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国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国睿科技
- 企业英文名: Glarun Technology Co.,ltd.
- 实际控制人: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上市代码: 600562.SH
- 注册资本: 124185.784 万元
- 上市日期: 2003-01-28
- 大股东: 南京电子技术研究所
- 持股比例: 52.6%
- 董秘: 王凯
- 董秘电话: 025-52787052
- 所属行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杨卫国、窦良颖
- 律师事务所: 上海市锦天城(南京)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南京市高淳经济开发区荆山路8号1幢
- 概念板块: 通信设备 江苏板块 富时罗素 上证380 沪股通 融资融券 低空经济 央企改革 华为概念 军民融合 无人驾驶 PPP模式 5G概念 国企改革 长江三角 军工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江苏
- 成立日期: 1994-06-28
- 组织形式: 央企子公司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20100135847161T
- 法定代表人: 李浪平
- 董事长:
- 电话: 025-52787028
- 传真: 025-52787018
- 企业官网: www.glaruntech.com
- 企业邮箱: dmbgs@glarun.com
- 办公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59号国睿大厦1号楼
- 邮编: 210019
- 主营业务: 以服务国家制造强国战略和推动国防军工创新发展为使命,立足“军工电子主力军、网信事业国家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三大定位,聚焦电子装备和网信体系两大领域,布局数字经济产业,融入地方发展战略,做大做强雷达装备及相关系统、工业软件及智能制造、智慧轨交三大业务板块
- 经营范围: 通信传输设备、机电一体化设备、工业自动化设备、微波器件、电子产品、电子元器件、计算机软硬件、图像及数据传输技术、仪器仪表的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及维护服务;系统集成、工业自动控制、网络工程、电子系统、仿真系统的设计、开发、施工;卫星地面接收设施工程设计;以上项目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让及工程安装调试和设备的安装调试;普通机械加工;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国家限定公司经营和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
- 企业简介: 国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整合旗下优质产业资源组建而成,于2013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证券代码:600562,证券简称:国睿科技。 公司立足“军工电子主力军、网信事业国家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定位,以“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为愿景,聚集雷达装备及相关系统、工业软件及数字化解决方案等朝阳产业,致力于成为技术领先、质量领先、管理领先、效益领先的科技型上市公司。 公司聚集主责主业,持续提升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以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为核心驱动力,促进工业互联网技术与高端装备制造相融合,提升雷达装备及相关系统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利用自主工业软件、大数据技术,构建基于智能制造等行业数字化应用生态,延展产品增值服务,实现“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目标。
- 商业规划: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战略引领,持续提升技术产品核心能力,奋力推进各项业务开展,公司运行态势和经营业绩稳中有进。2024年上半年实现主营收入15.59亿元,与上年同期持平,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14%。(一)聚焦主责主业,强化市场开拓报告期内,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龙头、以技术为核心,优化完善公司营销流程体系,积极布局新兴产业,持续推进市场开拓,深化市场扩张力度。雷达装备及相关系统板块,公司深耕国际市场,市场开拓取得新突破,新签情况良好。以高效能推动项目实施进程,相关项目顺利完成交付,进一步提升公司高端雷达装备的国际影响力。国内市场方面,气象雷达市场开拓取得瞩目成果,依托X波段天气雷达、L波段风廓线雷达等拳头产品取得江苏、山东等地大额订单;气象系统新签海洋水文声学综合分析与业务化预报制作系统、江苏天气预报一体化平台等项目;空管雷达取得常州机场空管二次雷达等重点项目。报告期公司响应国家低空经济发展战略,结合公司发展定位和产品技术优势,积极入盟入协共建低空生态,推进低空产业发展新模式、新路径。参与共建低空经济创新发展联盟,合作共建南京全空间无人科技岛项目,参加山东省无人机产业链创新发展大会并签署合作协议;通过组织接待、产品演示、合作洽谈、展览展示等方式积极开展产品推介。工业软件及智能制造板块,把握国产化替代机遇,自主工业软件稳步发展,在多个行业头部客户中实施落地,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上半年板块新签合同稳中有升。保持与战略性客户的良好合作关系,取得航空、航天、船舶、电子等行业头部客户持续订单。成功中标多个军修厂的数字化转型项目,与多个客户首次开展合作,展现了公司工业软件良好的市场竞争力。取得锅炉制造企业产品数据管理平台PLM等项目,公司工业软件业务拓展至工业设备新领域。重点项目推进顺利,基于REACH睿知自主工业软件的数字化工艺平台经历了高并发用户访问、大容量数据存取等考验,成功替代国外工业软件的使用;在某军修厂、高科技电子等企业开展的数字化车间建设项目中,帮助客户完成了数字化柔性生产线建设,公司软硬一体数实融合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规划、创新和交付能力大幅提升。