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物产环保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浙江物产环保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物产环能
- 企业英文名: ZJMI Environmental Energy Co.,Ltd.
- 实际控制人: 浙江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上市代码: 603071.SH
- 注册资本: 55795.4442 万元
- 上市日期: 2021-12-16
- 大股东: 物产中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54.12%
- 董秘: 王竹青
- 董秘电话: 0571-87231399
- 所属行业: 批发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吴光明、马圣
- 律师事务所: 浙江六和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庆春路137号
- 概念板块: 贸易行业 浙江板块 沪股通 生物质能发电 绿色电力 储能 换电概念 央国企改革 节能环保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浙江
- 成立日期: 2000-06-29
- 组织形式: 地方国有企业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30000142911467W
- 法定代表人: 陈明晖
- 董事长: 陈明晖
- 电话: 0571-87231399
- 传真: 0571-87231399
- 企业官网: www.zmee.com.cn
- 企业邮箱: wchnsa@zmee.com.cn
- 办公地址: 杭州市庆春路137号
- 邮编: 310003
- 主营业务: 煤炭流通业务、热电联产业务和新能源业务
-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煤炭及制品销售;货物进出口;国内贸易代理;进出口代理;生物质能技术服务;新兴能源技术研发;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环保咨询服务;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研发;合同能源管理;非居住房地产租赁;住房租赁;普通货物仓储服务(不含危险化学品等需许可审批的项目);物业管理;装卸搬运;财务咨询;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企业管理咨询(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
- 企业简介: 浙江物产环保能源股份有限公司(603071.SH),是集“能源贸易+能源实业”为一体的大型国有上市企业,前身是浙江省燃料总公司,始创于1950年;2000年首次混改为浙江物产燃料有限公司;2012年完成股份制改造变更为现公司名称;2021年成为A股市场首家“主板拆主板”企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公司是AAA信用企业,是国家发改委认定的第一批电煤重点保供贸易企业。公司主营煤炭及制品销售、货物进出口、生物质能技术服务、新兴能源技术研发、环保咨询服务、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研发、合同能源管理等。公司实施“能源贸易+能源实业”双轮驱动。能源贸易板块是煤炭行业领先的能源贸易集成服务商。多年来与国内上游各煤炭头部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固的合作伙伴关系,在国内外拥有发达的营销网络和强有力的营销团队,在秦皇岛、京唐港、曹妃甸、天津港等主要中转港及印尼、新加坡等海外资源点设有办事处,为上下游企业提供供应链集成服务,“物产环能”品牌获得业内一致认可。年销售煤炭近6000万吨,其中进口煤炭超1000万吨,进出口总额超10亿美元。能源实业板块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走资源综合利用之路,聚焦热电联产、一般工业固废处置、生物质综合利用、光伏发电、储能、电力交易等综合能源服务,支持区域节能减排和经济绿色发展。省内已形成六家热电企业规模,2023年供热834.88万吨、供电13.20亿千瓦时、供压缩空气27.80亿m,覆盖热网主管道511公里;另有三家新能源平台公司,明确了新型储能、光伏储能和绿色物流三大产业链发展方向,其中桐乡343MWht熔盐储能示范项目入选2023年度省“尖兵”研发计划,许昌年产2GWh电化学储能全自动产线已实现量产,德清19MW光充储一体项目已全容量并网发电。公司注重创新发展,建有“两院、两站、八中心”的创新平台体系,旗下新嘉爱斯、桐乡泰爱斯均为高新技术企业,其中新嘉爱斯还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公司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日内瓦国际发明金奖”“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一系列奖项,并多次承担国家级、省级科技计划项目*,污泥处置、生物质发电以及热电气冷多能联供技术水平居于行业领先地位。未来,公司将在“聚能”文化引领下,继续秉持诚信经营、合作共赢的理念,勇担国有企业社会责任,进一步推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在新能源、绿色环保等领域持续发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切实成为绿色高效的环保能源综合服务引领者,打造百年环能,实现基业长青。
