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久立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浙江久立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久立特材
- 企业英文名: Zhejiang Jiuli Hi-tech Metals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周志江
- 上市代码: 002318.SZ
- 注册资本: 97717.072 万元
- 上市日期: 2009-12-11
- 大股东: 久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34.33%
- 董秘: 寿昊添
- 董秘电话: 0572-2539125
- 所属行业: 金属制品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赵静娴、陈梦兰
- 律师事务所: 国浩律师(杭州)事务所
- 注册地址: 浙江省湖州市双林镇镇西
- 概念板块: 钢铁行业 浙江板块 标准普尔 富时罗素 养老金 深股通 中证500 融资融券 深成500 人造太阳 基金重仓 超超临界发电 航母概念 页岩气 长江三角 核能核电 新材料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浙江
- 成立日期: 2004-01-08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30000758062811X
- 法定代表人: 李郑周
- 董事长: 李郑周
- 电话: 0572-2539125,0572-2539041
- 传真: 0572-2539799
- 企业官网: www.jiuli.com
- 企业邮箱: jlgf@jiuli.com
- 办公地址: 浙江省湖州市中兴大道1899号
- 邮编: 313028
- 主营业务: 工业用不锈钢管及特种合金的管材、管件、法兰、棒材及管道预制件的研发、生产、销售
- 经营范围: 不锈钢焊接管、不锈钢无缝管、金属管材、双金属复合管、水暖器材制造、销售,金属结构、有色金属合金、不锈钢管件、金属制品的制造(限分公司)、销售,金属材料(除稀贵金属)、纸张销售,测试技术服务,经营进出口业务,新产品的研发、技术服务,管道防腐加工、安装、维护及技术咨询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浙江久立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致力于工业用不锈钢及特种合金管材、棒材、线材、双金属复合管材、管配件等管道系列产品研发与生产的上市企业。这是万物生长的时代,更是科技引领的时代。人类发展史,一定意义上一部世界材料发展史。浙江久立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贯穿工业装备产业链,为全球工业提供高性能材料;凝聚梦想、传递幸福,为社会未来发展积聚能量。久立特材作为久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创建于1987年,座落于“长三角”中心太湖南岸——浙江省湖州市,是一家专业致力于工业用不锈钢及特种合金管材、棒材、线材、双金属复合管材、管配件等管道系列产品研发与生产的上市企业【股票代码002318】。以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CNAS认可实验室、重点院士工作站为创新和研发平台的久立,建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无缝管(热挤压/穿孔+冷轧/冷拔)生产线和FFX成型、JCO成型等焊接管生产线,为石油、天然气、电力、核电、化工、船舶制造、新能源等领域提供安全可靠的产品。工业用不锈钢管业务被国家工信部认定为中国制造业单项冠军。凭借优质的产品质量和优异的服务,久立产品覆盖华夏大地,是国内数百家大中型企业的合格供应商。油气领域,公司是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单位的主力供应商之一;化工领域,为中国化工集团、国家能源集团等单位提供材料支持;电力领域,和哈尔滨电气、上海电气、东方电气等单位一直以来保持长久、友好的合作关系。
- 商业规划: 公司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及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工业用不锈钢管制造领域的领军企业,拥有显著的生产规模与专业优势。多年来,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设备,对生产流程进行全面技术革新与优化,专注于打造“长、特、优、高、精、尖”系列工业用不锈钢管材,涵盖超长规格、特殊钢种、优质、高端、精品及尖端进口替代等多元化、高附加值产品,并同步拓展高品质不锈钢管件及特种合金新材料领域,逐步构建起完整的产业链条。公司业务布局依据生产工艺流程与下游应用领域两大维度进行精细化划分。生产工艺流程方面,公司产品大类明确区分为无缝管、焊接管、复合管及管件、法兰等,其中无缝管产品采用国际领先的热挤压、穿孔、冷轧、冷拔及弯管等精细工序,焊接管则采用FFX、JCO、ODF等先进成型技术,确保产品质量的卓越与稳定。下游应用领域方面,公司产品广泛覆盖SG-U管、CRA-OCTG、精密管、USC-锅炉管、DSS/SDSS、仪表管、HRB/MLP/WOL等,致力于为油气(含LNG)、化工、电力等关键能源装备行业提供高性能、耐腐蚀、耐压、耐高温的优质材料,成功实现多项产品国产化替代,填补国内技术空白。公司按业务流程和经营体系构建了以集中采购、专业化生产、统一销售为核心的经营模式,形成了产销有效衔接、集约高效、平衡稳定的生产经营体系。在采购环节,公司坚持“质量第一,价格合理,公正廉洁”的原则,有效控制成本,提升经济效益;生产方面,实施“以销定产、适度库存”策略,由生产部每月按车间产量、综合成材率、合同交货率、生产成本、工资、安全生产、现场管理等相关指标进行统一评价,确保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的双重优化;销售方面,公司采取直销的方式,服务范围广泛覆盖石油、化工、天然气、电力设备制造、造船、机械制造等多个行业,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与信赖。