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航空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中航航空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中航高科
- 企业英文名: Avic Aviation High-Technology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上市代码: 600862.SH
- 注册资本: 139304.9107 万元
- 上市日期: 1994-05-20
- 大股东: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41.86%
- 董秘: 朱清海
- 董秘电话: 0513-81110523
- 所属行业: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陈虹、金凤娟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嘉源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永和路1号
- 概念板块: 航天航空 江苏板块 MSCI中国 沪股通 上证380 中证500 参股新三板 融资融券 基金重仓 中字头 低空经济 工业母机 央企改革 商业航天 独角兽 大飞机 央国企改革 通用航空 2025规划 长江三角 新材料 创投 军工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江苏
- 成立日期: 1988-12-21
- 组织形式: 央企子公司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20600138299578A
- 法定代表人: 王健
- 董事长: 姜波
- 电话: 0513-81110558,0513-83580382,0513-81110523
- 传真: 0513-85512271
- 企业官网: www.avicht.cn
- 企业邮箱: 600862@avic.com
- 办公地址: 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永和路1号
- 邮编: 226011
- 主营业务: 分为“航空新材料”和“高端智能装备”两大板块,业务范围涵盖航空新材料、高端智能装备、轨道交通零部件等应用领域。
-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制造;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销售;民用航空材料销售;新材料技术研发;铁路机车车辆配件制造;通用设备制造(不含特种设备制造);模具制造;机械零件、零部件加工;智能基础制造装备制造;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民用航空器零部件设计和生产。(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 企业简介: 中航航空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航高科)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沪市A股上市公司(股票代码600862),是主要从事航空新材料研发生产、高端智能装备研发制造的大型国有控股上市企业,公司总部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公司前身源于1956年成立的南通机床厂,1994年5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2015年公司进行了重大资产重组,依托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及所属单位优势资源,将原有机床业务改造升级为数控机床及航空专用装备业务,加之重组注入的新材料业务,公司已成为新材料及装备制造领域具有相当规模和行业竞争优势的上市公司。目前公司拥有中航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优材百慕航空器材有限公司、南通航智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共3家全资和控股子公司,业务主要涵盖航空新材料、高端智能装备、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创新创业投资等。中航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航空复合材料行业的领跑者,在高性能树脂及预浸料技术、高性能复合材料新型结构、树脂基复合材料制造技术、金属基及陶瓷基(含C/C)复合材料成型技术、材料表征与测试技术、先进无损检测技术等方面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是集复合材料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高科技公司,目前正积极推进航空复合材料技术在民用飞机、汽车、轨道交通、石油、电力和新能源等领域的应用和产业化。北京优材百慕航空器材有限公司是从事飞机用刹车装置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高科技企业,在国内率先开展民航进口飞机用刹车装置的国产化研制工作,至今已有五十余年的发展历史,完成了众多机型进口民航飞机用刹车装置零部件产品的国产化,百余项产品均拥有独立自主的知识产权,目前是国内民航飞机用钢制刹车盘主要供应商,正全力发展、推广先进的炭材料刹车装置制造技术,进而更好地满足航空和轨道交通等领域的市场需求。