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睦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东睦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东睦股份
- 企业英文名: Nbtm New Materials Group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无
- 上市代码: 600114.SH
- 注册资本: 61638.3477 万元
- 上市日期: 2004-05-11
- 大股东: 日本睦特殊金属工业株式会社
- 持股比例: 10.62%
- 董秘: 肖亚军
- 董秘电话: 0574-87841061
- 所属行业: 金属制品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吕瑛群、何敏
- 律师事务所: 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工业园区景江路1508号
- 概念板块: 通用设备 浙江板块 标准普尔 养老金 沪股通 基金重仓 融资融券 预盈预增 柔性屏(折叠屏) 华为概念 小米概念 燃料电池 苹果概念 特斯拉 3D打印 长江三角 新材料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浙江
- 成立日期: 1994-07-11
- 组织形式: 外资企业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30200610271537C
- 法定代表人: 朱志荣
- 董事长: 朱志荣
- 电话: 0574-87399810,0574-87886179,0574-87841061
- 传真: 0574-87831133
- 企业官网: www.pm-china.com
- 企业邮箱: ir@pm-china.com
- 办公地址: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工业园区景江路1508号
- 邮编: 315191
- 主营业务: 粉末压制成形产品、软磁复合材料和金属注射成形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 经营范围: 粉末冶金制品、专用设备、工装模具及原辅材料的生产销售和技术咨询服务;自有房屋出租。
- 企业简介: 东睦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中国粉末冶金新材料行业的龙头企业,是世界领先的粉末压制成形(P&S)制造企业,是中国领先的软磁复合材料(SMC)制造企业,也是中国领先的金属注射成形(MIM)制造企业,前身为成立于1958年的国营企业——宁波粉末冶金厂。东睦集团于2004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证券代码:600114)。东睦集团已入选国家“第二批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东睦集团以P&S、SMC和MIM三大新材料技术平台为基石,致力于为新能源和高端制造提供最优新材料解决方案及增值服务。产品为绿色环保、节能节材的粉末冶金新材料核心零部件,已覆盖新能源、5G通信、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医疗器械、汽车、高效节能家电等领域。
- 商业规划: 2024年度,公司紧紧围绕“以粉末压制成形(P&S)、软磁复合材料(SMC)和金属注射成形(MIM)三大新材料技术平台为基石,致力于为新能源和高端制造提供最优新材料解决方案及增值服务”的发展战略,聚焦新质生产力,积极落实高质量发展理念,对外不断拓展市场,主营业务收入增加;对内持续推动技术创新和管理革新,精益求精,不断突破自我,挖掘了内部潜力,达成了预期的年度经营目标,实现了全年高质量发展。报告期内,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1.04亿元,同比增长33.47%,三大新材料技术平台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创历史新高,P&S、SMC和MIM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37亿元、9.02亿元和19.6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25%、9.13%和92.19%。报告期内,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97亿元,同比增长100.59%,非经常性损益0.1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3.79亿元,同比增长153.62%。报告期内,公司紧扣发展战略,兼顾当下和产业未来发展趋势,积极布局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研发了新技术、开发了新产品、构建了新能力。报告期内,投入研发费用3.2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6.26%,新增发明专利19件,累计获得发明专利222件,新增实用新型专利13件,累计获得实用新型专利622件。报告期内,公司推进了新产品或新项目的建设,并对有潜在机会的未来产业,作出了积极布局,主要情况如下:(一)公司三大技术平台在机器人上的运用现状或机会1、液态金属谐波减速器柔轮报告期内,公司下属公司上海驰声新材料有限公司成功开发出了机器人谐波减速器用液态金属柔轮样件,经初步测试,在使用寿命、传动误差、噪声、轻量化等指标方面,液态金属柔轮样件性能良好。