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业期货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弘业期货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弘业期货
  • 企业英文名: Holly Futures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江苏省人民政府
  • 上市代码: 001236.SZ
  • 注册资本: 100777.7778 万元
  • 上市日期: 2022-08-05
  • 大股东: 江苏省苏豪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27.33%
  • 董秘: 黄海清
  • 董秘电话: 025-52278884
  • 所属行业: 资本市场服务
  • 会计师事务所: 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石柱、刘雅璇
  • 律师事务所: 德恒律师事务所(香港)有限法律责任合伙,北京市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上海市锦天城(南京)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99号3幢
  • 概念板块: 多元金融 江苏板块 深股通 预盈预增 QFII重仓 机构重仓 AH股 央国企改革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江苏
  • 成立日期: 1995-07-31
  • 组织形式: 地方国有企业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20000100022362N
  • 法定代表人: 储开荣
  • 董事长: 储开荣
  • 电话: 025-52278980,025-52278884
  • 传真: 025-52308148
  • 企业官网: www.ftol.com.cn
  • 企业邮箱: zqb@ftol.com.cn
  • 办公地址: 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99号3幢
  • 邮编: 210019
  • 主营业务: 商品期货经纪、金融期货经纪、期货投资咨询、资产管理、基金销售。此外,本公司还从事金融资产投资业务。公司全资子公司弘业资本主要从事大宗商品交易及风险管理业务,全资子公司弘业国际金融主要从事境外证券、期货交易及资产管理等业务
  • 经营范围: 商品期货经纪,金融期货经纪,期货投资咨询,资产管理,基金销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弘业期货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弘业期货)成立于1995年,隶属于江苏省国资委全资拥有的国有企业江苏省苏豪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公司经营范围涵盖商品期货经纪、金融期货经纪、期货投资咨询、资产管理、基金销售业务。在北、上、广、深等国内主要金融中心和重点城市设立38家分支机构,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并在行业内率先建立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全资子公司弘业国际金融主要从事境外证券及期货交易、资产管理、投资咨询等服务,覆盖全球大型证券期货交易所;全资风险管理子公司弘业资本主要从事大宗商品交易及风险管理业务,是多个期货品种的做市商。公司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中国最佳期货公司”以及各期货交易所“优秀会员”等荣誉称号。2015年12月,弘业期货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03678.HK)。2022年8月5日,弘业期货成功登陆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001236.SZ)。作为中国期货业协会理事单位、江苏省期货业协会会长单位,弘业期货积极弘扬“团结、卓越、感恩、快乐”的企业文化精神,持续秉承“诚信、卓越、创新、共赢”的企业理念,严格防范风险,锐意开拓市场,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与广大投资者共创恢弘大业。
  • 发展进程: 金陵期货设立时的股东为全民所有制企业江苏省冶金物资交易市场、国有企业江苏省有色金属工业公司。根据江苏省审计师事务所于1995年3月16日出具的苏审事验(1995)16-2号《验资证明》,江苏省冶金物资交易市场以经评估的固定资产140万元及货币资金460万元作为注册资本投入,江苏省有色金属工业公司以货币资金400万元作为注册资本投入。上述《验资证明》已验证江苏省冶金物资交易市场投资入股的固定资产为140万元,并明确指出这是经评估后的资产价值。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之日,本公司股东和债权人均未就此提出过异议。1995年5月22日,中国证监会出具了《关于江苏金鑫期货经纪有限公司的批复》(证监期审字[1995]79号),同意设立“江苏金鑫期货经纪有限公司”。因“江苏金鑫期货经纪有限公司”与“广西金鑫期货经纪有限公司”字号相同,金陵期货股东同意使用已经获得预先核准的备用名称“江苏金陵期货经纪有限公司”。1995年7月31日,国家工商局向金陵期货核发了注册号为10002236-2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 弘业期货系由弘业有限于2012年11月29日整体变更设立而成的股份公司。