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东方电缆
- 企业英文名: Ningbo Orient Wires & Cables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袁黎雨,夏崇耀
- 上市代码: 603606.SH
- 注册资本: 68771.5368 万元
- 上市日期: 2014-10-15
- 大股东: 宁波东方集团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31.63%
- 董秘: 江雪微
- 董秘电话: 0574-86188666
- 所属行业: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陈焱鑫、葛惠
- 律师事务所: 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宁波市北仑区江南东路968号
- 概念板块: 电网设备 浙江板块 富时罗素 沪股通 MSCI中国 中证500 上证180_ 融资融券 海工装备 基金重仓 风能 参股券商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浙江
- 成立日期: 1998-10-22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30200704897960W
- 法定代表人: 夏崇耀
- 董事长: 夏崇耀
- 电话: 0574-86188666
- 传真: 0574-86188666
- 企业官网: www.orientcable.com
- 企业邮箱: orient@orientcable.com
- 办公地址: 宁波中山东路1800号国华金融中心49-50F
- 邮编: 315100
- 主营业务: 海底电缆、陆地电缆等一系列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安装敷设及运维服务
- 经营范围: 许可项目:电线、电缆制造;建设工程设计;港口经营;道路货物运输(不含危险货物);港口货物装卸搬运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一般项目:海洋工程设计和模块设计制造服务;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洋工程关键配套系统开发;海洋工程装备销售;海洋工程装备研发;水下系统和作业装备制造;金属丝绳及其制品制造;对外承包工程;工程管理服务;海洋能系统与设备制造;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海洋能系统与设备销售;海上风电相关系统研发;海上风电相关装备销售;深海石油钻探设备销售;深海石油钻探设备制造;光纤制造;光缆制造;配电开关控制设备研发;配电开关控制设备制造;配电开关控制设备销售;电力设施器材制造;机械电气设备制造;智能输配电及控制设备销售;塑料制品制造;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品销售;金属包装容器及材料制造;金属包装容器及材料销售;通用设备制造(不含特种设备制造);普通货物仓储服务(不含危险化学品等需许可审批的项目);货物进出口;光缆销售;文化、办公用设备制造;文具制造;轨道交通专用设备、关键系统及部件销售;进出口代理;电线、电缆经营;租赁服务(不含许可类租赁服务);装卸搬运(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分支机构经营场所设在:北仑区小港江南东路967号1幢、2幢;北仑区戚家山江滨路278号;宁波市北仑区郭巨街道白洋线中段168号)
- 企业简介: 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东方电缆,股票代码:603606)是中国海陆缆核心供应商多年来一直在科技创新、质量管理、核心技术突破等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位列全球海缆最具竞争力企业10强、中国上市公司价值评选主板价值100强。目前公司已形成陆缆系统、海缆系统和海洋工程三大产业板块。公司拥有500kV及以下交流(光电复合)海缆、陆缆,±535kV及以下直流(光电复合)海缆、陆缆系统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安装和运维服务能力,并涉及海底光缆、智能电网用电线电缆、核电缆、通信电缆、控制电缆、电线、综合布线、架空导线等一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建筑、通信、石化、轨道交通、风力发电、核能、海洋油气勘采、海洋军事等多个领域。
- 商业规划: 2024年,公司围绕《“十四五”发展规划》和《2024年发展总计划》部署安排各项工作,文化建设有序推进、经济发展总体稳步提升。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90.93亿元,同比增长24.3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08亿元,同比增长0.81%;2024年度海缆系统及海洋工程营业收入合计36.66亿元,同比增长5.49%,增加1.91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比重40.32%,海缆系统毛利率39.57%,海洋工程毛利率21.93%;实现陆缆系统的营业收入54.16亿元,同比增长41.52%,增加15.89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比重59.57%。公司管理层没有完成董事会、股东大会通过的2024年度财务预算的部分财务指标。但在公司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在企业综合能力、核心竞争力提升,实现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荣获“中国线缆行业最具竞争力企业10强”、“2024年中国电线电缆行业十大领航品牌”、“2024年中国海底电缆首选品牌”、“中国线缆行业领军品牌企业”,入选“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浙江省5G全连接工厂”、“宁波市零碳工厂”,成功入围“宁波市海洋经济十佳企业”等。