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南钢股份
- 企业英文名: Nanjing Iron & Steel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上市代码: 600282.SH
- 注册资本: 616509.1011 万元
- 上市日期: 2000-09-19
- 大股东: 南京南钢钢铁联合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57.13%
- 董秘: 唐睿
- 董秘电话: 025-57072073
- 所属行业: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会计师事务所: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李顺利、万萍
- 律师事务所: 江苏泰和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卸甲甸
- 概念板块: 钢铁行业 江苏板块 标准普尔 破净股 富时罗素 养老金 MSCI中国 沪股通 上证380 中证500 参股新三板 融资融券 基金重仓 C2M概念 工业互联 可燃冰 贬值受益 化债(AMC)概念 人工智能 一带一路 智能机器 长江三角 创投 节能环保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江苏
- 成立日期: 1999-03-18
- 组织形式: 央企子公司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20000714085405J
- 法定代表人: 黄一新
- 董事长: 黄一新
- 电话: 025-57072073
- 传真: 025-57072064
- 企业官网: www.600282.net
- 企业邮箱: webmaster@600282.net
- 办公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卸甲甸
- 邮编: 210035
- 主营业务: 打造钢铁新材料为核心的相互赋能、复合成长的产业链生态圈,聚焦产业发展和价值增长
- 经营范围: 许可经营项目:一般危险化学品:3类易燃液体;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6类第1项毒害品(不含剧毒品,不含农药);8类腐蚀品(所有类项不得储存)的批发。一般经营项目: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钢压延加工产品及副产品的销售;焦炭及其副产品生产;钢铁产业的投资和资产管理;钢铁技术开发和咨询服务;废旧金属、物资的回收利用;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品业务;仓储服务;道路普通货物运输;机械零件、零部件加工;机械零件、零部件销售;危险化学品经营;燃气经营。
- 企业简介: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0282.SH)是行业领先的高效率、全流程钢铁联合企业。公司拥有从矿石采选、炼焦、烧结、炼铁、炼钢到轧钢的完整生产工艺流程,主体装备水平先进,主体装备已实现大型化、自动化和信息化,具备年产千万吨级钢铁综合生产能力。2000年,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是全球规模效益领先的单体中厚板生产基地之一及国内具有竞争力的特钢长材生产基地。公司瞄准中国制造业升级及进口替代机会,以专用板材、特钢长材为主导产品,聚焦研发与推广高强度、高韧性、高疲劳性、高耐磨性、耐腐蚀、易焊接等钢铁材料,广泛应用于油气装备、新能源、船舶与海工、汽车轴承弹簧、工程机械与轨交、桥梁高建结构等行业(领域),为国家重点项目、高端制造业升级提供解决方案。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十四五”高质量发展规划要求,秉承“创建国际一流受尊重的企业智慧生命体”的企业愿景,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绿色、智慧、人文、高科技”,瞄准制造业升级、进口替代机会,把握工业互联网发展浪潮,掌握智能制造核心技术,构建以钢铁为核心+战略新兴产业的相互赋能的复合产业链生态系统,将公司打造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先进材料智造商。