南通航智装备科技有限公司以原有数控机床产品为基础,通过技术合作和技术创新实现转型升级,以“精品化”的数控加工中心、数控龙门铣床和数控龙门加工中心及航空专用装备研发为发展方向,努力成为以中高端数控制造装备和航空专用装备制造为核心业务的制造企业。中航高科秉承“航空报国,航空强国”宗旨,致力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空新材料和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企业,充分发挥上市公司体制机制、公司治理、融资投资等优势,促进航空新材料、高端智能装备制造等战略新兴产业高科技成果的转化及产业化发展,持续做强做优,积极回报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为我国航空工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作出新贡献。
- 商业规划: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攻坚之年,是公司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重要一年,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公司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公司经营层和全体干部员工全面贯彻落实股东大会、董事会的各项决策部署,聚焦航空新材料和先进制造技术产业化核心主业,以“高质量发展”为工作主题,锚定“十四五”规划目标,围绕科技创新、航空装备、现代产业、国际业务、治理现代、人才引领、合规风控、党的建设等重点任务,加强系统谋划,强化机制改革和有效投资,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和战略新兴产业布局,实现效益稳步增长,较好完成了年度各项重点任务,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07,220.18万元,同比增长6.12%;实现利润总额135,730.43万元,同比增长11.89%。图1:近五年公司业绩情况概览(一)深耕主业提质增效,实现经营业绩持续增长2024年,公司坚持聚焦主业,强化战略引领,持续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深入推进精益生产管理,不断提升产品交付质量。同时,积极拓展市场,确保供应链和生产经营的平稳运行,有效推动了生产经营质量和运行效率的稳步提升。中航工业复材通过优化生产策略和加强计划管理,超额完成原材料交付任务,满足了交付任务和换代升级新材料需求,批产产品性能稳定性进一步增强,客户满意度显著提升,实现了主要经营指标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76,522.39万元,同比增长5.55%;实现利润总额137,370.04万元,同比增长8.44%;实现净利润118,533.75万元,同比增长8.91%。优材百慕聚焦产品创新突破,推进产能提质增效,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民航市场年度订单金额同比显著增长。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0,381.35万元,同比增长32.77%;实现利润总额3,648.39万元,同比增长170.82%;实现净利润3,436.70万元,同比增长150.15%。航空先进制造技术产业化业务方面,坚持深化改革,持续优化决策机制和经营管理体系,全面提升管理水平。2024年,公司以优化产业结构布局、激发市场化治理活力为抓手开展事业部制改革,重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围绕转型发展和减亏扭亏目标,积极探索新业务模式下的管理机制创新,着力提升整体运营效率和经营效益。全年实现营业收入9,587.49万元,同比增长44.87%;实现利润总额-1,951.68万元,同比减亏1,145.87万元。公司将进一步开展事业部改革优化提升,切实推动市场化经营机制落地,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加快实现减亏扭亏目标。图2:近五年航空新材料业务分部业绩情况图3:近五年航空先进制造技术产业化业务分部业绩情况(二)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夯实核心竞争力优势2024年,公司加大自主创新科技投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动航空新材料及高端装备业务研发,进一步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全年研发投入1.97亿元,申请受理专利37项,获授权专利11项。中航工业复材强化科技创新顶层设计,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全力解决“卡脖子”问题。通过持续开展多系列先进航空复合材料树脂及预浸料技术实施许可交易,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完成某型号预浸料研制,实现碳纤维与树脂界面的匹配,形成预浸料批量稳定制备技术。AG600圆满完成任务交付,C919民机材料研制取得突破进展,民机型号研制任务全面完成,国产商用航空发动机复合材料研制能力显著提升。2024年中航工业复材成功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优材百慕持续推进民航飞机刹车盘副的国产化替代和高速列车刹车组件的应用推广,完成了某型号国产碳刹车盘副项目的STC和CAAC-PMA取证工作,以及两个型号国产碳刹车盘副项目的台架验证试验及飞行验证试验;已开展某型号轨道车辆制动材料研制项目运用考核,并开展了某型号刹车片的研制工作。