(一)文化与人力——强化文化人力融合,着力推动团队建设和以结果为导向的绩效激励,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围绕21字文化基因,打造核心团队。持续推进“青年东方”建设,开展东方特色文化系列活动:“七一”党员大会、第二届“青年东方马拉松”比赛、青年东方音乐节、第十期青年座谈会等活动,形成具有东方特色的文化氛围;组织开展多项主题鲜明的团建活动,加强团队凝聚力;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持续开展对清华大学、浙江大学、阳江教育系统、宁波大学等奖学金助学,推持续发展产学研合作伙伴关系,共建东方电缆-西安交通大学超高压海陆缆系统技术研究院;完成绿美阳江,认捐树苗、甘肃省民勤县治沙造林、“两山”环保基金、“艺润童心”特殊困难儿童艺术教育、北仑区东方未来儿童公园项目等捐赠工作。强化人力资源体系建设,夯实人力资源管理。建立了人员能力评估和提升体系,推进全员综合素质的提升。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建成了浙江省企业职工创新工作站、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青年东方工匠学堂,开展质量技能比武活动,新晋职业技能等级30余人。构建全覆盖、分层次、分类别的培训体系,培训覆盖率100%。持续开展团队优化和人才引进,市场、技术、国际化等方面人才得到有效充实。实施“月度有考评、季度有评审、年度有内审”的绩效管理。(二)资本与产业——发挥资本平台作用,助推“3+1”产业体系,布局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好东部,持续推进(东部)未来工厂设备技术改造和产能提升,完成二期项目基础设施建设,深化产业链延伸;完成福建子公司注册,积极推进东部战略市场布局;进一步发挥好省内资源优势,全力推动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建设。做成南部,加快打造南方总部,明确战略地位,推进南部产业基地建设,完成(南部)未来工厂基地建设关键节点。谋划北部,有序推进北部产业基地建设,设立子公司渤海东方,助力北方产业布局与战略市场。推进国际,稳步推进海外布局,顺利完成香港及英国子公司的注册,提升公司国际品牌效应。(三)科技与市场——加快海陆并进,以战略创新和科技创新引领“3+2”市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加强战略、科技与市场融合对接,进一步推动重大市场和重点项目的突破,助推市场高质量发展。做深做透海缆业务板块,依托“3+1”产业布局,持续开拓东部、南部、北部以及高端和国际海缆市场,成功中标国内首个±500kV直流海缆项目,交付首个欧洲海上风电超高压海缆和国内首个1500米超深水脐带缆项目;持续提升陆缆业务板块核心竞争力,形成了以“品牌入围+工程落地+渠道承接”的开拓模式,陆缆营收同比增长超40%,稳定保持关键市场的份额领先。进一步推动核心、关键技术突破及产业化示范应用,始终保持强劲的科技领先优势。成功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突破水下附件系统等前瞻性、战略性核心技术,成功研发3000米级超深水脐带缆光连接器并实现工程应用,为核心客户提供“卡脖子”技术系统解决方案,深入推进新材料、新技术、深水系统装备等关键领域的创新应用;以降本增效为核心,完成陆缆工艺技术的持续优化。(四)精益与制造——实施项目制与批量化管理模式,主抓降本增效,提升高端制造水平,践行企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提升项目制关键工序、关键节点等风险识别并提前做好评审管控,形成常态化管理。以标准成本和工艺改进、库存管理为抓手推动批量化降本增效。完成中压电缆标准成本模型建立;持续推进工艺优化,实现降本;低压MES系统成功上线,助力批量化精准管理;提升库存周转率,加强盘具回收回购,助推陆缆市场核心竞争力提升。(五)数字与运营——加强预算与成本管控,强化体系与数字化对业务的有效支撑,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持续创新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管理体系,推进ESG可持续发展,发布公司首份ESG报告,完成CDP环境信息披露,设定科学减排目标通过SBTi验证,实现100%绿电供应,获评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建设成为宁波市首批“零碳工厂”;充分发挥“随手拍”的公开共享作用,开展质量安全月系列活动,持续提升全员参与质量、安全管理的良好氛围;加强预算数据分析,实施预算与绩效挂钩,建立重点费用指标预警机制,控制重点费用;提升资金计划性,持续开展资金评审;强化财务风险管控,提升财务合规性、信息披露的质量和水平;强化数字化对运营端和制造端核心业务的有效支撑,顺利完成系统附件工厂、东方海工院、广东东方SAP系统扩展上线,有效提升营销端数字化后台服务能力。(六)合规与监督——加强合规监督,建立审查机制,强化风险管控,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根据上市公司治理要求,完善合规管理制度,形成合规管理手册;完成合规培训,实现全员100%覆盖;执行层合规监督覆盖率27%,开展5项专项监督工作,涉及营销、供应链、生产及子公司管理。(七)子公司管理各子公司围绕年度目标扎实推进业务,取得阶段性成果:广东东方顺利完成南部产业基地关键节点建设;东方海工院通过优化内部流程提升管理效能,海工运维品牌建设取得突破,强化安全生产,实现零安全事故;欧洲公司聚焦国际化战略,协同参与国际重大项目,有力支撑了海外市场拓展。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