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东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东华能源
  • 企业英文名: Oriental Energy Co.,Ltd.
  • 实际控制人: 王铭祥,周一峰
  • 上市代码: 002221.SZ
  • 注册资本: 157612.7767 万元
  • 上市日期: 2008-03-06
  • 大股东: 东华石油(长江)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20.64%
  • 董秘: 陈文辛
  • 董秘电话: 025-86819806
  • 所属行业: 批发业
  • 会计师事务所: 苏亚金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王璐、吴亚玲
  • 律师事务所: 江苏金禾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张家港保税区石化交易大厦1716-2室
  • 概念板块: 石油行业 江苏板块 内贸流通 深股通 融资融券 预盈预增 深成500 碳纤维 氢能源 口罩 页岩气 长江三角 新能源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江苏
  • 成立日期: 1996-04-22
  • 组织形式: 民营企业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200006082630012
  • 法定代表人: 周一峰
  • 董事长: 周一峰
  • 电话: 025-86771100,025-86819806
  • 传真: 025-86771021
  • 企业官网: www.chinadhe.com
  • 企业邮箱: tzz@chinadhe.com
  • 办公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仙林大道徐庄软件园紫气路1号
  • 邮编: 210042
  • 主营业务: (1)PDH制丙烯。以丙烷为原料,通过PDH工艺生产丙烯;(2)聚丙烯,通过丙烯单体聚合成聚丙烯;(3)PDH副产高纯度氢气的销售和综合利用。
  • 经营范围: 生产低温常压液化石油气、丙烯、聚丙烯;储存化工产品(甲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异丁醇、甲苯、二甲苯、邻二甲苯、对二甲苯、苯乙烯、丙烷、丁烷);为船舶提供码头设施服务;在港区提供货物装卸、仓储、物流服务,化工产品的转口贸易、批发、进出口及佣金代理(在商务部门批准的范围内经营),公司自产产品的售后技术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东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东华能源”)成立于1996年,总部位于古都南京,2008年于深交所上市(SZ002221),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绿色能源与新材料综合服务商。公司以烷烃资源为核心,构建了“进口—深加工—新能源新材料”的全产业链生态,业务涵盖液化石油气(LPG)国际贸易、聚丙烯高性能材料生产、高品质低成本碳纤维制造、氢能综合利用等领域,并依托公司自有船舶,提供物流服务。作为中国LPG领域的领军企业,东华能源拥有完善的全球供应链体系,与多家国际能源巨头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在新加坡和国内三大基地(宁波、茂名、张家港)进行布局。新加坡公司主营液化石油气LPG等能源类产品和聚烯烃等化工产品的国际贸易,以保障集团原料供应安全为使命,以争取液化气市场国际影响力和定价权为不变的初心,东华新加坡团队与国内团队紧密配合,灵活运用现货、纸货、船舶、洞库、及金融资源,五位一体,在创造市场运作利润的同时,通过资源调配、船货配合、纸货对冲等方式,全力降低工厂采购和运营成本,为集团在产业竞争中创造了竞争力和比较优势。国内三大基地具备先进的生产设施和技术装备,公司PDH产能及PP产能位居国内前列,将LPG转化为高附加值的聚丙烯产品,广泛应用于家电、汽车、日用品、包装、医疗等领域,销往华南、华东等地及出口。三大基地拥有稀缺的港口和储罐资源,特别是宁波和茂名基地,具备深水码头优势,船运条件优越。同时,这些基地临近产业经济发达地区,物流成本较低,为公司的业务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目前由东华能源进行托管的马森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马森能源”)是全球领先的液化石油气(LPG)实货与纸货交易商,业务涵盖LPG的国际贸易、国内分销、物流、仓储,以及国际和国内的期货交易等业务,在新加坡拥有国际一流的经营团队,通过长约、现货、期货等方式,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LPG年交易量位居全球前列,船队规模居全球前五,具有强大的物流运输能力。