弘业有限的前身为1995年7月31日成立的“江苏金陵期货经纪有限公司”,金陵期货于1999年12月14日更名为“江苏弘业期货经纪有限公司”。弘业经纪于2011年6月10日更名为“江苏弘业期货有限公司”。根据弘业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的相关决议,全体发起人同意弘业有限以截至2012年6月30日经审计的净资产折股,整体变更设立股份公司。截至2012年6月30日,弘业有限经审计的净资产值1,063,883,304.62元,扣除“资本公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7,879,496.15元和计提的“一般风险准备金”25,879,577.37元后的余额1,030,124,231.10元,折为总股本680,000,000股,每股面值1元。弘业有限全体股东作为股份公司的发起人,各发起人持有股份公司的股份比例与其作为弘业有限股东时的出资比例保持一致。2012年11月21日,全体股东签署《发起人协议》,同意作为弘业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并约定其相关权利义务。同日,天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出具了天衡验字(2012)00092号《验资报告》,根据该报告,股份公司注册资本68,000万元已足额缴清。2012年11月22日,股份公司召开创立大会。2012年11月29日,股份公司在江苏省工商局完成了工商变更登记,取得了注册号为320000000021942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2012年12月6日,中国证监会向发行人核发了《经营期货业务许可证》。 2015年2月6日,弘业期货召开第一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弘业期货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的议案》等与本公司首次公开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相关议案。同日,公司召开了201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上述议案。2015年8月18日,中国证监会出具《关于核准弘业期货股份有限公司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的批复》(证监许可[2015]1963号),同意并核准了境外发行股票和上市事宜。2015年12月30日,本公司完成首次公开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即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通过此次发行,股份公司公开发行H股249,700,000股。其中227,000,000股为新增发股份并向社会公众发行,22,700,000股为国有股东苏豪控股、汇鸿集团(汇鸿国际于2015年9月23日因以吸并方式与汇鸿集团合并而注销,汇鸿国际持有的本公司股份由汇鸿集团承继)、弘瑞科创及弘业物流根据国务院国资委出具的《关于弘业期货股份有限公司国有股转持有关问题的批复》(国资产权[2015]411号)将其分别持有的17,535,897股、4,069,866股、566,782股及527,455股,合计22,700,000股内资股股份转为H股并划转给社保基金会持有。根据《社保基金会关于弘业期货股份有限公司香港上市国有股减转持有关问题的函》(社保基金发[2015]133号),社保基金会决定委托本公司在首次公开发行H股时出售上述国资产权[2015]411号文件中所规定划入社保基金会的股份,并将国有股减持收入扣除相应的香港证监会交易征费和香港联交所交易费两项费用,以人民币形式一次性直接上缴国家金库总库。2016年2月28日,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毕马威华振验字第1600244号《验资报告》,截至2016年1月5日止,公司已收到发售H股股票所获得的货币资金,其中新增实收资本227,000,000元人民币。截至2016年1月5日止,公司H股发行后注册资本为人民币907,000,000元,累计实收资本为人民币907,000,000元。
  • 商业规划: 经中国证监会及相关监管机构批准,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为:商品期货经纪、金融期货经纪、期货投资咨询、资产管理、基金销售。此外,本公司还从事金融资产投资业务。公司全资子公司弘业资本主要从事大宗商品交易及风险管理业务,全资子公司弘业国际金融主要从事境外证券及期货交易服务。业务内容具体如下:1、期货经纪业务:公司期货经纪业务包括为期货交易所上市的商品期货以及金融期货提供经纪业务服务,并向客户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续费。公司是上期所、大商所、郑商所、上海能源中心、广期所的全权会员,以及中金所的全面结算会员,可向客户提供国内6家期货交易所全部期货、期权交易品种的代理买卖。同时,公司获得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期权交易参与人资格,可向客户提供股票期权经纪服务。2、资产管理业务:指公司接受单一客户或特定多个客户的书面或者电子委托,根据相关规定和合同约定,运用客户委托资产进行投资,并按照合同约定收取费用或者报酬的业务活动。公司作为资产管理人发行资产管理计划,投资范围主要包括证券、期货及其他金融产品等。3、基金销售业务:弘业期货与各大基金公司合作,签订代销协议成为基金公司的渠道方,依托弘业期货官网、APP等平台将基金销售给客户。客户认购时只需在弘业期货开立一个统一的账户,即可购买所有弘业期货代销的基金产品。4、期货投资咨询业务:通过为客户提供风险管理顾问、专项培训、研究分析报告、设计投资方案、期货交易策略等咨询服务,赚取咨询费及相关收入。