- 商业规划: 第一部分:公司经营亮点业绩稳健支撑高韧性乘长行业下行周期明显,南钢股份近年来经营韧性突出、业绩持续稳健。报告期,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61亿元,同比增长6.37%;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8.59%,同比增加0.47个百分点。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7亿元,同比增长10.24%。高端产品助力高质量增长公司持续优化产品结构,逐步提升高附加值、高性能的先进钢铁材料占比。报告期,公司先进钢铁材料销量为261.49万吨,占钢材产品总销量28.03%,占比同比增加2.97个百分点;毛利率17.17%,同比增加1.14个百分点;毛利总额24.96亿元,占钢材产品毛利总额46.56%,占比同比增加4.58个百分点。极致降本夯实盈利根基公司积极开展全流程寻优,纵深推进提质增益、技术攻坚,助推极致降本。报告期,公司重点技经指标大幅改善,实现M端工序成本同比下降17.46亿元;通过采购生态建设和数字化平台应用,各项物资采购成本行业排名显著提升。第二部分:公司经营情况公司围绕“创建国际一流受尊重的企业智慧生命体”的企业愿景,聚焦“创新聚变、数智蝶变、产业裂变”三条“高乘长”曲线,打造“绿色、智慧、人文、高科技”新特征,以主业“精特”、产业“新质”、“高、智、绿”融合发展锻造高韧性乘长新优势,努力建设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先进材料智造商。报告期,公司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坚持创新驱动、绿色转型和产业升级,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公司全体员工斗志昂扬、奋勇争先、创新破题,聚协同、促乘长,抓机遇、抢出口,降成本、提品质,企业经营发展韧性十足。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18.11亿元,同比下降14.7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61亿元,同比上升6.37%;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8.59%,同比增加0.47个百分点。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为691.07亿元,比上年度末下降5.5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60.28亿元,比上年度末下降1.94%。报告期,公司的重点工作如下:(一)提质增效,构建高韧性企业1、钢铁主业经营稳健公司聚焦“高效率、低成本、智能制造”,打造灵活应对市场变化的生产运营模式,实现生产组织模式寻优和经营管理智慧决策。报告期,公司克服市场波动大、检修多等压力,以“效益最大化、综合运行成本最低”为中心,通过紧贴市场,敏捷响应,实现检修、生产高效联动,推进智能制造和智慧运营,全流程有序管控,实现了生产系统的安全、平稳、有序和过程效益贡献最大化。公司钢材产量933.65万吨、销量932.93万吨。面对原燃料价格高企的挑战,公司积极开展全流程寻优,持续对标行业内先进企业,探寻降本最优解。炼铁事业部坚持“长周期稳定、高效、低成本”的理念,持续推进低成本冶炼攻关,高炉燃料比、烧结综合返矿率等30多项技经指标大幅改善;特钢事业部聚焦“稳增长、提质效、调结构、控成本”,通过合金替代、优化废钢结构、提高热装比等措施,降本成效显著;板材事业部通过深度对标找差,推进赛马机制、合金替代、降低钢铁料消耗、强化非计划管控、开展热处理攻关等,关键技经指标不断提升;能动事业部多维发力,围绕节能减碳、降低能源成本,组织实施极致能效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开展六大节能攻关,能效利用水平持续提升;采购和物流系统稳产保供,协同降本破局开新。在钢铁企业可比的103项重点指标中,铁厂入炉焦比、喷煤比,钢厂钢铁料消耗等20项指标创历史纪录;成材率、日历作业率、工序能耗等44项指标取得进步。报告期,公司实现M端工序成本同比下降17.46亿元。2、生态产业发展向好公司聚焦钢铁相关多元产业,构建与钢铁业务相互赋能的复合产业链生态系统。报告期,金安矿业深度推进“资源+新材料”发展战略,建成投产5万吨超纯铁精粉生产线;金恒科技聚焦运营智慧化和生产智能化两大产品线,中标多个钢铁千万级项目;柏中环境成功开拓高难度工业污水、固危废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等新赛道,固废板块首个落地的淮安铝灰资源化项目被列为淮安市重点工程;钢宝股份重大工程项目供应钢材超50万吨,并创新性为国际客户提供小尺板切割服务;鑫洋供应链发挥资源优势,稳固港口生态圈,构建业内领先物流仓储基地,全面打造供应链生态新范式;鑫智链聚焦“可信数智化供应链协同服务平台”,成功推出了可信普惠金融数据服务、星火·链网骨干节点、鑫采驿站等多项新产品,筑起智慧服务“生态岛”。蔚蓝高科技集团快速推进工程项目建设和运营能级提升,深挖国际市场潜力,拓宽供应链、发展新客户,进一步探索国际化战略。(二)科创驱动,促进高质量发展公司持续高强度研发投入,围绕先进钢铁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和前沿新材料等领域“卡脖子”技术研究。2024年,公司投入研发费用24.36亿元,同比增幅1.41%;加速推进重点品种放量,NI系钢、宽薄邮轮钢、超宽海工钢等重点品种增益3.17亿元。