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三花智控
- 企业英文名: Zhejiang Sanhua Intelligent Controls Co.,Ltd.
- 实际控制人: 张道才,张亚波,张少波
- 上市代码: 002050.SZ
- 注册资本: 373238.9535 万元
- 上市日期: 2005-06-07
- 大股东: 三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25.41%
- 董秘: 胡凯程
- 董秘电话: 0571-28020008
- 所属行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钱仲先、欧阳小云、周恒
- 律师事务所: 高伟绅律师行,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澄潭街道沃西大道219号
- 概念板块: 家电行业 浙江板块 标准普尔 富时罗素 深证100R MSCI中国 深股通 融资融券 深成500 股权激励 基金重仓 HS300_ 机器人执行器 空气能热泵 机器人概念 汽车热管理 华为汽车 冷链物流 新能源车 燃料电池 智能家居 特斯拉 长江三角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浙江
- 成立日期: 1994-09-10
- 组织形式: 其他企业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300006096907427
- 法定代表人: 张亚波
- 董事长: 张亚波
- 电话: 0575-86255360,0571-28020008
- 传真: 0575-86563888-8288
- 企业官网: www.zjshc.com
- 企业邮箱: shc@zjshc.com
- 办公地址: 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澄潭街道沃西大道219号三花工业园区办公大楼
- 邮编: 312530
- 主营业务: 机械电子控制部件和组件类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 经营范围: 家用电器研发;制冷、空调设备制造;家用电器制造;普通阀门和旋塞制造(不含特种设备制造);通用零部件;特种设备制造;泵及真空设备制造;电机制造、风机、风扇制造;检验、检测服务;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一家全球领先的生产和研发制冷空调控件元件和零部件的厂商,有着30多年的历史经验。在汽车、电器和空调行业中,通过与全球著名企业的合作紧密,三花已成为世界领先的OEM供应商,提供高品质且最具竞争力的商品。 三花已成为松下、大金、三菱、东芝、日立、富士通、LG、三星、开利、特灵、约克、格力、美的、海尔等世界著名制冷、空调主机厂的战略供方和合作伙伴。此外,三花战略性收购世界领先暖通空调品牌,如兰柯和亚威科。所有这些使三花成为膨胀阀、电磁阀和换向阀较大的生产厂商之一,年销售量超过1亿件。
- 商业规划: 公司坚持“专注领先、创新超越”的经营战略,以热泵技术和热管理系统产品的研究与应用为核心,专注于冷热转换、温度智能控制的环境热管理解决方案开发,致力于建筑暖通、电器设备和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领域的专业化经营。根据战略性业务和成熟性业务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和特点,公司业务主要分为制冷空调电器零部件业务和汽车零部件业务。制冷空调电器零部件业务致力于建筑暖通、电器设备专业化经营,主要产品包括四通换向阀、电子膨胀阀、电磁阀、微通道换热器、Omega泵等,广泛应用于空调、冰箱、冷链物流、洗碗机等领域;汽车零部件业务专注于汽车热管理领域的深入研究,主要产品包括热力膨胀阀、电子膨胀阀、电子水泵、新能源车热管理集成组件等,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和传统燃油车。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业务及其经营模式均未发生变化。报告期内整车制造生产经营情况报告期内汽车零部件生产经营情况同比变化30%以上的原因说明零部件销售模式公司客户主要为国内外整车生产厂商和一级零部件供应商,销售模式以直销为主。公司开展汽车金融业务公司开展新能源汽车相关业务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生产经营情况1、概述2024年,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全球产业链与供应链重构加深,但世界经济增长缓慢而稳定,贸易需求总体上升;我国以5.0%的GDP增速领跑全球主要经济体,通过降息降准、扩大内需的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提振了市场信心,奠定了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基调。新能源革命如火如荼,新能源汽车延续增长趋势,全球加速绿色转型为热泵、工商业制冷等带来机遇,同时人工智能与仿生机器人产业迎来了显著的技术突破与商业化加速。