5、风险管理业务:公司的风险管理业务主要由子公司弘业资本开展。弘业资本是经中国期货业协会备案设立的风险管理子公司,业务范围主要包括基差贸易、做市业务、场外衍生品业务、合作套保及仓单服务等。6、境外金融服务业务:公司通过弘业国际金融及其子公司开展境外业务。弘业国际金融于2012年6月29日获发香港证监会核批的第2类牌照-期货合约交易。可从事业务范围包括:为客户提供指数或商品期货的买卖及经纪服务;为客户买入/卖出期货合约。弘业国际金融于2017年1月10日获发香港证监会核批的第1类牌照-证券交易。可从事业务范围包括:为客户提供股票及股票期权的买卖及经纪服务;为客户买卖债券;为客户买入/卖出互惠基金及单位信托基金。弘业国际金融子公司弘业国际资管于2018年8月28日获发香港证监会核批的第4类牌照-就证券提供意见、第9类牌照-提供资产管理。7、金融资产投资业务:金融资产投资业务为公司使用自有资金投资以获取收益的业务。报告期内,公司使用自有资金从事金融投资,以寻求投资回报,投资标的包括股票、基金、债券、资管计划、信托计划等产品。1、概述随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期货和衍生品法》的颁布和实施,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期货和衍生品法》为核心的期货和衍生品市场法律制度体系不断充实和完善,为各项市场业务开展提供了具体的指引,为行业的规范发展明确了自律要求,有力地夯实了期货和衍生品市场法律体系的基础。期货市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期货和衍生品法》的指导下驶入加速发展的“超车道”,期货和衍生品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也在不断提升,期货行业创新不断,2024年以来期货和期权新品种增加了15个,包括3个期货品种和12个期权品种,新品种上市速度和对外开放进程的加快,在满足各行各业的企业风险管理需求的同时,也对期货公司提供精细化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期货行业在“强监管、防风险”的背景下,行业格局面临重塑,这对期货行业高质量发展、期货公司综合服务能力和风险防控水平提出了新的挑战。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这一年,在董事会的正确领导下,公司紧扣“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的工作主线,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强监管态势下,“对外”立足“对标”,“对内”立足“提升”,着力稳收入、控成本、防风险、强考核,沉着应对,砥砺前行,公司整体发展呈现企稳向好态势。本集团所属行业为期货行业。期货公司经营业绩与证券期货市场的行情走势存在相关性,期货行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水平受到宏观经济影响具有较强的周期性。本公司的期货业务也依赖并受益于我国的经济增长及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及表现,受经济环境、监管政策、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以及国际市场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本集团资产总额为人民币116.99亿元,较期初增长25.62%。归属于本集团净资产为人民币18.77亿元,较期初增长1.59%。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8.76亿元,同比增长47.99%;利润总额3,828.90万元,同比增长265.63%;净利润2,982.62万元,同比增长282.80%;日均客户权益同比增长11.30%,期末客户权益较期初增长29.21%。代理成交额同比上升37.82%,代理成交量同比上升8.36%。公司获得中国最佳期货公司、江苏企业社会责任典范等40余项荣誉。本集团的主营业务为期货经纪业务、资产管理业务、大宗商品交易及风险管理业务及金融资产投资业务等。报告期内,本集团主营业务性质概无重大改变。(1)期货经纪业务本公司期货经纪业务包括为中国所有期货交易所上市的商品期货以及金融期货提供经纪业务服务,并向客户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续费。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公司营业网点及分公司共38家,主要分布在中国各直辖市、江苏省内和其他经济发达地区。公司多措并举实现经纪业务逆势增长。加强资源整合,优化分支机构布局,设立“产业及机构服务部”,针对战略级产业客户、龙头企业,动员公司优质资源“统一切入、多方支持”,并运用“一企一组一策”提供个性化优质服务。持续推进科技金融、数字金融建设,不断完善数据底座,迭代更新弘业期货APP、小程序,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开设“周周大讲堂”、“半月谈”等培训班,加强员工专业能力建设。推出首届“弘期杯”实盘交易大赛,职能部门绩效管理办法、业务人员考核方案,聚焦业务增量,激发业务开发热情。2024年,公司开户数同比增长19.2%,法人和机构客户日均权益占比59%。2024年,集团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为人民币1.73亿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1.97亿元下降12.04%。客户资金存款利息收入为人民币8,536.16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8,343.87万元增长2.30%。公司代理成交额(双边统计,下同)人民币71,306.23亿元,较2023年的51,739.20亿元增长37.82%。