公司参与的“基于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的绿色洁净炼钢技术及应用”和“耐火材料功能化与绿色化设计、制备及其对钢铁绿色制造的支撑”两个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作为“链主”企业参加的苏南特钢材料集群跻身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报告期,公司级创新项目立项71项,其中重大创新项目29项,涵盖工艺研究、产品开发、绿色低碳、装备技术、智能制造、经营管理、产业生态等领域。1、产品创新报告期,完成24项新产品新技术鉴定和科技成果评价,全部达到国际先进及以上水平。专用板材在镍系钢、耐磨钢、海工钢等领域攻克多个行业级技术难题,进一步夯实公司在高端板材领域的领先地位和市场竞争力。特钢长材深化品种结构调整,加速推动向精品特钢的转型发展,深耕高端制造、汽车、轨道交通等细分领域,开发60余个新产品。2、产品认证报告期,公司先后接受106次国内外顾客的第二方认证/审核及完成18项第三方产品认证。第二方认证/审核方面,新能源汽车用齿轮钢、曲轴用钢、传动轴用钢、弹簧钢、风电塔筒板等高端产品获得国内外知名客户认证,部分产品首次获得国外知名客户认可。在新能源与油气装备领域,镍系等低温容器通过国际知名客户认证;能源化工行业能源气包板、CrMo钢通过知名客户认证;船舶与海工领域、工程机械与轨交领域系列产品通过国内外多家知名客户认证。第三方认证方面,新开发的厚板系列产品通过船级社扩证;欧标、美标等高强钢产品通过CE/PED认证。3、知识产权公司坚持把知识产权“软实力”作为企业发展“核心力”。报告期,专利申请、专有技术认定1,000件以上,发明专利占比由63%提升至70%,PCT专利累计申请190件,51件发明专利获澳大利亚、德国等11个国家及地区授权;9%Ni钢、大厚壁管线X80钢板、高等级耐磨钢板、高标准轴承钢4项产品获得国家专利密集型产品认定。公司承担的“2021年江苏省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项目”通过江苏省知识产权局项目验收。4、标准制定报告期,公司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行业和团体标准16项,国际标准制修订取得零的突破。公司主持制定《大跨度薄壁厚船用结构钢板》行业标准,增强产品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引导市场良性发展。(三)实数融合,“智改数转网联”公司持续推进“一切业务数字化,一切数字业务化”智慧南钢总体战略,积极探索新技术导入、新场景拓展和新模式应用,加快智改数转网联,实数融合创新。公司板材全流程智能制造中心及能源管控一体化中心建成投用,实现数字化应用覆盖生产制造全过程和运营管理决策全领域,形成“一脑三中心”的整体布局。公司积极探索大模型场景应用,构建数据资产化管理组织及流程支撑体系,开展数据资源应用场景分析与资产价值评估工作,明确以“数据+模型”为载体的数据资产入表路径,将数据资产管理融入“智改数转网联”项目管理的全过程,成为全国首批数据资产入表上市公司之一,全年实现数据资产入表超1,000万元。报告期,公司入选国家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南钢全要素数字化生产运营与智能制造核心关键技术创新”项目荣获冶金科学技术奖特等奖,“基于数据要素驱动的钢铁产业链协同智慧运营平台”获得“数据要素×”大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江苏省分赛一等奖)、中信集团第二届“绽放杯”数字化应用大赛总决赛一等奖,同时还先后荣获工信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中央网信办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优秀案例、江苏省智改数转网联标杆企业等重要荣誉。(四)生态营销,铸就品牌基石公司秉承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建设共赢生态圈为目标,链接产业链资源,打造一站式智慧营销平台新范式,赋能经营价值创造,实现销售业绩与品牌价值双增长。1.外贸拓新报告期,公司出口接单量150.9万吨,同比增长20%;出口量达150.5万吨,同比增长25%,双创历史记录。公司积极开拓国际高端市场,继抗酸管线后,再次通过沙特阿美抗酸容器钢认证,成为国内第一家也是唯一通过阿美容器认证的钢企,正式成为阿美抗酸容器核心供应商;承接全球技术难度最大的德国海上风电单桩Windanker项目,刷新行业纪录;承接全球最大油气海工项目-“卡塔尔海上油气田项目”;中标荆门宏图“波罗的海项目”首台5万方乙烯储罐,实现南钢高端中厚板通过“成型装备”走向海外市场。蔚蓝高科技集团从无到有建立起全球营销网络,全年实现焦炭销售287万吨,产品直销比例60%。2.内贸摘星公司专用板材持续打造优势产品,全年承接101项重点项目,其中国家级项目23个;打造行业标杆,镍系钢实现销量同比增加4%;高端产品独占鳌头,继独家供货首家大型游轮“爱达·魔都”号后,又独家供货第二艘国产大型豪华游轮“爱达·花城”号。