- 商业规划: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公司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业务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虽然2024年上半年外部环境错综复杂,公司依旧积极对标高质量发展需要,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持续发力,实现煤炭流通业务实物量规模逆势提升,热电联产业务平稳增长,新能源业务高质量发展。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9.2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60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51.34亿元。(一)守正创新,煤炭流通供应链展现强大韧性公司煤炭流通业务坚持向供应链两端延伸的发展总基调,与煤炭产业上下游企业开展多元业务合作。报告期内,虽然煤炭消费增速回落、整体需求较弱,煤炭价格整体下行,煤炭行业经济效益明显下降,公司依旧在产业周期震荡中挖掘机遇,在稳定和加大原有客户交易基础上,积极提高市场占有率,实物销售量逆势提升,实现煤炭销售2,795万吨,同比增加12.53%,但受煤价较去年同期下降影响,煤炭流通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34,578.65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0.00%。公司不断加强资源渠道建设、优化业务策略和资源分配,大力开拓西北区域市场,夯实优质资源基础。2024年4月,公司成立西北办,负责西北地区的市场开拓及煤炭采购、销售工作;积极拓展新疆煤市场,与重点疆煤资源方签订年度框架合同,接续煤炭能源保供,筑牢能源安全“压舱石”,构筑更具韧性的煤炭供应链,把握市场动态,紧抓“疆煤外运”产业链快速发展机遇,2024年6月,公司首趟疆煤入渝班列成功开行。公司不断深化国际合作,开拓进口能源渠道,积极拓展海外煤炭行业“朋友圈”,持续强化煤炭来源多元性与稳定性。2024年上半年,公司立足新加坡、印尼等海外办事平台,与矿方直接签订了一系列印尼、澳洲、哥伦比亚等进口煤长协,提前锁定优质进口煤货源。(二)多元协同,热电联产为园区供能形成有效支撑公司热电联产业务不断朝着绿色化、低碳化和智能化的方向转型升级,探索“煤电+储能+固废”耦合“热、电、气、冷”联供的热电联产新模式,深挖潜能,提质增效初见成效、综合盈利能力稳中有进。报告期内,公司热电联产业务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3,885.56万元,较去年同期14/238增长2.24%。公司始终把保障能源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提升园区能源供应能力、持续稳定为客户提供安全高效能源。公司不断拓宽热电联产业务市场,2024年上半年,公司拓展新增用热客户25家;供应蒸汽424.93万吨,同比增加11.35%;供应电力73,030.03万千瓦时(其中光伏发电501.53万千瓦时),同比增加23.05%;供应压缩空气140,876.00万m3,同比增加5.65%。公司持续开拓多元固废协同处置业务,逐步打造成为园区绿色低碳发展的多能联供综合能源中心与资源综合利用中心。报告期内,公司处置生物质26.48万吨,同比增长8.88%;处置污泥38.68万吨,同比增长14.78%。2024年上半年,公司投建年产5,000吨的“基于燃煤机组耦合的废旧橡胶精准高值转化与低碳高效利用项目”已实现稳定运行,项目入选浙江省第三批减污降碳标杆项目、2024年生产制造方式转型示范项目(绿色化方向);依托于“低碳能源联合研发中心”开展的《晶硅光伏组件回收及绿色资源化再利用研发中试项目》,已完成相关基础研究和关键设备设计。根据浙江省科技厅2024年7月公布的《关于公布2023年第二批全省重点实验室认定结果的通知》,公司获批共建“全省清洁能源转化与利用重点实验室”,聚焦清洁能源高效转化、安全存储及系统构建三大主攻方向,从基础理论研究、技术创新应用和产业化示范三方面,构建多能耦合、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动能源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公司还积极响应国家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决策部署,助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下属新嘉爱斯的生物质发电项目核发绿证累计331,768个、污泥焚烧发电项目核发绿证累计512,670个,金义热电生物质发电项目核发绿证累计254,735个,报告期内,公司碳排放配额成交量10.82万吨,累计成交额1,011.59万元。(三)新旧转换,新能源业务擦亮绿色发展底色随着我国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深入,能源生产消费结构持续优化。我国新能源产业依靠持续的技术创新、完善的产业链体系实现较快增长,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绿色已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公司顺应绿色低碳发展新趋势,培育新能源业务发展平台,全面激发公司发展活力,促进新旧动能平稳转换,切实增强企业发展内生动力。报告期内,公司新能源业务实现主15/238营业务收入2,148.87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97.85%。公司通过投资、运营、EPC和装备制造等业务发展,通过示范项目打造、产品技术创新、节能减碳智能管理等,为公司的长期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2024年上半年,公司年产2GWh新型储能产品智能生产线正式投产,德清19MWp分布式光伏项目正式并网发电。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