智慧轨交板块,报告期内取得福州2号线延伸线ATS项目、南京地铁都市圈运维管理三期项目、地铁公安通信系统集成维保、南京地铁数字档案馆系统升级优化等项目,轨交信息化业务规模快速提升。有序推进在建项目实施,重点完成了南京5号线南段信号项目交付开通运营、苏州2号线桑田岛信号改造项目验收。通过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展览会暨高峰论坛,重点展示了公司智能装备、ATO+/新一代云数运行信号系统、探测感知+AI、轨道+低空、“建、运、维”一体化解决方案等多款产品及技术方案。(二)聚力科技创新,增强发展动能公司秉持创新驱动理念,塑造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加快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雷达装备及相关系统板块,进一步完善空地一体的全领域、全谱系雷达系统产品体系,积极开展场面监视雷达、反无雷达、S波段双偏振相控阵天气雷达、X波段相控阵测雨雷达、智慧气象协同观测系统等关键技术攻关升级。积极布局新动能,完成基于X波段相控阵测雨雷达的气象应用系统研制,积极开展低空经济整体解决方案论证。报告期内,公司联合江苏省气象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获批中国气象局相控阵天气雷达技术与应用重点开放实验室,“地面雷达高机动与高集成设计关键技术及应用”获中国雷达行业协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子公司获批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南京市微波铁氧体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业软件及智能制造板块,聚焦大型高端装备制造,持续加强系统工程建模、数字孪生、虚实仿真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业技术的深度融合,打造工业软件产品生态体系和智能制造装备体系。持续迭代升级自主工业软件,积极推进研发通用化、软件产品性能优化等专题,进一步提升自主产品成熟度。报告期内,公司睿知产品全生命周期数据管理软件(REACH.PLM)入选中央企业科技创新成果产品手册;国睿信维牵头的南京工业软件应用创新中心揭牌成立;3项技术发明专利获得授权,核心技术基础进一步夯实。智慧轨交板块,围绕城市轨道交通信号控制和数字化服务,持续强化智能智慧化、绿色低碳化核心竞争力,深入推进“建、运、维”一体化解决方案产品迭代升级。完成了云数运行信号系统、障碍物探测系统、智能调度与运维等关键技术研发工作;建立了基于国产化芯片和操作系统安全计算平台、多网融合的智能运维管控系统、绿色节能运行控制核心技术能力,为市场开拓奠定坚实技术基础。报告期内,公司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信号系统入选2024年度南京市创新产品。(三)坚持规划引领,提升管理效能报告期内,公司强化战略管控落地,优化条线化经营管控机制,着力打造高效的战略执行能力和运营管理能力。战略规划方面,基于价值导向优化流程体系,明确战略管理流程的关键节点,强化规划的刚性约束;将战略目标系统分解为实施计划,明确责任,注重衔接,确保落实。管理创新方面,发挥管理创新的价值创造和导向引领,持续提升整体管理效能和治理水平,报告期荣获第30届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全国二等奖和江苏省特等奖。运营管理方面,统筹内外有机资源,优化和完善经济运行管理体系;强化条线管控,提升运营分析工作力度,多措并举推进降本增效工作,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内控管理方面,制定覆盖全部子公司的全级次制度制订、修订计划,持续健全完善内控制度体系,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内部控制水平。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创新人才引进模式,持续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健全各类人才发展培养体系,强化优秀青年管理人才培养;完善以才效匹配为导向的差异化人才评价机制、以战略实现为驱动的多元激励机制。供应链管理方面,以采购管理量化指标为依托,以合规管理为红线,在子公司制度建设、供方品类划分、采购业务降本、人员能力提升等方面进一步加强管理。质量安全管理方面,坚持以问题为靶向,实施质量信息大数据分析,指导决策和优化流程,不断提高质量问题闭环率;精细化开展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和控制,逐一落实预防措施,确保安全生产。投资者关系管理方面,公司通过信息披露、常态化召开业绩说明会、“上证e互动”、接待调研等多种方式及时有效地回答投资者问题与关切,积极与投资者互动沟通,上半年荣获“中国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天马奖”和“2024中国上市公司英华奖——A股价值奖”。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主要股东
序号 | 股东名称 | 持股数(股) | 持股比例 |
---|---|---|---|
1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 | 653,238,756 | 52.60% |
2 | 中电国睿集团有限公司 | 119,080,559 | 9.59% |
3 | 中电科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 44,630,483 | 3.59% |
4 | 宫龙 | 25,789,210 | 2.08% |
5 | 华泰优逸五号混合型养老金产品-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12,790,000 | 1.03% |
6 | 李道安 | 10,650,000 | 0.86% |
7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 | 10,337,530 | 0.83% |
8 |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大成睿享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 8,421,860 | 0.68% |
9 | 李经纬 | 6,905,000 | 0.56% |
10 | 北京华夏智讯技术有限公司 | 5,939,602 | 0.48%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