公司特钢长材重点产品市场占有率整体提高,传动轴钢、特种带钢、高端帘线钢增幅突出,其中传动轴钢市场份额跃升至40%,市场占有率第一;轮毂轴承钢销量同比增加51%,特种带钢增幅56%,轴承带、工具带、合金带销量、市场占有率提升;冷镦钢同比增幅58%,在奔驰动力系统紧固件实现0→1突破,在安国特实现1→N批量供应。3.客户服务坚持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坚守“精”与“特”的理念,坚定打造多种个性化的商业模式。依托智慧营销模块,拓展成熟商业模式,扩大产业链合作;依托工艺升级、绿色低碳、数字化与产业链的新融合,打造数智化营销新业态。报告期,公司牵头召开汽车轴承、工程机械、船舶海工等系列专题座谈交流会9场,组织跨条线、跨专业联合走访29次,搭建多维化、常态化沟通桥梁;特钢事业部精准识别客户需求,推行穿透式销售模式,加强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合作;板材事业部深入用户实际应用场景,打造专职服务团队,提供客户端到生产端“产品性能定制”个性化服务;物流、保卫协同联动,坚持“钢材管家”服务理念,全流程跟踪发运,为运输保驾护航。(五)环境友好,践行可持续发展1、节能降耗报告期,公司围绕“节水、节电、节约氮气消耗、提升余热蒸汽回收、提高煤气回收水平、降低高炉燃料消耗”开展六大节能专项攻关工作,自发电比例达57.10%,同比提升1.1个百分点;吨钢综合能耗530.9kgce,同比降低3.7kgce。烧结富氧燃烧、炼钢全氧烘烤、烧结脱硝系统低温催化剂改造等低碳创新技术得到应用,取得良好节能成效;连铸氢氧切割改造、烧结环冷节能改造等一批节能改造项目建成投用;储能电站实现储能效益和协同降本双进化,发挥协同调节作用;光伏发电、超级电容轨道机车等绿色节能新工艺、新技术得到充分应用。在全国重点大型钢铁生产设备节能降耗对标竞赛中,公司2#2550m3高炉和2#150t转炉荣获“优胜炉”称号。2、绿色环保公司积极践行“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完成“有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清洁物流”超低排放改造,并在中钢协网站公示,实现全工序、全流程超低排放。报告期,公司成为江苏省首家上榜环保绩效A级的“长流程钢铁”企业。公司主要污染物排放优于国家清洁生产一级标准,达标率为100%,重大环境污染事故为零;主要污染物及特征污染物排污总量均低于政府许可排污量。作为省、市政府推荐给生态环境部的正面典型,以“零投诉”顺利通过中央环保督察,实现全年环保“零处罚”;荣获“2024年绿色发展标杆企业”“全国冶金绿色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从“绿色制造”到“制造绿色”,公司持续推进厂区景观建设,高标准打造四季常绿、四季有花的工厂花园,厂区绿化覆盖率达37%以上;制定“一园三区九核N点”旅游规划,主干道提升改造、精品旅游环线改造助力厂区面貌再上新台阶;塑造卓越接待体验,全年累计接待参观3.5万人次,入选全国2024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十佳案例,打造工业旅游发展新标杆。3、低碳发展公司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确立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公司搭建产品全生命周期平台和欧盟“碳关税”CBAM数字化系统,建立全面可持续的客户碳管理工作体系,荣获2024中国工业碳达峰“领跑者”和入选江苏省首批“碳达峰碳中和试点企业”。碳管理体系建设:完成公司碳管理体系建设,并顺利通过SGS评定审核及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复审,获得EATNS碳管理体系评定证书。数智化碳核算:建成产品全生命周期评价(LCA)平台及CBAM数字化填报系统,对公司产品LCA、碳足迹及CBAM需求数据统一测算管理,公司产品实现数智化碳核算全覆盖。环境产品声明(EPD):完成厚钢板、盘条的数据收集、校验并形成EPD计算结果,顺利通过国际权威第三方验证机构认证;基于ISO14025标准,完成EPD报告制定并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钢铁EPD平台正式发布。低碳标准制定:积极参与制定国际、国家、行业等低碳标准,参与《钢铁企业低碳技术应用指南》国际标准1项、《钢铁行业低碳企业评价指南》《钢渣加工和金属回收技术规范》国家标准2项、《低碳产品评价方法于要求钢材产品》行业标准1项、《低碳排放钢标准》等团体标准3项;参与《耐火材料》等中钢协EPD平台PCR8项。研发推广低碳用钢:公司超低温用镍系钢国内市场占有率持续领先;国内首创陆地低温罐7Ni钢应用;热轧带肋钢筋通过绿色产品四星等级认证;开发出免等温正火齿轮钢,实现产业链工艺领先;开发出大型水电工程用1000MPa级超高强钢、风电用硅锰轴承钢等低碳产品;开发液态二氧化碳储罐用P690QL2高强钢,应用于全球首个海上CCUS项目;开发并供货高强度悬架簧,电机轴及传动轴、齿轮钢等新能源汽车用钢。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