谐波减速器预计能广泛运用到人形机器人关节,而柔轮又为谐波减速器的核心关键零件之一,它决定了机器人手臂的抓取定位精度及使用寿命。液态金属是一类新型复合材料,具有密度大、强度高、硬度高、耐腐蚀性能强、耐磨性能好、弹性模量良好等优点,而且它有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当外力去除后形变马上恢复的特性,这个特性非常符合谐波减速器中柔轮的材料选型要求,而且使用一次成型技术制造液态金属柔轮,简化了柔轮的制造流程,可实现复杂齿形的精密铸造,减少传统加工中的切削损耗,材料利用率明显提升,因锆基液态金属密度6~6.8g/cm,而钢料密度7.5~7.8g/cm,所以在轻量化方面液态金属柔轮也具有优势。上海驰声公司为专门从事液态金属研发和具备规模化生产能力的企业。液态金属学名块体非晶合金,也叫块体金属玻璃(BULKMETALGLASS),是指金属溶液在冷却过程中通过快速凝固而来不及发生结晶,是一种长程无序,短程有序的微观组织结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非晶态结构是无缺陷的,而不是像晶体材料那样有位错和晶界,因此与晶体材料相比,液态金属在某些方面具有一些独特的优良特性,是金属材料中的新贵,能有机会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汽车装饰件、航空航天、军工、医疗、体育用品、奢侈品、机器人等领域。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液态金属主营业务收入5,663万元,主要为折叠机模组配套使用,部分材料应用到高档汽车零件中。2、轴向磁通电机最新进展(1)参股公司深圳小象电动公司情况公司间接参股深圳小象电动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小象电动公司”)22%股权。报告期内,深圳小象电动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约2,195万元,净利润372万元,截至报告期末,累计获得发明专利16项,实用新型专利54项。因深圳小象电动公司研发生产的轴向磁场电机相对于传统径向磁场电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和效率高等显著特点,特别适用于对体积重量有特殊要求的应用领域,比如人形机器人、四足机器狗、无人机、新能源汽车、电动摩托车、电动船舶以及电动飞机等,为客户提供节能、高效及重量尺寸具有优势的电驱动解决方案。首先,性能优势。轴向磁通电机通过薄饼状转子设计,以更大直径与更短轴向长度的结构特性实现扭矩密度提升;其磁通路径短且直接的拓扑结构,可降低磁阻损耗,在同等电流输入下实现更高输出功率和效率。轴向磁通电机轴向长度缩减至径向电机的1/3,部分情况下整体体积可减小50%,且在原材料相近条件下实现自重仅为径向电机的1/3。其次,节能优势。轴向磁通拓扑引发的紧凑设计思路有利于减少轴向电机的生产耗材与能耗。轴向磁通电机采用SMC定子压铸工艺,使铜、铁等金属材料用量较径向永磁电机减少约50%,同时制造能耗降低15%,兼具轻量化与能效提升优势,助力低碳生产。(2)公司轴向磁通电机项目建设情况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轴向磁通电机销售收入154.23万元。目前,合作在研或开发中项目超过90个型号,涉及机器人或机器狗用关节电机和三关节电机合作客户超过30家,涉及汽车用轮毂或转向电机合作客户超过11家,涉及低空飞行发电机及二轮车E-BIKE电机合作客户超过5家。报告期内,公司完成了1,000平方米的轴向磁通电机生产车间基建建设,组建了1条轴向磁通电机装配生产样版线,具备量产后5万套/年产线能力;提升了软磁定子、减速机精密齿轮的工艺技术水平。后续着重在降低制造成本、供应链开发建设、精益自动化、产品标准化等方面进行改善提升。3、手术机器人及微创手术电动吻合器报告期内,公司已经批量生产手术机器人及微创手术电动吻合器等医用材料,且上海富驰公司是国际手术机器人头部企业如达芬奇、强生、美敦力,以及国内众多手术机器人公司唯一或者首选供应商。报告期内,公司实现了该类产品销售额约9,500万元。手术机器人钳头、铰链、连杆技术方案需采用MIM和CNC精密加工等多种工艺,相较于其他工艺,MIM工艺具备设计自由度高,MIM在复杂结构、精度、材料性能、成本效益、生产效率、一致性和轻量化方面都有优势。4、在人形机器人灵巧手上的MIM应用机会报告期内,公司投入资源,研究了MIM技术应用到人形机器人灵巧手的方案。根据研究表明,随着人形机器人的逐步推广运用,灵巧手的需求量随之而增加,基于使用MIM技术生产微型齿轮具有模数小(小于0.5,甚至可达0.05)、强度高、设计自由度大、可带台阶,且净近成型成本低等优势,预计MIM产品能在灵巧手指驱动齿轮和仿生手手指连接结构件等应用场景的潜在需求量将大幅提升。(二)公司三大技术平台在AI上的运用现状或机会1、高速连接器外罩报告期内,公司研发并成功实现批量交付了高速连接器外罩(housing)MIM件共计两个料号,产品间接配套到英伟达GB200服务器。以此,公司对类似产品进行了系列化的技术和市场开发,后续有潜在机会在英伟达GB300、谷歌、微软、特斯拉、大客户等场景得到配套机会,此系列产品也将成为公司长周期特色优势产品。2、AI芯片电感报告期内,顺应了AI等算力建设的发展趋势,重点推进了金属软磁新型一体化电感等技术的研发和市场开拓,并取得了里程碑性的进展。报告期内,SMC实现芯片电感和服务器电源软磁材料销售收入17,515万元,与上年同期6,854万元相比增加155.54%。AI的快速发展和数据中心的高功率计算需求,使芯片电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使芯片电源面临“高效率、微尺寸、高集成”挑战,器件的微型化、耐低电压、大电流、低损耗、多相供电,客观要求电感结构要设计成一体,这对材料选择要求为低损耗、高Bs、性能稳定性好,这些变化,为公司软磁复合材料提供了巨大的潜在市场需求。