部件优势,以及针对高端行业对机器人性能与可靠性严苛要求的深刻理解,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驱动机器人朝向全品类、高精度、高负载、场景化方向发展。公司机器人面向汽车、电子、锂电、光伏等头部行业,结合高要求关键应用场景的痛点,打造全新高价值应用场景机器人,以全场景覆盖为目标,攻克关键工序应用场景。利用“机器人+”智能制造完整解决方案核心竞争力,聚焦高端应用场景,在汽车领域,集合点焊、弧焊、涂胶等新工艺应用,提供高效率、更稳定的高性能完整解决方案。公司的工业机器人目前已陆续进入许多汽车主机厂及零部件客户供应商名单。公司深耕金属加工行业,以CNC机床加工技术为核心,提供从压铸、开卷校平到冲压、折弯、焊接、打磨等全链条自动化解决方案,其高防护机器人与智能设备,如折弯、焊接机器人,显著提升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精度。公司持续在汽车、金属加工等高端装备领域的应用突破,构建了公司在高端应用行业的全产业链解决方案的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了产品质量与市场竞争力,正逐步打破国际品牌在高端市场的垄断地位。(三)行业发展情况及市场地位1、行业发展情况工业自动化产品市场需求与下游行业的产能扩张、设备升级换代、自动化生产线与智能化水平提升等因素密切相关。随着我国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的持续推进,各应用领域对工业自动化装备的需求日益增长。下游行业的持续发展、国产替代趋势及产业转型升级,为自动化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预期。2024年上半年受制造业企业扩张预期下降、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工业机器人处于去库存阶段、行业周期性影响,自动化行业市场整体仍处于调整阶段。随着《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规划落地,国家宏观调控力度加大,支持设备改造和消费升级,制造业投资需求回暖,自动化行业有望迎来新一轮景气上行周期。从需求端来看,根据MIR睿工业数据,2024年上半年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约14万台,增速放缓,同比增长5%左右。从供给端来看,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国内工业机器人产量为28.32万套,同比增长9.6%。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劳动力供给不断减少以及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全产业自动化升级需求加速,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和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张。2、公司的市场地位根据MIR睿工业数据统计,2024年上半年埃斯顿再次成为国内工业机器人、国产多关节工业机器人出货量最高的国产品牌,连续多年在中国市场国产品牌出货量第一,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出货量排名中位列第二位,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工业机器人在钣金折弯、冲压、光伏组件、弧焊等应用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公司是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执委会委员单位(中国企业代表)、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国家机器人标准化整体组成员单位、江苏省工业机器人专委会理事长单位、江苏省机械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单位,机械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机器人行业鉴定点。(四)主要经营模式公司专注于高端智能装备及其核心控制和功能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是目前中国运动控制领域极具影响力企业及具有高度自主核心技术和核心部件的国产工业机器人领军企业,以客户价值需求为导向,国内国际双轮驱动,为全球客户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和服务。1、研发模式公司产品开发采用基于IPD模式,根据宏观环境、公司战略规划、客户需求、技术发展方向等方面的分析,推进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公司采用紧耦合的产品开发模式,从市场需求为着手点,基于市场创新,面向市场开展研发活动,实现客户需求驱动产品开发,推行以产品线端到端模式,打通市场、研发、生产、质量、交付整个价值链,强化以客户为中心的核心宗旨。对关键的前瞻性技术和应用,公司设立专业团队,进行充分调研评审,纳入开发计划,补齐关键技术短板。2、生产及供应链管理模式公司不断增强制造能力建设,确保核心部件的国产自主可控;同时,持续建设先进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基于质量、交付、成本、物流等全流程运作体系保证了产品的高品质、低成本和快速交付的竞争优势。通过SAP、SRM(供应商关系管理系统)、MES(生产制造管理系统)等系统打通订单信息流,建立健全了计划、采购、制造、质量、工艺、设备、物流为核心业务的扁平化生产组织。根据产品交付特点不同,生产模式为“按订单生产+备库式生产”,确保准时交付。3、销售与服务模式公司产品的下游应用行业极其广泛,用户众多,国内国外地域分布广,公司主要是通过直销方式进行销售,客户包括直接用户、系统集成商、设备制造商等。部分核心零部件产品会通过区域销售商买断销售。公司通过市场调研,信息收集,锁定目标客户、确定产品方案等取得客户订单,并安排生产销售。一般工业产品的重要客户会采取招标流程选择供应商,在此过程中主要评估供应商的业务能力和过往业绩情况。