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浙商银行
- 企业英文名: CHINA ZHESHANG BANK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无
- 上市代码: 601916.SH
- 注册资本: 2746463.5963 万元
- 上市日期: 2019-11-26
- 大股东: 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21.55%
- 董秘: 骆峰
- 董秘电话: 0571-88268966
- 所属行业: 货币金融服务
- 会计师事务所: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
- 注册会计师: 陈思杰、金睿
- 律师事务所: 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富而德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中国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鸿宁路1788号
- 概念板块: 银行 中特估 破净股 低价股 富时罗素 MSCI中国 沪股通 上证180_ 融资融券 机构重仓 HS300_ AH股 蚂蚁概念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浙江
- 成立日期: 1993-04-16
- 组织形式: 地方国有企业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30000761336668H
- 法定代表人: 陆建强
- 董事长: 陆建强
- 电话: 0571-88268966
- 传真: 0571-87659826
- 企业官网: www.czbank.com
- 企业邮箱: ir@czbank.com
- 办公地址: 中国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民心路1号
- 邮编: 310020
- 主营业务: 公司及零售银行服务,资金业务及其他商业银行业务
- 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浙商银行可以经营结汇、售汇业务。
- 企业简介: 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是十二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之一,于2004年8月18日正式开业,总部设在浙江杭州,系全国第13家“A+H”上市银行。开业以来,浙商银行立足浙江,放眼全球,稳健发展,已成为一家基础扎实、效益优良、风控完善的优质商业银行。浙商银行以“一流的商业银行”愿景为统领,全面构建“正、简、专、协、廉”五字政治生态,大力发扬四干精神,练好“善、智、勤”三字经,坚持“夯基础、调结构、控风险、创效益”十二字经营方针,践行善本金融,坚持智慧经营,垒好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压舱石,扎实推进321经营策略,以数字化改革为主线,全面开展以客户为中心的综合协同改革,以“深耕浙江”为首要战略,财富管理全新启航,大零售、大公司、大投行、大资管、大跨境五大业务板块齐头并进、综合协同发展,实施“客户基础、人才基础、系统基础、投研基础”四大攻坚,全面开启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截至2024年6月末,浙商银行在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香港特别行政区,设立了350家分支机构,实现了对浙江大本营、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环渤海、海西地区和部分中西部地区的有效覆盖。在英国《银行家》(The Banker)杂志“2023年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中,我行按一级资本计位列87位。中诚信国际给予浙商银行金融机构评级中最高等级AAA主体信用评级。
- 商业规划: (一)经济、金融及监管环境2024年,全球经济在复杂的形势下延续弱复苏态势,全年经济增速低位运行,通胀压力有所缓解,欧美货币政策降息周期逐渐开启,直接投资有所回暖,货币市场利率下行,汇率波动性上升。另外,地缘政治冲突仍持续影响着全球经济,贸易保护主义成为贸易增长的一大阻碍。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这一年里,我们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克服了内外部困难,顽强拼搏,推动经济在波动中逐步复苏,尤其9月份一揽子稳经济的增量政策出台以来诸多领域出现积极变化,圆满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134.9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较上年增长5%,经济增速明显快于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展现了我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潜力。同时,也应注意到,我国经济恢复同样面临有效需求不足、外部对华贸易施压、部分领域风险隐患仍然较多等问题,但综合来看,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2024年,金融监管组织体系不断完善。“一行一局一会”的金融监管格局进一步明晰,金融监管职责更加明确,监管的前瞻性、精准性、有效性和协同性不断提升,强化了对各类金融活动的监管责任和问责制度,加强了中央和地方监管协同。2024年,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为经济回升向好创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降准降息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2月、9月存款准备金率分别下调0.5个百分点,释放超万亿流动性。1年期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和5年期LPR分别下降35个基点和60个基点,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持续用力、更加给力,更强调打好政策“组合拳”。综合使用赤字、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多种政策工具,进一步撬动投资、激发消费,积极支持扩大国内有效需求。银行业着力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加强对重点领域信贷支持。2024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444.6万亿元,同比增长6.5%。银行业金融机构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81.4万亿元,其中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3.3万亿元,同比增长14.7%。商业银行全年实现净利润2.3万亿元;不良贷款余额3.3万亿元,不良贷款率1.5%,资产质量整体保持平稳态势。(二)总体经营情况分析报告期内,本集团全面贯彻党中央和浙江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持续深化“五字生态”,大力发扬“四干精神”,锚定“三个一流”目标愿景,以善本金融,智慧经营,人文浙银为指引,以数字化改革为主线,全面开展以客户为中心的综合协同改革,深入推进四大战略重点,系统实施四大基础攻坚,高质量发展开启新征程。业务规模稳健增长。围绕“以客户为中心的综合协同改革”推进业务综合转型,优化资产结构,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资产总额33,255.3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816.60亿元,增长5.78%;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宗旨,强化对“五篇大文章”、“两重”“两新”等重点领域的信贷投放力度,报告期末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18,571.1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408.76亿元,增长8.21%。负债管理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数字化为依托、以场景为切入点,致力于获取低息优质存款,在持续压降付息率的同时保持规模平稳增长,报告期末负债总额31,227.9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684.94亿元,增长5.70%;吸收存款19,222.8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36.30亿元,增长2.87%。经营效益稳步提升。践行智慧经营理念,持续激发经营潜能。报告期内,本集团实现营业收入676.50亿元,较上年增加39.46亿元,增长6.19%,其中:利息净收入451.57亿元,较上年减少23.71亿元,下降4.99%;非利息净收入224.93亿元,较上年增加63.17亿元,增长39.05%。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151.86亿元,较上年增加1.38亿元,增长0.92%。资产质量保持稳定。强化金融风险管控,审慎合理计提减值。截至报告期末,不良贷款率1.38%,较上年末下降0.06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78.67%,较上年末下降3.93个百分点;贷款拨备率2.46%,较上年末下降0.17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有所抬升。持续优化业务结构,强化资本充足管理。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资本充足率12.61%,比上年末上升0.42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9.61%,比上年末上升0.09个百分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38%,比上年末上升0.16个百分点。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