在公司层面,制冷空调电器零部件业务受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北美冷媒切换、新兴板块业务涌现等影响,抓住需求性和结构性市场机会,业务版图巩固并提升,业绩稳步增长;汽车零部件业务虽面临困境,但受益于购置补贴、汽车金融政策放宽和国内市场快速扩张等因素,延续了业绩稳健增长趋势。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9.47亿元,同比上升13.80%;实现营业利润37.10亿元,同比上升4.4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99亿元,同比上升6.10%。按照产品划分,制冷空调电器零部件业务营业收入为165.61亿元,同比上升13.09%;汽车零部件业务营业收入为113.86亿元,同比上升14.86%。(一)励精图治,持续更新拓展业务布局1、制冷空调电器零部件业务2024年,公司持续巩固市场龙头地位,推进现有产品迭代和新产品产业化,并深入挖掘新市场业务机会。客户拓展上,公司持续深化重点客户战略合作,并通过参展多场大型制冷展和全球合作伙伴大会等活动全面拓展和巩固客户关系。技术研发上,大力推行迭代版本的主导产品,抓住高铜价机遇,凸显钢制阀件比较优势;专注高潜力产品研发,以点带面争取市场突破。运营管理上,公司通过精益制造等手段提升人效,同时有效实施成本控制和流程优化。数字化转型上,继续推进数字化全业务域覆盖,探索推广黑灯车间模式,质量效率两手抓。此外,公司利用多点基地布局,继续加大全球化制造、研发布局和人才队伍建设力度,积极应对关税挑战并提高对全球客户的现地化服务能力。2、汽车零部件业务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形势加剧,公司通过新产品研发、技术迭代、数字化生产等手段同时“开源”和“节流”,继续实现营收扩张。客户拓展上,公司立足于全球头部车企热管理发展需求,加大新项目及商机开发力度,大力推行热管理大集成产品并实现多个产品破冰。技术研发上,在汽车热管理剂侧与水侧集成模块上取得多项突破,提升客户价值。运营管理上,推进集成模块产线开发进程,并通过产线自动化水平优化,提升生产效益。全球布局上,持续进行墨西哥、波兰工厂和国内中山、沈阳、天津、杭州、绍兴滨海工厂建设和新产能布局,落实全球化供应版图。3、战略新兴业务人工智能和仿生机器人产业驶入快车道,未来将改变人类生活方式,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人类与机器共生的AI时代正加速到来。仿生机器人业务方面,公司紧密配合客户,满足客户需求;产品关键性能指标持续自主优化,并围绕自研产品方案构筑工艺和专利技术护城河。此外,储能业务方面,公司聚焦主要客户,密切跟踪储能系统技术发展动向,并不断跟进储能热管理零部件的市场机会。(二)拟发行H股股票,并申请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为进一步推进公司国际化战略、提升公司国际形象及综合竞争力,经公司充分研究论证,拟发行境外上市股份(H股)股票并申请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募集资金拟用于全球技术研发及扩大产品组合、扩建及新建国内外工厂和加强公司数字化运营效率,以及补充营运资金等。(三)积极服务不断回报股东,激励核心员工2024年,公司为维护广大股东利益,增强投资者信心,实施了股份回购,为公司和中小股东的长远利益保驾护航。自2018年首次发布回购股份方案以来,公司至今己累计使用回购资金超11亿元。同时,公司高度重视投资者权益的维护,长期致力于提升投资回报水平,自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达74亿元。此外,公司推行了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与2024年股票增值权激励计划,以鼓励核心人才持续提升绩效水平与产出,赋能公司业绩增长。(四)健全公司治理制度,多种方式沟通投资者公司加强并完善内控制度建设,规范三会运行,健全公司信息披露、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拟定或修订了《信息披露事务管理制度》《舆情管理及应对制度》《关联交易管理办法》等20个公司治理制度,其中包含根据新《公司法》《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证券上市规则》等法律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修订的《公司章程》《公司章程(草案)》(H股发行并上市后适用)。投资者关系管理方面,通过现场接待、业绩说明会、互动易平台、投资者来电接听等多种方式接洽多类型投资者,确保其与公司的顺畅交流。(五)助力碳中和,建立清洁低碳能源体系在清洁能源应用上,公司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储能设施及智能微电网系统,优化能源结构,还购买绿色电力降碳。节能技术改造方面,公司淘汰高能耗生产设备,运用智慧能源系统监测设备用能,分析总量结构并识别浪费环节。产品清洁技术上,公司响应政策,研发新型环保冷媒,减少产品使用时的温室气体排放,同时研发低能耗热泵技术,打造高性能低能耗热管理系统。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