公司还在宁波、茂名建有先进的码头设施和大型储罐群,库容世界领先。公司船队及三大基地库容共计约500万立方米,显著提升中国在全球LPG定价领域的话语权。聚烯堂,东华能源旗下的聚烯烃产业数字化服务平台,依托电子商务、智慧物流、云仓平台、智慧园区、产业金融、大数据系统等,打造出具有代表性的产业互联网平台,实现生产制造产业与数字化的深度融合。东华能源与山东大学朱波教授团队共建研究院,攻关碳纤维低成本制造及碳纤维多领域创新应用研究,打造PDH→AN→PAN聚合→原丝→碳纤维→复材制品全产业链闭环布局,实现全链条自主可控,原料成本可显著降低。碳纤维的原材料和大化工是联动关系,东华能源茂名基地的产业体系能为碳纤维生产提供原料保障。东华能源的万吨级T1000碳纤维项目已经于2024年5月21日开工建设,将于2025年投产。东华能源秉持“创新引领、贸易护航、零碳发展、本质安全”的理念,从C3产业深度变革出发,以聚烯烃为基础,以碳纤维和氢能源为核心,引领材料革命和能源革命,推动产业革命,实现公司跨越式腾飞,为国家经济发展、社会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 发展进程: 本公司前身张家港东华优尼科能源有限公司,为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成立于1996年4月,初始总投资为2,500万美元,注册资本1,500万美元,由张家港保税区经济发展公司、中国国际信托投资(香港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油国际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设立。2001年3月,经江苏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苏外经贸资[2001]195号”文批复同意,有限公司总投资由2,500万美元增至5,500万美元,注册资本由1,500万美元增加至2,000万美元。2007年3月22日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设立为股份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6,600万元。
  • 商业规划: 2024年上半年,全球液化石油气(LPG)市场经历了复杂的动态变化。在供应端,主要生产国如美国和中东地区的生产维持稳定,但受到全球气候变化和生产设施维护的影响,供应增速有所放缓。在需求端,主要受冬季取暖需求和工业用气增加的推动,增长显著。中国和印度等主要消费国的需求增长,加剧了市场的紧张局面。此外,欧洲市场因能源转型和地缘政治紧张,进口需求增加,进一步推动了全球市场的波动。价格方面,由于供应紧张和需求旺盛,LPG国际市场价格持续走高,在美国、欧洲和亚洲市场的价格均出现了上涨趋势。聚丙烯(PP)在上半年产能投放速度不及预期,叠加部分装置集中检修,供应端压力可控;需求端,PP出口订单延续向好态势,但国内传统主力下游领域及终端加工利润萎缩,对原料需求增长有限。成本端,原料价格高位制约丙烷脱氢(PDH)产业利润。聚丙烯价格在上半年表现为震荡上行,但基本面整体偏弱抑制了上行空间。报告期内,公司充分发挥一体化运营优势,在PDH行业价差低位震荡甚至出现负差的背景下,现金流稳健并保持盈利。(1)宁波基地宁波基地包括2套60万吨/年PDH、3套40万吨/年PP、1座8000m3/h能力氢气充装站。报告期内,生产丙烯56.67万吨,全年计划完成率49.26%;生产聚丙烯62.22万吨,全年计划完成率50.9%。主要牌号:PPH-T03、PPH-Y26、PPH-Y40、PPR-MN60、PPR-MN70、PPR-MT26等。宁波基地利用港口及化工园区经济循环优势进一步释放产能、提升产品附加值。通过PSM安全管理,标准化管理体系推进,节能降耗挖潜,夯实了宁波基地的稳定生产和产品的高附加值特性。(2)张家港基地张家港基地包括1套60万吨/年PDH、1套40万吨/年PP、1座1000Kg/12h能力加氢站。报告期内,生产丙烯35.22万吨,全年计划完成率57%;生产聚丙烯21.71万吨,全年计划完成率54%。主要牌号:Y381H、T30H、M251H等。张家港基地通过对能源的回收利用、持续优化装置的运行参数,实现了节能降耗、提高产量,进一步提升盈利水平。(3)茂名基地茂名基地包括1套60万吨/年PDH、1套40万吨/年PP、1套20万吨/年合成氨及配套设施。报告期内,生产丙烯31.54万吨,全年计划完成率52.6%;生产聚丙烯25.81万吨,全年计划完成率64.5%。主要牌号:PPH-T03、PPH-F03、PPH-M17、PPH-Y26等。茂名基地试生产以来,不断优化调整装置参数、推动安全环保标准化管理水平,切实提高装置运行技术经济指标。(4)氢气销售报告期内,宁波基地销售氢气约0.91万吨,张家港基地销售氢气约0.72万吨,合计销售量较去年同期增长约30%。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