1、概述2024年,公司在董事会的战略指引下,以“技术突围、全球布局、价值深耕”为核心,坚定不移地推进“高端化、智能化、国际化”三大转型战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多项业务的稳步发展,得益于长期战略布局的深入实施。合金材料、管件产品以及复合管产品的快速成长,显示了公司内部产业链的逐步优化与协同效应的进一步增强,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全体员工紧密围绕年度发展目标,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主营业务实现稳健增长,主要财务指标列示如下:注]:本报告期扣除联营企业投资收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1,572.13万元,同比增长42.02%。现将2024年度董事会及管理层的主要工作情况汇报如下:(1)聚焦普通产品升级,拓展高端市场新空间普通产品作为公司发展的核心基础,始终是我们的“压舱石”。2024年,在生产管理方面,公司实施更严格的原材料采购和品控措施,确保每一批次原料均符合高标准要求;同时,公司持续优化传统产品线,通过引入前沿生产设备和技术,推进生产过程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普通产品质量与性价比,夯实市场基础;在客户关系方面,公司继续完善沟通机制,确保客户在产品使用过程中能够获得及时和专业的技术支持与服务,从而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的多元化与个性化趋势。在高端市场布局方面,公司依托在不锈钢材料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成功解决了多项高端产品的技术难题。核电用管、深海油气开采用管等高端系列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重要地位,也在国际市场上实现突破。报告期内,公司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收入约为2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约为22%,实现同比25%的增长。(2)推进研发体系建设,实现核心技术突破2024年,公司在研发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有效进展。公司坚持以研发创新为驱动,全年研发投入达到3.62亿元,同比增长6.60%,并成功引进50余名优秀科研人才,为研发团队注入了新鲜血液,进一步增强了研发团队的综合实力。在研发体系构建方面,公司形成了“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中试基地”的多维度创新体系,加速了新技术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落地进程。同时,公司与多家知名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实现了多项关键技术的突破。报告期内,公司累计获得有效授权专利14项,专有技术60项,新申报科研项目21项,主持或参与国家标准3项、行业标准/团体标准5项,是公司在技术研发领域的丰硕成果。在核心技术攻关方面,公司全线布局不锈钢材料的关键性能指标,围绕耐腐蚀性、高温强度等方向展开深入研究,并取得了多项重要突破。报告期内,公司在特种不锈钢及镍基合金焊材开发、典型卤水提取领域材料腐蚀性能研究、大口径厚壁双金属复合管道预制件成形工艺研究等领域的研发成果显著提升了产品性能,同时也为公司在高端市场的竞争提供了有力支撑。(3)加速国际化布局,构建全球市场新网络在全球化发展浪潮中,公司始终秉持“国际化”的战略方向,持续优化全球市场布局。2024年,公司继续以中东和欧洲市场为重点,稳步拓展新兴市场,通过差异化策略实现市场精准覆盖。公司在国际化布局中注重因地制宜,以客户需求为核心,根据目标市场的需求特点,提供个性化的产品与服务。从选材设计、生产交付到售后维护,公司重视各个环节的细节,追求以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去赢得客户的信赖与认可。在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公司始终坚持主动探索符合自身发展的国际化机遇。2024年,公司在完成对EBK公司的收购后,实现了资源整合、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与优化。此次收购不仅产生了显著的协同效应,也进一步提升了国内市场的接单能力,增强了公司品牌形象、客户认可度和市场影响力。公司通过“主动探索、精准布局”的战略举措,在国际化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不仅提高了自身竞争力,更为未来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4)优化股东与员工回报机制,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公司在持续提升经营效益的同时,始终坚持股东利益最大化,注重股东回报与企业发展的平衡。报告期内,公司不仅顺利完成了2023年度的现金分红,总额达4.62亿元,还积极推进回购方案的实施。截至目前,回购专用账户已累计持有28,543,377股。这不仅彰显了公司对自身价值的坚定信心,更为未来的激励计划提供了充足的股份储备。在人才激励方面,公司始终将员工视为最宝贵的资源,通过推进员工持股计划,进一步深化了员工与公司利益共享的机制。报告期内,公司完成了员工持股计划第二期解锁权益的发放工作,通过常态化持股计划的推进,激发了团队的创新活力和凝聚力,形成了“企业与员工共同成长”的良好局面。此外,公司始终将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治理优化深度融合。通过强化合规管理、完善内控制度和风险管理体系,公司不断提升治理的规范性和效率。报告期内,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层持续优化决策机制,强化战略执行能力,确保了公司经营目标的高效达成。这种规范、透明的企业治理模式,也增强了投资者和员工对公司价值成长的信心。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