对于智能制造产线,公司的销售部门和技术工艺部门会同负责客户开发,根据客户需求,依托自身的模块化产品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技术方案得到客户认可后,销售部门根据有效的成本控制完成商务报价从而获得订单。一般的销售与服务流程包括客户发展、售前准备、客户接洽、形成销售意向、销售合同签订、实施交付、售后服务等阶段。概述1、报告期,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1.69亿元,同比下降3.21%,其中: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业务收入16.53亿元,同比下降4.55%;自动化核心部件业务收入5.16亿元,同比增长约1.33%。国内业务收入14.36亿元,同比下降9.4%,收入占比66.21%;海外业务收入7.33亿元,同比增长11.74%,收入占比提升至33.79%。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向解决方案转型不断拓展应用场景,针对不同细分市场为特定客户进行定制化开发,自动化核心部件业务保持了平稳增长。受到光伏等下游行业市场需求减少及市场竞争加剧的影响,造成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业务收入下降;但在汽车、金属加工、电子等应用领域保持了高速增长,2024年上半年公司工业机器人市场出货量仍保持了约10%的同比增长,高于行业市场增速,位列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出货量排名第二,国产品牌出货量第一。报告期内,公司正在加快全球化业务布局,加大对欧洲、中东、东南亚、北美等市场的开拓,通过组建国际化业务团队,加快产品出海,未来海外市场将有望成为公司新的业务增长点。2、公司整体毛利率为29.33%,同比下降3.76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业务毛利率为28.13%,同比下降5.31个百分点;自动化核心部件业务毛利率为33.17%,同比上升1.27个百分点。报告期内,由于光伏行业的严重下滑及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造成毛利率有所下滑。公司正积极加大新产品的开发,增强产品差异化竞争力,以及通过优化供应链、提升原材料国产替代、实施制造精益管理等降本增效措施,逐步改善公司毛利率水平。3、公司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7,341.60万元,同比下降175.3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9,699.16万元,同比下降240.11%。报告期,公司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为6,626.13万元。报告期内,由于需求下滑,投资放缓及市场竞争加剧,收入增长不及预期、毛利率下滑、人员费用增长、折旧摊销等固定成本费用增加,对公司净利润产生较大影响。公司为构建长期发展核心竞争力,继续保持了高研发投入,在全球研发体系、销售网络、生产能力及人才储备等方面投入较大。下半年公司将加大业务拓展力度,努力实现公司全年业务同比增长,通过降本增效及强化预算费用管理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4、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为-34,218.95万元,同比下降271.55%。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下降,原材料占比上升,采购付现支出增加,同时人员费用支付增加等因素,使得经营性活动现金流出增加较多。公司将通过加强应收账款回收力度、优化供应链,加强库存管理,控制成本费用,加快资金周转率,降低资金占用,提升经营性现金流管理。5、研发费用持续高投入,报告期内,公司总体研发投入约2.44亿,占销售收入比例达到11.24%。公司秉承“从跟随到超越”的战略目标,坚持长期主义,持续多年大力投入研发,是公司保持技术创新领先优势的重要保障。公司始终坚持系统级的正向研发战略,以客户的需求及价值体现作为技术及产品研发的方向,聚焦高端应用场景,打造更高端、高效的先进“智”造设备。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主要股东
序号 | 股东名称 | 持股数(股) | 持股比例 |
---|---|---|---|
1 | 南京派雷斯特科技有限公司 | 254,894,742 | 29.31% |
2 | 吴波 | 110,996,700 | 12.77% |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 | 47,675,498 | 5.48% |
4 | 埃斯顿控股有限公司 | 22,500,000 | 25.00% |
5 |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传统-普通保险产品-005L-CT001沪 | 7,638,512 | 0.88% |
6 | 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期暨2022年员工持股计划 | 6,727,400 | 0.77% |
7 | 南京埃斯顿投资有限公司 | 6,060,486 | 0.70% |
8 |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南方中证10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 | 6,009,900 | 0.69% |
9 |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夏中证10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 | 3,321,526 | 0.38% |
10 |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红-个人分红-005L-FH002沪 | 2,687,500 | 0.31%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