公司商品期货代理成交额人民币60,115.17亿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44,273.75亿元增长35.78%;金融期货代理成交额人民币11,191.06亿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7,465.45亿元增长49.90%;公司代理成交量9,052.68万手,较2023年的8,354.47万手增长8.36%。2024年,本公司境内综合期货及期权经纪业务佣金率为万分之0.24,2023年同期为万分之0.38。(2)资产管理业务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管理规模人民币161.12亿元,较2023年末的资产管理规模人民币184.22亿元,同比减少12.54%;资产管理业务实现收入(不包括纳入合并范围的结构化主体产生的手续费收入)人民币600.19万元,较2023年的609.93万元下降1.60%。资产管理规模位于行业前列,合计交易资产管理账户20个,新增成立资管产品7个,其中集合产品6个、单一类产品1个,总体运行平稳。面对2024年金融市场持续波动的环境,公司稳步推进资产管理业务转型升级,取得了显著成效。公司严格遵循监管部门要求,对存续产品进行全面梳理,进一步夯实业务合规基础。秉承"聚焦期货和衍生品发展领域"的战略定位,公司切实履行主动管理职责,成功打造具有期货公司特色的资管产品线,彰显了专业优势。年内,公司重点强化了投研团队建设,优化投资人员配置,重构考核方式,激发团队活力与创造力。紧扣监管导向,灵活运用期货及衍生品工具,公司持续丰富产品策略,成功实现了多元化的策略组合与风险收益管理。特别是在现金管理和"固收+"领域,公司加大了产品推广力度,弘稳系列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满足了投资者对稳健收益的需求。公司创新性地通过FOF/MOM组合管理模式,构建了与私募基金机构紧密合作的纽带,拓宽了投资渠道与策略来源。同时,公司进一步加强与银行、券商、信托、大型独立第三方代销机构及控股集团企业的全方位合作,客群覆盖网络不断扩大,客户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公司资管品牌效应持续提升。尽管市场环境充满挑战,但通过精准的业务定位、专业的资产管理能力及全面的渠道合作,公司依然保持了行业领先地位,展现出在复杂市场环境下的竞争韧性和发展潜力。展望未来,公司将继续秉持专业化、差异化的发展策略,进一步提升投研能力,丰富产品线,深化渠道合作,为客户创造长期稳健的投资回报。(3)大宗商品交易及风险管理业务弘业资本全年围绕期现、做市和场外衍生品三大主业,实现营业总收入25.64亿元,利润总额2,082万元。其中,期现业务团队在碳酸锂、镍业务分别创造营收9.44亿元、5.55亿元,成为公司特色品种。场外期权报价竞争力持续提升,全年场外业务名义本金规模达到369.1亿元,同比增长82.3%,累计服务中小微企业超100家,服务实体能力进一步凸显。期货做市业务团队获评2023年度上期所做市业务银奖;初步完成期权做市理论参数及硬件设施搭建,为后续申请期权做市做好准备。2024年弘业资本获得中国优秀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君鼎奖以及最佳风险管理子公司服务创新奖。(4)金融资产投资业务为优化公司资金运作,集团进行了证券、信托、基金及资产管理计划等多渠道的金融资产投资,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有效配置资金,促进主业发展,提高资金盈利水平。2024年,国内证券市场波动加剧,主要指数全年先跌后涨。商品市场呈现结构性行情,但波动率整体维持中等水平。在复杂的市场背景下,公司加强了金融资产投资业务的风险控制,优化投资策略,总体上逆势取得了一定的收益。2024年度,公司实现金融资产投资收益为人民币873.87万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人民币1,935.50万元,合计为人民币2,809.37万元,同比增长183.26%。(5)境外金融服务业务2024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形势,公司主动把握发展机遇,持续激发经营活力,大力推动业务转型,实现跨越式发展。公司多项核心指标大幅提升,均创下2011年成立以来新高。境外期货证券经纪业务方面,顺应市场发展趋势与客户需求,重构传统经纪业务,纵深推动客户结构优化,重点拓展产业客户和机构客户。着力培育壮大业务团队,同时强化前中后台协同,全面提升综合化服务能力。截至2024年12月,期货业务稳健发展,收入同比增长18.63%,日均客户权益同比增长130.75%。证券业务快速发展,收入同比增长87.50%,日均客户权益同比增长26.10%。境外资产管理业务方面,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在管私募基金规模保持稳定,业绩稳步提升,部分基金业绩突出。进一步开拓投资顾问业务,拓宽收入来源渠道,顾问业务规模同比实现翻倍增长。积极推动QDLP(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合作业务,为资产管理业务的多元化发展注入新动能。(6)财富管理业务2024年,秉承“金融超市”的理念,共上线17家基金公司的2357只公募基金产品,其中年内新增210只。新增58户基金客户。公募基金销售规模8,829万元。私募代销方面,年内新增上线1只私募产品代销。展望2025年,公司将加速推进财富管理转型进程,持续深化"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着力完善财富产品体系,强调以质取胜,构建金牌产品遴选机制,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投资产品。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