芯片电感主要分为组合式和一体式,一体式芯片电感又分为传统一体成型和铜铁共烧型两类型。目前,东睦科达已经批量生产组合式芯片电感,报告期内,公司成功开发出了铜铁共烧一体式芯片电感,并向客户交样待产。3、关于芯片和光模块散热器的机会MIM技术在芯片散热器方面的解决方案。随着算力建设的快速发展,AI服务器、数据中心、消费电子、5G基站和通信等设备中的芯片功耗和发热显著增加,为保证运行高效与稳定,需要有效的热管理解决方案,如通过液冷、风冷等技术。MIM技术为纯铜材料提供了高效、精密的制造途径,铜导热性能优异,适合散热器等应用,特别适合精小复杂、高精度、大批量生产的散热器件制造。MIM技术在光模块散热器方面的解决方案。光模块的功耗随着速率的增加而增加,功耗急剧增大,产生的热量也相应增多。早期的10G光模块的功耗在1W左右,目前400G光模块的功耗在15W左右,而800G光模块功耗要到24W左右,1.6T光模块功耗预计到30W左右。光模块传输速率的增加导致功耗增大,产生的热量增多,为MIM结构件如外壳,基座导热垫片等提供广大潜在市场容量。(三)公司三大技术平台在新能源上的运用现状或机会1、氢能源高温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项目公司前期布局了浙江氢邦科技有限公司项目,通过宁波东睦广泰公司持有20%股权,其主要从事固体氧化物电池电堆研发与工程化制造,发电系统和电解设备设计与开发,并基于电堆与系统核心技术,联合产业链客户开展应用示范。2、燃料电池连接板公司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金属连接板积累了多年和丰富的材料经验,解决了连接板的封闭孔隙的难题,开发了新的制备方法,并构建Know-How和相关专利保护。拥有《一种粉末冶金铬合金燃料电池连接件的封孔方法》、《一种铬合金燃料电池连接件的制备方法》、《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金属支撑板的制备方法等专利》,已与国内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堆或系统研发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3、激光雷达零件随着汽车智能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对激光雷达的需求不断增加,其高精度、高分辨率的优势,可广泛应用于自适应巡航控制(ACC)、前车碰撞警示(FCW)及自动紧急制动(AEB)等。报告期内,公司新开发出了新型激光雷达MIM零件,并为知名的企业生产激光雷达配套,预计2025年开始量产。4、斜齿轮齿轮传动是最典型的啮合传动,也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传动形式。根据传动原理的不同,有直齿齿轮啮合传动和斜齿齿轮啮合传动,斜齿主要优势为传动平稳,噪音低,斜齿轮的螺旋齿形使啮合过程逐渐接触,减少冲击和振动,尤其适用于高速、高精度传动(如汽车变速箱、工业及人形机器人减速器);其次,斜齿承载能力高,因同时参与啮合的齿数更多(接触比更大),单位面积载荷降低,适合大功率、重载工况。报告期内,公司研发了大量粉末冶金斜齿轮工艺技术,且将粉末冶金斜齿轮的螺旋角提升到30°以上(齿廓与齿轮轴线的夹角,影响轴向力与传动平稳性)。斜齿轮的技术突破,使得公司既有机会在现有结构零件市场争得新份额,又有潜在机会满足未来工业及人形机器人减速器的需求。(四)公司三大技术平台在消费电子上的运用现状或机会报告期内,公司实现MIM技术平台销售收入19.65亿元,其中消费电子占其收入比约83.39%,医疗占比5.05%、汽车类占比8.89%,其它产品占比2.67%。与折叠机相关的产品占MIM技术平台收入比达46.31%。除继续巩固MIM技术在消费电子中运用外,公司逐步加大其在非消费电子领域的市场开拓,以及材料技术丰富化方面的突破。1、MIM钛合金报告期内,公司战略性布局了钛合金MIM粉末原料技术,参股公司宁波东睦广泰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增资入股一家新材料企业5%股份,专门从事钛及钛合金粉末、磁性材料粉末研发和生产。钛合金MIM粉末原料技术结合公司前期开发的钛合金大批量生产的工艺技术,为公司未来拓展钛合金大规模应用于消费电子、医疗等领域奠定了坚实基础。钛合金由于其优越的性能,越来越受到消费电子和医疗行业的高度关注。由于钛具有密度小、比强度高、导热系数低、生物相容性好,耐高温低温性能好、耐腐蚀能力强等突出的优异的性能,同时又具备切削加工性差、热加工性能差、冷压加工性差、难以焊接、与其他材料的连接性不佳,以及价格昂贵劣势,导致钛材在消费电子行业大规模运用受限,因此解决钛粉制备、MIM烧结工艺和焊接等技术难题是实现低成本钛材在消费电子行业商业化运用的关键。2、折叠机模组能力报告期内,公司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突破自我,发展了以构建折叠屏手机铰链模组能力提升为中心任务的重点工作,紧随大客户新产品上市的节奏,截至报告期末已投入使用了7条折叠机铰链模组生产线,并随新机型开发,正加大投资构建新增的生产线,落实了从折叠机MIM零件向“MIM零件+模组”的发展模式,同时,对折叠机相关核心材料进行了性能再升级,不断给客户强力赋能。报告期内,公司实现了折叠机有关产品的销售收入9.10亿元,折叠机铰链正成为公司MIM技术平台的重要增长极,公司将计划进一步整合上海、华南、连云港三大MIM基地资源,以更强大的技术实力和更优质的服务保障能力为产业发展赋能。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