2024年优材百慕获得“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评价”(4A)、“知识产权试点单位”等荣誉。航空先进制造技术产业化方面,智能装备事业部完成部分产品的优化改进,通过结构优化有效降低了制造成本和后期维护成本;专用装备及零部件事业部正稳步推进某部件试制工作,已基本完成加工工艺的论证,相关配套加工工装的设计工作已完成,后续将逐步实现中小批量生产并创造经济效益;模具工装事业部初步具备成型模具自主设计和生产制造能力。(三)深化改革激发活力,构建产业发展新生态强化规划引领,提升核心功能。公司持续完善规划落地和动态调整机制,完成“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与调整,根据公司发展实际及发展目标,以问题为导向,对标世界一流企业,对公司使命愿景、业务定位、重点规划任务等进行调整确定,并加强对有关任务的跟踪,确保规划重点任务、重点项目的资源保障,实现顶层规划与经营计划有效衔接;组织开展专题研讨,初步形成“十五五”规划指标体系、重点项目清单。深化分类改革,激发企业活力。公司加强亏损子企业治理,推进航智装备深化改革方案实施,组建智能装备、航空专用装备及零部件加工、复材模具工装等三个事业部,推动市场化经营管理机制落地,航智装备改革成效初步显现,完成年度减亏目标。加大处置和出清力度,完成南通机床业务部资产挂牌竞价转让,综合施策治理亏损。推动优材百慕新一轮混合所有制改革,为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打下基础。全面完成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收官工作,推动深化改革,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优化产业布局,增强竞争优势。完成碳纤维企业长盛科技参股工作,提升复合材料上游产业链的控制力,成功拓展碳纤维材料在科研项目上的测试和验证;进一步开拓民用航空市场,2024年3月在上海设立商用发动机复合材料零组件专业化公司,与产品客户合作共赢发展,创新商业模式合作;积极布局低空经济领域,2024年12月在深圳设立面向低空经济的复合材料原材料和结构件专业化合资公司,加强与科研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吸纳优秀科研人才,贴近响应低空经济圈生态客户需求。通过股权投资,公司开展了在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的产业布局,实现了对复合材料产业链上下游的拓展,有利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发展新质生产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四)依法治企规范运营,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对标现代治理,完善治理体系。公司完成《权责清单(2024版)》修订工作,进一步厘清不同主体决策界面,完善决策机制运行体系;持续加强董事会建设,入选中上协董事会优秀实践案例;强化派出董监事的责任意识和履职能力,规范子公司董事会的管理和运作;推动ESG体系建设,构建多层次管理架构,提升ESG披露质量与评级水平;加强信息披露管理和市值管理,提升上市公司运行质量,信披工作连续六年获上交所“A级”评价。聚焦提质增效,推动管理创新。公司落实“一企一策”精准考核,以“一利五率”为抓手,建立“一体化穿透式”经营计划管理体系;完善覆盖全部管理链条、全部企业和预算单元,跨部门协同的全面预算组织体系,实现财务预算与业务、投资、薪酬等工作有机融合;加速“十四五”数智计财建设,实现全级次集中核算系统上线;持续推进“阳光采购”,公司非涉密物资上网采购率95%;深化AOS管理体系建设,优化相关业务域流程地图和详细设计。强化内控合规,防范化解风险。公司严格落实中央巡视整改任务,推进自上而下一体化穿透;对经济责任、混改跟踪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审计,积极防范风险;完成法律纠纷案件“清零行动”,加大法治宣传教育力度;利用信息化将风控内控嵌入业务流程,健全重大经营事项决策前合规风险评估机制;持续完善大安全体系,完成重大事故隐患排查并实现动态清零,全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网络安全事件,未发生数据丢失或损坏事件,全年未发生重大保密违规行为和失泄密事件。(五)党建引领聚合力,提质增效促发展公司党委坚实推进公司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工作机制,党建引领彰显新效能。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强化,领导完成公司“十四五”及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期调整,明确公司新发展愿景、使命和业务定位,以高度政治责任感落实巡视整改,扎实推进党纪学习教育;聚焦高质量发展目标,全面实施高质量党建工程,一手抓基层基础,一手抓“双融双促”,打造形成了多个特色党建工作品牌;围绕促进世界一流企业建设,组织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宣讲”,根植实际,构建了贯穿业务流程的“1+5”大思政工作思路,凝聚发展共识;聚焦青年成长,开展“我的青春”系列活动,打造“蔚蓝青年π”品牌,全方位为青年员工“充电赋能”;工会发挥“家”合力,企业民主管理提质增效,关心关爱工作落地见效,公司工会荣获中航工业“最美职工之家”,江苏省总工会授予公司“五一劳动奖状”。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